何芸
摘要: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它包含着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规范追求、科学智慧的结晶和丰富的审美理想。民俗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思想、道德教化思想,民主、平等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思想,团结协作、先公后私的集体思想等,是儿童个体行为、道德规范和人格塑造的重要影响源。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形式进入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培养儿童的文化认同感,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渗透道德教育,启迪儿童探索自然的智慧,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关键词:民俗文化;学前教育;价值;应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2)32-0049-04
基金项目:2021贵阳市妇联-贵阳学院联合课题资助“民俗文化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研究”(编号:GYUKYZ-202115)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重要时期,必须在文化强国建设上迈出坚实步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闪耀着历史文化、教育价值的光芒。它包含着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规范追求、科学智慧的结晶和丰富的审美理想。将民俗文化作为一种课程形式融入学前教育,对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本文分析民俗文化的内涵,探索民俗文化课程在学前教育中的价值,以期利用民俗文化对学前儿童展开教育,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民俗”一词在我国古代经典著作中早已出现,《礼记·缁衣》有言:亲民爱民的君主以仁义施政,方可对民俗起示范之效;《诗经》中的《风》,记载着古代各地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对研究我国民俗具有重大价值。史籍经典所言的“民俗”大多是指存在于民间的风俗现象,并非专业的理论术语。而民族学领域对“民俗”的概念认知则比较统一,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由绝大多数个体共同创造、共同享用、共同传承的一种生活化的文化,包括民间的风尚、习俗等。
在此,“民俗”一词被赋予了文化内涵,由此又衍生出“民俗文化”这一概念。钟敬文先生认为,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文化,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民俗文化,囊括了几乎所有的社会民间活动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关系,甚至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意识形态、各种制度等。民俗文化,即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是由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中创造与传承的、具有世代相袭的传统的文化现象。现代的民俗文化是一种被模式化了的行为准则和生活、生产方式,是一种社会成员共同认同的规范体系。民俗文化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民俗文化正以其优越而厚重的姿态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世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这为幼儿园教育指出了加强课程教学与民俗文化相融合的方向。“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具有生活性、共生性、传承性、融合性、开放性的内部特征以及地方性、民族性、多样性、情境性的外部特征。”生活化、游戏化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基本理念,而源于生活的民俗文化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正以一种独特而鲜活的课程形式进入儿童的学习世界。
1.传承文化,培养儿童的文化认同感
文化认同是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文化的肯定性体验,在情感和心理上认可本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并形成共同的文化心理。文化认同是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最深层的基础,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体现,是自我认同的一种形式。儿童只有在文化的浸润中才能真正成长为人,而民俗文化是儿童濡化的重要资源。
贵州境内有汉族、苗族、土家族、彝族、布依族、侗族、回族等49个民族,民俗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多彩,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这些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地选择和运用好民俗教育资源是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儿童文化认同的一项重要任务。将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让儿童在参与中体验民俗文化,可以培养儿童的文化认同,激发儿童热爱民族文化、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把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孝亲敬老、勇于探索等优秀品质植根于儿童的心灵,帮助其在未来成长为参天大树。
把苗族民俗融入幼儿园课程,能让儿童感受到苗族服饰、苗族歌舞、苗族节日的独特价值,有利于儿童形成多元融合的民族认同感。苗族人民的服装、头巾、背包等都是蜡染创作的艺术,儿童在体验画蜡挑秀、浸染剪裁的蜡染过程中,能够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力。苗族银饰造型奇美、工艺精巧,呈现出瑰丽多彩的艺术性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苗族银饰的创新发展彰显了苗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儿童在尝试设计制作苗族银饰的活动中,可以提高动手创作能力及审美能力,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独特艺术。苗族还有很多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儿童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中可以学习打糍粑的技艺,体验劳动的快乐,进而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
除苗族人民的民俗文化外,其他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也都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贵州黔东南、铜仁等地区依山傍水而居的侗族人民也有着特有的民俗文化。建于侗寨溪流河水之上的风雨桥就是侗族村落建筑的一大特色,亦是侗族人民的一种交通风俗,其因方便行人过往且能避风雨而得名。风雨桥被视作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石桥墩上建塔、亭,有多层,每层檐角飞翘,顶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桥上有双龙抢宝、珍禽异兽等雕塑和侗族生产生活情境等彩绘,每一座风雨桥都彰显着侗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不僅蕴含着助人即助己的思想,体现出侗族人民生产生活的智慧,还呈现出独具魅力的艺术结构和高超的建筑技巧。风雨桥的建造不用一钉一铁,全用榫头卯眼套扣接合,横穿竖插,牢固异常。将这些极具民俗特色的民俗文化资源创造性、系统性地开发并应用到学前教育中,不仅可以实现儿童获得生存智慧和文化熏陶的教育目标,还能让儿童形成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肯定性体验,在情感和心理上认同其文化价值。
民俗文化中的礼仪、祭祀、习俗、建筑、服饰、节日等,都是学前教育课程的丰富资源。在学前教育课程中,儿童积极参加民族文化大调查,从自身的生活环境和认知出发,运用绘画的方式记录、解读自己的生活,再通过分享向更多的小朋友展示自己民族的风俗文化,可以唤起其熟悉的已有经验,并学会总结记录,在分享中融入新的文化知识,重构已有经验,进而丰富自身的生命体验,形成新的民族文化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博大精深的中国民俗文化,是帮助儿童厘清文化发展、形成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传承中国文化的重要源泉。
2.体验民俗节日魅力,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
学前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促进儿童的社会化发展。儿童在社会化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品质、信念、价值观及行为方式等都蕴藏在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中。传统民俗节日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情怀的重要体现,它植根于文化土壤之中,以特定的仪式传承并影响着儿童。
清明节是中国人祭祖扫墓非常隆重的民俗节日。祭祖扫墓追思先人,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以增强家族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清明节还是悼念英雄先烈的日子,人们在悼念活动中可以重温英雄先烈的光辉事迹,铭记历史。儿童在扫墓活动中,能够传承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形成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另外,端午节也是一个重要节日,它有很多传统民俗活动,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等。儿童在制作、吃粽子的活动中可以学习屈原的伟大爱国精神,在赛龙舟活动中可以学会团队合作,认识到只有齐心协力才能获胜,还能学会正确面对失败。我国的民俗节日还有很多,如中秋节、春节、元宵节等。幼儿园课程运用好民俗节日这一教育资源,可以推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民俗节日中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情的交融都体现出中华民族淳朴自然的和谐关系,是对儿童进行人际关系、道德教育和民族认同教育的自然课堂。
3.凝练民俗课程资源,渗透道德教育
“道德”一词始于荀子《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认为教育的功能与价值,应归结为提高人的道德品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民俗文化最大的功能就是在无声无息的日常生活、民俗活动及祭祀中,将祖辈流传的生活态度、生命理念、道德价值观慢慢植入个体的思维和行动中,发挥教化的作用。
流行于黔南地区的布依族古歌《造万物歌》,叙述了布依族青年用智慧和敢于拼搏的勇气改造自然,使之适合人类发展需要的故事。布依族人民在维护祖国独立统一的过程中,生成了许多感人的故事,如布依族人民在红军长征途经黔南、黔西南时给予其帮助的故事等。这些古歌、故事都是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资源。另外,彝族人民也创造了形式多样的、内容丰富的民间文学,包括诗歌、神话、传说、童话、寓言等。与儿童分享这些民间文学,有利于促进儿童的语言能力发展,培养儿童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勇敢团结的精神。
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各民族都形成了相对完善的道德价值体系,但很多道德观念与其传统民俗融合在了一起,存在于日常生活中,教育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儿童,构成了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忠孝节悌礼义廉耻就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在传统民俗生活、祭祀活动、风俗活动中都有体现。如彝族有严格的礼俗,途遇长辈,晚辈须待立一侧,不能用筷子敲桌子和碗,禁在家中吹口哨、唱山歌、说粗话等。这些生活礼仪在规范儿童生活行为的同时,也在帮助儿童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社会个体。又如,中国人在春节要回家团聚、祭祠、包饺子、贴春联、拜年等,在中秋节要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等。中秋节以月圆喻人之团圆,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这些民俗都彰显着敬老孝亲的传统美德。
中国民俗资源多姿多彩,洞悉民俗文化中的教育寓意是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幼儿园课程建设要在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中凝练出易于儿童理解、学习的课程资源,唤起儿童情感的共鸣,把社会认同的行为规范、道德伦理要求厚植到儿童的道德自觉中,让儿童做到知行统一,落实在实践生活中,实现“成人”的目标。
4.感受自然的变化,启迪儿童探索自然的智慧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先民顺应农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等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一个节气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与农事行为,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活生产经验和科学智慧,这些都是儿童学习的优秀资源。二十四节气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在学前教育中渗透二十四节气知识,不仅能让幼儿了解有关节气的知识,知道在特定节气里的气候、时令、农作物、动植物的变化,掌握自然界中的知识,学会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树立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还有助于儿童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文人运用诗词、歌谣、曲赋、谚语等文学形式赋予了二十四节气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杜甫的《春夜喜雨》、杜牧的《清明》、元稹的《寒食夜》、杨万里的《夏夜追凉》、刘禹锡的《秋词》、戴叔伦的《小雪》等。另外,还有许多有关节气的谚语,如“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小满前后,种瓜种豆”“夏至无雨三伏热,处暑难得十日阴”等。
春分时节,教师可以带领儿童去茶山体验采茶、制茶的过程,了解茶文化;清明时节,可以在户外放风筝,让兒童在视觉、嗅觉、听觉、想象中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滋味;夏至时节,可以和儿童一起聆听知了的叫声,观察小动物的变化;寒露时节,可以观察南飞的大雁,到花园欣赏盛开的菊花。教师结合节气变化把儿童带回大自然,让儿童通过眼、耳、舌、鼻、身多种感官的体验,可以使儿童体验生命的变化,学习民俗文化,体会民俗文化的哲理,启迪儿童探索自然的智慧。
5.寓教于乐,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健康成长,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各民族在民俗文化的形成与传承中产生了许多娱乐项目,如唱歌、猜灯谜、舞蹈、游戏、体育活动等,这些娱乐项目深受儿童喜爱。儿童可以在春节参加剪窗花、贴春联活动,在元宵节参加猜灯谜活动,在活动中动手动脑,体味民俗文化的奥秘,体验成功的快乐,陶冶性情。在歌舞方面,如侗族大歌、苗族飞歌,苗族的芦笙舞、铜鼓舞,土家族的摆手舞,彝族的花鼓舞等,可以让儿童在唱歌和跳舞中受到艺术的熏陶,体会歌舞所传达的勤劳奉献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另外,民间传统游戏可以融入儿童的游戏活动,如打陀螺、踢毽子、滚铁环、跳竹竿、爬山、舞狮等,让儿童在游戏中释放天性,自由娱乐,强健体魄。这些经过几千年传承而保留下来的原生态的民俗娱乐活动,体现了其强大的生命力和教育价值。娱乐性、趣味性与游戏性相结合的民俗娱乐活动,对儿童的身心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这种影响的应然状态或理想状态是不知不觉、自然而然、水滴石穿的。
1.辩证看待民俗文化,精选助力儿童成长的课程资源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闪耀着历史文化、教育价值的光芒。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人们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发生了改变,在庞大的民俗文化体系中教育者应立足于儿童发展的需要精选助力儿童成长的课程资源。目前,很多教育者都在挖掘民俗文化资源,将其作为课程资源,但多数只是流于形式而没有发掘其本质,或没有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再加工就简单生硬地塞给儿童,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为此,在课程资源选择上,教育者應注重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一致性,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对课程资源进行深入发掘和价值判断。
2.立足儿童生活世界,注重儿童学习的体验性
民俗文化与儿童的生活相交相融,当今又以一种课程形式进入学前教育。教育者在课程资源建设中必须遵循儿童成长的规律和兴趣意愿的需要,从而助力于课程价值的真正实现。在课程开发设计上,要立足儿童的现实生活,尊重儿童的兴趣,满足儿童的学习需求,让儿童在活动中、游戏中开展体验式学习,以儿童的生命发展为依归,做到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J].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
[2]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基础[M].北京:民族出版社, 2014.
[3]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的儿童发展价值阐释[J].教育探索,2012(02).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5]林静.民俗文化与学前教育课程的逻辑与实施策略[J].黑河教育, 2018(10).
[6]吴芃叶.让民俗文化点亮园本课程———幼儿园民俗文化园本课程的实践探索[J].广西教育,2015(48).
A Study on the Value of Folk Culture Course in Preschool Education
He Yu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Guiyang University, Guizhou Province, Guiyang 550003, China)
Abstract: Chinese folk culture is a pearl in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which contains the pursuit of the Chinese nation’s noble moral norm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scientific wisdom and rich aesthetic ideals. The patriotism, moral education, democracy and equality, the harmonious coexistence of man and nature, and the collective thought of unity and cooperation, public first and private first, which are contained in folk culture, are important sources of influence on children’s individual behavior, moral norms and personality shaping. Folk culture, as a form of curriculum, enters preschool education, which has an important value for children’s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children’s cultural identity, promoting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 infilt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spiring children to explore the wisdom of nature, and promoting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armonious development.
Key words: folk culture; preschool education; value; application;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