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理论视域下大学生党史教育的逻辑、困境和对策

2022-11-15 05:35
林区教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实效性党史影响

万 燕

(杭州师范大学 沈钧儒法学院,杭州 31110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党的光辉历史,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重要功能。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大力发扬红色传统、赓续红色血脉,善于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总结历史经验,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高校是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的主阵地,应形成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浓厚氛围。有关学者对党史教育的现状、方式、路径选择等展开研究,如:陈荣武认为新时代党史教育要推进“强运动型”向“强制度型”转型、强化“知识性”与“价值性”统一、实现“单一平面型”向“系统多元化”发展[1];叶福林认为党史学习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构建新平台,确保取得实效[2];张聪认为党史教育存在“结论教育”“书本教育”等误区,应从党史教育的操作形式、评价方式改革等方面予以强化[3];李琼以“学习强国”为例,认为互联网为高校开展党史教育提供了积极参考[4];崔明认为革命遗址通过感官体验、符号强化等方式实现党史信息传播与政治认同培育等教学功能[5];王静以成都市金堂县为例,探析出以党校的党史教育为主渠道,党史陈列馆、特色党史活动和优秀党课下基层为补充的“一体三翼”模式[6]。当前对党史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不足:首先研究视角单一,对受教育者的关注较少。对教育的供给方(教育者)研究颇多,对需求方(受教育者)的研究寥寥无几。其次研究内容同质化,对党史教育实效性研究较少。现有成果多集中于党史教育的重要价值、路径选择、教育方式等方面,对教育实效性的研究较少。再次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实证研究,研究成果缺乏信度和效度。

党史教育具有双向性,不仅要关注教育者的教育情况,更要关注教育的实效性和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接受度。在高校党史教育中,受教育者接受程度如何?有哪些因素会对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产生影响?如何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学界和业界对上述问题并没有作出系统的解答,这些仍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基于此,将研究视角从教育者转向受教育者,实证分析党史教育实效性现状,借鉴接受理论的逆向思维和核心理论,构建党史教育实效性影响因子模型,探究实效性提升路径。

一、理论逻辑与研究假说

(一)理论逻辑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联邦德国出现的美学思潮。与以作者、作品为中心的文学批判范式不同,它认为作品所具有的教育功能、娱乐功能都要通过读者的阅读来实现,没有读者的接受,文本就只能称作“半成品”,仅仅是语言符号的堆砌[7]。其独特的研究视角和观点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教育学等领域中,影响远远超越了美学领域。彭知辉借鉴接受理论研究读者在情报编写中的角色地位,认为应以读者为核心,构建“作者—情报产品—读者”交流互动的良性关系,促进作者和读者的视野融合[8]。梁舒佩等从接受理论分析《黄帝内经》两译本受读者欢迎的原因,认为读者群定位明确,迎合读者期待的译本更易让读者接受[9]。较早将接受理论引入教育领域的是刘先义,他重点阐述了教育的接受问题对于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意义[7]。暂没有学者将接受理论应用于党史教育研究,但较多学者将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视野融合”“审美经验”“读者参与”等核心概念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深入阐释了接受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本文认为党史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接受理论与党史教育具有现实需求与内在动力双重耦合性(详见图1)。

(二)研究假说

党史教育过程中,学生并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信息传播渠道上的一个节点,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具有与教育者同等的主体地位。其内在需求、接受习惯、内容偏好、情感偏好、魅力评判、载体喜好等都对党史教育实效性具有影响作用。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6:

H1:内在需求显著正向影响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H2:接受习惯显著正向影响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H3:内容偏好显著负向影响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H4:情感偏好显著负向影响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H5:魅力评判显著负向影响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H6:载体喜好显著正向影响党史教育的实效性。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该研究的样本数据来自于杭州师范大学在校大学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850份,回收850份,回收率100%,经过问卷处理,剔除无效问卷、异常值问卷36份,共获得814份有效样本。

(二)变量说明

被解释变量:教育活动需要教育者接受,教育方有实效。用党史教育是否有收获作为被解释变量,选取收获很大、收获一般、收获很小、没有收获等作为党史教育实效性的代理变量,由被调查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主观选择测量。

核心解释变量:借鉴接受理论的核心理论,选取内在需求、接受习惯、内容偏好、情感偏好、魅力评判、载体喜好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内在需求用学生的学习动机测量;接受习惯指学生日常接受信息、知识的路径;内容偏好包括日常主动对党史知识、国家政策等的关注度,党史阶段性内容的偏好;情感偏好指对作品类型的偏好;魅力评判指对党史教育的意义、传播情况的主观判断;载体喜好指日常所关注及喜好的信息获取载体。

其他控制变量:依据理论要求和实际调研情况,将年龄、政治面貌、性别作为控制变量处理。具体说明及取值见表1。

(三)模型构建

党史教育实效性为分类变量,为了考查各影响因素对党史教育实效性的影响,选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是将某一类别设定为对照组,分析其他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对比情况。具体模型设定如下:

(1)

因变量y分为四类:1、2、3、4。1表示收获很大,2表示收获一般,3表示收获很少,4表示没有收获。本次模型以类别4(没有收获群体)作为参考类别,则每一类的累积概率模型为:

(2)

(四)量表质量分析

1.信度检验

本文所用量表参考现有研究中经过严格和正确检验的量表,有效且可信。采用SPSS对问卷内部一致性进行信度检验,量表的Cronbach α系数为0.759,大于0.7,整个问卷数据在可信区间内。

2.效度检验

采用SPSS23对量表的结构效度进行检验。首先用主成分因子分析对效度水平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KMO值为0.810,大于0.7,Bartlett球形检验对应的p值为0.000,适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通过“总方差解释”结果看出累计方差解释率为 69.861%,说明探索性因子结果良好。通过旋转因子分析发现大多数因子载荷系数均大于0.5,说明各变量的结构效度良好。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表1是研究变量的均值、标准差和相关性系数统计结果。由表1可知,党史教育实效性与内在需求、接受习惯、内容偏好等核心解释变量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在0.1%的水平下显著;党史教育实效性还与年级、性别等控制变量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相关关系并不能准确解释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因此需要进一步作回归分析。

表1 研究变量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系数

续表

(二)假设检验

为更好地分析检验大学生的内在需求、接受习惯、内容偏好、情感偏好、魅力评判、载体选择对党史教育实效性的影响作用,对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后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由模型拟合结果可知,了解党史是为提高政治素养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负向影响党史教育实效性,影响系数为-0.992,即学习党史不是为提高政治素养的学生最终学习没有收获的可能性比为了提高政治素养的学生高0.992;为了应付考试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正向影响党史教育实效性,影响系数为1.890,即学习党史不是为了应付考试的学生最终学习没有收获的可能性比为了应付各类考试的学生低1.890。换言之,学习党史是为提高政治素养最终更易学有所获,而为应付考试极大可能没有收获。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对教育实效性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不一致。从接受习惯看,不是通过党史专业书籍或科教视频、参与线上或线下知识竞赛两种方式学习党史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正向影响实效性,影响系数分别为0.49、0.651,通过这两种方式学习党史更易有收获,假设2得到验证。内容偏好上,每次、经常、偶尔认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分别在1%、5%、10%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实效性,影响系数为-4.323、-3.636、-2.948,即不是每次课上都认真学习的学生最终没有收获的可能性比每次认真学习的学生高4.323,假设3得到验证。从情感偏好看,喜好大快人心类和其他类型教育作品分别在5%、1%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教育实效性,最终没有收获的可能性比不喜好这两类作品的分别高0.656、1.433,假设4得到验证。魅力评判上,对党史教育的价值评判和传播情况评判皆在1%的水平下显著负向影响教育实效性,即认为党史教育有意义且在同学间传播较好最终学习有收获的可能性更高,假设5得到验证。载体喜好上,不是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学习党史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正向影响实效性,即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学习党史最终学习没有收获的可能性比不使用这一载体的低0.523,假设6得到验证。控制变量方面,年级对实效性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而性别、政治面貌皆不显著。

表2 党史教育实效性影响因素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

四、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基于接受理论的核心观点构建影响党史教育实效性的理论框架和实证模型,运用多元logistic回归实证分析党史教育实效性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党史教育实效性受多维因子影响。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对党史教育实效性具有显著影响,但影响方向不确定。主要因为内在需求是接受党史教育的根本动力,需求不同学习内驱力不同,进而造成最终实效性的差异。因此激发党史学习需求、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热情对教育实效性至关重要。接受习惯显著正向影响教育实效性,通过党史专业书籍或科教视频、参与线上或线下知识竞赛两种方式学习党史更易有收获。一方面该途径更具权威性和系统性,知识成体系化,易于学生掌握;另一方面可能与我国的应试教育有关,大学生更适应于通过答题的方式掌握知识。内容偏好上,认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在不同程度上显著影响实效性。一方面课堂上愿意学习本身对党史内容有一定偏好;另一方面课内已有一定知识结构,课外学习也更易于掌握接受。情感偏好中,喜好大快人心类和其他类型作品显著负向影响实效性,越喜好这两种作品越可能学无所获。可能是因为这类作品情感丰富却使学生忽略了实质内容。可见学生情感所偏好往往不利于知识的掌握,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价值观引导及知识传授方法。魅力评判上,对党史教育的意义评判、传播情况评判显著正向影响党史教育实效性,认为党史教育有意义且传播较好时最终学习更有收获。“经济人”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人能根据市场情况、自身处境和自身利益之所在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大学生亦如此,当认为有意义且氛围较好时,会更加自觉自愿去实践。载体选择上,使用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学习党史更有可能有收获,这与当前大多数学者的研究一致,当今大学生越来越喜好短视频类平台,通过这一方式开展党史教育,学生更易于接受。

(二)研究启示

一是激发内在需求增强驱动力。内在需求是促使其接受党史教育的根本动力,需求不同内在驱动力不同,最终实效性不同。在党史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内在需求的研判,进而实现按需供给、精准传播。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创新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需求、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调动学习热情、增强内在驱动力、提高学习实效性。

二是坚持内容为王增强说服力。优质内容是吸引学生、提高教育实效性的核心。在课内学习形成一定知识结构的同时,如何创新课外的党史教育,避免内容枯燥且同质化,形成“课内+课外”合力,是提高教育实效性的核心所在。要坚持内容为王,以实践为基础,以需求为导向,以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思想赢得话语优势,增强说服力。

三是创新传播方式增强吸引力。学生在哪儿,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就在哪儿。掌握学生的接受习惯、载体喜好,拓展传播途径,让党史教育进宿舍、进课堂、进网络、进生活。创新传播方法,善用网言网语,契合大学生喜好,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强教育吸引力,既能让党史教育变得生动活泼,又能让党史教育入脑入心。如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是学生的活跃地,通过这些载体进行党史教育将更有吸引力。

四是营造学习氛围增强传播力。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当学生认为党史教育有意义值得学习且传播情况较好时更愿意自觉自愿学习,最终学有所获。良好氛围是促使学生接受党史教育的重要外在因素。因此,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其传播力,对提升教育实效性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实效性党史影响
美食网红如何影响我们吃什么
第一次学党史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
老少互动 提升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