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思超
高中阶段是学生积累文学知识、发展文学素养、提高语言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文言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据较大比重,也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就语文核心素养而言,“文化传承与理解”的最佳载体便是文言文。要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解决文言文教学这个难点,切实提高学生文言文的学习效率。在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探索科学教学方式,提高文言文课堂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能力、素养同步发展。
在“双新”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逐渐向着全面性和深刻性方向发展,将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运用能力、语言逻辑水平等要素作为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倡导树立核心素养理念。针对当前部分文言文教学课堂缺乏核心素养引导的问题,教师应提高教学深度,创新课堂提问或互动方式,在阅读、理解和积累中渗透情感教育、价值观教育或相关能力素养教育,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
以《烛之武退秦师》教学为例。要求学生了解《左传》的相关知识及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在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积累本课文学常识,对接的核心素养目标是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高中生对《左传》及故事背景了解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主旨的理解和核心素养理念的渗透。从这一实际出发,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知识导入环节的作用,课前为学生介绍《左传》的主要内容及历史地位,引入烛之武这一历史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形成对文本故事背景的整体认识。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教学问题的提出和优化:“烛之武在与秦军谈判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什么样的态度?”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入分析,在熟悉人物特点之后,利用课堂互动进行价值引导,鼓励学生思考在相同情景下,如何应对敌军。通过这种方式将知识导入、课堂问题等要素转化成对接核心素养的媒介,在学习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家国意识。
除了导入环节和课堂提问研讨,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深挖教材内容背后的文化价值,创造条件,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目标,促进学生能力、素养同步发展。
层次化教学是以学生能力基础为核心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要求教师关注学生个性差异,立足教学实际科学划分班级层次。针对当前部分文言文教学课堂忽视学生能力差异的问题,教师应积极开展层次化教学,优化教学设计,既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层次化,又要关注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从多个角度满足高中生文言文学习的个性诉求,提高文言文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以《赤壁赋》教学为例。本文是苏轼的经典之作,文辞优美,以景抒情,传达出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掌握实词、虚词的基础上,提高文本理解和分析能力。高一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文言积累,具备阅读文言文的基础能力,但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基础、理解能力的差异,教师应做好班级学情调查工作,关注学生阅读和理解能力,特别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程度,将教学设计作出如下几个层面的调整:(1)能够熟练背诵文本,积累本文实词和虚词,理解苏轼借景抒情、层层递进表达主旨的手法,在基础学习中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能够在背诵和理解本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关注课内“赋”类文体的集中阅读,加深理解和记忆;(3)能够在完成知识技能目标的基础上进行课外拓展,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文本联系起来,在探索作者生平的基础上深化对文言文表达方式的理解,实现知识方法的迁移。
除了教学任务的优化设计以外,教师还应该从教学评价标准入手,既要关注班级学生整体发展水平,又要考察个别学生的阶段性表现,运用积极评价语言,树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提高文言文教学整体实效。
情景教学法是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相应地创设出形象生动的图画,辅之生动鲜活的语言,借助音乐的艺术魅力,力求真实再现课文内容的情景,师生在仿佛真实情景中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方法。情景教学法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想象,激发学生情感,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在文言文学习过程中,部分高中生由于对文本背景、作者态度或观点不熟悉,在理解文章主旨、把握中心思想等方面存在困难。为此,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文言文教学。在文言文教学中创设学习情景,既要关注主题情景的创设,又要通过简单的诵读、分析或分角色朗读等形式,渲染相应学习氛围,多角度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热情,深化学生对文言课文的理解。
以《鸿门宴》教学为例。本文是一篇泛读文本,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历史人物,明确作者对刘邦、项羽等历史人物的情感态度,通过积累本文出现的成语和文言实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和水平。选文将主要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具有突出的故事性。为此,教学中,教师应立足文本特点,积极创设情景,构建深度学习的文言文教学课堂。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相关影视片段创设主题学习情景,让学生置身于特定历史氛围中,感受文中不同人物之间的尖锐矛盾,深化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认识。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文本内容进行拆解,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各学习小组进行分角色、分情节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或分角色朗读中体会人物情感、心理。一方面,教师可以挑选出文中矛盾冲突尖锐的情节,让各学习小组进行排演,让学生借助道具、模拟动作、揣摩心理进行逼真对话,身临其境地感受文中人物在矛盾冲突中的情感、心理。影视片段欣赏、角色朗诵、模拟表演等多种学习情景的运用,可以活跃学习气氛,调动学生文言文学习热情与探究积极性,有助于深化学生对文言课文的理解,加深对文中情节与人物的理解。
在构建高效文言文教学课堂时,教师必须充分发挥教学情景的促进作用,让学生在鲜活情景中增强学习体验,激发创造活力,优化思维品质,在深度互动中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
读写结合是高中文言文课堂上的常用教学手段,通过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拓展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当前部分文言文教学课堂授课方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教师可以从读写结合的创新运用角度进行优化,打破传统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局限性,通过摘抄、翻译、改写、创作等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将文言文学习成果转化为学生的实际能力素养。
以《谏太宗十思疏》教学为例。本课是魏征劝谏唐太宗的谏文,折射出魏征循循善诱的劝谏艺术。文章骈散结合,华美流畅,具有丰富的政治智慧和极高的文学价值。高中生对唐太宗时期的历史背景了解较为充分,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较浓。教师可以运用读写结合的方式,进一步强化文言文教学效果。首先,教师可以运用群文阅读的方式,构建起读写结合的文言文教学课堂。在阅读本文的过程中,为学生推荐与魏征劝谏内容相关的其他文言文,鼓励学生对记忆深刻或有借鉴价值的内容进行摘抄,拓展学生文言文知识积累,在同类文本阅读和摘抄中提高文言文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文进行改写,改写的文体可是记叙文,可以是议论文,或者写读后感、人物评论,目的是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为此,教师应带领学生熟悉文本内容、疏通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实词,理解魏征提出的主要观点,并对文章中出现的成语和文学常识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布置明确的改写任务,可以让学生先将原文进行翻译,再对译文内容进行转化,然后进行文体改写或写读后感、人物评论。这样,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当然,教师创新教学方式,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要将阅读和写作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本文中选择感触最深的内容进行拓展写作。通过查阅资料、互相交流讨论等形式,最终完成写作任务。文体改写与读后感、人物评论写作的完成,能让学生在训练逻辑思维、语言表达的基础上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在文言文教学中充分落实学生能力、素养的发展目标。
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设计读写结合方式时,要注意对学生提供适时、适度的学习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丰富文言文教学的手段和形式。
高中生兴趣爱好广泛,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较强,参与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意愿较高。由于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加关注知识性教学,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探究的机会,不利于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激发,影响实际教学效果。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可以从实践活动的创新设计入手,结合文言文特点和文本内容,为学生推出文言文诵读竞赛、文学常识大赛、文言文作品展等活动,还可以将探究活动转化为深化学生学习体验的重要媒介,从多个角度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
以《阿房宫赋》教学为例。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的含义和用法,理解课文中形象的比喻等语言艺术特点,在诵读和背诵中感受作品的语言艺术、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阿房宫赋》气势磅礴、写作层次丰富,能够学习和借鉴的要点较多。教师可以抓住本文行文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丰富教学实践活动。例如,可以组织开展一个文言文诵读比赛,以文本为主要对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根据学生的朗读节奏、情感表达、语言的准确性等要素进行综合评价,并对优胜者提供一定奖励,激发学生朗读和背诵的积极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究活动,根据杜牧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利用互联网或阅读其他书目,寻找相关历史依据,完成一篇探究报告,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交流,进一步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还可以从特色作业的设计入手,结合《阿房宫赋》的文章结构,设计一个思维导图绘制的作业或结合本文的大胆想象、华丽词语,引导学生为文本内容配图,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对作品内容和主旨的熟悉程度,进一步优化文言文教学效果。
文言文在词汇与语法上与白话文存在较大区别,尽管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积累,但由于教学方式或学习能力的影响,高中文言文教学仍然是整个语文教学中的核心难点。为进一步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既要关注高中生个性差异,为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特殊问题,又要发挥核心素养目标的引导作用,渗透能力素养培养;要借用情景教学法,活跃课堂氛围,通过读写结合等教学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掌握,全方位构建高效文言文教学课堂,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与素养发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