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牛贺,刘高阳,陈壮,谢文英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2; 2.河南中医药大学,河南 郑州 450046
不孕症是指妇女婚后未避孕,性生活正常,与配偶同居1年而未孕,是妇科常见病、疑难病之一[1]。《备急千金要方》中将原发性不孕即从未妊娠者称为“全不产”,曾有过妊娠继而未避孕1年以上未受孕者也就是继发性不孕称为“断续”。该病归属于西医学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等范畴[2]。近年来,由于生育年龄后延、原发疾病多样化、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出现,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着广大女性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和睦[3-4]。有报道显示,我国育龄期女性不孕症患者已超过5 000万人,约占育龄女性的15%[5]。目前,西医对不孕症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应用促生育类药物、手术、体外受精等辅助生殖技术以及心理疏导等,临床疗效可观的同时,其劣势亦较突出。生育类药物的使用可能增加激素相关癌症风险[6],同时高昂的费用亦让诸多家庭望而却步。然而中医药在治疗不孕症方面以其标本兼治、价格低廉、安全实用等优势,现今愈发得到接受与重视。谢文英教授从事中医临床30余年,对不孕症的治疗有着丰富的经验,其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肾(天癸)、肝、脾胃有关,治疗时应辨证求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论治。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生殖,肾-天癸-冲任-子宫生殖轴为女性生殖轴[7]。《素问·上古天真论》有云:“女子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说明天癸是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而形成的具有生殖功能的物质。如若肾精不充则天癸难至,冲任不固,难以受孕。同时肾主藏精,为生之本[8],故而肾脏功能的强弱,决定着人体禀赋、体质的好坏,调控着机体生长壮老已的过程。谢文英教授认为肾中精气亏虚为不孕症的基本病机,因此不孕症的调治应以补充肾中精气为主。《傅青主女科》云:“经水出诸肾。”《女科要旨》中亦有云:“种子之法,在于调经。”肾精亏虚,天癸不至,则精血无源以生,胞宫血虚,故而可致不孕;若肾气不足,不能摄精而不孕。总而言之,不孕症的治疗离不开调补肾脏。
月经按照阶段不同可分为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经前期4个不同时期的生理节律变化[9]。经后期内膜脱落,经水适净,精血耗伤,血海空虚,正待修复,治以补肾填精、温暖下元、充养血海为主,以促进卵泡发育[10]。此期谢文英教授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多用紫河车、仙茅、淫羊藿等补肾填精之药。经间期即排卵前后应滋肾活血以促卵泡排出,多用路路通、王不留行、皂角刺等药,疏通经络,以促进卵泡排出。经间期至月经前期肾气旺,天癸充,冲任盛,为阳气活动旺盛阶段,多酌加桂枝、益母草温通疏导以利精血排出。依据月经周期不同生理特点而调整用药从而达到天癸盛、冲任通、月事如常的疗效。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与不孕症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脾胃虚弱则气血生化无源,不荣而致不孕;或脾虚生痰湿内盛,运化无力,而致水湿停滞,阻滞经脉胞宫,致使不通不孕[11]。同时亦表现为冲任二脉同起于胞宫得脾胃气血之荣养。如若脾胃虚损,则冲任血虚,血海不能满溢,月水不能如期而致;胞脉失养,而无法摄精成孕。明代薛己在《校注妇人良方》[12]中说到:“脾胃虚损,不能营养冲任。”《傅青主女科》[13]亦有言:“妇人有素性恬淡,饮食少则平和,多则难受,或作呕泄,胸膈胀满,久不受孕,人认为赋禀之薄也,谁知是脾胃虚寒乎!”均说明脾胃化生气血功能正常对女子正常受孕的重要性。因此谢教授认为临床在调治不孕症时,应时刻注意顾护脾胃,以保脾胃健运,生化有源,气血旺盛,从而使妇女月经正常,健康孕育。对于平素大便稀溏,舌质淡胖之人,酌加茯苓、白术、党参、山药等益气健脾;若患者平素胃寒,加干姜、桂枝等温中健脾;若患者平素纳差,可加木香、砂仁等。
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脾主思,思虑过度,耗伤肝血。若因情志不舒,肝郁气滞者,肝调节血量失常,就会形成月经不调,久不受孕。《傅青主女科》[13]载:“妇人有怀抱素恶不能生子者,人以为天心厌之也,谁知是肝气郁结乎……带脉之气既塞,则胞胎之门必闭,精即到门。”傅青主认为,该妇人婚后久不能孕则是由于妇人长期善妒,心情不畅以致肝郁不舒,横逆犯脾,进而导致脾土壅滞;肝肾同源,肝失疏泄,肾精不通,腰部气机不畅,则任带阻塞,胞门关闭,肾精无门以入。李灿东等[14]认为,肝-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功能紊乱与排卵障碍之间可能存在有某种轴性关联,认为不孕症可能是由情志疾患所导致的内分泌功能失调,进而引起排卵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在此理论基础上提出“肝为生殖之枢”。
女子以肝为先天,且以血为用,经、带、胎、产、乳无一不用血[15]。《女科要旨》有言:“妇人之病,多起于郁,诸郁不离于肝。”因此谢文英教授在诊治不孕症时对于辨证为肝郁气滞证的患者,多重用白芍以养血柔肝;同时肝郁又易下克脾土,配以茯苓、白术以健运脾土,防治肝旺克土。此外还尤为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适时予以情绪疏导,同时嘱患者在服药备孕期间一定要保持心情良好,心情舒畅则可能成功受孕。
谢文英教授认为,治疗不孕症在注重补充肾中精气,兼顾后天脾胃,注重调畅情志的同时也要重视生活调理。《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提出了注重精神情志调养,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规律的饮食起居,适当节制性生活,坚持体育锻炼,是养生的重要原则,亦可使女子的经血自调,肾精充沛,天癸充盛,脏腑功能正常,身体健康,使不孕者自然恢复生育能力。故而多提倡孕前3~6个月男女双方应调整饮食作息、戒烟酒、适度锻炼,必要时施以针药以提高精卵质量。
李某,女,31岁,2019年4月15日首诊。结婚2年未孕,婚后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6个月前曾服中药调理未果,遂来谢教授门诊求诊。患者平素月经周期为28~29 d,行经5~6 d,初潮年龄15岁,自初潮起月经量偏少,偶有血块,经前乳房胀痛,患者现症见面色萎黄,巩膜浑浊,末次月经为2019年4月6日,较前次后错10 d,大便2 d 1次,舌质紫黯苔腻,脉沉涩。男方实验室检查示:精子活动度低,畸形率高,舌淡苔红,脉沉细。患者要求先服用成药,拟处方:紫河车100 g,暖宫孕子胶囊3盒。紫河车每日晨起1次,夫妻二人各服10 g,暖宫孕子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仅女方服,嘱患者1周后复诊,服药期间无需避孕,并且嘱患者平时注意调畅心情,切不可压力过大。此时血海亏虚,宜予调补,切不可滥攻。
2019年4月22日二诊,近来患者睡眠较差,饮食尚可,舌脉同上诊。辨证为痰凝血瘀,治以活血化瘀,理气消痰。拟中药处方:北柴胡6 g,当归12 g,赤芍10 g,鸡血藤12 g,丹参15 g,醋香附10 g,炒酸枣仁10 g,红花10 g,太子参30 g,茯苓20 g。男方处方为:熟地黄20 g,酒萸肉20 g,红参20 g,枸杞子 20 g,菟丝子30 g,桑寄生20 g,续断20 g,生龙骨、生蛎牡各20 g,沙苑子15 g,巴戟天15 g,覆盆子 15 g。男女双方各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1周后复诊。
2019年5月13日三诊,女方述睡眠有所改善,舌脉同上。拟处方:北柴胡9 g,当归12 g,赤芍 10 g,鸡血藤12 g,丹参15 g,醋香附10 g,炒桃仁 10 g,红花10 g,太子参30 g,益母草30 g。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男方守上方。
2019年5月20日四诊,舌脉同上。处方(女):当归15 g,太子参30 g,烫水蛭6 g,醋香附10 g,麸炒枳壳10 g,桂枝6 g,益母草30 g,红花12 g,炒桃仁10 g,甘草6 g。经前期加以水蛭、桂枝、益母草,温通疏导,以便经血排出。男方上方加杜仲15 g。各6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两次服。依上述思路治疗3个月经周期。
患者于2019年8月15日,验孕棒显示早孕,血HCG检测结果缺失,双侧下腹部疼痛。因患者受孕时间较短,彩超暂时无法进行辅助诊断是否宫内妊娠,暂以保胎为主,方药:西洋参15 g,姜竹茹10 g,姜半夏6 g,酒萸肉10 g,桑寄生15 g,砂仁6 g,盐杜仲15 g,续断20 g,墨旱莲15 g,紫河车(另包冲服)15 g。6剂水煎服,不定时服,嘱患者注意休息,切忌过度活动,随时复诊。
2019年8月29日复诊,双侧下腹部疼痛感消失,彩超显示宫内早孕。方拟寿胎丸加减补肾安胎为主,西洋参15 g,姜竹茹10 g,姜半夏6 g,桑寄生15 g,砂仁6 g,盐杜仲15 g,续断20 g。
按语:综观可知,患者以脾肾虚为本,痰湿瘀阻滞为标,肝郁化火,炼液成痰,三焦气机不舒,湿瘀胞宫。现代研究表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为 25~29岁[16],该患者年龄31岁,并从未受孕,激素水平已然有所下降,并且其配偶肾中精气不足,精子质量和活动力较低,以致受孕困难。夫妻双方理应共同配合调理,先适当给予紫河车以易于备孕。中医认为紫河车,性味甘、咸、温,入肺、心、肾经,有补肾益精,益气养血之功,既可补先天之精又可补后之本[17-20]。研末口服可提高人体雌激素水平,促进卵泡和精子的发育,改善子宫局部血液循环[21-22]。针对女方经后期血海空虚以调补为主,予以紫河车配以暖宫孕子胶囊;经间期气血活动宜促动为主,滋肾活血,以促进卵泡排出,方药以柴胡、香附,疏肝调经,当归、鸡血藤、丹参、红花活血养血,加以酸枣仁养血安神;经前期血海充盈,温通疏导为主,不可滥补,故方中加以桂枝、益母草温通经血并顺应其通利之性;受孕后以补肾安胎为主兼以化痰除湿、降逆止呕,给予寿胎丸加减。而其配偶精子活动率低,应当着重补肾益肺。
不孕症病因病机复杂,临床症状多样,临床治疗结合经验的同时更应注重因人而异、辨证论治。若患者积极治疗半年以上仍未妊娠者,可建议辅助生殖技术受孕,以免贻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