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在小儿推拿退热中的运用体会*

2022-11-15 08:25冯燕华洪艳余鸿艳迪燕黄菊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2年11期
关键词:医案鼻塞大肠

冯燕华,洪艳,余鸿艳,迪燕,黄菊

(1.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虹口 200437;2.浙江省淳安县中医院,浙江杭州 311700;3.浙江省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杭州 311700;4.上海南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嘉定 201802)

发热是指体温异常升高,为小儿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临床上很多疾病在发展初期,只表现为发热,随着疾病发展才逐渐表现出其他症状。有的患儿发热处理不及时,可引起抽搐、昏迷,严重者危及患儿生命[1]。这时候就要求临床医生精准判断病情,及时作出治疗方案。由于抗生素和激素的滥用,出现耐药和药物副作用,家长对西医治疗存在矛盾和恐惧心理。小儿推拿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治疗效果明确,安全且无副作用。余在跟师海派儿科推拿传承人冯燕华主任医师时,体会到了“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了小儿推拿的退热效果。

现总结2则发热医案,并结合海派儿科推拿的理论和临床操作特色加以分析和阐述。

1 医案

1.1 医案1张××,男,11月。初诊时间:2019年3月11日。母代诉:发热1天。体温39.5℃,无鼻塞流涕,家属代诉已口服美林4ml一次,纳食不佳,大便1日未解,辅助检查暂缺。查体:腹微鼓胀,舌红苔黄腻,指纹脉络浮显于风关,色沉紫,脉沉滑。诊断:西医诊断:发热;中医诊断:发热(伤食发热型)。操作方法:推拿处方如下:清胃经300次,清大肠100次,推运内八卦50次,清天河水100次,退六腑100次,顺时针摩腹约5分钟,揉天枢30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拿肩井20次。医嘱:操作完毕,嘱助排便,节饮食,适量饮温水。二诊:2019年3月12日,其母代诉已退烧,精神好转,今晨解大便1次,原方巩固治疗2次,症状逐步好转。

1.2 医案2王×,女,6岁。初诊时间:2019年3月4日。母代诉:发热伴鼻塞流涕3天。患儿3天前受凉出现畏寒、发热(最高体温40℃),于本院查血常规示WBC7.4×10^9/L,N67.2%,L25%,C-反应蛋白(CRP)9.08mg/L,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美林2d(每隔6小时1次),仍反复发热,下午、晚上体温升高明显,最高39℃,纳食不佳,寐可,大便2日未解,小便尚可。刻下:发热,畏寒,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查体:咽部略红,听诊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痰鸣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舌红苔薄白,指纹脉络浮显于气关,色红,脉浮紧。诊断:西医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诊断:发热(外感风寒型)。操作方法:推拿处方如下:开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各50次,黄蜂入洞约100次,清肺经约100次,清大肠经约100次,打马过天河,以清水为介质,边拍打边向皮肤吹气约100次,退六腑约300次,推脊20次,以皮肤潮红或者出痧为度。拿肩井20次。操作完毕,患儿微微汗出。医嘱:嘱多饮温水,少油少盐饮食,添加蔬菜、水果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必要时开塞露助排便。二诊:2019年3月5日,其母代诉,昨日推拿后即解大便一次,今晨再解一次,昨推拿后体温37.7℃,今晨37.5℃,鼻塞流涕好转,舌淡红苔黄腻,指纹脉络浮显于风关,色红,脉浮。给予上述推拿方法治疗,改打马过天河为清天河水300次。三诊:2019年3月6日,患儿已无发热,偶有流清涕,对症巩固治疗,随访1周,发热症状无反复。

2 讨论

2.1 病因病机 根据其感邪之不同和体质的因素,发热可分为外感、内伤两个方面。外感常因六淫之邪及疫病之气所引起,发病较急,属实证;内伤发热多为乳食积滞、气血虚弱致脏腑功能失调而成,起病较缓,属虚证为多。医案一为乳食内伤而致肺胃实热,引起发热;医案二为卫外之阳被郁而致发热。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表卫不固,寒温不能自调,脏腑功能不全,易为外邪侵袭。而肺主一身之表,开窍于鼻,外合皮毛,风寒之邪自皮毛及口鼻侵入,客于肺卫,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失常,故出现畏寒、发热、鼻塞流涕等肺系病证。指纹脉络浮显于风关,为肺卫表证,邪之浅,则指纹色红,脉浮紧;邪之深,则指纹色沉紫,脉沉滑。

2.2 “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 以上两则病案,发热同时都存在大便不畅,小儿问诊时注重二便情况,尤其是大便,《婴童百问·大便不通》言:“小儿大便秘,乃是肺家有热在里,流入大肠,以致秘结不通,乃实热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肃降有助于大肠之传导下行,反之大肠传导下行亦有助于肺气之肃降。在运用小儿推拿退热的同时注重排便源于“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指导,此最早出自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肺合大肠,大肠者,传导之府。”五脏六腑在生理上,肺与大肠有密切的联系。肺主宣发,通调水道,通调津液到大肠,使大肠润而不燥,以利传导糟粕。肠道传导正常,腑气通畅,有助于肺宣降功能的发挥。

肺与大肠在经络上也相互关联,《灵枢·经脉》中记载的“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大肠手阳明之脉……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一直是“肺合大肠”理论的重要依据[2]。肺与大肠以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一脏一腑,一阴一阳,表里相对,肺气不宣则大肠传导糟粕不利,故而出现发热时的肠热腑实大便不通。

2.3 海派儿科推拿解析 祖国医学认为发热发生的机制,是机体“阴阳”失去平衡,阳盛则热。又因小儿具有“阳常不足,阴常有余”的生理特点,一旦发热,很容易传变,出现高热,甚至引发肝风致惊厥,而损伤神经系统。小儿推拿治疗发热早有记载,疗效确切,《幼科推拿秘书》“天河:天河穴在膀膊中……取凉退热,并治淋疴昏睡。”“打马过天河……此法退凉去热”[3],均说明小儿推拿通过清天河水、退六腑产生寒凉效应,产生明显退热作用。

海派儿科推拿,既保留传统推拿之精髓,保持原有小儿推拿之特征,又体现上海的海纳百川、融汇百家、兼收并蓄、扬长补短等人文精神和学术风格,不断消化旧识,不墨守,不泥古,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对上述两例发热病案,无论外感风邪、内伤食积,根据其大便不通的临床特点,辨证时表里同治,标本兼顾。开天门、分推坎宫、揉太阳疏风解表。肺与大肠相表里,用清肺经、清大肠上宣肺气,下通腑气。配以黄蜂入洞、拿肩井,发汗解毒,祛风散寒。医案一认为该患儿的治疗当从消食导滞入手,“急则治其标”,先退其热。清天河水、退六腑以宣肺清热;清胃经、推运内八卦,以消食导滞;清大肠、摩腹、揉天枢、推下七节骨,以利糟粕的排出,从而助肺脏恢复宣发肃降的功能。

综上所述,小儿推拿退热的疗效取决于正确辨证,掌握病因病机,方可事半功倍。在小儿推拿退热的疗效机制研究中,有表明通过肠道菌群产生治疗效应,契合中医肺与大肠“异病同治”、“表里相关”的理论论述[4]。未来研究中,中医传统理论需要更多的现代研究机制加以证实,从而更好地服务并推广于临床,将海派儿科推拿传承与发扬好,进一步创新,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医案鼻塞大肠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大肠变懒了
两香煮大肠调便秘
以关节炎为首发症状的结节病1例
类风湿关节炎并寰枢关节脱位死亡1例并文献复习
鼻塞总在一侧早做检查
谭波诊治脑中风恢复期验案2则
鼻塞危害大 千万别忽视
奇症医案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