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玲
当前,还有很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在教授学生识字、写作,还是阅读教学方面,仍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好像总感覺不这样做不能达到教学目标似的。其实,这种方法极大地束缚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应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阅读教学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身能力的平台,让学生主动学、灵活学,全面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一、课前导语精心设计
如在教学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母鸡》(部编版)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同学们都见过母鸡,母鸡对我们大家特别是来自农村的孩子是再熟悉不过的动物,当然,城里长大的孩子也一定见过母鸡和吃过鸡肉。你们都知道父母亲是怎样爱你们的,那你们可知道母鸡是怎样爱它们的儿女的吗?你知道母鸡的伟大之处在哪里吗?你们想了解吗?”学生们个个神气活现地回答:“想!”于是,我说:“好,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描写母鸡的文章,这篇课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这篇课文是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的,对母鸡的看法前后对比鲜明。前半部分写了母鸡欺软怕硬、拼命炫耀的‘厌恶’之处,而后半部分写了责任感强烈以及慈爱、勇敢、辛劳的这只母鸡,从而塑造了这位‘鸡母亲’的高大形象,请大家结合自己日常对母鸡的观察和了解去认真阅读这篇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热情地阅读起课文来了。
二、阅读要求循序渐进
如在教学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部编版)这一课时,我针对学生已有一定阅读理解能力的情况,先给学生充足时间用于阅读课文,并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一边阅读一边独立思考。随后,我利用电教平台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后,让学生投入情感地再阅读一遍课文。这样的安排,目的是使全班学生对理解课文都有一个由浅入深自读自悟的机会,中下层学生得到了照顾的同时,中上层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思维能力较强的优势。课堂上,一位学生发问:“老师,我反复读了几遍课文,就是不见诸葛亮向曹操写有借箭的条子。这哪是借箭啊,显然是‘骗’箭的行为。我觉得把课文题目改为《草船骗箭》比较准确!”你看,我这样的阅读要求,以学生自己阅读、独立思考为主,不断培养他们阅读的自主性,只要通过长期的训练,就一定既可以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学生的学习力就会不断提高。
三、阅读过程重在点拨
如我在教学阅读课文时,就给足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自主发展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课文的沃土上自己去培植创新意识的芽、培育创新意识的花、采摘创新意识的果。如何教会学生阅读,并让学生从阅读中明理、识趣、悟情,这是阅读教学课堂的重要一环,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三年级下册《燕子》(部编版)这一课时,一位学生在读“嫩蓝的春天,几枝木杆,几痕细线连与杆与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这句时,充满着感情,全班学生都感到惊奇。我提问这位学生为什么这么动情呢。他说文中的“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便是燕子”勾起了他在家乡农村度过童年的美好回忆。每到傍晚家乡都有很多燕子飞到电线上休息,排成两列甚是壮观,勾起了他满满的回忆,所以他就读出了感情。这位学生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地读课文,不正是体现了阅读的创新性和自主的学习精神吗?
四、创设意境引人入胜
在教学三年级下册《剃头大师》(部编版)这节课温时,我让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大体理清课文的脉络和线索,从中理解“我”为表弟小沙剪头发的趣事。这篇课文主要叙述的是小沙害怕理发,所以拒绝让剃头的老师傅给自己剃头,于是央求“我”去帮他理发,结果我把小沙的头发剃得坑坑洼洼,最后小沙还是不得不去理发店让剃头师傅给他理发的故事。然后我把握好文中的“我”“小沙”“剃头师傅”等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让三位学生上台每人扮演一个角色后表演出完整的故事。“演出”后我来到学生中间,听他们评论谁演得最像。可以说“小演员们”以其生动的语言、逼真的神态,唤起了“观众们”的共鸣。学生们以情景展现文中人物的动作和表情,既代替了教师枯燥的讲解,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责任编辑 邱 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