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杰 童宇阳
一、缘起:“双减”不是减预习
繁重的课业负担饱受诟病,“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作业的设计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如何秉承“提质增效”的新理念,提高作业质量,优化作业管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好预习历来受到老师们重视,一线教学中,常见两种做法。一种是凭经验,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圈一圈生字,组个词,了解一下大意,提出不懂的疑问,在书上适当批注之类,上课大多从检查字词认读开始。另一类是老师设计课前预习任务单,让学生完成,题型涉及需掌握的字词、想让学生了解的主要内容及主题思想等,上课会就此任务单展开教学。仔细观察一下,第一种做法要求比较模糊,学生易敷衍了事,养成习惯后,对语文学习、做人做事都不利。第二种做法任务明确,但颇为生硬,教师的主导意识过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空间有限。每节课课后一般都有巩固练习,加上课前预习作业,一课一练变成了一课两练,有增加课业负担之嫌,学生会不堪其累,逐渐失去兴趣。
二、实践:让预习“听得见”“看得见”
首先,让朗读充分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读几遍,多大声,学生做主,自己决定。第一遍疏通字词,吐字清晰、准确即可,磕磕绊绊没关系。第二遍把句子读通顺了就是进步。第三遍第四遍可以边读边想想课文的大意讲什么,表达了什么情感。读的遍数多了,不仅能文从字顺,还能读出一点自己的感受来,做到绘声绘色,这就算为新课做好了准备。朗读的过程中,不但凭借已知的学习方法自学了生字词,而且对通篇有了个整体认识,熟悉了教学材料,做好了学习的心理准备。
其次,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的预习可视化。学生朗读完课文后,可以对难认难记的字词、课文梗概、作者写作意图、不懂之处做一梳理,作为几个分支画入思维导图中。如果对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跟课文有关的故事感兴趣,预习时做了了解的都可以纳入。学生可根据自己所学决定分支的多少,导图的详略。这项练习的核心训练是提取关键词,思维导图要用简短的概括性的词语进行标注,所以呈现出来的是学生思考加工过的成果,不再是简单的抄写。从整体分支布局,到关键词选取,到配色配图,完成思维导图,这样的预习既有挑战又有趣味。
最后,通过交流展示让预习“被看见”“被听见”。带着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借助思维导图,讲述自己的所思、所得、所惑。学生有备而来,难度不大,易操作。不同的思考得到了尊重,每个人都会受到鼓舞,包括老师。在交流环节中還可以逐步提高要求,如:根据其他同学的发言调整自己的内容,根据所给时间长短决定讲述重点。以课文朗读和思维导图的交流展示作为新课的开始,能极大地激发学习效能。
三、 反思:优化预习设计更好落实“双减”
(一)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画思维导图的设计同时关注了课文的内容意义和形式意义,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边读边想、边写边画,初步感受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大致感知理解课文内容。这一方式让学生在上课之前,人人动脑、动手、动口,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已经到课文中走了几个来回,完成了一次听、说、读、写的闭环训练,思维、审美也同时得以发展,真正凸显了为提升语文素养而设计的理念。
(二)助力课堂提质增效。预习展示环节,是让学生的预习“被听见”“被看见”的过程,看似简单,实则意义重大。学生的一读一讲,蕴藏着重要的资源。作为老师,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能从中读懂学生、把握学情,为精准教学、高效教学提供支撑。从朗读和有代表性的思维导图中,可以找到一般的、共性的学习起点,判断出该课文的学习难点在哪里。由此,有助于迅速确定课堂教学的重点,遴选出需要补充的资料、需要开展的练习,组织学生进入较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中去。而这些看不见的思考则有赖于老师的“预习”完成情况。
(三) 不足与展望。因为学段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发展水平呈现出阶段性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各学段的阅读理解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低年段的学生更喜欢朗读,高年段的学生学习运用思维导图会更熟练。另外,不是各种体裁、各种长度的课文都适合朗读加画思维导图的方法,如:诗歌更适合朗读,而较长篇幅的小说或者应用文更适合默读。
责任编辑 徐国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