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星
(陕西西北民航招标咨询有限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内与国际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国内企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很多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逐步开拓了新产业。银行、税务、工商、财务等部门逐步加强了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企业面临更多的生存挑战。传统的财务处理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当前企业的发展,也不能为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足够的数据支撑。业财融合充分满足了当前企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也促使财务在新环境下得以转型,为现代财务管理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
业财融合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基于企业在新环境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这种模式是在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对财务和业务进行统一协调,发挥各部门最大优势,从而产生较强的协同效应。与传统财务管理作用存在显著差别,以往的财务管理更多是对经济业务的管理,并未深入业务端,也没有统一协调业务与财务,仅仅发挥了监督作用。在业财融合模式下,企业财务部门对业务部门的各项经济数据进行分析,根据分析后的数据对业务决策进行调整和优化,促进经营管理科学发展。业务部门从财务部门获取分析数据,并对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整和优化,既满足企业盈利的要求,也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从而提高市场消费群体对企业产品的信任度,扩大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市场份额,确保在竞争中占据优势。财务和业务的融合对企业经营管理起着重要的协调作用,还可以深刻把握市场变化,有助于企业持续发展。
当前,业财融合主要涉及财务分析、风险管理以及内部控制,包含四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企业整体规划中将业财融合作为重要的目标,体现企业价值;二是业财融合为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帮助企业实现持久发展;三是将业财融合作为开展各项经济工作的有效方法,从而制定出科学的决策;四是建立科学的数据库,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运用信息系统为企业提供数据分析。结合上述四个层次,促使业财融合高效运行,并形成闭环管理,以此增强企业科学决策的能力。
业财融合对企业经营管理的价值一般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业财融合确保预算管理发挥最大效用。预算管理对于任何企业财务管理而言都是最有效的办法,可以从源头控制各项支出和费用,也能合理配置企业现有的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以有限的资金获取更大的收益,提高经济效益。实施业财融合,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营的差异会更小,能够保障预算得到执行。
二是合理控制各项成本。对于企业来说,不管是产品还是服务,都有相应的成本,成本越低,收益越高。只有做好成本管理,才能逐步提升经济效益。业财融合也会更加关注成本管理,深入一线部门对成本进行系统分析,并制定成本调整和优化措施。业务部门在财务部门的指导下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措施,从而为降低成本做好保障。
三是业财融合促使各项数据获取真实度提升,确保在决策过程中有准确的数据支持,提升决策的科学合理性。企业会作出各项决策,也会对企业未来发展进行规划,决策的准确性影响到企业未来的生存和发展。财务部门提供的数据是管理层进行决策所采用的主要依据,而业财融合呈现的各类数据得到了业务部门认可,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现代企业整体的组织架构划分明确,企业规模越大,层级越多,财务信息获取和传递需要的时间越长,很难在有效的时间内收集和传递所有信息,不能满足业财融合的要求。例如,一家公司的组织结构设置为五级,其中一项经济业务通过决策后需要从管理层返回到财务端,信息传递会消耗很多时间,而且需要经过很多环节,直接造成部分信息失去真实性,导致日常经营受到影响。即便细化梳理业务部门工作流程,也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最终造成业务、财务信息无法为管理层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此外,也没有统一业务和财务的目标。企业对战略目标进行整体规划,通过制定战略来协调各项资源。一旦业务和财务没有统一目标,职能部门将失去决策依据。在现实决策中,企业管理者不同或者组织结构不同,所制定的战略目标也有所不同。有的将成本作为战略核心,在实现业务目标的基础上同步实现成本控制,但在现实经营管理中,业务和财务并未统一,直接造成诸多问题。财务为实现成本控制目标,将成本作为关键指标,忽视了业务发展面临的客观环境,没有对战略目标进行调整和优化;业务部门重视收益的市场,将精力放在开拓市场上,不断提升利润,没有对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业财融合需要财务部门明确职能,根据业务情况对财务部门进行规划,从而提供更好的数据分析支持。但是,大部分企业在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都没有意识到财务部门职能划分的重要性。多数企业都只是设置了基础的财务岗位,对所属职能进行了笼统的划分,甚至没有进行过系统分析,部分岗位所做的财务工作内容烦琐,相互之间还缺少联系。
例如,业务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此项业务已经完结,并且乙方已经确认收货或者确认过费用,但是财务部门需要隔一段时间才能收到具体的发票、交易款项等,从而对其确认。由此可以看出,信息传递的时效性问题时有发生,财务部门无法对业务进行实时跟踪。而客户的维系主要依靠销售人员,大部分销售人员岗位和服务区域固定,客户群体稳定,与客户建立了长期良好的沟通关系,容易产生利益纠葛。一旦企业不能满足销售人员的利益需求,其就会选择跳槽到同类企业,并且带走客户资源,直接对企业经营造成重大影响。而且有的财务流程设置不合理,没有延伸到业务的起点,只是在业务形成后才体现作用,或者只做后期核算工作,没有涉及合同签订,导致最终产生较大的财务风险。
企业应当借助预算编制来控制未来经营需要的资金,并根据预算对各职能部门进行业绩考核,从而判断预算执行的效果与实际存在的差异。但是,多数企业都将重点放在编制预算上,未重视后期预算的执行,甚至有的企业只是将预算作为一种形式,并未在业务中执行预算。对超预算支出,财务部门未与业务部门展开有效沟通,一旦管理层批准,就会执行,直接对预算执行效力造成影响。
例如,企业在编制预算之前,没有了解实际情况,对市场缺乏判断力,完全依靠以往经验进行预算编制,执行与预期偏差较大,甚至不能在出现偏差后及时调整。指标得不到严格执行,业务部门人员对其忽视,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创新性和积极性。没有将业务作为预算的根据,业绩评价很难获得实际数据的支持,最终预算失去实际作用,也不能对业财融合产生积极作用,严重阻碍企业发展。
业财融合对数据质量的要求更高,需要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这就需要借助信息化的优势,但是大部分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中,只是将财务信息化当作业财融合。多数财务系统都只发挥了传统财务管理的作用,将人工财务处理转移到计算机中,基本无法实现对业务的分析。虽然大部分企业都意识到了信息化的作用,投入了一定的资金和人力加快建设,但是并未认识到信息化对业务的重要意义。信息化系统更多只是满足了财务部门的需求,业务部门还是只能依托财务部门获取相应的数据。建立信息系统的目标是使业务部门通过信息平台共享财务信息,而多数企业尚未实现共享,还是只能借助传统方式传输数据。而且企业业务不同,管理方式不同,建立信息系统应该更具针对性。多数企业都选择了通用的信息平台,没有投入充足的资金进行定制,导致数据分析难以为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
在战略目标上,企业必须从内外部进行分析,充分结合自身情况,运用SWOT分析法对企业当前的内外部各类问题和优势进行系统分析,进一步细化业财融合目标,帮助企业建立准确的战略目标。企业对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后,要制定正确的战略和业务目标。财务方面主要是通过提升核算效率,确保提供高质量的财务管理,确保各项财务数据能够真实反映经济业务,确保企业管理层制定各项决策时有高质量的财务数据作为支撑;业务方面更多是执行成本控制的指标,在确保经济效益实现的基础上,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使企业现有的各项资源发挥出最大价值,实现合理分配,优化产品结构,以此发挥经营战略的最大效益。因此,战略目标的统一可以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实现高效统一,并对经营活动开展起到推动作用。
企业应该认识到组织框架对各类信息传递的影响,对当前的组织框架进行分析,根据财务和业务需求对其进行调整和优化,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企业应建立专业的内部控制部门。从现有的财务和业务部门中选择素质较高的人员,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主要履行内部控制的职责。该部门综合了业务和财务,是对业财融合的有效运用。也可以构建业财双向融合的机制,让业务和财务分别对以前发生的各类业务进行分析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和未来的规划,再将二者的方案进行对比,对其中存在差异和矛盾的地方进行统一协调和优化,从而有效实现财务和业务的战略目标。组织架构的科学合理设置,有助于推进业财融合,确保企业制定正确的经营决策,实现经营效益增长。
要实现业财融合,必须先保障预算制定的科学合理性。在预算中,业务部门必须以财务部门数据为先导,财务部门发挥协同效应,鼓励全员参与,实时监控管理过程,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财务部门在数据获取上,必须充分了解一线业务部门,便于收集到正确的数据。依靠业务部门逐步将数据收集工作扩展到竞争市场和供需市场,以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业务部门要动态反馈预算执行过程,从而找出实际和预算存在差异的原因,财务部门要以预算为基础,对其进行监督和控制,增强业务部门预算执行的效力。也可以将预算目标作为业务部门的业绩考核指标,从而准确把握市场环境,结合实际情况逐步对业务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其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也有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业务、财务工作的融合提供了高效的实现途径。传统模式数据传输只能借助纸质媒介,传输效率低,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使各项数据实现实时传输,确保准确高效。业财融合要求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准确的数据,为管理层制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当前,企业通过信息技术逐步使财务和业务实现了衔接,数据上可以实时共享,为管理层制定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而财务部门会收集和整理各部门的信息,发挥出数据资源的优势,防止业务执行与实际脱离,避免产生“信息孤岛”等问题。
因此,企业必须立足于自身业务,对业务进行准确分析,促进业财融合,并及时通过业财融合的反馈对信息系统进行调整和优化,不断开发信息系统,确保财务预算的各类控制可以深入业务流程,充分发挥事前预算控制、事中监督和执行、事后评价反馈的作用,及时对各类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企业管理发出预警,便于企业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应对,帮助企业降低损失,增强竞争力,提升管理决策水平。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加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加剧,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更加复杂,不仅需要应对来自国内市场的竞争,还要面对国际市场的调整。诸多问题的产生,促使业财融合逐步被企业应用。不同企业都期望业财融合可以为生产和发展找到可靠的途径,从而增强企业竞争力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但是,这种效力的发挥需要建立高效的业财融合模式,企业必须依托战略目标统一、组织结构明确、预算监督和管理、构建信息系统等方面,才能保障业财融合的有效实现。对于企业来说,业财融合保障了业务和财务部门的有效沟通,并对企业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以此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