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璐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终端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江西 南昌 330038)
国有企业作为我国市场经济的核心构成部分,不仅拥有普通企业所具备的盈利特性,而且承担着管理和调配国家资源的责任。预算管理作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方面能够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另一方面能提高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最大限度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然而,我国国有企业在实行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正在推进预算管理制度化进程,国有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改善预算管理的道路。
预算管理主要是指企业在制定发展目标时,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并有效监督管理企业现阶段的财务收支情况。国有企业应用预算管理主要是指在制定发展目标时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预测企业活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国有企业中的预算管理通常具备四种特性:第一,开展预算活动,可以细化企业的各项战略目标,并将其进一步分解成小目标,便于企业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而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加快推进战略目标的实现进程;第二,国有企业有序开展预算管理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第三,国有企业开展的预算管理活动需要企业人员协同参与,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确保相关数据信息的精确性;第四,国有企业开展预算管理活动,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将企业的各项任务纳入预算管理范畴,实现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工作是指以战略为导向,围绕企业的战略工作计划,按照规范程序开展,并上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批复,从而实现绩效目标。
预算管理工作应以国有企业的有关定额和规章制度为基础,分析其中的差异,严格监控企业预算目标的实现进程,从而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的预算管理应该嵌入业务管理的各个领域,为使各项预算责任主体实现企业预算目标而相互沟通,让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益和配置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国有企业开展预算管理,应该平衡好与制定的长期、短期目标,局部、整体效益,支出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以保证企业实现长远发展。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控制,将内部战略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方能让战略发展目标贯彻具体业务,而国有企业内部的预算工作人员则可以通过预算方案对企业内部资源、资金进行科学合理的分配,保证企业战略活动顺利开展。在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应依照实际情况,对预算目标进行优化调整,确保所制定的预算目标符合企业内部的战略发展规划,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全面实施。预算管理的本质就是重新分配企业内部的各项资金,并保证资源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公开性,以便国有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更好地实现战略发展目标。预算管理包含的内容涉及国有企业各方面的经营活动,还会对各项经营活动进行监管,以此提高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质量,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企业本身的运作实力。
目前国有企业预算管理的工作流程如下:先依照国资委的时间和编报要求编制预算方案,并由国资委进行严格审批,预算方案经过审批之后予以下发,企业应按照方案中的预算定额开展各项工作。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对预算管理的认识并不全面,也不重视企业管理工作中预算管理所发挥的作用,还停留在单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的层面,没有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与预算管理充分结合。除此之外,国有企业没有设立专门的组织开展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管理通常由财务部门负责。虽然财务部门对数据信息较为敏感,但对预算管理工作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实际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制订的预算方案并不适用于企业,不合理的预算定额也会对后期的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国有企业开展财务预算管理工作,只是单纯按照上级部门制定的费用标准,通常是企业各个部门的收支情况,普遍使用对应比例增长编制法,也就是定基预算法。但事实上定基预算法缺乏规范性,且难以反映企业实际的预算变化与发展趋向。同时,国有企业在编制财务预算时往往会因为管理层与相关部门缺少沟通等,而无法保证数据信息的真实性,既无法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也不能真实呈现国有企业的发展情况。
预算中的收入和利润仍旧是财务指标的重中之重,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企业过分追求短期利润,而忽视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国有企业为了达到规定的预算指标,往往耗费大量企业资源制定战略,尽管能够在短期内达到高效的利润,却无法保持长久的利润增长。而企业在超额完成预算指标之后,往往会在年底出现突击花钱的情况,对来年的预算指标造成消极影响。
现阶段,国有企业经营方针的调整需要依照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的变化,在编制预算方案时也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加以调整。但事实上,国有企业所实行的预算管理模式大多偏向静态,确认预算指标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少调整预算管理工作,同时还会要求企业部门根据以往的预算定额开展各项经营活动,这就对相关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要以大量数据为依据,从而保证预算的准确性。然而,实际上大多数企业没有建设健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导致企业内部的信息传输效率较低,影响了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各类信息的共享,使得预算管理的预算执行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对接不及时,无法有效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企业身处大数据时代,需要提高对信息技术的重视度,目前部分国有企业已经引进并开始使用ERP等工作效率较高的信息管理系统,但这些信息管理技术与预算管理在信息化方面的需求不符,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完全代替人工,甚至还会制约预算管理。所以,企业须进一步加强预算信息化管理。另外,大多数国有企业信息化管理进程推进缓慢,难以保证信息的时效性,致使企业预算人员不能及时把握预算执行的真实情况,无法准确分析预算执行和实际情况之间的偏差,导致企业预算工作不能及时优化和调整,企业预算管理质量难以提高。
国有企业要想顺利开展预算管理工作,就要改变以往对预算管理不正确的认知,突破自身思维定式,全面梳理预算管理理念,并健全预算管理机制。首先,企业要明确预算管理的战略定位,以预算目标为基础开展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并强化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让预算管理覆盖企业的各方面工作,为全面开展预算管理奠定基础。其次,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同时明确管理职责和工作流程,制定管理机制时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调整预算管理流程与编制方案,使其更科学、合理。再次,企业要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增强企业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提高其专业水平,从而让国有企业内部的预算管理氛围变得更浓厚。另外,还要将预算管理效果与员工绩效挂钩,提高员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确保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落实。最后,国有企业管理者要转变以往侧重发展业务的工作意识,提高对预算管理的关注度,使预算管理促进国有企业发展的作用得以体现。国有企业可以借助宣传栏、公众号、官方微博账号等多种渠道宣传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国有企业所有员工的预算管理意识,保障预算管理的工作效果。
国有企业要改变传统的粗放的预算方案编制方式,科学进行预算编制。首先合理预测各项支出,之后在开展预算编制时结合生产经营活动,同时预测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各项预算费用,使预算成本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符。另外,国有企业应该以整体作为切入点,统筹考虑不同层级的具体需求,将企业各部门、环节纳入预算编制的范围,并在预算中列入预计产生的费用,加强对重点部门的管理,从而合理进行预算编制。不仅如此,国有企业在确定预算目标之后,还应该分析每月预算执行情况,并监控实际的经营情况,强化部门预算职责,促进企业长远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企业预算管理部门应该意识到自身的重要价值,严格审查各部门编制的预算方案,并将审核结果上交给企业管理层进行决策审批,之后由预算管理部门负责预算的下达与执行管控。此外,可以合理使用滚动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在具体实施此方法时,要确定滚动期,结合上期预算执行成果和本期预算管理环境变动状况,对预算编制进行调整与修改,以此增强预算编制的应变能力。基于此,国有企业可以结合单位真实情况和需求选择相匹配的核算方法,发挥预算编制的作用。
国有企业的预算在利润与收入两项首要财务指标的基础上,要选择可以全面反映企业具体经营业绩的指标,如市场实际占有率、市场投资回报率等。企业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平衡计分卡等一系列管理工具,形成科学的指标体系,并在体系中纳入非财务指标与财务指标。如果预算指标过多,将对企业的预算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根据企业本身的接受程度制定预算指标。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预算考核机制,确保企业的预算管理活动能够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国有企业长远发展。建立切实可行的预算考核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员工积极投入日常工作中。
为了保证预算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国有企业应该改变以往静态的预算管理模式,建立动态管理体系,将预算方案的制订和执行相结合。国有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时,要实现监控管理机制的动态化,在动态监管实际成本费用的同时,要将其与制定的预算标准进行对比,如果出现偏差,就要详细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确保企业各项经营活动可以依照预算标准顺利进行。倘若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要调整预算标准,使其适应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另外,国有企业还要提高预算管理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信息化的预算管理。例如,在开发预算软件时,可以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推动预算管理工作高效运转,可以将预算编制、预算监控等板块加入企业的财务管理系统中,并利用信息技术有效解放人力,还能实时监控企业各项预算费用的使用进度,进而实现预算管理的透明化。
信息技术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深入应用,为企业推进预算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国有企业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实施预算管理和分析,提高信息传输效率。因此,企业可以和软件企业合作,设计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信息系统,此系统要和企业其他信息管理系统联通,以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和传输。另外,国有企业管理者应改善ERP信息系统中的预算管理功能,规避信息系统不兼容导致的信息沟通不畅问题。国有企业想要保障信息管理系统正常稳定运行,需要重视对系统的日常维护、更新、管理,使信息管理系统符合企业实际需求。要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预算管理,提高预算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以便预算工作人员了解预算编制与实际执行情况之间的差异,并合理调整企业预算管理方案,促进国有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升。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核心力量,能够有效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想保证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发展,需要提高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水平。预算管理是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的关键部分,能够提高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使国有企业的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促进国有企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