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 带给工会工作的启示

2022-11-14 13:23:30孙勇刚
活力 2022年6期
关键词:心理咨询工会心理

孙勇刚

(河北省地矿局国土资源勘查中心,石家庄 050081)

员工援助计划(EAP)是企业为了帮助员工应对各种心理问题,促进自我成长,提升心理功能,进而提高工作效率设置的一个长期的、系统的支持项目,属于职工福利。当员工在工作或生活中出现认知、情绪、行为上无法解决的问题时,这个项目通过工作,可以帮助疏解员工的心理压力,针对员工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供咨询服务。一方面,EAP 项目体现了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能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士气,减少离职率,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企业内外部形象;另一方面,EAP 项目通过降低缺勤率及管理人员的负担,消除了员工因心理问题产生的低绩效情况,为企业的稳定与发展节约了成本,提供了良好的精神支撑。

在职场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自己一时无法排解的烦恼,或者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引发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因此,许多企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口号,这也让EAP服务顺势而生。EAP 起源于美国,虽然进入中国不久,却成为市场上较为活跃的企业心理咨询项目。例如,新浪、腾讯科技、大唐电力等国内知名企业都设置了EAP 目标。

在企业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各种各样的抱怨。有来自中层管理者的不满:“我管的那几个人上班时间刷手机,工作没做完就申请加班,还要求给加班费!”;也有来自员工的抱怨:“本来两个人的工作非让我一个人做,领导故意为难我,搞得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还有企业管理者的声音:“这些人薪水拿的不少,能力却总不见提升,队伍不好带啊!”;等等

虽说“牢骚太盛防肠断”,但也应“风物长宜放眼量”。每个企业有每个企业的特点,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工作或者生活中,每个人因为生活背景、成长经历、人格特点各不相同,遇到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心理功能强大的人毕竟是少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烦心事、揪心事,以及自己难以承受的压力,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解,不满、抱怨是常见的情绪,有一些因为负性情绪郁结而造成严重后果,如伤人、自伤事件,造成员工情绪低落,产生职业倦怠感,甚至丧失工作动力。轻则影响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和员工队伍稳定,重则影响企业的对外形象和企业声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第六条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竭诚服务职工群众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进程中,工会在突出维护职能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使改革大业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如果没有工会发挥作用,国有企业改革是不可能顺利实现的。由此看来,工会不仅高举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大旗,客观上还保持了企业的稳定发展,在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绩效方面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如何关注员工的心理变化,合理地排解员工的心理问题,把“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这个问题是企业管理者需要面对的问题,也值得工会工作者深思。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员工所关注的主要问题通常包括:在个人生活方面,有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健康问题、情感困扰、经济问题、法律问题、焦虑、酗酒、药物成瘾及其他相关问题;在工作方面,有工作要求、工作压力、工作中的公平感、人际关系、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及其他相关问题。

工会通常被称作“员工的贴心人”。当员工遇到心理上的问题时,工会应及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对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以便采取有效措施。

首先是来自员工自身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员工失去工作兴趣,产生职业倦怠,进行“精神罢工”

员工在工作中的状态一般分为蜜月期、适应期、限期厌倦期、后期挫折期、淡漠期五个时期。“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等人确定了职业倦怠的三个核心成分:情感衰竭、玩世不恭、个人成就感降低。总抱怨整天没干什么却总觉得很累、对工作缺乏激情就是情绪衰竭;整天埋怨工作和环境不好,对工作采取敷衍态度,以请假、迟到为借口逃避工作就是玩世不恭;自我体验为低价值感、成就体验显著下降就是个人成就感降低。

《2021 中国职场人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总体工作倦怠情况堪忧。工会可以从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失误次数、抱怨次数、情绪波动、拖拉消极等方面进行诊断,然后将培养职业兴趣、增强员工自信、鼓励员工实现自身价值,以及增强员工职业责任感等几方面作为切入点,改善员工的职业倦怠心理。

2.企业中“问题员工”逐渐增多,异常事件频发

企业中的“问题员工”的主要类型有心理失衡型、习惯使然型、有恃无恐型、工作失宠型、家庭变故型、压力过大型、以牙还牙型等,这些员工分布在团队的各个层面,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于团队管理 者来说,也是足够让人“闹心”的了。工会应关注员工的心理变化,如近一段时间哪些员工的工作不顺利,哪些员工的“老毛病”又犯了,哪些员工在工作中肚量较小等情况,然后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例如,对于家庭出现变故的员工,作为工会,一定要能够“体恤民情”、明察秋毫,及时发现员工这细微的变化,从而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真正做员工的“知心人”“贴心人”,尽工会所能地帮助他们。对于工会解决不了的问题,如因经济等因素而自己无能为力的,可以及时向企业或上级汇报,商量出一个好的对策,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从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对企业的忠诚度。

3.对于心理功能较弱的员工,可开展心理教育

在工作和生活中,员工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一些可以自行解决,一些问题靠自己的力量“拿不起、放不下、想不通”,这时应及时地对其进行引导。可以开展主要侧重于心理学方面的帮助和支持,包括通过心理调查了解员工的心理状况和部分员工存在的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员工心理困扰,通过员工心理培训提升员工的心理素质并改善工作效率,通过中高层管理者培训提升管理水平,在员工出现过激行为时进行危机干预等。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员工的心理功能,促进员工心灵成长。

其次是来自企业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企业面临突发危机时,需要EAP 介入

例如,些企业因为疫情原因发生经营困难,员工收入减少甚至面临被裁风险,可以通过网络对员工开展专业的心理辅导工作,为疫情中的员工疏导恐惧和悲伤的负面情绪,讲授心理调节和自我保护的技巧,帮助员工放松身心,像及时雨一样,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陪伴疫区员工渡过最艰难的时刻。

2.企业做出重大决策时,需要EAP 介入

当国家政策调整导致的企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或企业面临重大变革时,员工因前景不明对未来充满不安情绪,工作热情降低、工作效率下降。改制企业的员工在抑郁、焦虑等方面出现问题的概率明显大于普通人群。其具体表现为担忧、自卑、失落、困惑、逐利等心理特点。针对这些情况,可以设立心理咨询热线,开展团体心理游戏,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帮助员工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员工打开心灵之窗。

3.企业需要减薪裁员时,需要EAP 介入

无论是减薪还是裁员,对于员工而言,都与其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都是极其敏感的,对员工的士气和积极性也是严重的打击。减薪裁员后产生的副作用,需要企业进行员工心理帮助计划。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巨大,职场主流人群中的“70 后”“80 后”“90 后”存在巨大的价值观差异,每个人承受压力的能力也存在巨大差异。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面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经济带来的不确定因素,企业也面临着严峻考验,一些企业员工家庭成员也会受到疫情影响。工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员工可能产生的负面情绪提早发现、提早干预。

EAP 是一种专业性的工具,是由专业人士来进行咨询和服务的。然而,在专业人员严重不足、EAP 尚未完全在国内推广、企业对其认识还不到位的情况下,工会可以从已实施EAP 的企业中得到启示,在维权工作中尝试通过多种渠道对员工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和引导。

1.设立相应的职能岗位

企业可以建立类似EAP(发达国家通行的企业员工心理援助计划)的相关制度。工会可增设心理咨询室,负责对员工进行心理测量;增设员工关系小组,负责制定心理干预方案,管理员工心理问题排查及心理干预方案的实施,并向全体员工提供面对面咨询和电话咨询的机会。同时,还要协同人事部门开展管理培训、团队建设、工作轮换、职业生涯规划等活动,改善工作的软环境。在企业内部构建支持性工作环境,消除引发员工心理问题的因素。为了降低员工的工作倦怠,应开展安防知识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员工的安防意识,减少工伤事故的发生。

2.加强企业和员工的信息沟通,及时向员工公布企业动态

如何降低员工的离职率,一直以来都是令企业头疼的问题。留住人才,除了薪酬,还有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和员工的信息沟通。除职代会之外,可通过组织新员工入职座谈会、企业文化宣讲会、公司高层与员工见面会、团队拓展活动、设置董事长邮箱等,通过这些活动,畅通企业和员工的沟通渠道,消除沟通壁垒。可以将其纳入工会工作计划,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3.防控易诱发员工心理问题的因素

邀请专家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咨询活动。在心理测评的基础上,利用内部网络或专业系统有针对性地开设线上健康教育讲座,让员工从多角度、多渠道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工伤事故、员工或家属突发重大疾病是导致员工心神不安、工作倦怠的重要因素。为此,可以组织员工进行定期体检、调整工作时间(避免疲劳操作)、进行安防培训等,以提高员工的整体意识,尽量减少工伤、大病等情况的发生。

4.开展心理常识的普及和培训

可邀请专业人员面向全体员工开展压力管理、情绪管理、挫折应对等相关培训,增强员工对心理问题的认知,帮助员工熟悉和掌握提高心理功能的基本方法。企业管理者也应掌握相关心理管理技术,能在员工出现由心理冲突引发的情绪、行为时,快速找到应对方法,从而为企业的稳定发展消除隐患。邀请注册心理咨询师开展专业有效的心理咨询,设立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心理咨询信箱,建立员工心理健康档案,帮助员工缓解心理压力。

5.成立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

业余爱好可以减少一个人的焦虑,降低工作压力过大带来的负面影响。针对员工普遍反映的“工作太累、压力过大”的现象,工会可根据员工不同的兴趣爱好,成立“棋友会”“球友会”“歌友会”等,并利用业余时间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比赛,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

6.对工会工作人员进行心理学专业培训

我国在2018 年取消了国家级的心理咨询师考试制度,企业可通过网络学习、听取专家讲座等途径,有效提高工会工作者在心理学方面的素养。在员工心理遇到问题的时候,懂得如何更好地帮助员工。

通过工会深入细致的工作,员工能够及时解决工作及生活中的问题,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也能够促进建立工作中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工作中保持更积极的精神状态,更有效地完成工作,获得自我成长,使职业生涯得到更好的发展等。

呵护员工的心理健康不是短期行为,而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不会一蹴而就。EAP 不是企业的一个短期行为,它需要工会工作者倾情付出,通过细致入微的工作去掌握不同年龄段、不同教育背景、不同家庭环境员工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积极疏导。随着员工队伍的年轻化,工作压力、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员工成长经历、抗挫能力不同,员工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已远高于10 年前的数据,这要求工会在坚持务实原则的基础上,在做此类服务项目时突出创新性,做到与时俱进。把工作重点放在关系与心理行为协调、危机事件的应对与管理、压力与情绪管理、组织变革时的心理辅导、员工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指导等。通过这些工作,提升员工的幸福感,提高其工作绩效,增强企业凝聚力,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这不仅针对有心理问题员工,而且针对健康的成长型员工,这也是我们的理想与方向。

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让每个员工都能生活得更快乐和更幸福,也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充分体现。作为联系企业与员工的桥梁和纽带,工会在对员工进行心理干预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给新时期工会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思路。

猜你喜欢
心理咨询工会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光明少年(2024年5期)2024-05-31 10:25:59
数读·工会
工会博览(2022年34期)2023-01-13 12:13:58
数读·工会
工会博览(2022年16期)2022-07-16 05:55:06
数读·工会
工会博览(2022年14期)2022-07-16 05:49:36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4
心理感受
娃娃画报(2019年11期)2019-12-20 08:39:45
工会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