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融汇互通的模式创新

2022-11-14 13:23:30
活力 2022年6期
关键词:思政智慧工作

徐 辉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长春 130000)

引 言

高校智慧党建主要借助互联网等多样化技术手段,更好地实现信息的可靠传输。而且在实际融入党建工作中,可以了解党建活动情况,根据实际工作进行可靠性规范,以便于制定针对性措施,更好地进行规范与控制,将智慧化作用体现。同时,在大数据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学生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限制,可以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同事可以传递信息,但同时也留下了大量的数据信息。高校党建工作可以通过多种数据信息的运用,对党员的动态情况有着一定了解,这样有助于科学优化思政教育模式,有效整合线上线下形式,切实提升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效果。

一、大数据时代给高校教育带来的帮助

大数据可以广泛地运用到各个领域,尤其是教育领域,能够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帮助。以往,学生思想及行为的正确引导作为提升教育有效性的重要工作,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效果无法发挥,制约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整合,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体系。而大数据时代在重塑教育方面具备无限的潜能。为实现更加合理地运用大数据,需要对实践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有着充足的了解,切实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数据的发展经历了从微数据到小数据再向大数据转变的过程。在教育领域,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数据,无论是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还是学生的活动等,都可以转化为数据,并成为教育大数据的重要来源。而且,大数据是教育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地运用大数据可以将数据融入教育的各个环节,切实改进传统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及发展提供保障。虽然,我国教育大数据正处于发展阶段,但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究可以发现,大数据时代必然会给教育带来帮助。

二、大数据时代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意义

在大数据时代,将多种先进技术手段融入实践教育当中,推进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的融汇互通,有助于建立符合当前形势发展的教学趋势,切实改进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大数据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高校在实际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多种工作的重视,这样可以科学可靠地进行规范,以便于建立符合当前形势的方案,更好地进行规范控制,为智慧化教育提供保障。而且在高校思政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现阶段工作情况进行分析,更好地实现对优秀学生实施的进一步教育,以多种举措进行规范控制,有助于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内容。若思政教育效果无法有效提升,则难以顺利开展党建工作。应在加强重视、优化教育模式的同时,注重将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相融合,使得二者可以协同发展,为党组织建设提供优秀人才。

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可以破解学生轻思政、重入党的问题,使其在学习中认识到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切实改进思政教育的不足。近些年,功利思想在高校蔓延,部分学生过于注重个人发展,将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人生信条,部分高校学生甚至有入党动机不纯的情况。而且,部分高校的思政教育与党建工作分离,进而在选拔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中无法充分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机和政治水平,无法提升各项工作的合理性。所以,在大数据时代,应通过多种手段整合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通过多方面指标的考评,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使得每个学生都具备良好的思想状态,推进智慧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对党建工作的推进作用

高校在实际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教育,同时应加强对思政教育的重视,尤其是在智慧党建的基础上,应针对当前教育情况,更加科学地进行规范控制,切实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培养新时代人才,展现思政教育的价值。

(一)正确认识思政教育的根本性原则

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基础,优化现阶段教育形势,更加科学地进行优化,以理论与时间整合作为核心,强化学生的精神信仰,提升教育的有效性。在实践教育阶段,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范化处理,切实保证教育效果的提升,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精神信仰,实现更加可靠的教育工作。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可以体现党建工作的作用及价值。

(二)用思政教育筑牢党建基础

思政教育作为通识教育,需要围绕心理健康、法律及道德等角度展开。而高校党建作为促进学生稳定发展的基础,以多种举措优化教学可以切实改进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践行马克思主义。由此可见,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得到思政教育的支撑,而且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明显高于思政教育。在实践工作开展阶段,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科学运用多种举措解决二者融合所面临的问题,了解融汇互通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理论基础,切实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三)思政教育应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

在思政教育阶段,必须强调党组织成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认识,以思政教育作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在学习与生活中端正态度。而且,高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大数据所带来的帮助,这样有助于在现有教学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案。通过思政教育与党建活动的开展,不断提升学生的党性修养,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推进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的共同发展。

四、高校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存在的问题

(一)党建工作方向引领不正确

思政教育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来开展的,并与党建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高校党建工作内部与时代发展无法有效整合,制度的建立过于形式化,工作执行缺乏主动性。关于党的理论知识学习,通常都是以授课为主,并没有紧密结合当前的社会现状,忽略理论知识的深化,过于注重党的组织规模扩大,忽视党建引导作用,导致思政教育教学效果无法全面提升。

(二)协同意识差

党建与思政作为独立个体,党建工作的开展主要是针对党员,而且包含思政教育内容,而思政教育则是面向所有学生,具备较强的针对性,又涵盖较多方面的知识。然而,在实践教育阶段,高校教育人员对二者的协同教育认识不足,不具备协同意识,无法有效对教育内容进行整合,从而制约了教学效果的提升,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制约了教育效果的提高。

(三)与社会发展脱节

在科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推动下,人们要想获取信息,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有效将先进技术应用的价值体现。所以,在高校党建与思政结合的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案,适应科技发展与社会建设需求,促进二者的教育效果融汇互通。然而,在高校实践教育阶段,工作管理处于落后的状态,教育形式和工作方法过于传统,内容通常以固定的理论教材为主,并没有将课程教育与学生生活、学习情况整合,导致思政与党建仅停留在记忆层面,受落后的教学方法限制,难以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制约学生的学习及发展。

五、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融汇互通的模式创新措施

(一)教学方式的更新与改进

大数据时代在为教育领域带来较多便捷的同时,还掺杂着潜在风险。例如,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的物件,是的碎片化已经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方式,若始终无法对这种情况改善,则必然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背景下,学生需要注思维方式的转变,避免受一定因素影响而无法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较为全面的规划,切实改进现阶段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构建良好的思维模式。

现阶段,高校大学生是伴随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虽然这些平台可以提升信息获取与传递的效果,但极有可能导致学生思维能力欠缺。部分大学生存在政治觉悟等方面缺乏思考的特点,制约了学生的学习及未来发展,会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及限制,应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规范化处理,切实改进多种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合理进行规范化处理,为学生的学习及发展提供保障。因此,在实践教育阶段,应及时转变理念,解决传统党建工作与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教育输出阶段应与学生内化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避免受被动因素影响及限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高校教师应加强对自身责任的重视,在智慧党建工作模式下加强创新,有针对性地展开教育工作,提升教育的效果。

(二)提高政治认同

在大数据时代,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的有效融合,信息的传输与获取得到拓展。而且在大数据的推动下,信息素养的培养得到广泛重视,其作为非认知素质,通过合理培养有助于拓展学生信息获取的途径,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政治。因此,在高校开展实践教育阶段,智慧党建及思政教育工作人员应强化数据意识,注重与时俱进,将网络化、数据化的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发挥自身的专业性。

在实践教育阶段,应针对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更为充分的规划,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将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有效融合,切实将数据信息融入实践教学活动当中,减少思政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而且,高校在思政教育中,为促进整体教学效果的提升,还应该注重人才的引进,对于熟悉党建工作及思政教育工作,同时精通网络技术的人才进行培训,组建一支符合智慧党建和思政教育融合需求的队伍,切实改进教育所面临的影响。

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库,可以为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切实保证教育效果的提升,提高全校师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化能力。而且,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融汇互通所包含的工作较多,应协调二者的关系,并寻找突破口,充分利用教学优势及信息化特点,不断提升教育工作者的政治认同,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实践工作,切实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

(三)加强教育资源的整合

传统高校思政教育模式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而且辅导员会根据实际情况与学生交流,虽然可以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状态,但受到一定的局限,无法提升教育的效果,制约了多种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可以有效融合,不断创新教育载体,探索全新的发展路径,通过网络平台的建立,宣传思政教育内容,并以线下主题活动的开展,与学生进行思想与信息交流,引导学生对社会时政有着一定掌握,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三观。

在实际教学阶段,教师应加强对网络信息数据收集的重视,重视分析与评估,将数据的价值充分展现出来,以丰富教材内容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内化政治认同,切实改进多种工作面临的问题。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开展阶段,教师需要在学生群体中推荐政治学习与文化提升的软件,引导学生通过碎片化时间了解政治理论知识。

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大数据共享,关注学生的微信、微博及社交平台动态,从多种渠道了解学生发表的意见,收集学生的思想变化动态,以多种举措展开教育工作,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模式,推进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的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收集学生资料的同时,应加强对保密工作的认识,注重数据隐私性,合理地对多种工作进行规范化处理,科学地运用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网络安全及数据隐私意识,切实提升整体教育的有效性。

结 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时代为教育改革提供了帮助,但同样掺杂着影响,需要得到广泛重视。其中,在高校实践教学阶段,智慧党建与思政教育融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应加强对模式创新的重视,拓展教学资源的运用,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寻找二者融合的切入点,以思政教育为导向,为智慧党建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使得高校学生可以担当时代责任与使命。

猜你喜欢
思政智慧工作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不工作,爽飞了?
桃之夭夭B(2017年8期)2017-10-25 14:53:20
我要出舱工作
再说还有工作忙
儿童绘本(2015年6期)2015-05-25 17:55:54
选工作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