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郑州轻工业大学档案馆 董丽丽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各族人民经过祖祖辈辈流传至今的优良传统文化,在历史洪流中不断发展,凝聚着各族人民的智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关系着中华优良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关系着我国现代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不断创新,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将逐步革新,在保持活态传承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等现代信息科技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建档,实现收集、整理、分析、管理和利用的信息化、平台化,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优化管理和利用。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管理和利用迎来了良好契机。在《“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要推动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档案理论和制度的全面创新,强化档案工作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从国家的顶层设计来看,国家非常重视档案资源的管理和利用,同时随着国家在不断推进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等数字化管理模式,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技术起着关键和重要作用。数字博物馆、文化馆、研究机构等都或多或少保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大多运用信息化管理平台进行档案数据的采集、管理和利用,通过构建信息管理中心将分散的、数据结构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数据进行归类、分析和处理,形成跨机构和部门数据共享共管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保护、传承和传播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和共享机制。
(一)类型复杂、数据庞大。2006年,国家批准非物质文化遗产共计1557项和代表性扩展项目604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主要涉及传统舞蹈、民间文学、传统戏剧、传统音乐、曲艺、传统体育、传统美术等多个类别,为了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利用,经过数字化档案建设之后,形成相应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不同的数据结构和类型,并且会生成庞大的数据量。
(二)资源相对比较分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档案类型,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申报、管理、利用及传承人等档案,涵盖的内容和涉及的主体较多。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复杂、项目较多,地域分布比较零散。对于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地政府在该地域会设置相应的展览馆,面对大多分布在远离城市比较偏远乡村的情况,尚未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信息管理中心。即使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地域,建设有博物馆、文化馆等,有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和管理,但是信息化建设相对较弱,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知识共享。
(三)资源信息化建设重视不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段不局限于文化实体的保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需要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技术支持,信息化管理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众多类别和地域分布,比较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在偏远山区、乡村,文化传播的途径受到很大的限制。虽然国家明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管理等工作纳入各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要列入财政预算,但是仍处在传统方式的保护、保存和管理阶段,对信息化技术应用不足。
(四)管理人才队伍不足。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中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国家出台的文件中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是非常重要的,也反映出其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档案管理专业技术人才不足。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管理尽管需要理论知识,但是更需要具有数据库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等现代信息化技术,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校园、开展主题活动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师资的培养,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承和管理后继有人。
(五)社会参与度不够,机构、部门之间缺乏交流和合作。国家发布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来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传播,很多公益活动或巡展等主题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的内容比较缺乏,所以社会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甚少。在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能见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元素内容较少,可通过各自的信息平台、作品展示和实物模仿等形式展现给公众。实际上,各机构、部门的技术和平台彼此并没有取长补短,缺少工作管理上的交流和技术平台方面的合作。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数字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了新的技术驱动,机构之间的技术优势需要进一步整合,协同创新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价值的新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明确指出,“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对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一般分布在地域偏远、远离城市的乡村,有些地理条件、气候环境恶劣,极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档案式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的重要途径,多以档案机构为主体,例如高校档案馆、博物馆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分布在各个档案机构的信息平台,通过平台间数据信息的传递和共享,可以异地备份和远程利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数据安全和保护。
在《“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中,国家强调要加快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步伐。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在制定的相关文件和重大举措中,明确提出要不断推动数字经济、数字文化、数字社会建设,加强电子档案的发展,实现各级各类档案数字化、信息平台化管理。在现代信息化时代,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文化更需要加快数字化和信息化进程,大力推进档案馆、博物馆和文化馆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档案资源管理平台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建设系统稳定、安全、完备和高效的信息管理平台。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多样、管理分散、结构复杂等特点,形成跨机构、部门协同共管、数据共享的良好机制,将大大减少人力、财力的损耗和管理成本,尤其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信息管理中心,更有利于处理异构数据,促进数据规范统一化,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聚合和发挥已有信息平台的优势。
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数量繁多、载体多样、结构复杂等特点,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进行整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信息平台,对数据进行挑选、分析和归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进一步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良文化。
(一)树立大数据管理和分析的理念。2012年,全球大数据研究进入了高潮期,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学者、商业领域等研究大数据技术及其应用。2015年,我国非常重视大数据技术带来的革新,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建设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提升、安全保障、工业型新产业、万众创新等大数据工程,为打造数据强国打下坚实基础。大数据技术对于庞大的、复杂数据结构、有价值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能有效挖掘数据涵盖的知识价值。大数据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正在从分散利用到共享共管的方向迈进。因此,要牢固树立大数据理念,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二)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信息共享平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繁多、形式复杂,随着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成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更加清晰化、规范化和科学化。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庞大的数据资源,在大数据、计算机软件技术、信息加密技术、数据存储与备份等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将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等相对独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档案资源平台或系统进行跨机构或部门整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构建档案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协同创新和协同管理,更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融合、有效利用和传承发展。
(三)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采集路径。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发展和优势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档案资源采集的途径也随之增多,为档案资源的融合平台建设提供了数据基础。第一,通过网页采集数据。通过互联网中呈现音频、视频、文本、图像等形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人工智能或网络爬虫技术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然后进行数据清洗,经专家论证去掉零乱、冗余、无效等垃圾数据,将有效数据存储到数据库。第二,通过移动终端APP采集数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利用移动终端对相关技艺、资料或作品等采集视频、音频、图像、文本,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信息管理平台进行上传数据,利用大数据有关技术进行分析和处理,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和利用。第三,相关业务部门的共享数据。通过加强联系博物馆、文化馆或高校等具有非物质文化档案资源的单位,搜集或获取相关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实现数据的共享共管。
(四)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的多学科性专业人才队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一类比较特殊的档案资源,为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和保护,亟须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建设的档案管理专业人才,同时要学习数据库管理、大数据分析、计算机相关的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培训,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融合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队伍。2021年10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达了批准2020年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增列学位授权点名单,天津大学获批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属全国首个,标志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人才培养步入了高层次专业化的新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和传播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促进现代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融合的重要性,从四个方面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融合策略。在大数据背景下,数字赋能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建设,并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资源的融合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