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株洲 412004)
“课程思政”是高校持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效力的表现,在这一视野下要想更好地满足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要求,就必须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协同育人效力,打造育人新阵地,在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价值观念等方面做出有效指导。本文以此为主题,探索“课程思政”视野下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价值和问题,并提出具体实践路径。
首先,高校在“课程思政”视野下实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既符合“立德树人”的培育理念,同时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丰富内容体系,提高培育效果。对于大学生而言,传统文化课程可以增强文化素养,拓宽认知视野,建构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自己以优良的品性来适应未来的发展。在高校教育发展中,“课程思政”逐步成为全新的思想政治教学理念,它强调以潜移默化和品德、人格的人文熏陶落实培育目标。在这一视野下的高校传统文化课程需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开辟更深刻、更多元的育人模式,保证高校文化和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其次,“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能够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在知识体系、认知结构和思想道德等方面深入发展,以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建构正确的价值观,使之成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优秀青年。另外,从课程知识结构来说,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动性,相比于枯燥的思政理论知识更具有吸引力,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传承与创造精神。学习传统文化,不仅提升人文素养,同时也可以增强创新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传统文化知行合一的思想与其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全方位渗透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为学生为人处世、追求理想提供了正确的指引,以此深化了高校的育人目标。
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在近些年深受关注,它既能带给学生鲜活的学习内容,也可以在个人价值观方面做出有效指引,使得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心,树立民族信仰。然而,“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高校传统文化课程并未达到普及和深度的效果,而且偏重知识的传授,缺乏情感共鸣和实践创新的引领,部分课程内容以历史课和文学课的形式存在,片面地讲解历史和文化知识,缺乏人文内涵、道德情操和民族精神的深入挖掘和展现,导致学生难以深切地感悟和思考,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的营养极为有限。加之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内容的狭窄和单一,整体不具备足够的活力,无法调动学生探究和创造的兴趣。另外,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育主要以线下和线上的讲授为主,师生的互动匮乏,知识内容和思想传递更多是教师单项讲解。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征被忽视,他们所接收的内容与实际发展及现实生活分割,自身对传统文化缺乏整体和系统的认知,因此在传统文化领域很难具备深入探究和创造的内驱力。同时,“思政课程”视野下的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缺乏深入的融合,以独立方式展开,即忽视理念与资源的整合,传统文化课程没有形成体系,松散的状态导致学生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除此之外,当前高校对于传统文化课程的认知并不深刻,缺乏成熟有效的方法理念做指引,因此在教学中常常出现功利化和庸俗化的误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多以表面形式存在,从而影响了对这一内容的表现和创造。所以,高校必须就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进行优化,在“课程思政”的视野下分析不足,采取先进的思想和方法,更好地提升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效果。
“课程思政”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教育任务,强调全课程、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创造协同性的综合教育模式。在这一视野下的教学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精神追求、价值理念、理论知识等元素融入各个课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最终实现能力培养、知识生成和价值塑造统一的育人目标。“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要求两者融合,在过程中充分彰显传统文化课程的思政理念和原则,贯彻课程思政的先进内涵,对传统文化课的教学体系进行全方位的优化,以此重塑高校传统文化课的培育目标。
具体来说,高校需要从三个方面奠定基础。首先,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文化财富为引导,指引大学生塑造完善人格,树立与国家、社会相符合的民族观、文化观,明确自身的社会责任,充分展现良好的人文修养和大学生气质。其次,在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中突出文化自信的内核。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的灵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需要依靠教育力量让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而传统文化则是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高校需要在教学活动中深入指导学生对基本国情、独特文化精神和历史命运有完整、准确的认识,并获得情感共鸣,承担文化传承和创造的责任。最后,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要能够连接学生的现实发展要求。对于大学生而言,自身需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职业发展。现代社会除考查学生的专业能力外,对其人文素养、品质修养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因此,高校需要借助传统文化的丰富智慧经验与深厚精神力量做出有效引导,以知识的解读和实践的体验来塑造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理想信念,使其成为支持个人终身发展的思想源泉。
在“课程思政”视野下,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质量与重视程度有关,同时自身对这一课程的定位和目标也关乎学生素养的发展。
首先,要从教学理念上进行转变,明确传统文化课程的培育目标,为其赋予内在活力。由于“课程思政”处于引领地位,因此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在认识其内涵的基础上,有方向地凝练和提取传统文化学科的知识内容和思想价值,将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发展需求相结合,形成形象化、具体化的教育资源。比如,将“课程思政”中的文化自信、爱国主义、社会责任等关键培育要点作为导向,在传统文化课程中进行具体表现,以鲜明的事例和生动的人物故事来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由此树立正确的情感认同意识,获得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引领。其次,高校需要拓展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的范畴,让学生源源不断地接收多样的思想和知识的洗礼。比如,提取地域传统文化内容展开教学,选择与学生情感紧密相连的本土传统文化教育资源,打造特色化的校本课程,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当地的传统文化,加强根植于内心的民族自豪感。最后,要促使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始终具备内在培育动力,需要创造愉悦、多元的学习环境,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来理解传统文化。比如,在古典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融入情境体验活动,包括实景模拟、视频编制、隔空对话等,用当代鲜活的元素作为辅助,师生共同探究,由传统文化知识输入转变为深度的输出,真正地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实现立德明志的发展目标。
尽管“课程思政”属于高校育人的重要方向,但其理念和整体规划并不完善,并没有形成精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课程思政管理模式,导致其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结合并未突出优势和特色。因此,当前高校需要深入分析课程思政体系和传统文化课程的特点,找到深度融合点,并就此进行教学规划。在具体实践中,应结合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制定系统且科学的教学体系,逐步改进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存在的单一认知,组织辅导员、党团干部和传统文化教师协同合作,在向学生讲授传统文化思想的基础上,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等要素融入传统文化课程教学体系。一方面,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效果,使其具有深厚的育人基础;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促使高校能够建设高质量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目标。除此之外,应系统挖掘传统文化课程中丰富且具有感染力的思想政治元素,将有价值的内容结合,以此来增强思政教学的内在动力。其中,高校要避免课程思政和传统文化课程内容、理念不匹配的问题,找到两者衔接的关键点,创建具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教学课程,更好地去落实价值引领、知识传授和人格塑造等培育目标。
“课程思政”的目标是“立德树人”,更好地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在这一视野引导下,传统文化课程则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规划教学模式。
为了提升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效果,需要奠定扎实的基础。一方面,在课程思政体系与传统文化课程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创建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使得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能够与传统文化课程教师顺畅沟通,协调发展,实现育人目标、内容和资源的对接,以此拓宽高校思想政治育人的视野;另一方面,高校教学队伍需要不断地去探究课程思政体系中的育人要素,将其和人才培养方案相结合,在打造传统文化学科特征的基础上,逐步达到价值引领和教学内容间的融合。但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紧紧围绕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建构规律,对高校传统文化课程体系进行科学规划,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展开,突出重难点,增强对学生思想和文化意识的引导,让其能够拥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处于现代教育环境,信息技术逐步成为教学的重要支持力量,学生的发展更是需要与时俱进,吸收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相符合的知识。所以,“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高校传统文化课程需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打破以往思政教育观念的局限性,在教学过程中树立清晰的育人目标,充分展示传统文化富有现代特色的思想精髓。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收集传统文化的多种形式,在深刻理解其精神和思想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展示,在有效领悟传统文化底蕴的同时,提高其综合表现能力,让高校得以实现育人目标。
除了多元理论知识的讲解和情境的演绎,“课程思政”视野下的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要想真正达到入心、入脑的培育效果,必须要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为此,要构建与课堂相结合的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体系,注重校园、班级人文环境的营造,在特殊节日和校内活动场所开展艺术表演、传统文化交流大会、诗词大会、传统文化创新创造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的传统文化知识得到展现,自身的精神思想有所升华。同时,设置传统文化课程教学相关的专题活动,利用校园媒体平台传播知识,鼓励学生挖掘丰富多彩的传统风俗文化和思想内涵,完善自身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借助专业技术进行表现和阐述,以增强文化自信,发挥道德示范效应。另外,高校需要安排专门的实践活动,如社区志愿服务、实习、传统文化调研等实践工作,让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环境中进行领悟,使这一课程教学彰显真实的育人价值。同时,学校需要将传统文化课程教学进行多层次的延伸,带动学生和当地文化品牌建设、文化产品研发领域进行互动,促使文化教育和城市发展相结合,确保学生在实现文化传承的同时能够积极创新,提升适应社会的能力。
“课程思政”视野下高校传统文化课程教学工作任重而道远,这是“立德树人”的必要选择,也是塑造优良品格、正确引领学生价值观、发展人文素养的培育路径。因此,高校要提升对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视。在这一过程中,除了坚定文化自信的内在需求,还要关注大学生发展自我、适应社会的现实要求,基于“课程思政”统筹规划,将核心培育体系和传统文化课程进行深度融合,通过科学规划教学体系,设置现代化的实践活动来赋予传统文化教学以内在动力,并从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做出有效引导,让大学生真正从传统文化课程中受益,夯实思想道德基础,塑造德行品质,提升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