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霞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武汉 430000)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迅速扩张,其承接的项目体量和资金成本也在不断增加,在赋予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财务风险。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有一套完善的风险评价和监测制度,以更好地分析不同项目的财务特征,帮助企业及时回避问题项目。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业务拓展具有极大的参考意义,特别是在风险防范与应对的过程中,需要遵从当前企业的资金状况才能形成精确判断,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需要充分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和综合性。
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在运转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准备资金投入,用于支付各种的前期花费,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地利用财务专业知识,结合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控制,使业务经营活动能够更好地为企业带来效益。财务管理工作贯穿建筑施工企业的每一个项目过程,包括资金准备、成本支出、资产管理等工作,以尽量少的资金占用来扩大企业的效益价值,并为企业的经营决策和项目拓展提供重要的财务信息参考。财务管理工作对于控制和监督业务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而且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对风险进行预测判断,有效提升企业对潜在经营风险的应对和防范,也使得财务管理工作更好地依据企业经营进行利润效益的分配。
财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经营而言具有极强的综合性,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拓展与成本管理等工作,需要严格参考财务风险预测与管理所形成的相关信息展开,管理人员也需要根据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项目决策,确保企业的发展能够与业务、市场等保持高度契合。不同业务工作的开展,需要以财务管理与经济效益为中心,才能更好地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运转。财务管理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必须遵从整个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工程企业的业务扩大赋能,提供可靠的市场风险预测等,严格按照企业的经营现状和资金状况,合理判断业务风险,使企业的运转保障得到提升。
在建筑施工企业开展业务的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包括投标、准备、施工和结算等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通过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水平的方式,加强对风险的防范和应对,确保能够及时规避或分散一些潜在的风险问题,更好地维护企业的实际效益。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与竞争中,更多企业需要进行业务拓展,当业务项目开展过多时所承担的资金风险也就越大,一旦出现甲方赊账、支付滞后等问题,就会迫使建筑施工企业遭受经营风险,对企业的实际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必须积极开展财务管理和资金配置优化,确保科学且专业的财务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有效规避经营风险,充分保障企业的合法权益。
建筑施工企业在完成项目建设后需要进行项目验收和竣工结算,受甲方工作的影响,可能出现项目变更、结算延误等问题,给企业的资金回流和财务管理等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迫使企业承担一定的资金风险。建筑施工企业对所负责建设的项目负有保修责任,但从法规要求来看,保修的周期需要从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后起计算,由于甲方的变更和延误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所承担的保修风险性增大,在这方面的支出会有一定的增加,不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财务管理与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施工和技术等多个部门之间有高度配合需求性,一旦出现信息沟通受阻或交流不及时的问题,一些项目的财务信息就不能及时更新,容易引发财务管理部门对于企业财务资金控制力不足的问题。建筑施工企业先行垫付工程建设的前期成本,需要承担一定的资金压力,财务管理需要结合企业运营的实际情况,及时向甲方单位催款,尽量减少赊账、坏账等问题,避免资金回流率过低。建筑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集中性可以更好地对多个业务形成全面把控,企业一旦将现有资金大比例支出,就很容易在运营过程中出现资金周转不灵的问题,这不利于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防范能力。
建筑工程项目的财务风险防范是一个动态且全面的过程,若在工作中忽视了某一个运转环节的风险防范,则很容易导致财务管理工作处于被动地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风控管理时存在一定的运行机制问题,过分关注和依赖对工程项目前期的风险评估,一旦通过并形成工程投资后,财务管理人员未及时对项目的进度和款项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以致在发现项目的资金成本超支时已经蒙受了一定的财务损失性。风控工作是加强企业效益保障的重要前提,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重要的分支之一,需要充分结合不同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合同约定中的细则条款展开动态化管理,不断促进企业风控机制的灵活性和有效性。
由于竣工时结算款项付给会直接影响建筑施工企业的资金回流,故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针对应收账款建立明确的台账记录,并严格按照甲乙双方签订的合约条款内容进行及时的款项追回,避免竣工结算引发的企业资金风险。目前,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在开展业务时,都会按照项目建设的进度和甲方之间进行款项结算,直至项目竣工验收完成后,所扣除的质量保证金和尾款等才会予以一次性支付。财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随时跟进不同项目的进度状况,并对已经进入竣工结算环节的项目及时进行相关资料的备份及追踪,并和该项目的甲方负责人就尾款事宜提前沟通。验收机构的文件资料通过后,可立即进行应收款项的追回结算,确保对整个项目开展周期的所有回款进行详细记录和追踪。
建筑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涉及对企业内部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和折旧计算,这对于控制企业运营的成本支出具有积极意义,也是按照企业营收纳税等相关法规要求开展的项目。固定资产的管理风险主要体现在折旧年限、金额计算等方面,财务人员的工作开展必须严格遵从企业运营的实际需要进行,特别是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固定资产所占的总额比例较大。以某企业建设项目的2000万元固定资产为例进行分析,30%的固定资产进行折旧计算,若直接进行报废申请,则金额损失高达600万元,这对企业的运营成本管理和财务工作开展都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也很容易给企业的项目开展造成一定的压力,不利于优化企业资产配置。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想要更好地提升市场竞争力和开发新项目,就必须在业务拓展的过程中优化成本资金的应用和支出,避免在某一单一项目上支付过多的现金流而导致资金链断裂等问题。在进行资金的应用配置时,企业财务管理和项目风险预测等工作人员必须及时进行业务信息方面的沟通和交流,并根据企业当前的资金分配状况,详细分析在开展新项目和垫资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性。若前期投入成本过大,则需要再次进行评估或谈判,使其现有的流动资金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用价值。当某一项目的资金链出现周转困难时,其他在运转的项目可以更好地提升风险的联合对抗能力,有效规避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更好地维护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完善的财务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促使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联合运转,促使企业的财务工作居于更具综合性的地位,使财务管理机制能够更好地辐射业务拓展和增效增产等方面。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按照项目的投标、准备、施工和结算四个环节开展,并从成本支出和资金融资等不同的方面明确财务工作的重点,确保在业务进行的过程中能够保证各个部门之间工作的规范度。例如:在工程项目的投标环节需要支出保证金;准备环节中需要有充裕的准备金、采购金等;施工环节中有建材采购、人工支出等;结算环节则需要完成尾款回收和保证金的处置等工作。在财务管理和业务开展部门的充分配合下,健全且科学的财务管理机制才得以有效运行,更好地根据项目开展情况形成资金风险的有效防范。
建筑施工项目开展之前,双方的合同约定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权益保障。这就要求企业在开展新项目时,必须聘请专业的法律顾问或法务部门对项目合同进行审查管理,特别是对甲方的建筑施工资金支付需要予以特别细化,确保在款项支付比例、支付方式和违约保障等方面能够更好地维护企业的权益,一旦出现资金风险,能够更好地利用合约进行维权。合同管理是企业经济风险的重要保障之一,特别是在工程项目建设中需要提前承担建设成本的情况下,明确资金的回笼情况更有利于财务人员利用专业知识展开科学调控,充分发挥风险防范和财务管理监控的优势性。财会人员在合同约定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及时与法规部门展开沟通,避免在条款细则等方面留存风险、隐患。
充分且动态的风险监测能够更好地应对在监控项目开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财务风险。这就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建立专门的风险监测小组,对不同的在建项目形成持续性的跟进,一旦发现有账目风险需要立即上报管理层并进行商议决策。以某企业在建的某工程项目为例,在进行工程进度的动态跟踪时主要通过监测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回传,财务管理人员也需要在监测后台中留有接口,以随时进行工程进度和款项收支的信息对接,有效明确对项目风险监测的各项财务指标,在保证信息交互高效性的同时,更好地进行项目成本的控制管理,并严格根据工程进度进行相关款项的支付追回,确保在建项目施工的每一个过程都保持财务健康,有效规避由财务管理人员跟踪不及时而产生的资金风险。
建筑施工项目的成本投资金额较大,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工程设计的方案进行成本支出的控制,规避资金超支的问题。财务人员要严格把控在建材采购支出和应用损耗等方面的金额信息,并按照施工规范中的造价信息展开横向对比,把建材成本的控制工作落实在项目的进行过程中,防止在后期结算时才发现超支现象,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和项目进度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财务人员在与下游单位之间进行采购协商、款项支付时,需要按照当前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合理规划,结合现场应用的需求,调控在原材料采购、存储管理和运输调度等方面的工作,降低企业的垫款和收账比例。
当建筑施工程项目有发生财务风险的迹象时,企业可以根据监测预测的相关信息提前进行风险的转移或回避,利用风投保障机制获取相应的项目款项赔付,尽可能地减少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进行过程中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企业可专门建立财务风险基金账户,通过长短期投资配合的方式来应对潜在的项目坏账风险,一旦出现了资金问题可以利用风险账户及时进行缓解,避免在资金周转过程中产生问题。在建筑施工行业的市场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经营风险,给企业带来财务危机,可以通过更加广泛的市场信息收集和全面的财务风险预测有效规避风险。另外,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在进行项目的合作过程中,也需要选择更具市场诚信度的甲方,尽量降低产生财务风险的概率。
建筑工程企业所面临的各项财务风险金额较大,一旦出现现金流断裂的问题,就会造成严重的损失。这就要求企业在拓展业务过程时,要重视对合同的有效管理和风险的转移回避,确保将应收款项的回款周期等问题形成具有法律效力的条款说明。建筑施工企业内部的资金应用和项目开展必须经过风险判定后才能进行,并对所有的项目开展实时的风险监测和成本控制,确保在建项目进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潜在的财务风险能够及时予以处理和维权,充分保障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