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息生产力的质态变化、特征与价值

2022-11-14 04:26张黎明周晓宇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产力智能化人类

张黎明,周晓宇

(1.北方工业大学新兴风险研究院预警与应急技术研究中心,北京 100000;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教研部,北京 100000)

1 信息生产力的质态变化

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动力。从人类使用语言开始,在漫长的生产力演进发展过程中,信息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当前,人类生产活动的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特征日益凸显,知识和信息成为新质态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影响因素,生产活动开始从“资本主义”转变为“知本主义”。信息生产力作为一种新质态的生产力,突破了传统工业生产力的局限性和发展制约。

信息是什么?它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本体论角度认为,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改变的方式;认识论角度认为,信息是认识事物和感知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信息生产力的基本内涵是辨析信息在信息生产力系统中的位置、作用和价值。信息生产力借助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等信息技术,能够以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式低成本、高效率地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

在以网络为基础的新质态信息生产力中,信息和知识获取以及在组织内部传递的边际成本递减且趋向为零,极大降低了各种社会实践的时空成本。新质态的信息生产力以信息技术为媒介,不断优化传统产业生产活动,降低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的消耗,提高生产效能,将传统物质生产力转化为物质形态和信息形态相互依存且以信息为主体的新质态信息生产力。

2 信息生产力的要素变化

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构成生产力系统的三个基本要素,信息生产力不同于农业生产力和工业生产力的质态是要素的高度网络化和智能化。

2.1 新的劳动者

如今,随着生产工具向无人化阶段迈进,无人化正在改变世界,无人超市、无人餐厅、无人工厂、无人驾驶等新业态正在兴起,“白领” 的工作岗位也正在被智能化的信息工具所替代。一方面,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进入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生产力系统的生产工具日益智能化,不断将人类劳动者从重复性和相对简单智力劳动中解放出来,物质世界将进一步丰富,人类劳动者的人性将得到极大释放。另一方面,网络工具让劳动者沟通和协作门槛降低,大数据让社会组织和个体的信息评价日益完善,劳动者专业技能和创新价值凸显,个人能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2.2 新的生产工具

劳动资料中的生产工具是区分不同质态生产力的重要标志。信息不仅仅为新质态的信息生产力要素系统注入了可无限循环利用的信息资源,同时注入了新的生产工具,即以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信息网络机器体系为主体的信息工具。信息工具的使用让人的认知边界不断扩大,让人的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传统工业生产力系统里的生产工具是以机器设备为主体,而信息生产力系统里,人类信息生产活动必须借助网络系统,生产工具也不再以孤立的实体设备形式存在,生产工具是以信息网络系统为支撑的自动化、智能化机器系统,是具有明显的正负反馈、网络化节点式特征且打破传统信息时空限制的有机网络体系,我们可将其统称为信息工具。进入21 世纪以来,信息工具的发展正在呈现三个趋势:互联网化、无人化和人工智能化。

2.3 新的劳动对象

在实体劳动中存在有形的劳动对象,劳动者面对的是资本化的实体,从事具体的生产和交换行为。信息生产力是通过信息生产、采集、传播、使用产生的社会生产力,是以知识密集型的劳动者为劳动主体,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等新技术平台为主要劳动资料,以可无限循环利用的信息资源为劳动对象的新型生产力结构要素。信息技术高度的知识密集性和强大的外部性,促使其可以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促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信息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力来源。信息生产力的劳动对象主要表现为信息资源,信息资源是由0 和1 数字信号组成,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也就是说,信息生产力系统中的劳动对象是一种数字化形态,日益进步的信息科技不断提高信息处理的数量、质量和速率,各种信息组合和反复利用,可以不断创造出新的价值。

3 信息生产力的外在特征

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不同质态生产力系统构成因素都存在实体性因素、渗透性因素、协调性因素和传递性因素,信息生产力作为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基础的新质态生产力凸显了当代最具活力的先进生产力的显著特征。

3.1 信息生产力的高度网络化和高度智能化

信息从最早的单台计算机扩展到局域网,迅速扩展到广域网、互联网,随着各种无线技术的发展,信息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呈现出快速变革的巨大能力,移动终端已经像人的器官一样不能与人分离,新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已经运行在移动互联网的世界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演进,信息化进入人工智能阶段,人工智能开始对人的思维、意识、行为等信息逻辑进行模拟和延展,随着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理解以及机器人和智能专家系统等理论和技术的成熟,人类开始研究如何让计算机系统去承担以前只能是人才能胜任的智能化工作,劳动工具逐渐转变为智能化、自动化的机器系统。

3.2 信息生产力的强渗透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目标,在新“四化”中,信息化的渗透性最强。信息技术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中发展最为迅猛、渗透力最强、应用最为广泛的科学技术,信息生产力不仅催生了规模庞大的信息产业新业态,同时渗透和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传统产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传统产业向知识信息密集型产业或新型服务业态转变,赋予传统产业新要素。信息生产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影响,引发了产业、就业、消费、投资、贸易等一系列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和优化重构,也引发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改变和社会形态变化。信息生产力已深刻作用于人类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是国家社会治理和经济运行管理的大动脉,已经渗透到社会活动的每一个细胞,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如影随形。

3.3 信息生产力的动态特征

3.3.1 流向的多维性

新质态的信息生产力是以网络为基础,以纵横交错的节点式连接结构构成,信息流向具有多维性和碎片化特性,任何社会生产活动的起点和终点都是相对的,在信息社会里,信息技术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产业以及市场交易的各个环节之中。

3.3.2 流动的全球性

信息生产力是以信息采集、交换、处理和利用为核心,而信息资源的复制以及复制的可反复性,让信息资源复制成本趋于零,这也充分解释了信息生产力为什么具有极强的快速流动性,且其流动范围是全球性的,流动规模是空前宏大的。在互联网世界里,地球是平的,机会也是均等的,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在信息获取上并不比生活在偏远的乡村的人具有什么明显优势,世界变成一个超越传统时空的“网络时空”。

3.3.3 流动的层级性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浪潮不断接踵而来,信息生产力的发展促使人类不断打通社会人文空间、地理物理空间、网络信息空间三元之间的边界,不断扩展信息认知的范围,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信息生产力流动过程呈现明显的层级性。互联网,连接了人类社会各类组织,移动互联网连接了整个人类的社会人文时空,让人变成了移动互联网的组成部分,而万物互联的物联网又将人类的认知和信息感知能力进一步延伸到地理物理空间。在信息生产力发展早期阶段,只有科学家和专业科研技术人员研究、处理和利用信息资源,移动互联网普及时,年轻的草根阶层成为信息网络的弄潮儿,而如今,银发一族也纷纷抛弃老人机,开始拥抱信息网络。

4 信息生产力的价值表现

4.1 催生新产业形态

狭义的信息生产力主要表现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所开拓的新信息产业和产业部门,以及由此增加的新的信息产品种类和数量。1962 年,美国经济学家弗里兹·马克卢普在其出版的《美国的知识和分配》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完整的知识产业的概念,分析了知识生产和分配的经济特征及经济规律,阐明了知识产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1977 年,美国斯坦福大学马克·波拉特博士在《信息经济:定义与测算》的内部报告中将知识产业引申为信息产业,并将社会经济划分为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四大类。信息生产力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以电子技术为支撑技术,以信息材料为基础,在不同发展阶段形成了不同的产业形态,如微电子产业、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软件产业以及相关信息服务业。建立在20 世纪初期现代物理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微电子技术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是信息社会的基石,信息化所依赖的计算机、通信装备、网络及其关键部件的基础是集成电路。万物互联的智能化社会需要获取和存储海量信息的能力、极高的信息传输效率、智能实时的感知控制,这一切都需要依赖于微电子技术的支撑才能成为现实。以通信技术与通信产业为例。在古代,人类通过邮寄书信、飞鸽传书、狼烟烽火、驿站快马、击鼓鸣金等方式传递信息。近代二次工业革命后,以电磁波为载体的电报、广播、电视、电话等通信技术日渐普及并融入人类的工作和生活。20 世纪中期通信技术从模拟信号向数字信号转变,形成了数字技术、微波技术、卫星通信和光纤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造就了巨大的通信产品制造、销售、服务产业以及通信服务产业。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以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阿尔卡特、北电网络、朗讯为代表的欧美通信业巨头拥有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实力,占据着全球通信市场的主导地位。中国的通信技术发展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从2G 时代的跟跑,到3G 时代的陪跑,到4G、5G 时代的领跑,中国通信业巨子——华为于2012 年超越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供应商。5G 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正在开启一个万物互联的新纪元,美国高通预测,5G 将在2035年在全球创造超过12 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对全球的经济贡献将与印度经济体规模相当。

4.2 改造传统产业形态

信息生产力作用于传统产业,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结构升级,以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第一,通过生产过程信息化,生产要素资源信息化和数字化,实现产品设计、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优化物质生产过程,高效利用生产要素;第二,通过流通过程信息化,提升传统生产对于外部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创新能力和销售能力;第三,通过管理决策信息化,提高人流、物流、资金流和技术流交互衔接运行效能,实现生产组织内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高效配给,降低生产活动的运行成本。

猜你喜欢
生产力智能化人类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人口红利与提高生产力
展望2014: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第一生产力
凡事就怕做到极致 一个词的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