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程晨
(南京审计大学政府审计学院 江苏南京 211815)
周茵(2007)认为,资金活动中的责任人需要进行较为明确的分别,即授权人、复核人、记录人以及执行人不能由同一个人同时担任。陈纪南(2013)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对职能分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资金活动的信息不能由同一个人负责收集和输入。张永保(2008)认为,资金收入控制方面,银行账户所收到的货币资金和发票金额需要严格对应,确保其所开金额一致,为防止开票人利用票据进行贪污,企业需要在不同的内部控制环节保证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景宏(2011)认为,企业要在结合相关法律的基础之下开立银行账户,规范开立账户的标准,不能随意开立账户。同时,马彩芳(2010)也认为,如何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决定了内部控制执行的力度,对于不合格的银行账户,企业应当及时进行撤销处理。
刘臻和刘凌(2007)指出,虚构内容问题尤其容易发生在资金收支业务上,而盗用凭证、撕毁票据、套取利息、截留公款等不良行为也很容易在管理人的手上发生。他们认为,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权力的滥用。
1.筹资方案的提出。要在企业中开展筹资业务,首先必须制定合理有效的融资方案,通常通过金融部门或资金管理来进行方案提出和制定的工作,主要内容一般有筹集资金的金额、筹集资金的方式、筹集资金的成本、还款日期与方式等。
2.筹资方案的论证。根据融资计划的建议,企业必须在许多方面证明融资计划的可行性。首先,必须进行战略评估,评估初始融资方案与公司战略之间的一致性,以便更好地实施融资体系;其次,必须进行经济评估,以表明融资体系是否符合经济需要和低成本,避免融资成本高于融资收入;最后,风险评估也很重要,这是为了预测和预防融资措施将面临的风险。
3.筹资方案的审批。在筹资方案通过之后,企业的管理层与治理层需要对其进行审批,用监督和管理的方法保证筹资方案的合理性与完整性,进而才能确保筹资方案的可行性。值得注意的是,应使用相互分离和控制的不相容手段,使用集体决策原则、联合集体决策或联合签署制度来执行多重管理和监控。
4.筹资计划的编制与执行。确定了筹资方案后,要及时制定编制筹资计划,并且按规范执行。根据不同的筹资方式需要制定不同的筹资计划。例如,若采用银行借款方式筹资,则企业要强化签署借款合同的流程,明确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和形式等重要部分。
5.筹资活动的监督与评价。完成筹资活动之后,企业仍需要积极加强针对筹资活动、还款活动的监督,需要进一步建立严格的监督和评价体系,确保筹资业务的完整和可靠。
在筹资计划制定阶段中,企业可能会面临着无规划性的筹资风险,需要正确认识企业的筹资目标,制定有规划性的目标导向的筹资计划,同时需要避免因为对资金现状的全面认识缺乏而导致的风险。在筹资活动进行阶段中,需要建立规范的审批制度和审核制度,防止出现审批制度缺失、筹资条款的审核不严谨等重大风险。在筹资活动的后续跟踪过程中,需要注意筹资成本无法支付的风险以及没有相关跟踪管理制度导致的信用风险。
筹资活动需要事先进行计划,在企业不同的成长周期之内,筹资活动的重心和特点也有所不同。
完成筹资计划后,企业要根据筹资方式,及时向银行或其他机构提出筹资业务申请,并积极进行相关筹资业务的沟通,办理相关的筹资手续。筹资业务办理完成后,需要及时在财务系统中录入相应数据,完成档案信息的整理与完善工作。进行筹资业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定的保障措施,应当取得上级部门和证券监管部门的批复。同时,为了保障筹资方案的顺利实施,可以选择性地与专业的机构进行合作。筹资业务结束,财务部应做好筹集资金的还款和后续工作,以保证能够按时还本付息,这对保持公司良好信誉有着重要的意义。
最后,筹资业务的信息和数据需要计划财务部进行加强会计核算,按时披露公司年报等信息。
传统内部控制最大的缺点是各控制系统之间缺乏联系、比较凌乱,特别是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发展目标,传统的内部控制对于资金筹集工作不能做到针对实施。为了应对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筹资业务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精简,针对性实施措施。故而为了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率,交易的战略层面需要注意内部控制,注意关联基金活动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是否得到落实。
战略导向下的内部控制目标是要根据总目标分解为筹资业务的具体目标,进而具体到企业的日常业务活动。在交易层面的筹资业务中进行一定的战略导向,从筹资活动的重点和企业发展的方针出发,重视整个系统的协调性,强调了目标和措施进行战略导向的统一性。具体来看,实施战略导向的内部控制,首先需要着眼于企业的全局,把握企业的四个发展周期,针对不同发展周期的内部控制要求进行筹资业务的目标设定和业务活动。
战略导向下的内部控制是以战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战略风险控制改变战略的制定,将战略转变为目标,随后打破目标,最后形成关键控制联系和关键控制指标。即首先验证战略控制目标,然后制定控制标准,并通过活动分析风险。
中国平安通过二十多年不断的创新和努力,已经从单一的商业财产保险发展成为我国领先的金融集团,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本文选取了2010-2018年的部分筹资业务数据,对它的筹资业务进行具体分析。
中国平安公司处于投入期时,能向外界披露和展示的只有项目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故而投资者的可判断资源较少,对于中国平安的投资持谨慎态度,因此投入期的资金筹集具有风险高、难度大等问题。成立初期,中国平安的筹资业务中现金流入增幅较小,这表明中国平安在这期间的筹资活动还在起步阶段。在这一时期的中国平安组织架构简单、经营活动单一,同时仍在树立行业地位和信誉的阶段,所以在投入期的筹资规模并不能达到理想程度。
而当中国平安进入到成长期之后,总资产利润率、总资产净利润率以及资产报酬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增长速度较快,同时也是独立董事占比较为稳定的期间。2010-2016年,金融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达到最高水平。2019-2020年由于疫情的席卷,国内经济市场整体缓慢下滑,而中国平安的盈利能力与2018年基本持平,未见明显下滑,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该企业的盈利能力正在逐年递增,企业的经营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中国平安在投入期之后积极进行了筹资业务活动,筹资活动现金流以及筹资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逐年走高,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份额,同时在完善自身的市场组织结构。这表明中国平安在成长期期间积极进行大额筹资活动,其中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是主要筹资方式,可见中国平安融资能力增强是由于公开发行股票及新设基金公司吸收投资所致。
1.制定合理的信用销售政策。适当的信贷销售政策有助于减少不良应收债款,正确制定适当的赊销政策则必须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如果某些账户超过信用期无法偿还,则会产生坏账。因此,企业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坏账,避免资金问题,积极盘活资产。
2.融资方式需合理搭配。从中国平安的筹资活动来看,股权和债券筹资活动的失衡情况较为明显。故而股权和债权融资要“两手抓”,切不可顾此失彼,忽视主要矛盾和联系。中国平安融资策略的选择较明智,能够准确把握自身的发展趋势和前景,避免造成资金链断裂。故而融资策略的选择要根据公司自身情况“量身定制”,要根据预期盈利能力的大小来制定偿还的方式和标准,以避免兑付风险。
3.筹资活动的监督与责任追究。首先,筹资合同签订后,需要积极做好台账的记录工作,仔细登记筹资的基本情况;其次,使用借款资金的部门在确定资金用途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定使用,并且依据筹资的方案来制定资金的计划和必要的应急方案;最后,关于筹资协议的签订问题,如果未按规定程序,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越权签订筹资协议。
4.在战略导向下进行筹资活动。战略导向下的筹资业务具有目标导向性,可以把目标分解到各个项目的具体措施。因此,战略导向资金活动的内部控制理论可以为企业提供理论依据,更好地整合其政策和内部财务控制。中小企业财务活动的内部控制制度最初是分散的,但在重视企业内部控制层面的资金管理之后,可以助力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这更有助于管理层了解如何对财务活动进行内部控制。
本文首先对筹资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进行了文献综述和理论分析,根据企业的不同成长周期细分不同的筹资需求和筹资特点,并且提出战略导向的筹资活动的理念。用中国平安筹资活动案例分析不同成长周期下的筹资需求,由小见大地分析了战略导向的重要性,主要针对其不同成长周期的筹资活动,着重分析了现金流的变化和差异。
根据中国平安的筹资业务案例,结合筹资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理论,本文总结出企业处于不同成长周期中筹资业务的需求和特点,进而对不同的筹资需求进行战略导向的内部控制。类似的许多新兴企业,在发展初期尚能进行较为良好的筹资控制,但成熟期在筹资的需求方面会更加严格。所以广大企业要重视筹资过程中的风险,重视筹资计划和信用管理。
总结来说,企业在筹资的时间计划、筹资方式、信用管理以及筹资业务结束后的监督管理方面需要加强管理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