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启媛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广西 崇左 532100)
中国地大物博且民族众多,少数民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劳动实践之中形成了绚烂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为中华文化注入了生机活力。侗族聚居区被称为诗的家乡、歌的海洋,侗族大歌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关注与重视,各类原生态比赛中侗族大歌屡屡摘金夺银,更多的人对侗族大歌表现出浓厚兴趣并尝试走近侗族大歌。侗族大歌是侗族历史与侗族文化的关键载体,它不仅仅是音乐艺术,更是侗族生产生活、特色文化、社会结构的集大成者,侗族大歌独有的魅力使其具有了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侗族大歌的结构复杂、演唱独特,绝大多数作品含有至少两个声部,演唱时至少需要三人参与,所有的演唱者都需要从小挑选并经过专业培养后组成歌班,形成一领众合、分高低音多声部演唱的民族合唱形式,这在国内外民间音乐历史上都是非常罕见的。侗族大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更是宝贵的音乐财富,我们应该积极围绕侗族大歌的演唱特色展开研究并在声乐教学中积极实践,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有效传承与弘扬。
我国侗族主要生活在广西、湖南、贵州三省交界地区,侗族人民勤劳勇敢且富有艺术气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侗族人民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独特的民族文化。侗族的发展延续与其生活的环境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文化习俗息息相关,而侗族大歌也正是侗族文化的杰出代表。相传侗族人是古代越人的后裔,民族历史追溯至两千余年前,而侗族大歌也伴随着侗族人民的生存迁徙。侗族大歌是无指挥、无伴奏、多声部、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人并没有文字,因此所有的知识、律法、民俗、文化均利用大歌形式记载和传播,这也使得侗族人的生活完全与大歌艺术融为一体,侗族将唱歌视为与吃饭劳作同等重要的事情。侗族大歌的音乐内容、演唱形式、作品形态均与侗族人民所处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族风俗直接关联,在演唱目的、场所、需求发生改变时,侗族大歌的演唱方式也会发生改变。侗族大歌用独有的歌唱方式以及优美的民族语言将侗族人民的家庭生活与日常劳作展现得淋漓尽致,它覆盖了侗族人民的全部生活,实现了生活的艺术化创作,地域特征、民族文化、音乐元素在侗族大歌中完美融合,侗族大歌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非常突出的作用与价值。侗族人民将学习侗族大歌视作学习文化,掌握了更多侗族大歌的人也就拥有了更多的知识文化,因此歌师在侗族内拥有很高的地位,人们将他们视为知识渊博、最懂道理的智者,而侗族大歌也正是一代代歌师用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
侗族拥有本民族特有的语言,侗族歌师在传授大歌时需要带领学习者展开吟诵调训练,使得学习者能够用人声的自然域演唱大歌。侗族拥有南北两种方言,而大歌主要用南部方言演唱,侗族虽然没有文字,但是他们的语言优美且充满丰富的内涵,可以有效满足表达与记载要求。侗族大歌是侗族语言精华的凝集,这也使得大歌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但同时也增加了学习难度。侗族大歌的歌词押韵且每句最后一个字都需要符合声调需求,不同的声调能够使用的位置各不相同,因此演唱侗族大歌必须要对侗族语言拥有丰富的了解。侗族声韵分为内韵、腰韵和尾韵,不同的韵律有着不同的演唱要求。侗族大歌的演唱为了适应语言特色而更加强调口语化,关注重点集中于知识和文化的传递,强化大歌与生活的关联。侗族大歌的歌师重点强调自然音域演唱,初学者需要反复朗诵歌词,从低音旋律开始学唱并逐步实现音准与乐感的准确把握,侗族大歌演唱特点的形成与侗族语言特征密切相关。
侗族大歌与民族声乐的呼吸方式相似,在“吟”的呼吸方式上进行了调整,自然的呼吸方式使得大歌演唱的声音更加圆润且行腔更为流畅,这也与现代声乐演唱的“胸腹式”联合呼吸方法存在明显区别。大歌演唱中经常会模仿各种动物、植物或自然现象的音响,而自然呼吸方式能够让演唱者呈现出婉转动听的“花腔”,演唱时经常会在低音声部上持续数十拍之多,这也很好地衬托了主要声部的旋律。侗族大歌通常会由1 至2 人轮唱上声部,营造出更加悠扬飘逸的和声效果,因为歌师需要长时间在同一个音上持续,所以必须有能够满足需求的呼吸方法作为配合,歌师往往会选择链式呼吸、互换气息的方法,气息的控制变得更加自如随意,能够保证数十拍的歌声飘逸持续。
侗族大歌在演唱发声时关注口腔共鸣的有效运用,歌师的吐字喷口与外口腔充分打开,唱腔因此更加明亮,每一个字的识别度非常明显,口腔共鸣得到了有效运用,这种充满特色的共鸣方法能够获得很好的演奏效果。鼻腔共鸣是侗族大歌的特色与优点,男声或女声演唱时都会使用到鼻腔共鸣,鼻腔共鸣能够使得声音表现更加圆润明亮,这也成为很多学习者面临的难点,有研究者认为侗族大歌学唱的关键就是要掌握鼻腔共鸣与鼻音技巧。鼻音技巧并不是贯穿于整首大歌,演唱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要偶尔应用,适时的应用鼻音技巧可以使得整首大歌充满变化,呈现出朦胧、明亮、趣味等变化。
民族声乐演唱中歌曲的风格与人物形象富于变化,演唱者通过音色变化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意境。侗族大歌的演唱以自然音色作为主要追求,同时只有音高和气息会发生变化,这也使得侗族大歌的音色美更为突出。大歌的音域通常稳定在一个八度,女声大歌相较于男声大歌高一个小七度,二者的发生均集中在自然发声区内,音域的跨度很小,声音非常自然,大多数演唱者都是用真声演唱,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加广阔,充满了侗族特有的唱腔韵味。侗族大歌的男声浑厚、女声清澈、童声天真,将侗族大歌引入声乐教学后可以将真假声混合,呈现出富有变化的声音并塑造更加丰富的形象,这对于真假嗓混唱和科学发声训练具有积极作用。侗族大歌在演唱时经常使用鼻咽腔共鸣技巧,而民族声乐演唱同样追求鼻腔共鸣,通过侗族大歌的学习训练可以使得学生在声乐演唱时呈现出更加明亮圆润的音色。侗族歌师经过了长期训练,这使得他们的乐感和音准感非常强,歌师在演唱时不需要伴奏,所有人合唱时都能够保持在精准的调上,而这也是很多声乐学生无法做到的,学生们应该积极向侗族歌师学习,充分利用侗族大歌展开视唱练耳的学习,逐步提升个人的听辨能力,以便更好地开展声乐学习。
中国传统音乐往往都有着自身独特的唱腔,咬字是唱腔特色展示的根本,不同的声乐艺术会选用不同的咬字方式,因此民族声乐艺术特色的展现离不开语言风格的参与。学习者在学习侗族大歌时需要深入了解侗族语言的发音与音调,这才能够更好地展现大歌独有的韵味与美丽。侗族语言中共有32 个声母和56 个韵母,语言发音比汉语更加复杂,侗族语言没有繁杂的辞藻,内容真实生动淳朴,全部由侗族人的家常话构成,因此大歌的歌词也呈现出劳动人民独有的风格。通过对侗族大歌歌词的分析能够发现,侗族大歌创作对韵律具有较高的要求,而多样化的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又使得侗语本身就如同音乐般悦耳。相较于汉语歌曲而言,侗族大歌的音感更加鲜明,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指导学生吟诵朗读歌词,保证字与字之间的声韵清晰,吐字力度合适,充分显现出语言的韵律美和歌词的音乐美,如同唱歌一般讲话,而这也与民族声乐学习有着殊途同归的效果。教师在声乐教学中同样可以强化朗读训练,指导学生们用更好的方式展现音乐。
节奏也是声乐作品风格展现的重要方式,通常情况声乐作品内会呈现两至三种节拍并按照标准节拍进行。但是侗族大歌却采用了混合节拍,歌曲的节拍在行进中不断变化,标准化的节拍不仅仅无法完整记录大歌谱子,还会导致大歌的韵味被破坏,这也是大歌与其他民歌的差异,同时也增加了大歌传承的难度。大歌通过节奏快慢与音响强弱表现出不同的意义,例如短时值能够表现出激动喜悦的情绪,长时值能够表达舒适安静的情绪,长短时值的混合运用则仿佛歌师在对话,音乐更加富有起伏变化,听众也能够受到冲击和感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带领学生们深入了解速度力度变化的作用,并准确判断侗族大歌与其他声乐作品的差异,进而为声乐作品内涵展示与情感传递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有效掌握速度力度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