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灵志
(重庆对外经贸学院 音乐舞蹈学院,重庆 402560)
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大众的精神文明水平逐步提高,为钢琴等音乐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演奏者在钢琴即兴伴奏中,通常会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但创作型演奏对演奏技巧与理解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更高,还需加强实践经验总结与能力提升,通过艺术与技术的交融,达到理想的钢琴演奏效果。
从音乐的层面入手分析,二度创作是指演奏者在分析作品后,融入自己的想法,实现艺术与技术交互的表演实践过程。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二度创作,也是指对音乐作品的再创造。在钢琴即兴伴奏中融入自己的创作,促使作品的内涵与思想情感更加丰富,更具有生命力。伴奏者对音乐作品形成自己的理解,灵活处理作品的风格特色,精准地呈现作品风格与内涵,完美地塑造音乐形象。钢琴即兴伴奏与二度创作间的关系密切,两方面的高度融合,可丰富作品,也是对伴奏者的作品分析与技术技巧灵活应用及理论实践综合能力的考验。
二度创作视角下的钢琴即兴伴奏,有较高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创作型的钢琴即兴伴奏,考验伴奏者的综合素质,引导伴奏者灵活运用各种理论知识技能,可启发伴奏者的创造性思维,将理论实践综合能力逐步向作曲与钢琴小品的创作等方面延伸。二是即兴伴奏的二度创作能够强化歌曲的形象塑造,可增强音乐声响的艺术美感,将听众快速带入表演氛围中,带动听众的思维与情绪自然过渡。三是伴奏者对钢琴曲目的二度创作,在伴奏中需注重对歌曲表现力与情感的烘托。四是钢琴即兴伴奏加入二度创作,可带动与提高伴奏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五是在伴奏课堂中引入二度创作的概念及实践,让学生在创作中合理选择伴奏织体,规范进行和声的布局,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提高学生的伴奏技能水平,激发学生对伴奏课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日后的音乐生涯发展打下基础,从而尽快实现伴奏课的教学目标。
钢琴即兴演奏的艺术实践性较强,对伴奏者的创新能力要求更高,尤其是属于创造性思维艺术活动的二度创作,在创作型的钢琴演奏中,需融入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与创作能力,从而实现对原作品的创意加工处理。创造性思维是在钢琴即兴伴奏中体现出丰富内涵与艺术性必不可少的决定性要素。要求钢琴即兴伴奏者有扎实的乐理知识与技术功底和丰富的演奏经验,还需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与想象力。在伴奏实践中积累与总结经验,储存伴奏的音型,再融入创造性思维,赋予作品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张力,促使作品的内涵更加丰富。钢琴伴奏者应当避免机械性地还原一度作品的内容,应当加入自己的理解与审美认知能力和价值取向,实现钢琴即兴伴奏水平逐步提升。
作为即兴的音乐演奏艺术,在创作型的钢琴演奏中,应当注重基于创造性思维的艺术加工处理,伴奏不能主观随意,强调规律性、合理性和逻辑性。在遵循一度创作的前提下,深入分析原有作品的曲式结构和创作手法及风格特色,通过对和声语汇的合理布局与伴奏织体的合理选择,充分融入自身的审美创作,从而达到理想的钢琴演奏效果。
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二度创作不能一蹴而就,需注重创造性与真实性的统一,在即兴伴奏的艺术实践活动中,应当真实准确地表达歌曲内容,在其基础上融入自身的创造性,遵循形式美的法则,合理融入创造性思维。二度创作也是音乐表现美与创造美的过程,在二度创作中合理融入美学要素,能够使演奏作品更具有艺术美感与灵魂,从而塑造鲜明的音乐形象。依据美学原则合理展开创作型的钢琴伴奏活动,对提高伴奏者的技术水平和艺术修养等综合素质有着积极推动作用,但对演奏者的审美心理要求更高。审美心理是指人对音乐艺术美的主观反映,涉及伴奏者对审美的理解与想象和情感及感知等。同时,审美心理也受演奏者自身的审美观影响。
要求钢琴即兴伴奏者具备扎实的钢琴基础,通过运用基本的理论知识和演奏技能,实现对音乐作品完整性的改编演奏。伴奏者在二度创作改编简单的曲目时,可通过正三和弦进行编配与副三和弦进行调节风味。创作型的钢琴即兴伴奏织体,通常包括分解和弦与半分解和弦,或是琶音和弦与柱式和弦。选择简单二拍子的音乐节奏性,或是根据演奏水平,合理调节实际伴奏难度,尤其是融入高级复杂的节奏时,需注重突显作品演奏和内涵表达的完整性。
要求钢琴即兴伴奏者熟练掌握钢琴演奏的专业知识技能,能够熟识各类简谱,对任何简谱都能够灵活自如地改编钢琴弹奏。在生活中接触到的曲谱以简谱居多,要求钢琴伴奏者有曲谱编配与即兴弹奏等能力,利用首调唱名法进行曲目即兴伴奏的转调与移调。
钢琴即兴伴奏离不开扎实理论知识基础的支撑,包括音乐鉴赏与作品内涵分析及视唱和乐理等理论基础,从而得心应手地展开本职工作。伴奏人员在即兴伴奏二度创作中,需注重段落与乐句及和弦和调式等音乐理论课程内容价值的发挥,从而为创作型的钢琴伴奏提供理论支撑。
伴奏人员在钢琴即兴伴奏的二度创作中,需立足自身的音乐水平,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技能,包括和声理论知识与钢琴演奏技巧等,在自身的创作能力与音乐水平范围内进行适度创作。伴奏者的演奏知识技能水平,无法与职业钢琴家媲美,在创作型的钢琴伴奏中易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还需注重自身长处与优势的发挥,在自身的能力范畴内进行伴奏与编配创新。在弹奏钢琴音乐作品时,需仔细分析歌曲的音乐风格等艺术特色,可采取正三和弦形式进行编配,或是引入副三和弦等繁琐的编配形式,通过编配创新的手段,促使作品的风格与特色得以优化调控。对歌曲节奏感的创新改编,可即兴加入前八后十六音符与十六分音符等相对繁琐的节奏,或是在节奏设计中融入二拍子活跃性调动等方式。伴奏者在钢琴左右弹奏过程中,可适当融入支声复调等相对简短的音乐旋律。歌曲的乐谱相对复杂,弹奏时要求更高,在钢琴即兴伴奏中,需遵循保持作品完整性的原则,根据自身的演奏能力与音乐水平,适当调整演奏的难度。在钢琴即兴伴奏的二度创作中,可适当引入民歌的音乐旋律,带给听众更多的亲近感,使其能够充分感受到歌曲伴奏中的民族特色。
针对钢琴伴奏技能水平不足的伴奏者,在和声选择与编配织体等方面的质量不强,难以创作出完整性的曲目。伴奏者在加强实践经验总结的过程中,需本着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原则,多借鉴外部的创作素材,如曲目的正谱或录音带等素材,吸收优秀的创作经验与做法,再展开适当性的二度创作。但在二度创作中对和声与节奏和织体等艺术构成的创新应用不能主观随意,需本着演奏者感受舒适与演唱起来流畅自然等标准进行。尤其是初学的伴奏人员,自身的钢琴即兴伴奏水平低,可参照正谱与CD等素材,逐步提升自身的再创作水平。在钢琴即兴伴奏的二度创作中,对艺术类或抒情类的歌曲,建议采取复调手法,促使创作后的歌曲伴奏更精致与具有色彩性,实现思想情感的充分呈现。在歌曲伴奏的改编中,可引入模仿其他乐器音色的伴奏方式,以达到烘托历史沧桑感与营造沉重氛围等目的,可增加音乐演绎的特色,更容易放大歌曲题目与意境的内涵。
伴奏者在钢琴即兴伴奏的二度创作中,可利用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想象力等进行音乐曲谱的改编,但即兴伴奏的二度创作不能盲目随意,需结合演唱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伴奏,确保演唱者能够适应改编后的歌曲。对歌词的内容与思想情感充分了解,根据歌词大意等要素,合理创作音响效果。利用钢琴模仿各种音响效果,如单倚音模仿鸟鸣声,用琶音模仿小溪流水声等,通过伴奏乐曲创作方式进行模仿,能够起到烘托与渲染歌曲演奏风格与特色等效果。钢琴模仿民间锣鼓与吉他弹拨等音色,更利于激发与听众的情感共鸣。钢琴即兴伴奏中的二度创作,拓展了伴奏者的发挥空间,要求伴奏者充分了解作品的曲式风格,挖掘即兴伴奏元素,不断拓展自身的创造性思维。为突显作品的和谐度,可在抒情歌曲的前奏部分引用有旋律的伴奏,进入主题后采用无旋律伴奏,织体的音时值比旋律慢,更利于达到理想的即兴伴奏效果。歌曲的伴奏织体多样化,还需根据歌曲的音乐情绪合理选择,如热情的音乐情绪,可采用柱式和弦的方式,达到气氛烘托等目的。针对旋律相对平稳与采取重复手法创作的歌曲,为突显歌曲中的不稳定情绪,伴奏者在分析歌曲的创作手法与风格及曲式结构后,不能机械性地弹奏原作,也不能盲目混入简单和弦,需发动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合理选择各种和声语汇及伴奏织体。建议在伴奏中选择不同的伴奏织体,以突显出音乐层次感和艺术美感,或是使用风格相同但不同的伴奏音型与多种伴奏织体,促使歌曲的情绪更加饱满与富有张力。
伴奏者在钢琴即兴伴奏的二度创作中,需充分了解二度创作的原则和工作特色,立足自身的音乐水平与专业知识技能,合理利用创新思维意识与外部创作素材进行创作型的即兴伴奏,注重实践经验总结与优秀创作做法的借鉴,实现二度创作的质量持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