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桐铭,张佳源
(1.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22;2.北京容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26)
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因为渴望成为影视明星而选择报考戏剧影视表演专业,但国内影视作品拍摄数量及对表演者需求的有限性,导致专业领域内竞争激烈,只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大产教融合力度,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表演者,拓展该专业学生的发展空间。
在表演行业中,只有善于主动出击的人才能抓住一些转瞬即逝的机遇。目前,能够在毕业后直接参与影视剧拍摄的学生少之又少,很多学生迫于无奈都选择了转行。其实,在这个互联网短视频火热发展的时代,参与剧组的影视剧拍摄已经不再是表演专业学生的唯一出路,他们还可以自主挖掘更多的发展空间。比如,在“哔哩哔哩”网站中,有一个名为“翻拍小分队”的视频创作团队就自主翻拍、制作了许多经典电影片段,由于还原度高、制作精良,他们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喜爱,然而,这样开放性的实践和发展渠道并没有被学校和学生充分利用起来。在现实中,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都渴望进入剧组,但剧组的用人门槛较高,且学校与剧组的合作较少,因此,学生一般很难得到这样的机会。此外,参与话剧表演也是锻炼学生表演技能的一种方法,如果学生能够长期在剧团中摸爬滚打,他的演技水平将会得到快速磨炼和提高。但是,剧院的受众群体规模较小,发展空间也有限,不同剧目的演出效果也完全不同。相比话剧而言,影视剧更受到观众的喜爱,但是,话剧更容易收回成本,特别是儿童剧,受众群体为儿童和家长,家长更愿意花时间和成本陪孩子看一出富有教育意义的演出,且儿童剧的表演时间短,成本较低,对演员的要求也相对较低,演出成本和压力较小。目前,儿童剧经常在游乐园等场地组织表演活动,而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具有演出条件,高校完全可以与表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表演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除此之外,高校所在地区的文化艺术团、广播电视单位以及艺术类的行政单位,都可以成为高校的合作对象。高校与这些单位进行合作,建立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对实现产教融合、促进影视表演专业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自我国在2019 年下发《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后,高校开展了更大力度的产教融合教学研究和实践,这也成为推动普通高校发展成应用型高校的重要力量。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这一政策能提高教育产出与行业需求之间的适配度,提高学生就业率,使高校向行业输出更多专业、优质的人才。
和其他行业相比,影视表演专业开展教学实践的难度更高,因为,近几年我国对影视行业的监管力度加大,对演员的个人素质的审查更为严格,也对演员的薪资水平作出了规定。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综艺选秀节目却为表演专业的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比如《我就是演员》《演员的品格》《中国达人秀》等节目,让一些没有专业基础的普通人也登上了舞台,大放异彩。从这一点来看,影视表演专业实现产教融合仍然有很大的作为空间,并且,高校可以推进更加多样性的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开展特色化的产教融合教育,实现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教学实践改革,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参与激烈的行业竞争,感受行业的残酷,得到更多历练。
目前,高校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提高学生专业表演水平和提升学校就业率的主要途径是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产教融合教育模式。但是,在当前开展这项工作还存在很多难题。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影视行业的盈利水平在下降,优质的影视资源大部分都被龙头企业垄断,中小型企业无法提供优质的影视资源和实践机会,与这样的企业合作难以达到产教融合的真正目标。如今,很多地区为了辅助高校实现产教融合目标设立了专门的信息服务台,但是由于入驻门槛较高,仅有极少数的企业入驻服务平台,甚至还有很多企业根本不知有这样的服务平台存在,因此,这一平台并没有发挥出实质性的促进产教融合的作用,而学生能够获得的实践表演机会仍然十分有限。
目前,剧组在选择演员时,对其表演水平、个人形象以及与角色的适配度有很高要求。与剧组相比,儿童剧的创作门槛相对较低,学校可以与当地的儿童剧剧团建立合作关系,为校内影视表演专业的学生搭建一个实践演出的舞台。儿童剧中的角色往往性格鲜明,更容易演绎,但这只能作为学生初步实践的平台,后续还需要对学生进行难度更高的训练,让他们能够塑造更丰满的角色形象。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如果能够在毕业前就拥有多个儿童剧、话剧等作品演出的经历,会对他们未来的就业提供很大帮助。
任何专业的教学都是为了让学生具备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产教融合并非只有与企业合作这一条出路,只要能够让学生得到实践技能的锻炼,并且助力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就都是可行的。当前,我国短视频市场快速发展,观看短视频也成为了各年龄段人群的日常娱乐消遣,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平台用户规模非常庞大,在这些平台中,人人都是信息的获取者,同时也是作品的创作者,这些平台其实就是很好的表演实践平台。比如,某个名为“朱一旦的枯燥生活”的视频号,以另类的表演方式和独特的剧情展现当代的社会问题,引发了许多年轻人的共鸣。这样的作品时长控制在10分钟以内,语言精练、主题突出,观看量极高。通过收集关注和点赞,创作者能够获取高额收益,表演者则能提高人气值。如今,高校学生整日与网络为伴,最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也大多都拥有属于自己的视频账号,学生们完全可以以这种方式进行表演创作。学校应当大力鼓励学生自主寻找这样的实践平台,并为学生提供表演服装、表演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并对学生制作出的短视频表演作品进行点评。学生可以单独设立账号,也可以组建团体,共同完成剧本的编写、表演、剪辑等工作。由于内容和题材比较自由,学生们将拥有一个无限大的发挥空间,构建属于自己的表演舞台。
这样的表演形式可以作为常规化的实践项目来开展,每名学生都能参与,但是,这不能作为产教融合的唯一形式,产教融合的实践仍要以传统表演形式为核心。目前,国内许多景区都开设了表演项目,如三亚的经典表演“千古情”,在国内非常出名,成为该景区的一大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国内许多其他景区也效仿这种方式开设类似表演项目,这为高校学生提供了实践机会。虽然景区表演有一定的专业性,但与剧组相比要求相对较低,适合作为高校学生的“练习基地”。高校可以与景区建立合作关系,将各届表演专业的在校学生派遣到景区,负责完成多角色的表演,并感受演绎氛围。这种实践是有偿进行的,学生们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次特殊的“勤工俭学”。在这样的演出中,尽管表演的舞台并不大,学生们的戏份也简单,但让学生提早感受表演的氛围,锻炼自己的“声、台、形、表”技能,对他们来说仍然是有一定意义的。
促进产教融合除了要做出实际行动外,还应该在理论教育上有所体现。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材的内容长期不更新,相对于时代发展已经非常滞后,学习这样的教材已经不符合当今青年人的审美和需要,也不能满足表演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建议有关部门在教材中增加一些与表演相关的行业发展现状、专业发展出路等信息,增强学生自主寻找实践渠道的意识。如今,各行各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表演专业应该加入一些新的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在学习表演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编剧、摄影技能,在校内组织微电影拍摄活动,以公益为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到社会援助活动中来。为了使学生能够随时塑造出不同的角色,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选修课程,如舞蹈、歌唱、形体训练等,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增强他们在行业中的竞争力,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
如今,影视行业中存在许多乱象,学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很容易被表演行业的名利所蒙蔽,为了个人的利益而选择拍摄一些低俗、失真、无下限、无营养的作品,这绝不是影视表演教育的初衷。在产教融合的背景下,学校一定要为学生打好素质和品质的基础。学校要多开展一些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观念教育,利用一些热门的优质影视作品,让学生思考表演艺术的价值所在。比如,爆火的电影《战狼2》和《我不是药神》,都是以现实问题为题材的优秀电影,这两部电影之所以获得超高的票房,是因为作品题材好,也是因为演员对人物的塑造到位。多对学生进行这样的引导,才能让他们在有限的实践机会中不放过每一个小角色,认真塑造、打磨自己的演技,追求精益求精,促进自我发展。
总之,在当今时代,高校戏剧影视表演专业的产教融合存在许多问题,同时也有很多机遇。一方面,高校要与外部企业合作,让学生站在真正的舞台上表演;另一方面,高校也要利用网络、信息平台为学生搭建自己的舞台。学校要紧密结合市场形势和学生发展需求,走出一条产教融合的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