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乌镇戏剧节运营研究*

2022-11-12 06:43
艺术百家 2022年4期
关键词:戏剧节乌镇剧目

苏 珊

(南京艺术学院 电影电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戏剧在人类文化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从古希腊宗教仪式中诞生,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将我们的文明凝刻在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舞台上。 进入20世纪,戏剧节逐步从欧洲开始兴起。戏剧节的举办旨在展示戏剧领域的成就、弘扬戏剧精神,通常持续数日,包括各种相关的戏剧活动和演出,有的戏剧节设有竞演环节,通过评选产生各类奖项。随着规模的逐步扩大,这种节庆形式不仅渐渐将人们审美体验与休闲娱乐有机地结合起来,还成为文旅融合活动的早期形式之一。传沿至今,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已形成了多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戏剧节。改革开放后,通过广泛地与西方戏剧文化的交流,中国的艺术家们拓宽了本土戏剧活动的空间和领域,开拓发展出了中国的戏剧节,并结合定向投资开发、多产业联动经营,将戏剧节推向多功能性文化活动的立体形态。其中,乌镇戏剧节是近几年发展较快、规模较大、运营较成功的戏剧节之一。2013年是“乌镇戏剧节”的元年,通过8年的运营和打磨,“乌镇戏剧节”已经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国际化戏剧盛典,同时借助“乌镇戏剧节”的文化活动,古镇旅游业也取得长足发展,极大助力了“文化乌镇”的品牌城市建设。2015—2020年,乌镇年均接待游客突破1000万人次,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5A级景区镇,位列省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分类考核第一。[1]乌镇景区如今已发展成为大运河沿岸一处集参观旅游、休闲度假、文化活动于一体的胜地。乌镇戏剧节自开办九届以来,乌镇戏剧节用它的热情、纯粹,甚至理想主义的戏剧精神与开埠千年的古镇创造性地碰撞、结合,不仅铸就了全世界戏剧爱好者的盛会,成为“文化乌镇”的一张名片,还带动了小镇文化、旅游、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

一、乌镇戏剧节的运营特点

戏剧节是以戏剧这一艺术形式为基础,以艺术展示、文化交流、休闲娱乐、观光旅游、艺术品孵化、受众培养等为目标的一种主题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目前西方较成熟的三大戏剧节分别为:爱丁堡国际艺术节(Edinburgh International Festival)、阿维尼翁节(Festival d’Avignon)、柏林艺术节(BerlinerFestspiele)。它们各具风格,但都有一套依据自身特点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运营机制。乌镇戏剧节的创办者通过对这些艺术节运作方案的分析借鉴,结合本土特色发展形成了四个主要板块:特邀剧目、青年竞演、小镇对话和古镇嘉年华。通过这四个主要板块的切分,戏剧节具备了多元性、专业性与交互性的特点,四个板块各具魅力,彼此相互支持依托,从戏剧演出、创作到对戏剧理论的研讨以及与受众的联动互通,打通了戏剧研发、生产、推广的各个环节。

(一)剧目的选择与创新

特邀剧目是乌镇戏剧节的主打单元,也是每年最受关注的单元。如何锻造精品?策划戏剧节的艺术家们不仅有扎根本土文化的创意格局,还保持着高水准的审美情趣。通过对过去八届艺术节展演的剧目和相关数据分析,笔者认为乌镇戏剧节的特邀剧目单元具有如下三个特点。

第一,主题性强。在剧目选择上,每届戏剧节的轮值主席会根据当年拟定的主题挑选相应的剧目参演,使戏剧节极具创意和个性。九届戏剧节,九个汉字,九个主题(图1)。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缩影,博大精深,通过对一个汉字的推导和引申,艺术家们挖掘它蕴藏的信息能量,推出一系列层次丰富的剧目,来传达乌镇的戏剧精神。

图1 乌镇戏剧节历年主题

例如,第七届戏剧节主题为“涌”,主办者解读为“百川赴海,以滔滔之涌流”。它们在众多经典文本的基础上取其“意”而改其“形”,在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舞台展现形式等方面涌现出令人耳目一新的灵感与创意,蕴含着现代人对戏剧主题的解读与思考。这些被注入新生命的经典作品在古镇剧场里大量涌现,使参与者对全球戏剧发展的近况与态势有了直观的了解。

第二,种类繁多。特邀剧目甄选的范围是放眼全球,因而汇聚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戏剧艺术的多种认知与理解。在疫情之前举办的第七届乌镇戏剧节中,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28部特邀剧目上演,共计141场次,如希腊国家剧院的《特洛伊女人》、德国柏林布莱希特剧院的《高加索灰阑记》、莫斯科艺术剧院的《卡拉马佐夫兄弟》等优秀的剧目。即便在疫情后举办的第八届戏剧节中,全新启用环湖剧场放映了8部国外戏剧节中精选的优秀剧目,多元的文化在这里交融,戏剧传递着对文化的诠释和对艺术的追求。

第三,品质优良。在数量逐年递增的同时,戏剧节的轮值主席始终把握艺术质量关,鼓励大胆创新,因此特邀剧目的遴选理念与审美导向一直紧跟世界戏剧发展的步伐。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发展,各个领域已经具备能力与实力步入世界领先水平。每届戏剧节的轮值主席在此时都煞费苦心,投资者也不惜代价把时下顶尖剧目引入戏剧节,使国人一睹为快。如2017年第五届的特邀剧目《叶普盖尼·奥涅金》在俄罗斯著名导演里马斯·图米纳斯的诠释下,惊艳又震撼,迅速在业内产生热议。戏剧在中国虽起步较晚,但近些年发展迅速。在戏剧的快速发展中我们对西方戏剧的学习、研究、探索从未间断过。这一单元高质量的运转,无疑为我国研究西方戏剧提供了重要而便利的平台。

(二)竞演的激励与培植

乌镇戏剧节创办的初衷是希望能够用戏剧影响更多的人。黄磊曾明确表示,青年竞演是乌镇戏剧节的核心和初衷,其目的就是想要挖掘中国戏剧的后备力量。戏剧艺术现场性的传播形式,决定了观演关系的独特性,这既是它的魅力又是它的局限。如今,戏剧在移动手机和网络面前几乎快被忽视,如何让人们走进剧场?在现代社会如何创造戏剧新的生存模式?围绕着这些问题,乌镇戏剧节的创办者既将戏剧不可分割的载体——剧场嵌入文化古镇之内,又将戏剧的主体——创作者聚焦于锦瑟年华之中,从而提升了戏剧的影响力与生命力,为戏剧搭建起一个集孵化、推广、传播为一体的优质平台。

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数据资料(表1)显示参选作品的数量逐年上升,即便是疫情也未能减弱青年人对戏剧创作的热情。在第四届戏剧节,主办方将入围作品名额由12个增加至18个,以扩大其影响力,并且巧设环节,通过多种方式的激励,推动着青年戏剧人摩拳擦掌、不断接受挑战。

2.非营利性私营机构。在法国成人教育领域中,非营利性私营机构主要致力于成人的非正规学习。根据业务量和培训时间,他们排在以利润为导向的私营机构之后,排名第二。2014年,这些机构完成了业务总量的25%,提供了22%的培训时长。由于是非营利性质,这些机构会接受政府部门的补贴,这些补贴主要来自青年和体育部(Ministry ofYouth and Sports)、社会事务和卫生部(Ministryof Social Affairs and Health),少数来自国家教育部(MinistryofNational Education)。

表1 乌镇戏剧节“青年竞演单元”数据资料

首先,青年竞演单元由高规格评委团队评出最佳戏剧、最佳个人表现及小镇特别关注等奖项,并为最佳戏剧团队提供一定数额的奖金用于支持剧目加工完善和团队成员观摩国外戏剧节。其次,根据每年戏剧节的主题为竞演团队规定三个创作元素,这种元素命题的戏剧创作方法赋予了创作者更多想象空间。例如第六届突破性地用“形容词、名词、动词”这种含有包容性的元素,在暗合了本届“容”主题的同时,更进一步地激发创作团队的想象力。最后,特邀剧目与青年竞演联动,为创作团队提供了更大的舞台。第六届特邀剧目单元中特别设置了“青年乌托邦”单元,分别收录了前五届青年竞演中的优秀剧目,这对青年戏剧创作者而言无疑是最大的褒奖。

(三)“对话”的包容与多元

小镇对话单元是一个百家争鸣、博采众长的平台。“小镇对话”这个题目的定位就很准确,弱化了学术性的讲座、研讨、论坛的概念,强调了“对话”的形式,使其内容更亲民,形式更灵活。因为乌镇戏剧节是商业化的运作模式,所以它的运作机制与市场结合比较紧密,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再加上前来聆听受众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它的学术活动的定位更偏向于大众化和普适化。探讨的话题也涉猎广泛,除了名人专访、剧目推荐外,对戏剧的创作理念、文化内涵、发展方向等也有较深入的剖析。它的主要功效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活动和剧目的宣传与推广。戏剧节中精彩纷呈的剧目展演常常会引起观者的热议,受众也有很强的意愿希望和主创者分享一些创作谈和观后感。如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开设的工作坊“解锁莎士比亚之语言”、尤金尼奥·巴尔巴主讲的“论剧场创意”、导演尤里·布图索夫主讲的“契诃夫:一个时代的革命”,以及针对具体剧目的“思考《海鸥》”“跨越国界的戈多”“经典的重新演绎——孟京辉《茶馆》创作谈”等多人探讨,这些“对话”使观者不仅对戏剧有了更透彻的了解与更深入的认知,还学习到了一些较新的创作理念与方法。主创也通过观众的反馈,有了对剧目进行修复与完善的方向。

第二,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讨论。专家讲座大部分是以谈话的方式进行的,围绕着一些较热门、较前沿的主题展开讨论。如:“后疫情时代的剧场”“文学、剧场、女性”“东方元素与当代戏剧”以及铃木忠志谈及的“戏剧是什么?”等直接涉及对戏剧精神的理解和戏剧文化的剖析。也有不少专家谈到戏剧创作技术性的问题以及一些交叉学科、艺术融通等种种话题,从表演、舞美、影视技术,甚至延伸到建筑等。如以“欧丁工作示范——欧丁之即兴技巧”“超越舞台和荧幕的《黑夜黑帮黑车》”“互相侵蚀的戏剧与影像艺术”“建筑中的戏剧”等为主题的工作坊和论坛。

第三,以名人效应带来广泛的社会关注。文艺界的名人会在此以小镇对话为窗口跟观众建立面对面的交流。如:“寻道·推门——濮存昕表演工作坊”“徐峥、黄磊、何炅:影视剧和舞台剧的跨界”“一场马未都的美学普及公开课”等,这样的活动每次都一票难求。利用名人效应,提升戏剧节的文化品位,引来多阶层人士对活动的关注,从而提高戏剧节的社会效益。

小镇对话单元的活动数量逐年递增,形式也丰富多样,如对话、工作坊、论坛、朗读会、峰会、展览、戏剧小课堂等,从艺术展演到文化交流与推广,戏剧节的重心取得了平衡。小镇对话曾邀请意大利的尤金尼奥·巴尔巴、日本的铃木忠志、丹麦的尤金诺·芭芭、俄罗斯的里马斯·图米纳斯等一众外国戏剧大师,体现了乌镇戏剧节的国际性、前沿性与学术性。大师们在技术、理论、观念等诸多层面与国内的戏剧人以及戏剧爱好者进行了近距离、深层次的沟通,丰富了戏剧节的内容,深化了戏剧节的内涵。

(四)嘉年华的交融与狂欢

在戏剧节期间,古镇嘉年华会邀请全球各国演出团体在乌镇的街头巷尾开展路边巡演,不仅增强了戏剧环境氛围,还形成了戏剧文化的狂欢盛宴。自2013年以来,这一单元邀请了欧、美、亚等几个大洲多个国家的艺术团体齐聚西栅,西方艺术团以独特的肢体、音乐、影像、表演等多重艺术表现形式展现西方的戏剧文化;与此同时,昆曲、相声、杂技、魔术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表演与它们并行其中。乌镇戏剧节每年通过“古镇嘉年华”组织上百个民间艺术团体,演出场次达上千场。这种规模的露天表演形式在国内其他艺术节中并不多见。形式多样的路演作品不仅仅局限于戏剧演出,还有大量的传统民间艺术的展示,比如傩戏、木偶戏、地方戏曲等。戏剧节还对很多非专业艺术团队提供展演机会和食宿全免的优质待遇。此举措吸引了不少民间艺术团队踊跃参与,为许多民间艺术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和较大的发展空间。在第六、第七届戏剧节中,古镇嘉年华还邀请了藏族民间团体演出藏戏,开拓了民族戏剧的发展空间,又一次拓宽了戏剧节的表演领域。

戏剧的魅力,主要就体现在它的现场感与时效性。舞台上的演员走上街头,挣脱了舞台的束缚,与游客零距离互动,使戏剧深入民众,使民众融入戏剧。在阿维尼翁戏剧节与爱丁堡戏剧节中,路演单元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它让戏剧不再是象牙塔里的艺术,改变了民众对戏剧的认知,有效地进行了戏剧的推广;它让游客有了全新的旅游体验,使文化和旅游立体地融合在一起;它为全球的戏剧从业者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交流空间,多元的戏剧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如果说最初的乌镇戏剧节是一场业内聚会的话,如今的乌镇戏剧节已经成长为实实在在的国际戏剧盛会。

二、乌镇戏剧节对当地文旅产业的影响

(一)推动了戏剧文化发展

乌镇戏剧节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戏剧活动已在当地营造出一个有机的戏剧生态空间,为戏剧人搭建了一个自由、包容、相互学习的交流平台,推动了戏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具体来讲,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对传统戏剧的再造与升华。每年戏剧节引进的复排经典剧目,大都体现了当代人对经典的重构和解构,不仅融入新的时代词语,更赋予了经典剧目现代化的哲学解读与思想辨析。第二,多源文化的沟通交流。戏剧节在剧目选择上追求多国家、多民族、多文化的剧目呈现。在精筛传统欧美优质剧目的基础上,还适当加入了亚、非、拉地区的剧目,形成乌镇戏剧节的多文化交流。第三,戏剧的孵化与培育。“戏剧孵化基地”是乌镇的常设机构,对口支持青年艺术家作品的孵化。戏剧节的青年竞演给新生代的艺术工作者们提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其中优秀的青年竞演中获奖的作品,经过再创作再打磨的培育,还有机会登上特邀剧目单元。第四,多样化的戏剧表达形态。在戏剧创作中鼓励跨界融合,集聚更多的艺术元素,展现戏剧的包容性,不断创新戏剧的表现形式,体现戏剧的人文思考。特别是在2020年,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戏剧节暂停举办,创办者就利用网络资源,在乌镇实景拍摄戏剧人生活生产真人秀《戏剧新生活》,寻找戏剧—网络—生活的交融点,将戏剧文化与景区风光通过新媒体手段进行推广,对戏剧节的多元化发展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2)带动了乌镇旅游产业发展

戏剧节的创办者之一陈向宏曾总结道:“时至今日,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了改变。传统文化是古镇的基调,但不能局限于传统而不发展。旅游加文化的驱动,才能带动整个镇的商业和产业发展。现代文化引入古镇,反而让古镇魅力四射。我希望乌镇是平台,是一个能承接现代艺术、科技、文化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向周边地区辐射。”乌镇戏剧节自创办以来,乌镇景区游客数逐步增长,经营收入、净利润水平取得了显著提高。

从乌镇镇公布的统计公报提供的数据(图2)可以看出:除2020年后由于疫情防控的要求,景区收缩经营造成游客和营业额开始下滑外,2013—2019年,乌镇游客人数和收入增长明显,并保持较高水平。游客人数的大幅度提升与乌镇戏剧节的成功开办有着必然的关系,开办之前乌镇只有每年的5~8月才属于旅游旺季,而2013年后,每年10月的中下旬引来的滔滔人流创造了一个新的旺季,正是这样新形态的文旅项目为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图2 2012—2021年乌镇景区游客人数与收入统计[2]

(3)建立了立体化产业链

2014—2019年是乌镇戏剧节的高速发展期,其间乌镇通过文化活动聚合多元主体,逐渐引发了一种持续的、广泛的关注,为发展注入多维动力。如: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落户乌镇,乌镇成为永久会址;2015年10月,以旅美艺术家、作家、诗人木心的名字命名的“木心美术馆”开馆;2016年3月,“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在乌镇北栅丝厂和西栅举行;2016年12月,首届乌镇国际未来视觉艺术展举办;2019年3~6月,“时间开始了——2019乌镇当代艺术邀请展”成功举办……除了艺术上相关项目支撑与呼应外,旅游、商贸等方面的配套也在升级。从传统乌镇发展到了度假乌镇、会展乌镇、文化乌镇,乌镇形成了交通运输、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等快速发展与相互促进的局面。从2012年到2021年,乌镇的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保持稳步上升态势,其中第三产业发展最快,贡献最大。2020年,乌镇入选首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乌镇通过艺术、科技、旅游、商业等多行业的协同发展,形成各个产业联动,逐步建立了立体化相互支撑的产业链。

三、乌镇戏剧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诚然,乌镇戏剧节的发展对当地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它的高速运转,影响力越来越大、辐射面越来越广,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一)旅游资源有待合理开发

2003年,乌镇在保护利用原有的古建筑基础之上,实施整体性的重新布局改造,对房屋、水域、古迹进行了翻新、加固与整修,兴建了酒店、剧场、展馆等场所。随着乌镇戏剧节的成功举办,其影响力不断增大,每年在戏剧节到来之际,大量的演出团队、工作人员、游客,都汇聚在乌镇西栅景区内,巨大的客流量已接近景区承载的极限。可眺望1.5公里外的东栅景区,却没有安排戏剧节相关活动,较西栅冷清许多。由于举办规模的逐年递增,目前的活动空间过于集中致使旅游资源的调配失衡,在西栅喧嚣热闹的背后也带来了“超负荷”的旅游垃圾、废气废水以及对古建遗迹破坏等问题,给小镇环境保护造成了沉重的负担。对比欧洲的几个大型戏剧节,主办方在举办活动时更注重艺术节与城市之间的联结,空间分布上完全没有景区、围墙的束缚,整个城市甚至周边小镇都在活动范围内。比如英国爱丁堡戏剧节,几个重要的展演项目分布在城市的多处剧场和名胜之中,其他的演出分布在城市的各类场所,比如教堂、学校礼堂、购物中心、户外广场等,使客流得到了合理的分配,有效减轻了环保压力。因此,要跻身一流国际戏剧节,乌镇还需对旅游资源进行更合理的整合与开发。

(二)运营水平有待提高

乌镇戏剧节人流量最大的一届是2019年举办的第七届乌镇戏剧节,10天之内在西栅景区内共有141场次的线下演出。在景区的运营管理、服务接待和活动空间等方面,乌镇也暴露出不少弊端,如:景区内客房量不能满足需求,交通拥挤,剧场工作人员不足,主题文创产品较少等。乌镇戏剧节作为一个文旅融合的项目,从运营理念、模式和文化活动组织等方面已达到较高水平,但从旅游服务角度来看,还需要对“吃”“住”“行”“购”等方面的服务水平进行进一步的提升。目前,戏剧节的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未完全到位,主体商业运营缺乏有效竞争机制,人性化的配套服务尚未完善。因此,乌镇未来需要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完善、优化和提升,构筑景区文化内涵和商业运营模式相互支撑的发展体系,从而探索旅游与文化、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人性化、科学化、现代化的运营模式。

(三)发展策略有待调整

新冠肺炎疫情对世界各国文旅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020年上半年,文化节庆活动纷纷取消或延迟,有些戏剧节也将演出活动完全放在线上进行。2020 年 8 月后,疫情防控趋于稳定,有些国家和地区逐渐开始恢复现场演出。图2显示,2020年乌镇戏剧节由于疫情停办,乌镇景区全年接待游客266.04万人次,比上年下降67.5%;全年营业收入比上年下降63.5%。待全国疫情态势稳定后乌镇景区逐步恢复运营,2021年乌镇戏剧节再度举行,乌镇景区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和营业收入虽较上年有所增长,但大不如前。疫情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在这样的特殊情况下,戏剧节等同类活动该如何生存并延续下去已成为现今众多组织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剧场经营者之一,丁乃竺针对此问题谈道 :“危机很多时候也是一种转机。疫情对各个行业、对所有人的生活都产生很大影响,但是在所有的行业中,可能没有一个行业像表演艺术那样受到那么直接、那么明显的冲击。因为这个行业是人的行业,从台上到台下,幕前到幕后,所有的活动都与人有关。所以当疫情发生后,需要我们隔离或者保持距离时,剧场就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的确,从疫情暴发到防疫逐步趋向常态化的过程中,人们也从最开始的混乱期逐步进入理性思考与实践摸索期。2021年乌镇戏剧节克服重重困难恢复活动,对原有的形式与结构也进行了调整,采取了“线上+线下”“剧场+广场”等多种方式开展戏剧活动,使重返戏剧节的戏剧人和观众也深切体会到剧场体验的珍贵。但对主办方而言,未来依然面临着重重挑战,仍需要探索多样态的发展平台、多元化的合作机制、切实有效的方针路径,使戏剧节具有较强的生存力,从而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四、乌镇戏剧节未来的发展路径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文化产品既有意识形态,又有商品价值的双重属性,意识形态属性要求文化产品履行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社会功能,商品属性决定文化产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可以通过市场交换获取经济利益、实现再生产。[3]乌镇戏剧节的运营,从效果上已经超越了艺术本体的意识形态属性,扩展了戏剧的功能与价值,实现了文化交流、旅游资源开发、文化产业发展等更多样的功能。剖析乌镇戏剧节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探索出其未来的发展路径,有利于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合理分配文旅资源

纵观国内外戏剧节成功案例,运营者均依靠一些优质的资源作为基础保障,如:文化资源、资本资源、技术资源、制度资源等。运营者应对这些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后,将其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旅游资源。通过制定科学的策略,因地制宜,把短期运营和长效发展相结合,形成戏剧节“矩阵”效应。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不仅成功地将戏剧与小镇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还将戏剧的表演场所合理分布在城市的各个古建内外,将有形的、无形的资源进行合理地规划与统筹,以产生市场价值,满足市场需求,促使城市经济、文化相互推进发展。[4]目前乌镇戏剧节的举办规模在现有的空间内已经达到了一个饱和点,空间布局过于集中,使旅游活动超出了环境的承载力,出现负效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将文化乌镇做大做强,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积极统筹协调、整合跨区域资源要素,以空间线性方式推进小镇经济、文化、环境和谐发展。用大型文化项目或重点旅游地点做“点”,以轴线连接各个文旅空间,通过重点轴线的开发和渐进扩散形式,带动各个景区及景区周边经济的发展。其中,生态环境脆弱的区域,应划分为单独区域控制游客数量,既满足当地发展需要,又不损害未来的发展资源,逐步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乌镇需找出艺术活动、商业运营、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的平衡点,进而更好地协调区域间的不均衡发展的问题,加快旅游产品创新和新兴业态引进,提升文化项目的生命力以及文化乌镇的整体实力。

(2)完善旅游供给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

为打造可持续发展的优质旅游消费环境,乌镇需要逐步完善和丰富戏剧文化旅游的供给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高参与者的满意度,从而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首先,通过建立戏剧节各相关行业的工作规范和标准,促进旅游经营水平不断提升。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建立有效的综合监管机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其次,创新智慧旅游服务模式,加大旅游服务相关技术研发与应用,推进服务设施的提档升级,提升旅游服务的便利度和安全性,将服务向高品质、多样化和特色化升级,推进智慧旅游发展。最后,打造政府、市场和社会组织等不同主体共同参与、相互协作的多元供给格局,实现提升行业整体服务水平。从服务理念、服务方式,服务过程等细节入手,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优化服务环境,以细节体现品质,使服务与受众的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需求更加匹配。注重旅游基础设施的充足和多样、旅游服务设施的智能化与便捷化、旅游服务人员数量上的保障与专业性的加强,使整个旅游供给产业达到产品好、环境美、服务优、效益高、消费者满意的目标。

(3)增强主体市场活力,探索未来发展空间

文化与旅游活动从来都不是边缘产业,而是现代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经济产业。从历史发展来看,尽管文旅产业经常遭受困难和打击,但依然维持增长态势,是极富韧性的产业。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致使许多线下活动停办,全球的旅游业、商业活动都受到了巨大影响。目前,我国已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在巨大的冲击下一些企业被迫转型、倒闭,但也有许多企业凭借自身优势以及强大的韧性,迅速进行策略调整,恢复到了疫情前的状态。一些创新性的文旅活动涌现出来。结合在戏剧领域较成功的举措,笔者认为乌镇戏剧节朝着以下三个方向发展。第一,运用多种传播平台进行宣传与推广。如一些官方平台组织了戏剧展映、戏剧综艺、戏剧课堂等;还有民间组织利用社交群或者自媒体等进行作品宣传、线上戏剧、线上读剧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使人们保持对戏剧的热情不灭,对戏剧节的期待不减,同时也是对戏剧宣传和推广的手段,为观众再次走进剧场打下基础。第二,利用科技手段建立线上与景区、剧场的连接互动。如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使虚拟和现实相互结合,尝试创建一种可以使受众沉浸到环境中观剧、游览、交流的方式,模拟出现场的体验感。新科技的注入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构建合理的多场景融合空间也是今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发展的一个方向。第三,在后疫情时代,推动艺术的人文关怀力量。“疫情”的来临,人类在直面生存危机后思想和行为产生了一系列变化,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生活、情感等问题深层次的认识和思考,同时也为戏剧创作带来了欲望和素材。正如戏剧创作中的概念“欲左先右,欲前先后”一般,疫情带来的“停滞”是为了迎来戏剧更进一步的发展。戏剧的现场性与旅游的亲历感终究是无法替代的,度过疫情的艰难,各行业逐渐复苏,相信乌镇戏剧节会迎来它的又一次新生。

猜你喜欢
戏剧节乌镇剧目
学校里的戏剧节
舞台剧目
新见晚清民国传奇剧目十一种
第七届江西艺术节·第十一届江西玉茗花戏剧节演出安排表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乌镇
优秀剧目进校园
在乌镇做一场戏剧的梦
第二届中国校园戏剧节演出日程表
第六届江苏省戏剧节、第七届江苏省音乐舞蹈节隆重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