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捷,林庆文,李胜生,陈园园
(安徽省地质实验研究所,合肥 230001)
生态环境监测为我们了解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提供了理论数据[1]。环境监测的项目众多,主要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及生态环境等监测。水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监测的一项重点内容,其监测结果可为水污染的治理提供全面的信息支持,对防治水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开展水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途径之一[2-3]。甲醇和丙酮是常见的工业溶剂,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丙酮在生产和使用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对环境水体中甲醇、丙酮的监测很有必要。
综合国内外相关标准和文献,水中甲醇和丙酮含量的测定方法有比色法[4-5]、分光光度法[6-7]、液相色谱法[8]和气相色谱法[9-21]。比色法和分光光度法实验流程长,干扰因素多,分析灵敏度和测定结果的重现性均比较差。液相色谱法测定甲醇时,水样经过简单的预处理就可以直接测定,但液相色谱仪需要使用紫外检测波长,基线波动较大,不利于低含量样品分析。
笔者采用顶空直接进样,选择SH-Rtx-WAX 型聚乙二醇毛细管柱作为色谱分离柱,用氢火焰气相色谱法检测,对顶空进样条件和色谱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同时依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进行样品加标回收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精密度和准确度均满足要求[22]。
气相色谱仪:GC 2010-Pro 型,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日本岛津公司。
顶空进样器:AHS-7900A 型自动顶空进样器,最高加热温度为250 ℃,北京中仪宇盛科技有限公司。
氮气:纯度不小于99.999%(体积分数),南京特种气体有限公司。
氯化钠:分析纯,使用前于500 ℃灼烧2 h,冷却至室温备用,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
甲醇、丙酮:色谱纯,美国天地有限公司。实验用水为超纯水。
1.2.1 顶空进样器
平衡温度:80 ℃;平衡时间:30 min;取样针温度:100 ℃;传输线温度:110 ℃。
1.2.2 气相色谱仪
色谱柱:聚乙二醇毛细管柱(30 m×0.25 mm,0.5 μm,日本岛津公司);分流比:5∶1;进样口温度:220 ℃;检测器温度:280 ℃;色谱柱升温程序:初始温度为50 ℃,保持6 min,以10 ℃/min 速率升温至100 ℃,保持2 min,再以10 ℃/min 速率升温至200 ℃。
甲醇、丙酮混合标准溶液:(1)甲醇、丙酮质量浓度分别为20、2 g/L;(2)甲醇、丙酮质量浓度分别为200、20 mg/L。取适量甲醇和丙酮,用水稀释定容。
甲醇、丙酮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取7 只10 mL 容量瓶,分别加入3.0 g 氯化钠,然后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甲醇、丙酮混合标准溶液,配制甲醇、丙酮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其中甲醇的质量浓度分别 为0、0.40、1.0、2.0、10.0、20.0、50.0 mg/L,丙 酮 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0.04、0.10、0.20、1.00、2.00、5.00 mg/L。
1.4.1 样品采集与保存
在现场采集样品时,瓶内液面上不留空气,塞紧瓶塞,一直保持密封状态,同时采集平行样,冷藏保存,并于24 h 内分析。
1.4.2 样品测定
取10.0 mL水样,置于顶空瓶中,加入氯化钠3.0 g,密封,摇匀,在1.2 仪器工作条件下同甲醇、丙酮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一起测定。用色谱峰面积标准曲线法定量。
2.1.1 平衡温度
选择含丙酮5.0 mg/L、甲醇50.0 mg/L 的加标水样,对不同平衡温度进行试验,观察不同热平衡温度对甲醇和丙酮色谱峰面积的影响,结果如图1 所示。由图1 可以看出,丙酮和甲醇的色谱峰面积随热平衡温度的上升而不断增加,表明随着温度的增加,气液平衡时气态中甲醇和丙酮的浓度越来越大。但是温度越高,进入气态的水分也会增加,而且顶空瓶内部的压力也会过高,有安全风险。综合考虑,选择热平衡温度为80 ℃。
图1 不同热平衡温度对应的甲醇和丙酮色谱峰面积
2.1.2 平衡时间
选择含丙酮5.0 mg/L、甲醇50.0 mg/L 的加标水样,设置平衡温度为80 ℃,对不同平衡时间进行试验,观察热平衡时间对甲醇和丙酮色谱峰面积的影响,结果如图2 所示。由图2 可以看出,增加平衡时间,色谱峰面积增加,当平衡时间大于20 min 时,色谱峰面积增幅减缓;当平衡时间大于30 min 时,色谱峰面积几乎不变,表明此时已经达到动态平衡。综合考虑检测效率及测定结果的稳定性,选择平衡时间为30 min。
图2 不同热平衡时间对应的甲醇和丙酮色谱峰面积
2.1.3 取样针温度和传输线温度
取样针温度、传输线温度对甲醇和丙酮色谱峰面积影响不大,但会影响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取样针温度、传输线温度的设置主要考虑因素为顶空进样器的热平衡温度。取样针温度要高于热平衡温度,这样可以使气相物质完全进入传输线,不会有物质残留在取样针口,同时传输线温度稍高于取样针温度,这样可以保证气相中的物质可以完全进入到气相色谱仪,同时也能保证少量进入传输管路中的水分不至于凝结在管路中。综合考虑,选择取样针温度和传输线温度分别为100 ℃和110 ℃。
2.2.1 色谱柱
色谱柱的极性对甲醇和丙酮的分离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分别选择DB-5 柱、OV-624 柱、SH-Rtx-WAX 型聚乙二醇毛细管柱对甲醇和丙酮进行分离,结果表明,SH-Rtx-WAX 型聚乙二醇毛细管柱对甲醇和丙酮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故选择SH-Rtx-WAX 型聚乙二醇毛细管柱作为色谱分离柱。
2.2.2 色谱柱升温程序
进样口温度高于传输线温度,这样可以保证物质全部以气态进入气相色谱柱,甲醇和丙酮在50 ℃柱温条件下保持3 min 左右,在恒温阶段已经出锋,为了将其它残留有机物利用载气全部带出,可以加快升温速率。综合考虑,选择1.2.2 色谱柱升温程序,甲醇和丙酮得到了良好的分离。图3 为含丙酮5.0 mg/L、甲醇50.0 mg/L 的加标水样在选定条件下的色谱图。
在1.2 仪器工作条件下,分别测定甲醇、丙酮系列混合标准工作溶液,以水中甲醇和丙酮的质量浓度(X)为横坐标、以色谱峰面积(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工作曲线,计算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
在10.00 mL 纯水中分别加入40 μL 甲醇、丙酮混合标准溶液(2),配制甲醇质量浓度为0.80 mg/L、丙酮质量浓度为0.08 mg/L 的空白加标样品溶液,在1.2 仪器工作条件下平行测定7 次,按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计算待测物质的方法检出限[23]。
甲醇、丙酮质量浓度线性范围、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及检出限见表1。
表1 甲醇、丙酮质量浓度线性范围、线性方程、相关系数及检出限
在空白水样中加入适量的甲醇、丙酮混合标准溶液,配制低、中、高3 种质量浓度水平的加标样品溶液,每种质量浓度水平平行制备6 份,在1.2 仪器工作条件下分别测定,结果见表2。由表2 可知,甲醇、丙酮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3%~100.9%、84.6%~108.0%,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93%~3.95%、1.01%~4.32%,均满足精密度和准确度质控要求[22-23]。
表2 加标回收与精密度试验结果
建立了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环境水体中甲醇和丙酮的测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环保、快捷,无需二次处理样品,减少了试剂用量,适用于环境水体中甲醇和丙酮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