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 钊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部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道法课标》”)。2022年4月2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将2022年版《道法课标》向社会发布。2022年版《道法课标》基于核心素养培育,对青少年法治素养提出了新要求,需要道德与法治课教师掌握并在教学中加以落实,需要青少年学生准确理解并积极践行。
法治观念是2022年版《道法课标》规定的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的维度之一。那么,什么是法治观念呢?2022年版《道法课标》中这样规定:“法治观念是指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利义务相统一的理念,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人们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为。”
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培育青少年哪些方面的法治观念呢?依据2022年版《道法课标》,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在2022年版《道法课标》的“课程目标”部分中,对法治观念表现之一的“宪法法律至上”培育要求为:“理解宪法在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权威,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尊崇宪法和法律。”宪法法律至上观念来源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这一理念。其内涵包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作为人民意志的最高体现,宪法自然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严格;为彰显宪法权威,我国设立国家宪法日,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等等。
2022年版《道法课标》对法治观念表现之二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培育要求为:“了解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对任何人的违法犯罪行为都依法予以追究,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一条基本原则。
2022年版《道法课标》对法治观念表现之三的“权利义务相统一”培育要求为:“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这一点是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具体落实: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
2022年版《道法课标》对法治观念表现之四的“守法用法意识和行为”培育要求为:“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以及未成年人保护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用法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其中,小学阶段着重引导学生初步树立法治观念,并且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中阶段则注重引导学生树立公民意识与国家意识,崇尚法治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2022年版《道法课标》对法治观念表现之五的“生命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培育要求为:“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在2022年版《道法课标》中,生命教育和安全意识教育在“健全人格”核心素养的课程目标中也有所体现,只不过这里主要是从法律的外在强制约束力的角度对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进行了要求。
培育法治观念对于学生成长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2022年版《道法课标》强调:“培育学生的法治观念,有助于他们形成法治信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高中阶段提到的是“法治意识”核心素养,义务教育阶段使用的是“法治观念”核心素养,产生差别的原因是研制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时,相关文件中还没有“法治观念”的提法,现在有了,自然用更正式、更规范的表述。实际上,二者是一回事,只不过法治意识比较笼统,法治观念则更符合义务教育启蒙性和体验性的要求。
2022年版《道法课标》从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两个层次对法治观念核心素养提出了新要求。
在课程总目标层面,主要体现为以下方面:学生能够具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理解宪法的意义,知道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能够初步认识到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规范和保障作用;形成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和权利义务相统一观念;遵守规则和法律规范,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意外伤害,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在学段目标层面,首先,把握义务教育阶段法治观念核心素养的一体化要求,体现有梯度的衔接教育。以学生初具规则意识到确立法治观念为例:第一学段(1~2年级),要求学生遵守学校纪律,维护课堂秩序;第二学段(3 ~4 年级),要求学生具有规则意识并学会遵守规则;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生知道宪法,感受宪法对社会和生活的重要性,形成初步的法治意识;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了解法律对个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其次,要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特殊性与差异性。比如,针对法治观念在国家安全方面的要求,2022年版《道法课标》中对于第一、二学段的学生没有明确要求,但是对第三、四学段的学生提出了要求:第三学段(5~6年级),要求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有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责任;第四学段(7~9年级),要求学生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的构建,2022年版《道法课标》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以“成长中的我”为原点,由“自我认识”到“我与自然”“我与家庭”“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国家和人类文明”,不断扩展学生的认识和生活范围,以道德与法治教育为框架,有机融入国家安全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劳动教育,以及信息素养教育,金融素养教育等相关主题,强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革命传统和法治教育。其中,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是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两个基础领域,与以往相比,2022年版《道法课标》更加突显法治教育的分量。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1~9年级四个学段的学习主题数据统计如下:
第一学段(1~2年级)入学教育 道德教育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法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 国情教育7个 10个 6个 3个 10个 0个第二学段(3~4年级)入学教育 道德教育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法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 国情教育0个 11个 5个 4个 7个 4个第三学段(5~6年级)入学教育 道德教育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法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 国情教育0个 7个 4个 8个 6个 5个第四学段(7~9年级)入学教育 道德教育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法治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革命传统教育 国情教育0个 0个 5个 16个 5个 5个 4个
四个学段中,法治教育学习主题共31个,分量最重。可见,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设置上,以法治为主题的教学占比正在逐步扩大。
2022年版《道法课标》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其实际生活为基础,分学段对法治教育主题内容进行了科学设计,建构了一个学段衔接、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内容体系。接下来,笔者将从小学及初中两个阶段对法治教育学习内容进行介绍。
小学阶段分为三个学段规定法治教育课程内容。第一学段(1~2年级),法治教育仅有3条学习主题,分别是:知道学校生活有规则,树立规则意识;讲信用,守约定,承诺的事情要做到;懂得爱护国旗、国徽,知道法律不允许毁损、涂划国旗、国徽。第二学段(3~4年级),法治教育的学习主题有4条,分别是: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树立参与意识和规则意识;知道法律能够保护我们的生活,了解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等生活中常用的法律;树立民主、平等观念,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在集体生活中平等待人;初步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第三学段(5~6年级),法治教育的学习主题有8条,分别是:初步认识法律的概念及特征,感受法律对个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初步了解宪法的主要内容,知道宪法是国家根本法、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认识公民的内涵,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认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对社会生活的意义,初步具备民主参与、责任担当意识;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等法律常识,初步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了解未成年人的权利,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认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危害,知道违法要承担法律责任,自觉抵制不良行为,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初步了解危害国家安全特别是社会安全的行为及防范措施。到了初中阶段,三个年级统合为一个学段,即第四学段(7~9年级),其中法治教育的学习主题共有16条。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赘述。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小学与中学在教学内容上的衔接,立足于1~9年级全体,审视所有教学阶段的内容要求和教学提示来设计教案,但要注意避免人为拔高或低幼化的学段脱节的倾向。
与之前的课标相比,2022年版《道法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这一部分内容。那么,何为学业质量标准呢?2022年版《道法课标》在“五、学业质量”中给了定义:“学业质量标准是以核心素养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具体表现特征的整体刻画。”其反映了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呈现出学生学习成效的具体情况,实现了核心素养、课程内容与评价的有机融合。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业质量标准按照四个学段分别制定,对于法治观念核心素养标准的刻画,是与政治认同、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等核心素养一起综合呈现的,体现了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综合课程所具备的特点。笔者为了便于一线教师加深理解,在下文中将法治观念培育相关的学业质量描述单独呈现,见下表。
核心素养 学 段 学业质量描述第一学段(1~2年级) 能够识别道路交通和安全标识,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能够遵守与他人的约定,遵守课堂纪律和作息时间,维护学校秩序;等等。images/BZ_15_297_2869_473_3166.png第二学段(3~4年级)能够结合实例讲述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意义,知道祖国领土神圣不可侵犯;简要分析遵守规则的重要性,能够结合日常生活讲述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的意义;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遵守社会规则;等等。
核心素养 学 段学业质量描述第三学段(5~6年级)images/BZ_16_238_475_414_1181.png能够结合个人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法律的重要性,知道宪法是国家根本法,了解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以及未成年人的权利,能够结合实例讲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能够用与生活相关的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能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公共秩序与社会安全,遵守法律规定;能够自我保护,有安全意识,抵制不良行为与违法行为,拒绝参与危害社会安全的活动;等等。第四学段(7~9年级)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具有宪法法律至上的观念,能够正确认识和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运用实际案例说明与生活相关的法律规定;能够结合实例阐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一国两制”的基本内容和意义;能够结合实例理解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阐明如何自觉维护国家安全;等等。
上表对义务教育四个学段法治观念的学业质量进行了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的描述,体现了阶段性与进阶性的统一。需要注意的是,一线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将学业质量标准与每个学段的学业要求统一、整合起来再进行把握。比如:在第一学段(1~2年级),通过学习要让学生能够形成规则意识,言行举止基本符合规定的准则和规则;在第二学段(3~4年级),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能够遵守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基本规范和法律;在第三学段(5~6年级),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掌握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规范和必备的法律常识,遵守公共规则,遵纪守法,能担当责任。在第四学段(7~9年级),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法律知识认识和评价社会生活现象,用法律维护自身作为未成年人的权益。
总之,2022年版《道法课标》对于学生法治素养的新要求是按照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标准等依次呈现的。一线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相关法治主题内容,聚焦培育学生法治观念核心素养,将课标中的具体要求统一、整合起来加以把握,从而展现义务教育整体要求与特定学段具体要求的统一性,这样才能提升法治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