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霞,解 军*,韩世范,朱瑞芳,张 亮
1.山西医科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山西 030001;2.山西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在医学科学中,护理学专业是一门技能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当前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和全民重视健康的背景下,人们对健康的标准和护理工作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有病医病”理念已经不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提前保健、健康监督、日常护理、养护结合使得护理专业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更加全面,也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广阔空间。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基础,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为目标,以训练学生创新创业思维方式和实践能力为途径的新型教育理念,是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一系列战略举措的重要组成部分[1]。山西省于2016 年9 月印发《山西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省内各高校结合自身情况,启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逐渐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并取得了有效的成果。新时代的护理服务已经愈加市场化、个性化、创新化,这对高校护理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挑战,只有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意愿与创业热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然而,受到传统理念的束缚,目前护理专业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情况不甚乐观,只有把握学生参加创业实践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从高校层面上持续推动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才能提升学生创新与创业的知识和技能,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目前,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3 个方向:第1 类为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研究,侧重于探讨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出现的新理念、新视角;第2 类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侧重于构建针对护理专业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第3 类为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研究,侧重于揭示目前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相关文献总结见表1。
表1 相关文献综述
从当前相关学者的研究情况可知,针对护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更多集中在理论领域,对于实证研究较为缺乏,特别是针对目前学生创业意愿不高的问题,需要综合多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山西省目前正处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就业压力大,因此,深度挖掘创新创业教育对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意愿的影响机制,不仅能够缓解山西省目前的就业压力,也能为山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及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提供思路。
2.1 研究假设 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观意愿会受到其家庭和学习环境影响,若学生的家庭成员和身边的同学朋友具有创业经历、学生在校成绩排名靠前,则对于创新创业教育能够表现出更强的参与性与能动性,从而提升教育质量。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主要包括设置创新创业类课程、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类竞赛以及为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提供配套政策。多样化的课程教学、与专业结合紧密的竞赛以及高校为学生提供的配套政策也会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产生影响,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1:学生个人因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配套政策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具有正向影响。
参与创业实践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学生对创业实践的初步认知,来源于自己身边的环境,即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意愿会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学校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类课程以及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类竞赛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参与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其表现出的创业意愿也将更加强烈。同时,学生通常承受风险能力较弱,高校的配套政策,如提供专项基金支持与一体化创业服务等都会影响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意愿。基于此,本研究提出假设H2:学生个人因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配套政策对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然而在当前背景下,只有高质量的创新创业教育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创业实践的意愿,从而实现由理论到实践的过渡。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学生所处的个人环境会影响到其参与学习的热情,而通过课程学习与参与竞赛所收获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又会提升学生的创业意愿。依托校内外创业实践基地的作用以及校内外指导教师的系统指导,与专业学习高度结合的实践项目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基于此背景,本研究提出假设H3: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在学生个人因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配套政策对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意愿的影响路径中发挥着中介作用。
2.2 模型构建 以学生个人因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配套政策为前因变量,以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为中介变量,以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意愿为结果变量,构建理论模型。在理论模型设计中,个人因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配套政策、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参与创业实践意愿均为潜变量,模型共包含32 个观察变量,具体组成因素见表2。使用AMOS24.0 构建理论模型,见图1。
表2 各潜变量及其观察变量
图1 理论模型构建
3.1 数据收集 目前,山西省开设护理专业的本科院校共6 所,这其中既包括省属全日制综合性大学又包括省属全日制高等医学类院校及以医学专业为主的全日制独立学院。本研究对该6 所院校护理专业一年级到四年级本科生开展调查问卷,问卷共包含个人因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配套政策、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参与创业实践意愿6 个部分,共32 道题,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在问卷完成后,开展了小范围预调研,根据预调研中存在的问题对问卷进行修改,同时咨询相关专家学者意见后形成最终问卷。为提高调研效率以及受疫情影响,正式调研于2021 年11 月采用微信问卷星形式开展,共发放问卷3 000 份,收回有效问卷2 928 份,其中大同大学343 份,长治医学院399 份,山西中医药大学353 份,山西医科大学722 份,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872 份,山西医科大学晋祠学院239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7.6%。
3.2 信效度检验 使用SPSS22.0 对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以保证实证研究的科学性。本次问卷信度检验所使用方法为Cronbach's α 系数检验法,效度检验使用KMO 值与Bartlett 球形检验法,具体检验结果见表3。从信效度检验结果可知,本次调研所得数据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表3 信效度分析结果
3.3 模型拟合度分析 使用AMOS 24.0 对所建立模型进行拟合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度较好,适合进行回归分析。见表4。
3.4 回归分析 对模型进一步做回归分析以判断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结果显示,直接路径效应的检验中,学生个人因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配套政策与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回归系数均为正,并且均在0.01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说明学生个人因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配套政策对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假设H1 得到验证。同时,此4 类因素与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意愿的回归系数也均为正,并且均在0.10 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可见其对于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假设H2 得到验证。间接路径效应的检验中,在学生个人因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配套政策对护理专业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意愿的影响路径上,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均发挥着中介作用,假设H3 得到证实。见表5。
表5 回归分析结果
本研究基于山西省6 所本科院校2 928 名学生的实证调查数据,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得出学生个人因素、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竞赛、学校配套政策对于护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质量以及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意愿均具有正向影响。同时,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在以上4 类因素对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意愿的影响中发挥着中介作用。为提升护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激发学生的创业意愿,现提出如下建议。
4.1 重视培养护理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注重个性教育,推行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生所处的不同学习环境会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以及参加创业实践的意愿产生正向影响。因此,高校应将学生的个性教育和创新创业意识培养有机结合,探索针对不同环境的学生提供个性教育的新模式,将个性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创业自信。
4.2 优化护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学生在校学习生涯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生育政策放开、社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剧增、年轻人生活节奏加快的背景下,老年护理、儿童护理、理疗保健、心灵关爱等对于护理专业学生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也为其创业带来新的机遇。因此,高校除了开设具有护理专业特色的创业基础类与技能类课程外,需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思维与创业技能的训练。优化课程设置与课程标准,突出实践教学,将专业知识的供给与市场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相结合,将临床专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相结合。
4.3 充分重视创新创业类竞赛的作用,贯彻落实“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精神,营造创新创业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意愿 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和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为护理专业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身的机会,使其明确自身将来努力的方向。为学生组队申报竞赛或训练项目配备专业的校内外指导教师,同时注重竞赛成果和训练项目的转化,并为成果转化提供有利条件,真正实现由创新到创业的一体化。
4.4 探索有护理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配套政策,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提供有力保障 提供创新创业专项基金,成立各类型护理实验室,充分利用各类创新创业基地、创新孵化基地,鼓励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科研活动,开发护理软件,申请专利等,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业思维。积极探索跨学院、跨学科协同创新教育新模式,借助跨学科优势将护理专业学生创新成果运用于实践。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与地方政府、各高校、大型医院、护理机构、康复中心等交流与合作,共同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创新型护理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