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 雄浑 旷达
——《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审美观照

2022-11-12 22:58
戏剧之家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佛家旷达

高 琳

(吉林师范大学 文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笔者将从整体感知入手,对整首词进行审美探究,分别从《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苍凉之感,雄浑之美,旷达之境界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审美观照。

一、苍凉之感

苍凉:苍有苍茫之意,苍茫,给人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凉,有悲凉之意。悲凉,我们可以理解为悲哀凄凉。

(一)“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首句的“大江”和“千古”是一个广阔的时空背景,给人一种空旷、辽远的苍茫之感。整句把波澜壮阔的长江与英雄人物相连接,在空间和时间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以雄健的笔力勾画出空旷、宏大的自然景色。

此句以江、浪等客观意象来借喻历史与现实。既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象,又写出古代那些才华出众的英雄人物。眼前的“浪”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本没有联系,但是作者通过“淘尽”这种浪漫的表达方式,将二者联系起来,便使我们可以感受到自然的永恒和生命的短暂。不论是多么有才华的英雄,最终都会被岁月的长河“淘尽”。通过写英雄人物的消逝,体现出了禅宗的“虚无”思想。“虚无”使我们想到“生死”,人生世事无常,自古以来,很多英雄人物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销声匿迹,就好似被滚滚长江水冲洗掉,在如此大的时空背景下,尽显悲凉之感。

(二)“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多情应笑我”,实际为“应笑我多情”的倒装句式。笔者认为这是一种带有伤感的自嘲。虽句式简短,但是却把作者当时的心境展现得很透彻。本词缅怀的对象是三国赤壁大战的英雄人物周瑜。作者追怀往事,怀古慨今,使雄姿英发、千古风流、年轻有为的周瑜与词人被贬黄州形成强烈的对比。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小乔初嫁”并非初嫁,赤壁之战时,小乔已嫁给周瑜十年,苏轼用美人来陪衬英雄,更显周瑜的风姿潇洒、韶华似锦、年轻有为。用“初嫁”描述,一方面,羡慕周瑜幸福的爱情;另一方面,又能体现周瑜“儿女情长”的一面。可见,周瑜并不是只会在战场上打打杀杀的人,也有柔情的一面,这样才称得上“风流人物”。周瑜的爱情幸福美满,而苏轼的爱情却屡遭不幸。发妻王弗与苏轼伉俪情深,可是王弗早夭。“十年生死两茫茫”,是声嘶力竭的悲痛呐喊,真情喷发,犹如火山。悲伤的苏轼,“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并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千言万语哽咽在喉,不知从何说起,只能以泪洗面,可见苏轼对王弗的思念多么深切!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是从服饰上描写周瑜束装儒雅,风度翩翩。“谈笑间”通过神态描写,表现出周瑜在战场上指挥从容不迫。“樯橹灰飞烟灭”四字生动地写出周瑜纵火烧毁曹军船只的情景。可以想象,这是何等的气势。结合当时的背景,苏轼如此羡慕和敬佩周瑜,是因为他觉察到北宋国力的衰弱,他时刻关心边庭战事,有着一腔报国的热忱。面对边疆危机的加深,苏轼十分担忧国家危难,他非常希望有像周瑜那样的豪杰人物,来扭转国家的现状,可见苏轼的爱国之情如此强烈。但作者被贬,一心报国却无法报国,于是感慨万千,因功业不成而悲痛、郁闷,这便体现他对建功立业的渴望。

苏轼在写这首词时四十七岁,而周瑜破曹之时年方三十四岁,并且成为了大都督。苏轼目睹宋朝的软弱无能,却无能为力,只能叹息华发早生,岁月蹉跎,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实现。这首词一方面感叹了周瑜的年轻有为和春风得意,另一方面又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功业未成。这是一种对那段苍凉悲壮历史的感叹,看似轻描淡写,实际却是沉郁不已。通过对比发现,苏轼和周瑜同样都是男人,但苏轼遭遇的种种不幸造成他有一种挫败感。由此可见,词中蕴含的情感中有伤感,有悲凉,但这绝不是简单的悲伤,悲伤只是小我,而这是一个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儒家文化支撑的大我。

(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不是简单地怀念英雄,感叹历史,而是苏轼对自己生命的一次新的审视。回忆过去,梦是虚幻的,苏轼的功名也是虚幻的,所以有一种悲凉感。苏轼心系百姓,忠君爱国,付出那么多努力,现在却是一场空,像梦一样。尝试用人生如梦消解自己的痛苦,随着痛苦的消解,他的功业也就都消解了。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既然“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么人生自然也如梦幻泡影。用佛家的人生如梦来空掉一切,空掉自己的痛苦、伤感。苏轼受《金刚经》四句偈体现的佛教思辨哲学的深刻影响,更多的并非以此来观照此岸世界的宇宙万物,而是以此来观照社会解读人生,这与他治理经学“多切人事”的通经致用态度是相同的。既然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那么人生自然也如梦幻泡影。人生如梦有一种虚无感,这种虚无感会产生悲凉感。

二、雄浑之美

雄、有雄健、雄壮之意,浑,有浑然、浑厚之意。雄浑,有雄健浑厚、雄壮浩瀚之意。苏轼作为豪放词派的鼻祖,描绘出了雄浑的赤壁江水景色。

(一)“乱石穿空”

“乱”可以看出岩石参差交错、险怪。“穿空”,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形象。乱石,不是人工造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乱石刺破苍天,创造出惊心动魄的情境,具有雄浑的特质。

(二)“惊涛拍岸”

“惊涛拍岸”也是自然现象,“惊”,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浪涛拟人化,赋予山海自然景色惊险绮丽的特质,“拍”我们可以感受到浪涛搏击江岸的遒劲,同时也能感受到乱石的锐利。

(三)“卷起千堆雪”

“雪”写出浪花之汹涌,江水拍打在江边乱石上溅起的浪花,因为看上去是白色,所以被苏轼比喻为雪。“千堆雪”,滔滔的江流卷起千万堆澎湃的浪花,如此雄壮浩瀚的气势,使读者为之振奋。

岸边乱石林立、惊人的巨浪拍击着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千万堆白雪。我们不难发现词人描写的赤壁江山景色集形、声、色于一体,为读者呈现一幅大气磅礴的画卷,空间上承载万里,时空上穿越千载,给人一种“大、广”的感觉。苏轼把对自然山水的观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结合起来,在雄奇壮阔的自然美中融注深沉的历史感慨和人生感怀。

三、旷达之境界

旷,有空旷、旷远之意。达,有豁达、达观之意。旷达,一方面,形容空间很大,另一方面也用来形容人精神境界之大。

(一)受儒家影响,积极入世

苏轼从小研读经史,早年受儒家学说影响很深。“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是世代文人所共同追求的人生理想,苏轼也不例外,他少时接受教育,便懂得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他胸怀大志,用儒家的道德规范约束自己,关心时事政治,为百姓着想,提出许多可行的方案来改善民生,同时也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深入的思考。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苏轼秉承着孟子倡导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思想。儒家思想使他始终忧国忧民,同时,也教会他积极进取,笑看人生。他抱着为国效力的政治理想,直言敢谏,却因讽刺变法的诗作,被贬黄州。虽然被贬,但是忠君报国、仁政爱民的思想一直深埋在他心底,从未消失。

儒家以民为本的思想对苏轼的影响颇大。苏轼心系老百姓,一心建功立业,即使在贬谪期间,也关心国家命运。他始终无法摆脱儒家情结。身为贬官的他,无法报效国家,只能“多情应笑我”。这种忧患意识很难得,表面看似平静,内心无时无刻不挂念国家。儒家思想一直激励着他,时刻以“礼”约束自己,乐观对待生活。

(二)用佛家思想,放空自己

“乌台诗案”期间,苏东坡饱受苦楚和羞辱,庆幸的是,他没有被推上断头台。经朝廷决定,他被贬谪到黄州,任团练副使。这对苏东坡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但是,不甘于屈服的苏轼并没有否定自己,或从此逃避政治、不关心现实,而是开始从佛家中来寻找人生的答案,寻找一种物我两忘的超然心境。在黄州期间,他静坐参禅,结识安国寺住持,从此“焚香默坐,深自省察,则物我相忘,身心皆空,求罪垢所从生而不可得。一念清净,染污自落。”(《黄州安国寺记》)他开始重新反省和审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面对挫折和困难,他更加从容淡定,坦然待之。

“人生如梦”,梦不是人生,梦是虚幻的、短暂的。苏轼尝试用“人生如梦”来消解积极入世而不得给自己带来的伤痛,用佛家思想解脱自己,人们在仕途遇挫时,佛家的四大皆空思想能让人不再痛苦,救人于苦海。真正的旷达,是心灵在经受种种磨难后才能有的广阔心胸,才能达到的精神境界。“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静似懒,达似放,学者或未至其所期,而先得其所似,不为无害。”(《答毕仲举书》)。苏轼学佛的最终目的不过是“期于静而达”,即为了求得对人生有一豁然洞达的认识和一种不萦于外物的独立宁静的心境。苏轼学佛在于以玄妙之理而归于使用,在于解决人生之精神需求,而不沉溺于超然玄悟高深莫测的佛理。这种旷达,已经不是性格,而是佛家的大智慧。

(三)学道家思想,再次入世

“一尊还酹江月”人生如梦一般,而眼前的大江和月夜是永久存在的。面对永恒的江山、历史的长河,苏轼认识到在自然面前自己是如此渺小、不足挂齿。词人以酒寄江、月,跨越的空间很大,然而江、月代表道家的自然,整个宇宙的万事万物都归于道家。从中也可以看出苏轼对自然的敬畏。这种敬畏不是单纯的崇拜,而是以自己的思想去探索自然,运用自然,脱离自然,最后回到自然中去。苏轼并没有被儒家入世而不得这种惨痛的现实打退,而是借山水寻求超脱,寄情于江、月,说明作者要回归自然,要过道家的生活。“乌台诗案”对苏轼的打击使他深刻体会到功名利禄皆身外之物,清醒地认识到在多年的仕途奔波中丢失了自己本身,于是他向庄子学习,从大自然中寻找自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老子形而上学的“道”,它是产生“万物”的根源。

君子居易以俟命,虽然一次次入世不顺利,但在被贬时,仍然等待朝廷任命,仍然忧国忧民、心系百姓,再次入世去杭州、儋州时,他为百姓疏通河道、种植杨柳,始终关心国计民生,虽然生活艰苦,他并没有沉于泥沼之中,而是把老、庄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的思想同儒家独善其身的思想结合起来,融会贯通三教的精华,将儒家的刚毅、道家的超脱和佛家的禅宗等境界相融合,形成自己旷达安静,顺其自然而又豪放不羁独特的人格精神。苏轼完美地诠释了入世精神和出世情怀。他可以从感性和矛盾的漩涡中解脱自己,追求精神、人格的解放,从而使其内心的痛苦得以慰藉。三种思想文化的碰撞使词人胸怀旷达,在面对困境时,能处之泰然。这绝不是简单的豁达,而是集儒家的积极进取和佛老思想的超脱于一体,形成旷达的精神境界。所以苏轼的旷达在于大喜大悲之后的大超脱。

四、结束语

《念奴娇·赤壁怀古》连接历史与现实,架起时间与空间,气势磅礴,不但能够使人在雄壮的美景之中徜徉、思考现实与历史的深邃,还能让人感叹人生命运的转瞬即逝以及在自然面前的渺小。艺术表现上做到了情景交融,具有极强的审美价值。这正是因为他的思想中融通了儒、释、道三家智慧的结果。儒家强烈的入世精神、道家的养生、佛家的出世,三者结合起来,东坡从这三教合流中寻求生活的乐趣,以抚慰自己内心的悲怆。很多学者在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进行鉴赏解析时,对词的内容以及风格评价是悲伤、无奈、豁达。苍凉可以包括悲凉,也可以包括伤感,甚至也隐含作者曾经受过的伤痛,但是作为审美词汇时,以一个艺术对象来进行鉴赏时,苍凉才更具有典型性、概括性,才能更切中读这首词时给我们的审美感受。壮阔、遒劲可以用来形容“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但是雄浑才更能概括出浑然天成的感受。豁达,只是想开了,看透了,苏轼此时的境界已经不能称为豁达的性格,而是将三家思想融贯于自身的大智慧——旷达。

猜你喜欢
念奴娇·赤壁怀古佛家旷达
旷达者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基于教师角色转换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课堂教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启发式阅读
失意时须有一种旷达的情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