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大木偶戏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艺术演进研究

2022-11-12 18:12杨也妮李小雨杨玉梅
戏剧之家 2022年1期
关键词:仪陇县川北大事记

杨也妮,李小雨,杨玉梅

(1.云南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2.四川省大木偶剧院 四川 南充 637000;3.川北医学院 图书档案馆,四川 南充 637000)

川北大木偶戏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保护,需要传承和创新性发展。然而,无论是传承还是创新性发展,追溯来源都很重要,有源才有根。项目组的前期研究已经对1950 年前的川北大木偶戏曲音乐做了分析,推论其在清朝初期入川时至“福祥班”时期的艺术构成、音乐风格特色以及演进发展。本部分基于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历史“大事记”的文本数据,以时间为线索,通过对事件进行分析,探究川北大木偶戏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演进过程中与社会文化交融后发生的文化碰撞和变迁。研究结合文献和对川北大木偶代表性传承人的访谈,以深度描写进行叙事探究,追溯川北大木偶戏在新中国成立以后前三十年的历史,特别对这一时期大事件影响下的音乐发展进行分析,为的是不遗漏川北大木偶发展历史中的任何一个阶段,也为了更好地反思历史,为传承川北大木偶艺术服务。

一、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大事记”

研究采用的文本数据主要来自吴应学先生收录的四川省大木偶剧院“大事记”,关于“大事记”如果多个文本之间不一致,本文以对川北大木偶代表性传承人的访谈文本为准。以下是整理后的最终研究文本数据。

1950 年,在外地演出川北大木偶戏的“福祥班”(也被称“李家班”)被当地政府召回,在四川省仪陇县文化馆登记,更名为“仪陇县木偶宣传组”,李家班第三代传承人李章祥担任组长。

1952 年,为了配合土地改革,“仪陇县木偶宣传组”更名为“仪陇县木偶宣传队”,招收了龙从直、落兴成等一批学员,队长仍然由李章祥担任。

1953年,国家号召“公私合营”,3月“仪陇县木偶宣传队”被收归国有。

1954 年5 月,“仪陇县木偶宣传队”被改为“仪陇县新民木偶剧团”,李章祥任团长。

1955 年4 月1 日,剧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调演,在北京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演出《出祁山》和《斗牛宫》;4月14 日进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等演出;后又在使馆区礼堂为各国驻华使节演出。同年,招收了岳大元、胡文胜等一批学员。

1956 年,撤销“仪陇县新民木偶剧团”和“仪陇县新生木偶剧团”,合并建立“仪陇县木偶剧团”,团长李章祥,副团长谢人杰、李泗元。

1957 年10 月,整风学习,历时两个月。之后改组了剧团领导班子,由仪陇县文教局吴光万兼任团长,龙从直任副团长,由仪陇县文教科发演出许可证,允许对外演出。

1958 年4 月,南充地区文教局召开会议,贯彻中央关于戏剧实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会后,剧团移植排练了《迎亲船》和《排山倒海》两出戏剧,这是剧团第一次上演现代戏。

1960年3月,仪陇县文教局派于名忠做剧团政治指导员,重新改组了团委会,民主选举李泗元任团长。4 月,剧团为返乡视察的朱德委员长演出;6 月,招收赵德成为学员;7 月,派李泗元、曾良忠到南充地区导演训练班学习。

1961 年,中国木偶艺术剧团周易人、陈世民等来剧团了解“阴阳班”(又叫“肉傀儡”)的演出形式,并学习剧目《幽王回宫》。4 月底,成都市木偶剧团沈慕垠来剧团整理和排练《幽王回宫》,同时还教授曾良忠表演手掌木偶《猴子改过》《打老虎》等剧目。

1962 年,剧团招收了和发兴、秦映兰等一批学员。

1963 年,恢复传统木偶表演形式“阴阳班”,并拍剧照制作贺年片送往四川省文化厅。

1964 年4 月,全国京剧汇演后,古装戏一律停演,剧团排练演出了《红灯记》《芦荡火种》《白毛女》《江姐》等现代戏,改编了《彩虹》。

1965 年,为了解决大木偶的造型问题,调川剧团美工胡玉林、邹一志来团与李发海组成造型小组,经过5 个月的艰苦制作,打造了《水牢记》《红绸舞》《逛新城》《国乐合奏》等剧目的木偶,在此期间,四川省副省长李林枝来仪陇视察剧团工作,给予了鼓励。

1966 年5 月,剧团创作的木偶戏《山村红花》(编导李发海,主演李泗元、丁建平)以及《国乐合奏》等剧目参加南充地区文艺调演,在南充市演出20 余场。

1967 年8 月,在“破四旧”的历史背景下,剧团停止了正常工作,大木偶头像和服装道具多数被焚烧。

1969 年,经仪陇县革命委员会批复成立“仪陇木偶剧团革命领导小组”,于名忠任组长。

1971 年6 月,仪陇县木偶剧团被撤销,一部分人调离,一部分人下放农村。

1972 年10 月,仪陇县革命委员会将下放人员和已调离人员全部召回,充实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中。宣传队下设川歌话剧队和木偶演出队(李泗元任队长),分别进行演出活动。两队的性质均为全民所有制。

1973 年,移植演出现代川剧《智取威虎山》。

1974 年4 月14 日,恢复“仪陇县木偶剧团革命领导小组”,杨先武任组长。10 月,赴贵州省贵阳市河滨剧场演出20 余天。同年,招收了李天玲、黄仕琼、陈建、沈爱民等一批学员。

1975 年12 月,进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演出剧目有:歌舞《逛新城》、四川清音《幺妹子有志气》《红高粱上飘红旗》《张思德智擒土豪》和《智取威虎山》中的“打虎上山”“打进匪窟”等。

1976 年3 月,经上级党组织批准成立党支部,唐向东任支部书记;同年,演出传统剧目《白蛇传》,移植演出《送菜》《渡口》。

1977 年3 月,剧团被评为仪陇县文化系统先进单位。12 月,四川电视台拍摄剧团演出剧目《女民兵打靶》《延安儿女热爱毛主席》《孔雀开屏》《伞上火圈》《独轮车表演》等,制成电视纪录片送北京电视台播放。

1978 年6 月,团长李泗元被南充地区文化局推荐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并参加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会上被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四川分会第二届理事。同年,剧团创作演出《洗衣歌》《顶水舞》《车技》《唱着歌儿上北京》《我爱北京天安门》《老两口学毛选》《器乐合奏》《欢迎亲人解放军》等剧目。

1979 年12 月,团长李泗元由南充地区文化局推荐为四川省政协委员,出席在成都召开的四川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同年,剧团演出传统木偶剧目《铡美案》(导排:李泗元)。

二、从“大事记”看川北大木偶戏三十年艺术演进过程

根据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关于川北大木偶戏的“大事记”,研究把这三十年的大木偶戏演进分为三个时期。

(一)平稳过渡期

从上面的文本数据看,刚刚解放的时候,虽然“福祥班”已经登记更名为“仪陇县木偶宣传组”,但根据张猷猷的田野调查,“这个称号似乎并没有对李家的演艺生涯产生什么影响,在这之后的几年中他们依旧穿行于川北大地”。之后的几年几经更名,收归国有,经营性质已经变了,由私有变为了国有,但剧团的演出方式并没有什么改变,到1954 年,也“并没有改变他们游走于乡土社会的演出方式”,他们依旧行走在乡土之上,为自己的生计,为家族的事业,为他们喜爱的艺术。

1955 年,剧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调演,进中南海怀仁堂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到使馆区为各国驻华大使演出,凭此完成了川北大木偶戏在新中国历史上的首次高级别亮相,展示了川北大木偶戏的传统剧目《出祁山》和《斗牛宫》。同期,“剧目工作者通过老艺人们的表演与回忆,抢救了一批大木偶传统剧目作为剧团的保留剧目,如《火焰山》《通天河》《白蛇传》等。”

这一时期,是大木偶剧团从“福祥班”过渡到“木偶剧团”的关键时期,不但抢救记录了一些传统剧目,而且去北京完成了一次亮丽展示,也参与了小规模的涉外演出。1950年-1955 年间,除了演出团体名字更替比较多,大木偶戏并没有新增剧目。大木偶戏的表演形式、剧目、声腔和伴奏都仍然沿袭了“福祥班”时期的川剧风格和特色,仍然是川剧和大木偶表演结合的传统。这一时期的大木偶戏处于继承传统的平稳过渡期。

(二)曲折发展期

1956 年,“仪陇县木偶剧团”的建立具有标志性意义。虽然剧团团长是大木偶戏表演行家,但是,那一年县文教局派来了一个“根本不懂戏曲”的“政治指导员”,紧接着整风学习,“政治学习从此成为戏班子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远远超过了演戏本身。”那时出去演戏需要“许可证”。由于“反右”“反极左”“清队”和“一打三反”等政治运动“一波接一波地到来”,剧团一度“基本上已经处于瘫痪的状态”。

1964 年,停止“演三分传统戏和七分现代戏的剧目分配原则”,“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样的古装戏一律停演。后来,剧团经历了“破四旧”,被迫焚烧传统大木偶和道具戏服;剧团两次被解散或撤销,一部分人调离,一部分人下放农村;“福祥班”班主李章木在1971 年第一次仪陇县木偶剧团被撤销时,“不得不离开他生活了60 多年的木偶戏班”。

从剧院1956 年到1972 年的“大事记”来看,这是非常艰难的一段时间。1964 年以前还可以“三七开”同时演出传统戏和现代戏,1964 年以后就只能演出现代戏了。剧本内容和主题都相对单一,有一段时间,川北大木偶戏的戏曲音乐以京剧为主。因为,剧团于1971 年曾经派“赵德成和唐绍英等七、八个人去南充京剧团学习京剧,学了《智取威虎山》片段。”在这期间,大木偶剧团的原创剧、移植剧和改编剧都相当少,很明显,演出也少。

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木偶剧团仍然在1958 年完成了《迎亲船》和《排山倒海》两个现代戏的移植排练;也完成了跟其他剧团如中国木偶艺术剧团、成都市木偶剧团的相互交流学习;整理和排练了《幽王回宫》;一度恢复了传统木偶表演形式“阴阳班”的表演;虽然1964 年“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统统被赶下了艺术舞台,但是,又排练演出了《红灯记》《芦荡火种》《白毛女》《江姐》等现代戏。这一时期的川北大木偶剧目经历了“传统川剧”到“传统川剧(三分)+现代戏(七分)”再到“革命现代戏”的历程,同样,川北大木偶戏这一时期的戏曲音乐也经历了“川剧的各类唱腔和伴奏”到“川剧和现代戏伴奏和唱腔各分秋色”再到“京剧伴奏和唱腔”或者“由京剧改编的川剧现代戏伴奏和唱腔”的历程。六十年代中后期的川北大木偶戏唱腔和伴奏已经结合了京剧的元素。

(三)走出困境期

1966 年-1976 年是国家发展历史上比较特殊的十年,然而,从大木偶剧团经历的“大事记”来看,1964 年的形势就已经比较严峻了。该研究仅仅从大木偶剧团的“大事记”里去寻找属于大木偶戏发展的“阶段性”。根据一般的说法,1973-1976 年属于特殊的“十年”期,可是从“大事记”文本数据看,似乎从这一时期开始,情况逐渐好转起来。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大木偶戏开始活跃起来,有了不断排戏和外出表演的记录。实际上,川北大木偶戏再次恢复活力是从1972 年10 月四川省仪陇县革命委员会将下放人员和已调离人员全部召回并充实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中开始的。之前,整个剧团只有李发海一人进入“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而这次,“宣传队下设川歌话剧队和木偶演出队(李泗元任队长),分别进行演出活动。两队的性质均为全民所有制。”剧团恢复后,虽然1973 年仍然演出的是移植现代川剧《智取威虎山》,但紧接着1974 年就跨省去了“贵阳”连演20 余天,1975 年更是进北京参加全国木偶皮影戏汇演,演出剧目相当丰富,有歌舞、四川清音和现代戏。

1976 年剧团移植演出《送菜》和《渡口》的同时,演出传统剧目《白蛇传》,标志着传统剧目的悄然回归。随后的1977 年和1978 年是成果丰硕的两年,不仅有《女民兵打靶》《延安儿女热爱毛主席》《孔雀开屏》《伞上火圈》《独轮车表演》等剧目被制成电视纪录片送北京电视台播放,还有剧团自己创作演出的《洗衣歌》《顶水舞》《车技》《唱着歌儿上北京》《我爱北京天安门》《老两口学毛选》《器乐合奏》《欢迎亲人解放军》等剧目。1979 年,剧团在团长李泗元的带领下演出的传统木偶剧目《铡美案》让川北大木偶传统剧目的回归之路更加明朗。“大事记”显示,从1972 年至1979 年一切都在逐渐回暖,川北大木偶也在遭受重创后开始复苏,大木偶戏的产量和质量都逐年稳步上升。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川北大木偶虽然也演出革命现代戏,但已经不是唯一,出现了歌舞、四川清音、杂技这样丰富的变化,也迎来了“传统戏”的回归。

三、结语

综上所述,川北大木偶戏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从五十年代初的平稳缓慢发展,到随着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而起起伏伏,再到七十年代中后期逐渐走出困境,迎来了传统剧目的悄然回归,表演形式也逐渐多样化。川北大木偶戏发展历程的背后有川北大木偶艺人在艰难时期的不懈坚持、不断探索,所以才能在艰难中走向移植和改编其他剧种的优秀剧目之路。剧团从演“传统戏”到“传统戏+现代戏”的三七开演出原则,再到“完全演出现代戏和样板戏”,最后到七十年代末传统戏回归,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剧目的变化,还有木偶形象的创新,也有音乐、唱腔和伴奏的转变。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破四旧”对传统川北大木偶和道具服装的焚烧“是川北大木偶被迫远离木偶传统形制的一条分界线,而‘文革’期间的政治要求和历史进程促使木偶戏进入‘现代化’时期。”研究人员在读文献的时候会为传统大木偶被焚痛心,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过去的历史值得我们反思,我们在反思历史的时候也要展望未来。据文献记载,正是因为现代戏的植入和传统大木偶的焚烧促使热爱木偶的李发海、胡玉林、邹一志三人组艰苦地再造木偶,使得大木偶形象最终得以传承和发展。这段不同寻常的历史和大木偶艺人的不懈坚持最后都融入大木偶戏的特质里,成为一种传承。川北大木偶戏能够历经300 多年延续至今,除了其自身的魅力和热爱它的川北大木偶艺术家们,还有它在发展历程中经历的与时代文化的碰撞,在这个碰撞过程中,它也吸收了其他文化艺术的精华,让我们看到了大木偶除了能表演传统川剧,还有其他的可能,无论是造型、服装、音乐还是表演形式。从这一点来讲,哪怕大木偶戏曾经经历了很艰难的日子,这样的历程对其发展也是有益的,对后来大木偶的传承和创新也有所启迪。

猜你喜欢
仪陇县川北大事记
川北医学院附属四川宝石花医院
川北医学院附属四川宝石花医院
大事记
仪陇县:营商环境大优化 民生福祉大提升
仪陇县:农民工服务专项行动做足“实”字文章
全省根治欠薪暨劳动保障监察工作座谈会在仪陇县召开
一月大事记
仪陇县有机蚕桑发展思考
一月大事记(2019年2月1日~2月28日)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