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晓馨|复旦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由儿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学家陈默提出的青少年“弱现实感”现象及其十大成因,一度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但似乎鲜有人探究:当代青少年究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感?这种现实感如何在青少年身上体现?笔者认为,在中国当下的情境中,青少年的现实感一定程度上源自对公民身份的定位,体现在个体和社会的连接之上,且这种连接应该是多元、多层次和多维度的。
中国青少年“现实感”缺失的一大原因在于体会不到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即他们很难在个人作为个体的存在与集体的现状之间找到应有的关联。有学者指出,改革开放后,个体主义兴起,权利、自由和自我实现慢慢取代过去集体主义伦理强调的责任、义务和自我牺牲,成为新的标准。对于现在的青少年来说,由于没有经历因集体的孱弱而造成个体境遇不佳的生活经验,他们可能并不认为“救亡图存”是自己人生的首要任务,也难以体会类似电视剧《觉醒年代》中的各种情绪。同时,因为个体的发展并不必然经由集体的发展而实现,他们对于个体利益的追求更加显得理所当然。
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青少年在追求自我利益时往往会忽略一点:尽管他们也许不再背负具体的任务,但不能割裂的是,他们仍然是国家和社会中的公民。我们所认知的青少年的“弱现实感”,正是这种感知不断弱化趋势下的产物——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双重性进一步变为了一种二元性,造成他们与现实情况的距离。消弭这种距离的落脚点在于,在教育上强调他们的公民性,因为个体只有将自身视为权责共存的公民时,才会产生与社会的连接。换言之,这才是青少年需要具备的“现实感”。
对于自己所在的社会能进行不同层次和维度的定位,是青少年应该有的“现实感”。一个人生活的环境是多层次、多维度的,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出对于社区、家乡、国家和全球的不同层次的认同,同时也要能够体会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张力,并在时空维度上了解历史、畅想将来。
这种“现实感”的获得与公民教育密不可分。在公民教育相关理论的发展历程中,公民教育已经从简单地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公民身份或者国族认同发展到多层次、多维度的模式。这一模式希望青少年能够形成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能够培养出对公共生活的责任感,并能够跨越社群与不同的人进行互动。
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公民教育强化青少年身上的“现实感”,主要依靠两个方面:一是使青少年在认知上具有常识,二是使青少年在行动上乐于实践。
“常识”来源于对事物来龙去脉的认知,如农作物是怎么长出来的,怎么变成我们餐桌上的菜肴,其中经过了什么样的过程;又如,在城市中生活的青少年,因为参与的活动大多与升学有密切的关系,导致他们可能对于城市生活的运行规则并不了解——银行是用来干什么的?共享单车为大家带来什么便利,又存在什么问题?……这些都不该被漠视。“实践”则需要借助切身的体会来与课堂的识记进行交互性验证,从而入脑入心。如同亲手做过小板凳后才会对木榫结构有一定了解,青少年只有通过触碰和感知,去接触不同的人群,才会对事物及社会有更加深入的洞察。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实现多层次和多维度的公民教育应该依托不同的手段。例如,中小学阶段可通过开展综合学科教育项目,大学阶段可通过开设服务学习类课程等方式,来帮助青少年了解世界,在认知和实践的交互中,产生与不同层次的群体和社会更加深刻的连接,从而更加清晰地定位个体在集体中的位置,与现实离得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