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菲菲 沈绮媚
(宜丰县人民医院,江西 宜丰 336300)
桡骨远端骨折即在桡骨远端3cm范围内发生的骨折,以老年人最为常见[1],如不能积极治疗会导致骨折部位出现畸形,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而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疾病最有效的方式[2]。骨折术后的康复治疗对患者骨折愈合极为重要,尤其是在术后早期,要及时根据患者情况引入康复训练,可避免患者发生骨折复位困难问题[3],可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尽快恢复患处功能,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中频治疗仪是利用其中频电流刺激,骨骼肌肉在电流作用下发生收缩和舒张,可以加速治疗部位的血液循环及淋巴循环,同时刺激治疗部位的神经末梢,引起神经反馈,调节神经传导功能,起辅助康复训练的作用,可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3]。有报道显示,中频治疗仪在治疗损伤性腰痛及治疗坐骨神经痛中都取得较好的效果[4-5],为观察中频治疗仪康复干预对桡骨远端骨折术后愈合时间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分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医院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2例。(1)纳入标准:①经X线平片检查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6],距离桡骨远端关节面3cm以内的骨折。包括3种类型:A型关节外骨折;B型部分关节内骨折;C型复杂关节内骨折。②首次发生桡骨远端骨折。③均采取手术复位治疗,经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位移方向、程度及关节损伤情况后需采取手术复位。④无其他基础性疾病。⑤对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此研究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对电极片过敏,在使用电极片后皮肤红肿、瘙痒等不良情况出现;②当前存在因其他创伤或感染急性炎症;③合并恶性肿瘤;④既往因心脏疾病安装心脏起搏器;⑤存在精神疾病无法正常交流。根据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为(59.5±5.6)岁;A型8例、B型6例、C型1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5例;年龄41-74岁,平均年龄为(58.7±6.2)岁;A型9例、B型7例、C型15例。2组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2 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手术复位后,经X线检查确认复位情况良好后给予患者石膏固定,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治疗。包括消炎镇痛、营养支持。术后恢复期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如抬高患肢可有利于静脉回流,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功能恢复训练,训练内容以患肢肌肉的主动舒缩活动为主。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增加中频治疗仪(北京金豪商贸全日康J18B型)辅助患者康复训练。具体如下:从术后第1天开始,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以锻炼手指关节为主,通过伸展和屈曲关节进行训练,每天3次,每次10分钟左右,并逐步增加训练量,从手指关节到肘关节,再到腕关节,注意考虑患者的接受能力。在进行主动康复训练的同时,增加中频治疗仪辅助干预。其使用方法为在患者术后将治疗仪的电极固定于骨折部位的远端及近端,以患者耐受程度来调节电流强度,每次持续刺激30分钟,1天2次,治疗期间根据患者表现随时调节电流强度,注意观察患者有无肌肉抽搐及粘贴电极片部位不适等,如有不适需立即终止治疗。骨折后康复训练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在患者出院以后也要继续进行干预,护理人员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的康复训练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出院后训练的指导,注意提醒患者每天回医院进行治疗。2组患者均进行45天的康复训练,嘱患者每月复查1次并记录结果。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1)患者腕关节功能。采用腕关节功能Cooney评分表[7]进行,在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4个月后进行评估,评分包括5个维度,分别是:疼痛、功能、握力、活动范围及屈曲/伸展活动度,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65-79分为可,65分以下为差,计算优良率。分数越高,表示功能越好。(2)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4个月的骨密度。骨折愈合标准为:骨折处无压痛及叩击痛;腕部可正常活动;经X线检查确认骨折处有骨痂形成,且连成一片,骨折线模糊,嘱患者及时复查,术后复查骨折愈合越早则所需愈合时间越少。采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DEXA)测定骨密度,测定时嘱患者将患肢前臂放于射线范围内,由放射科技师操作仪器即可得出患者骨密度结果,骨密度正常值为100%,减少1%-12%属于正常范围。(3)患者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血清炎症因子及骨硬化蛋白水平。比较2组患者的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血清炎症因子及骨硬化蛋白(SO),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8]测定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及SO。抽取患者血液5 ml,经1000 rmp离心1分钟,取血清,再将酶复合物用稀释液稀释后,加血清及阴性、阳性对照,以及质控品,近1小时的孵育,然后洗板,加底物,30分钟避光反应后加种植液即完成反应部分,最后读数,由数值来判定结果。(4)不良反应。观察2组患者术后康复训练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疼痛程度采取口述评分法进行评价,分为无痛、轻微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和极度疼痛5个等级,患者根据自身感觉选择最恰当的描述,同时记录出现伤口渗血的患者数量。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骨折愈合时间、骨密度、血清炎症因子及骨硬化蛋白含量用(±s)表示,用t检验,发生不良情况的患者数以百分数(%)表示,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取轶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 结果
5.1 2组腕关节评分对比: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腕关节评分。优8例,良14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为70.97%;对照组评分分别为优1例,良8例,可15例,差7例,优良率为29.03%。2组患者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10,P<0.05)。术后4个月,观察组患者腕关节评分。优16例,良11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7.10%;对照组患者评分为优5例,良12例,可8例,差6例,优良率为54.84%。2组患者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80,P<0.05)。
5.2 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骨密度比较: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术后4个月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骨密度比较( ±s)
表1 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及骨密度比较( ±s)
组别例数 骨折愈合时间(w)骨密度(%)术前 术后4个月观察组31 15.58±1.02 75.24±7.21 70.63±5.51对照组31 17.14±1.13 76.01±7.32 67.45±5.62 t / 5.756 0.417 2.250 P / <0.01 0.678 0.028
5.3 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骨硬化蛋白含量比较:术前2组患者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术后1个月血清CRP、IL-6及S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及骨硬化蛋白含量比较(x±s,n=31)
5.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中出现疼痛的程度低于对照组,出现伤口渗血等不良反应的患者数也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桡骨远端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的原因在于老年人骨质疏松,较年轻人更易发生骨折,且术后康复较慢。骨质疏松多见于老年女性,由于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分泌减少,骨质的形成和吸收的平衡被破坏,骨质结构脆弱,在外力作用下易发生骨折。桡骨远端骨折后主要表现为腕部剧烈肿胀,痛感强烈,手腕部无法正常活动[9]。在进行手术复位后,为使患者尽快康复,需早期进行康复训练[10]。在术后第1个月根据患者恢复情况依次进行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功能训练,但主动训练的依从性不高,康复效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应用中频治疗仪对康复进行干预[8]。
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是改善关节功能的关键,通过康复干预可以加快骨折术后愈合,防止骨质丢失,减少畸形和移位的发生[11]。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骨密度大于对照组,表明应用中频治疗仪有助于促进患者的愈合,减少骨质流失,增加康复训练的效果。其原因为:中频电刺激可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并抑制破骨细胞的产生,从而促进骨折的愈合,通过增加钙质沉积以降低骨质疏松程度。术后功能训练是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的重要措施,但仅仅通过患者自主训练会增加患者伤口的疼痛,训练量过大时,还可能造成手术伤口裂开、渗血等不良后果,可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愈合时间。而中频治疗仪是利用低频调制的中频电疗技术,集电疗、热疗于一体的物理治疗仪,其机械作用可以在深部肌肉组织产生揉捏按摩作用[12],因此自主训练的同时应用中频治疗仪,可以在适当减少患者的自主训练量的同时也达到更好地促进骨折愈合的效果,有效避免了患者因训练量过大引起的伤口疼痛及渗血等。且常规的自主康复训练需要患者主动进行,若依从性不高,康复效果就难以达到,应用中频治疗仪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一点。中频治疗仪可以明显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也能促进局部的淋巴回流,从而减轻组织的肿胀程度,促进局部组织的愈合。由此可见,患者自主康复训练的同时应用中频治疗仪,可以更好地促进患者骨折愈合以及骨密度的提高。骨折发生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外周血各类炎症因子表达异常,对组织恢复是十分不利的[13],炎症反应是由于骨折对周围组织造成损伤所导致的,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血清中的CRP、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观察组患者术后的炎症水平是低于对照组的,其原因在于中频治疗仪可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刺激新陈代谢,从而降低炎症反应。骨硬化蛋白在骨骼的重建中起负调控作用,可影响成骨细胞的增殖及钙质沉积,根据本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骨硬化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说明中频治疗仪有较强的降低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的作用,减少了骨硬化蛋白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使患者愈合加快。CRP是一种存在于血清中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质,当机体遭受损伤发生炎症时快速升高,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标志物,IL-6也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炎症指标,且能诱导CRP的升高[14],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越高则表示机体炎症越严重,而中频治疗仪有震颤作用,可以扩张血管,加快患者患处的血液循环,有效减轻骨折部位的水肿、加快淤血的吸收,促进炎症更快消退。且中频治疗仪能直接作用于血流的加速,降低血清骨硬化蛋白水平,可以增加酶活性,促进骨细胞的增殖,进一步缩短桡骨远端骨折的愈合时间。患者在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时,由于伤口未能完全愈合,会引其疼痛或渗血等不良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中频治疗仪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要少于对照组,说明使用中频治疗仪进行康复干预可以减少患者的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其原因在于中频治疗仪可以提高组织细胞有氧氧化能力,有效激活神经元细胞,缓解疼痛。在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活动范围由小变大、功能锻炼的频率、持续时间、强度逐渐递增,确保骨折部位无疼痛[15],但是患者在进行自主训练时,会存在训练量不足或训练量过大的情况,训练量过大还可能会造成骨折端再次移位的后果,增加患者的痛苦。借助中频治疗仪进行康复干预,在保障训练的安全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中频治疗仪主要是对骨骼、肌肉及血流的刺激,不仅不会增加患者痛苦,更促进了骨痂的形成,改善机体微环境,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且中频治疗仪的使用是给予患者的肌肉电刺激,只会有轻微的肌肉震颤,不需要患者自主进行大幅度活动,也减少了患者伤口渗血的出现,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效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腕关节功能位是保证肢体能正常活动的保障,桡骨远端骨折手术复位后往往会累及患者腕关节,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在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患者腕关节的功能位。从本研究结果看,应用中频治疗仪进行康复干预的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比对照组患者更快且更好,这说明中频治疗仪有加快腕关节功能恢复速度的作用。其原因在于中频治疗仪可以舒筋活血,防止手术后肌肉的粘连以及瘢痕的增生,起到更好地恢复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效果,减少对患者正常自理能力的影响。
综上所述,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中频治疗仪干预康复后,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少骨质流失,促进患者腕关节功能的恢复,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有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