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十四五”,中国服务业站上了新的发展方位。
从内部来看,服务业成为中国经济巨轮行稳致远的中流砥柱。
——地位日益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服务业规模持续扩大,由从属地位跃升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和增长动能,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稳定器”,在优化结构、促进就业、拉动消费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动能日渐充沛。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传统服务业的供需两端都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新兴服务业特别是数字服务业却迎来了发展机遇。疫情催生了许多新兴服务业态,“云旅游”“云健身”“云会展”等“无接触服务”展现出充沛的生命力。
从外部来看,服务业成为我国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开放成果斐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多次出台服务贸易促进政策,搭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载体和平台。服贸会就是一张亮丽的名片,自2012 年创办以来,取得了丰硕成果,见证了中国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历程,为促进全球服务贸易繁荣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增长势头强劲。2012 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长6.1%,高出全球增速3.1 个百分点。到去年我国服务贸易已连续八年稳居世界第二位。
我国服务业形成了良好的内部和外部发展基础,但站在新的发展方位上,仍需回答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如何消弭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影响。尽管在国内有效的防疫举措面前,中国服务业屡现修复性增长态势,但全球疫情大流行使得服务要素的国际流动进一步受阻,增加了我国服务业恢复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在危机中发掘新机遇和新动能,创新发展方式,化解问题阻碍,促进服务业修复性增长。
二是如何驾驭技术实现内容创新。数字技术革命正在对服务业进行重构和迭代,此次疫情中催生了方方面面的服务创新。服务形式的“鸟枪换炮”固然可喜可贺,但我们更需要寻求服务形式背后服务内容和产品创新上的突破。打造中国服务业的坚强内核,里子更为关键。
三是如何以“内循环”高效联通“外循环”。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已成为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中之重,是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应对全球变革的必然选择。在外循环不尽畅通的情况下,扩大内需形成动能强劲的内循环,既是未雨绸缪,也是当务之急。
尽管荆棘塞途,但是秉着拔丁抽楔的精神,不断夯实服务业发展内生动力,积极融入全球服务业发展大格局,中国服务业必将创造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更具活力的新服务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