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经济》杂志、经济网记者 张军红 调研组成员 鲍婷婷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消耗急剧增加,固体废物产量大、循环不畅、非法倾倒、处置设施选址难等问题日益突出。相关数据显示,全国600 多个大中城市中,有1/4 的城市缺少堆放垃圾的合适场所。2015 年—2020 年,我国固体废物产生量保持增长趋势,2020 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36.8 亿吨。为解决这一问题,推动绿色循环发展,“无废城市”已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首要选择。
何为“无废城市”?北京金宇奥环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王海涛解释,“无废”并不意味着没有固体废物产生,或固体废物被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通过再利用逐步减少生产生活垃圾,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这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
继2019 年5 月确定“11+5”个试点城市之后,今年4 月24 日,生态环境部又会同有关部门发布“十四五”时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名单。
据了解,目前试点城市已带动最终处置工程项目562 项、1200 亿元,取得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到2030 年,我国固废分类资源化利用的产值规模预计将达到7 万亿元至8 万亿元,带动4000 万至5000 万个就业岗位。
但长期以来,由于涉域面积广、监管对象流动性大,固体废物处置仍存在监管方式单一、处置效率低等问题,依靠传统管理手段难以满足现代化管理需要。“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是数字化无废园区的建设目标。依托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和AI 技术,可以实现‘智慧平台+终端产品+运营模式’的有效融合,为数字化园区制定科学合理且因地制宜的固废处理解决方案,对固体废物的前端回收、中端处理、末端清运进行实时管控,从而减少人为干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王海涛表示,目前数字化无废园区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在平台创新研发、智能终端迭代以及园区管理方面加以完善。
与此同时,王海涛也表示,由于部分环保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专业化水平较低,产品结构不合理,技术竞争力不强,大部分环境科技基础研究与技术研发处于跟跑状态。对此,他建议,要探索市场化运营机制,在固废处理领域设立政府专项基金,“当前项目众多,单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还应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激发社会资本的活力和创造力,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同时,各城市还应结合当地人口流动与城市群发展、生产与消费的结构性变化,研究制定中长期建设规划,明确总体目标、路线图和时间表;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也应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和光盘行动,践行绿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从小事做起,为推动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