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平[藏族]
作为一个散文诗写作者, 个人认为, 理应将作品放入时代大背景下去考验, 立足于当前大的形势, 总结过去, 发现问题, 积极应对, 破解困局。 对于新时代、 新媒体视野下散文诗的精神与走向这个重大的命题, 在文本方面, 个人觉得应注重以下几点:
当前, 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新时代就要有新气象和新作为。 而散文诗亦已向多元化发展, 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通过散文诗这种灵活、 自由的表达形式, 作者可以从一个很具体的题材切入, 比如冯明德老师的散文诗长卷 《国歌》, 立足于时代大背景, 聚焦于重大主题 “国歌”,将抒情、 叙述、 说理等各种表达方式融为一体, 破解了以往对重大题材 “国歌” 的惯性思维。
陌生化是各种艺术的一个基本法则, 散文诗作为一门语言艺术, 更强调运用语言的陌生化表达写作的主题。 追求词语的陌生化, 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在具体实践中, 变常见的为新颖, 化腐朽为神奇, 传递鲜活的感受, 制造令人拍案叫奇的效果。 如卜寸丹老师的 《物事》: “让象征与修辞消失, 我只想沉迷于一场恰当好处的叙述。 当我说出热爱, 更多的物事需要重新辨识。 诱惑胎死暗夜。 蛇背负原罪, 它的信子遍尝毒液。 我长出鳍、 坚刺和鳞甲, 重回万劫不复的深水。 当我说出熄灭, 一切才刚刚开始。” 令人读后有启迪, 有回味, 更能引起共鸣。
诗性初心是诗人对创作主体历史方位与时代责任自觉认知的美学范畴。 如 《散文诗》 2021 年第7 期上半月刊紧紧围绕建党100 周年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隆重推出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 周年纪念专辑, 刊发了聂茂老师的 《英雄颂》等一大批精品力作。 作为新时代的散文诗人, 要置身当前这个伟大的时代, 坚守初心, 扎根人民, 深入生活, 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诗人责任担当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