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音乐教学要聚焦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优化教学效果。在此背景下,音乐教师要积极运用聆听、示范、模仿、参与等一系列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充分体验音乐,感受音乐的魅力。
【关键词】教材分析;音乐;京剧;课例
作者简介:孙茂玲(1980—),女,山东省济南市南山仲宫街道初级中学。
音乐教学要充分体现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要有针对性地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确立相关教学目标,精心安排和组织各种学习活动,从而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对此,笔者设计了京剧课《这一封书信来得巧》的教学案例,以期给各位同行提供借鉴。
一、教材分析
《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是谭派代表剧目《定军山》中最经典的一个唱段。这段西皮流水唱腔旋律动听、节奏明快,表现了老将黄忠想出妙计后的喜悦和得意。其中,“头通鼓”“二通鼓”“三通鼓”“四通鼓”四句,一句一顿;接下来的唱腔上、下句均为板起、板落,每句后都有一板的停歇,并且上、下句相对比较工整,表现了黄忠发出号令时的自信和神气;“三军与爷归营号”一句中的“号”字,要唱出磅礴之势;最后一句“到明天午时三刻要成功劳”,转为散板,节奏的自由和舒展将这位老将的成竹在胸、势在必得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这一封(呃)书信来得巧”等唱词中,多次使用虚词“呃”,这在老生唱腔中最为常见,或是为了突出唱腔的板眼,或是为了增加唱腔的流畅性、抒情性等,也为了体现人物身份的至高和威严。
二、课时目标
1.能在感受、体验京剧唱段中,积极参与演唱、欣赏等实践活动,并对中国传统艺术产生兴趣及自豪感。
2.欣赏、学唱《这一封书信来得巧》,感受京剧老生唱腔的特点;初步模仿、体验老生的唱腔。
3.了解京剧唱词中上口字与尖团字的咬字、发音特点,体会西皮流水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课程内容围绕四个方面设置,即感受与欣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并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层层推进。
(一)激趣导入 新曲铺垫
演唱歌曲《一起向未来》,引出第24届北京冬季奥运会。
师:从2008年夏季奥运会到2022年冬季奥运会,北京成为历史上首座“双奥之城”,作为中国人我为此感到骄傲与自豪,今天让我们一起用歌声表达对北京的祝福。(教师示唱)
问题一:同学们听出老师用了哪种演唱风格吗?
师:刚才老师用的是京剧生行的唱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京剧《定军山》中的经典唱段《这一封书信来得巧》,领略京剧唱腔韵味。
设计意图:教师用京剧唱腔演唱与北京奥运会有关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引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活动建构 层层推进
【初听】
老师穿上厚底靴、戴上髯,精彩亮相,完整演唱西皮流水唱段。
问题二:同学们仔细听,老师的演唱中有与普通话发音不同的字吗?
师:这些特殊的发音其实就是京剧中保留的方言和古音,通常称为上口字和尖团字,下面我们通过一段短片来了解京剧的起源和发展。(视频呈现)从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知道京剧经历了200多年的历史,它融合了徽劇、秦腔、昆曲以及一些民间曲调,兼容并蓄,发展至今,因此保留了很多古音与方言在唱词中。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西皮流水唱段中的上口字和尖团字,并从整体上了解京剧,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遍听】完整聆听西皮流水唱段(音频播放)
问题三:同学们可以跟着老师通过拍手的方式感受此段唱腔的节拍特点吗?
师:京剧唱腔基本属于板腔体,流水板是京剧的板腔体之一,中快速。此段唱腔只有强拍没有弱拍,叫作有板无眼,板代表强拍,眼表示弱拍或次强拍。有板无眼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1/4拍,那么京剧唱段中的2/4拍叫什么呢?一板一眼。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音频、拍手活动,让学生抓住此唱段的重点,再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此唱段有板无眼的特点。
【喊嗓(吊嗓)练习】
A.抬鼓上山式:
用gu母音进行“6-1”曲线型练习,如图1。
进行“6-5”波浪线练习,可通过登阶梯练习6-1-2-3-5,找到5音高,反复练习“6-5”,如图2。
B.抬轿下山式:
发“jiao”进行“3-6”ao母音归韵练习,如图3。
设计意图:通过结合唱段旋律的音阶练习,可以让学生熟悉旋律,提升后面学唱的效率。
【口传心授,对比学唱】
京剧传统唱段保留了部分依字行腔的特点,以第一通鼓为例,教师要先让学生学习依字行腔的特点,再学习虚词(呃、那)的使用,然后学习装饰音(前倚音)的演唱,最后学习吐字归韵,从易到难,从简入繁。因此教师采用对比学习的方式学唱其中三句,引导学生整体分析谱子,如观察第三乐句开头第一小节,“3”开头,如之前练的喊嗓“3-6”,唱准旋律,提醒学生注意咬字和归韵;然后分析第四乐句,节奏变得密集,第一小节从四分音符变成了两个八分音符,音乐所传送的情绪更加紧张。着重讲述一句一顿,从而引出此唱段的故事背景。其中,讲归韵遥条辙,口型要撮起来,变成圆形;讲授休止符,要一句一顿,体现出人物的特点。
问题四:同学们知道我们今天学唱的这个唱段是谁唱的吗?
生:传统京剧《定军山》取材于三国演义第70、71回,讲的是蜀国老将黄忠接到夏侯渊交换人质的来信时,心生一计,唱了这个唱段。
问题五:从唱段中可看出黄忠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自信喜悦,喜不外露。
【唱做结合,加强实践】
要求学生手、眼、身、法、步相结合进行演唱,重点讲述基本脚站位(外八字脚站立) 和四乐句中每句所用的手势及其含义。
(三)合作探究 巩固提升
分两个小组来完成这个作品,一组演唱头通鼓和二通鼓两乐句,二组演唱三通鼓和四通鼓两乐句,加上动作,练习时间三分钟。老师分组指导,并让小组学生示范演唱和表演,老师配合伴奏,第一遍清唱加入京板鼓和响板,第二遍跟音乐伴奏配合演唱。
设计意图:采用小组合作分句学唱,降低难度,加入动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四)拓展延伸 拓宽视野
观看京剧《定军山》完整视频,进行讲解。简单讲述武老生(靠把老生)的行头,之后简单介绍谭派艺术的创始人谭鑫培与《定军山》的故事。谭鑫培是谭派艺术的创始人,有“伶界大王”之称,1905年,谭鑫培出演的《定军山》片段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部电影,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1]。
接着,教师演唱京剧的两个传统唱段,即《三家店》选段和《穆桂英挂帅》选段,并讲述两个唱段的人物角色秦琼和穆桂英。
设计意图:通过赏听结合方式,让学生感受京剧不同行当的演唱特点和唱腔韵味。
(五)复习巩固 反馈纠错
教师通过板书形式,帮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即有板无眼的节拍特点和上口字、尖团字的咬字发音,然后和学生一起完整演唱(结合音乐伴奏),演唱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六)课堂总结 文化延伸
教师进行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和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如今,同学们感兴趣的流行音乐也有从京剧文化中吸取营养的歌曲,这些歌曲或融合了京剧元素或改编自京剧,以另一种方式让京剧艺术发扬传承下去。希望同学们在课下可以多多关注传统戏剧及相关文化,也许你会喜欢上它。”
(七)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学生日常涉猎京剧较少,因此在教唱环节,为使学生能准确唱出老生的唱腔韵味,教师结合多种教学方式進行教学,学生学习起来轻松、愉快,教学效果明显。存在的问题是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跟上节奏,对唱腔韵味的掌握还有所欠缺。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根据班级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课例分析
这是一堂京剧学唱综合课,教师围绕《这一封书信来得巧》西皮流水唱段开展教学,在导入中加入了生角的唱腔,从而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紧接着进行示范演唱,让学生通过聆听、欣赏直接感受这个唱段的唱腔及上口字与尖团字的咬字发音,引出本堂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而让学生二遍聆听感受京剧唱段的节拍特点和带领学生通过拍手方式感受流水板的特点即有板无眼是第二个教学重点。这两个教学重点在层层推进中完成,为接下来的教唱进行了铺垫。
在教唱环节,教师先设计了喊嗓练习,通过抬鼓上山式和抬轿下山式这两种新颖、独特的练声方式,让学生结合唱段旋律片段进行练习,大大提升了学唱效率。练声后就是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即四个乐句的学唱,教师采用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教唱,逐句分析,并进行唱做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唱效果显著。接着利用三分钟复习巩固,老师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指导,最终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展示学唱的教学成果,师生配合表演完成四句唱腔的学习展示。
拓展与延伸阶段,教师采用视频呈现的方式,即通过观看谭派艺术家的表演视频再次复习巩固这个唱段,并结合京剧老生的行头进行知识拓展,加深学生对京剧知识的了解;接着老师又演唱了两个传统京剧曲目《三家店》选段和《穆桂英挂帅》选段,更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把整堂课推向了一个高潮;最后结尾处老师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提到了一些京剧与流行音乐融合的歌曲,以此进一步引发学生课后对京剧文化的关注和兴趣。
总之,本节课实现了两个结合。德育与美育结合:本课巧妙地把德育和美育渗透到教学中,如结合冬奥会,巧设导入练习曲,既能够引出学习内容,又可以唤起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美。动态与静态结合:本课以听赏为主,同时贯穿喊嗓练习、学唱、小组合作以及京剧手眼身法步的动态练习,实现了动静结合,让学生在动静相宜的课堂中感受、体验音乐。创设生动的课堂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在本课中,老师用精彩的示范、生动的话语一步步带领学生感受京剧唱腔的美,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京剧唱段,感受老生唱腔的韵味。
结语
实践证明,好的音乐课堂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成功的教学设计。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师减少课堂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做到叶澜“新基础教育”理念的“五实”,即扎实的课、充实的课、丰实的课、平实的课和真实的课[2]。
【参考文献】
[1]马少波.中国京剧史(上卷)[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
[2]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
上海:三联书店,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