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娟,黄丽文,李景霞
(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儿科,广东 中山 528415)
小儿肺炎喘嗽是一种常见疾病,在秋冬季节发病率更高,该病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因此,需采取积极治疗[1]。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肺炎喘嗽效果确切,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患病区域,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升治疗效果[2]。但治疗中仍需采取完善的护理措施配合,以保证治疗效果及安全性[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12月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过程中的作用及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9年1—12月中山市陈星海医院儿科收治的150例小儿肺炎喘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男38例,女37例,年龄6~8岁,平均(6.5±1.6)岁,病程4~15 d,平均(9.3±1.5)d。观察组男39例,女36例,年龄6~8岁,平均(6.3±1.8)岁,病程4~14 d,平均(9.2±1.4)d。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儿均符合小儿肺炎喘嗽的诊断标准;均有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排除标准:合并心、肝、肾系统疾病;合并血液、精神类疾病;穴位周围皮肤存在破损、伤口、湿疹者;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
1.2 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使用过痰喘散穴位贴敷,取大黄、白矾、芥子调制生药粉,然后使用洗净生姜榨汁,加适量蒸馏水调制浓度50%~100%的姜汁,将生药粉和姜汁按10 mg∶10 ml混合均匀。患儿取站位或坐位,将背部暴露,混合好的药物制成1 cm×1 cm药饼,用专用敷贴,准确贴敷在患儿定喘穴、膻中穴、天突穴、肺俞穴、大椎穴等常用穴位,视情况使用医用胶布辅助固定,连续贴敷5 d。
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行常规护理。保持患儿背部暴露,合理调节病房温湿度,减少花粉或灰尘刺激。合理安排日常饮食,注意清淡,禁食生冷辛辣刺激食物。注意安抚患儿和家长情绪。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中医特色护理。开展中医情志护理,治疗前与患儿温柔沟通,取得患儿信任,同时与患儿家属沟通,取得家属支持。应帮助患儿和家属调节情志,分析不良心理情绪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疏导。开展中医皮肤护理,治疗前应做好清洁,避免感染,贴敷时间≤2 h,以免损伤患儿皮肤。如出现不良反应,及时将药物去除,治疗中注意保护皮肤,保持皮肤卫生清洁干燥。采取中医饮食指导,按照患儿病情情况,列出科学膳食清单,多吃水果蔬菜,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开展中医推拿按摩护理,在背部、腹部进行中医手法推拿,缓解咳嗽。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症状积分、肺功能情况及症状消失时间。症状积分,包括咳痰、咳嗽、气促、发热,每项症状3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吸峰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症状消失时间,包括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软件统计学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护理前后症状积分比较护理前,两组咳痰、咳嗽、气促、发热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咳痰、咳嗽、气促、发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护理前后症状积分比较(±s,分)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75 75咳痰护理前2.52±0.37 2.50±0.38 0.327 0.744护理后0.22±0.05 1.14±0.19 40.553<0.001咳嗽护理前2.67±0.25 2.65±0.26 0.480 0.632护理后0.34±0.02 1.25±0.17 46.040<0.001气促护理前2.46±0.38 2.45±0.39 0.159 0.874护理后0.51±0.13 1.19±0.22 23.045<0.001发热护理前2.43±0.41 2.45±0.40 0.302 0.763护理后0.22±0.07 1.08±0.14 47.582<0.001
2.2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比较护理前,两组FEV1、FVC、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比较(±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比较(±s)
注: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肺活量;PEF,呼吸峰流速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75 75 FEV1(L)护理前1.25±0.37 1.26±0.35 0.170 0.865护理后2.93±0.58 1.59±0.47 14.039<0.001 FVC(L)护理前2.06±0.33 2.07±0.32 0.188 0.851护理后4.47±0.87 2.65±0.43 16.241<0.001 PEF(%)护理前2.66±0.43 2.65±0.45 0.139 0.890护理后4.94±0.51 3.13±0.36 25.110<0.001
2.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75 75咳嗽消失时间(d)5.63±1.65 7.43±2.18 5.702<0.001肺啰音消失时间(d)5.14±1.22 7.26±1.79 8.475<0.001体温恢复正常时间(d)3.43±1.12 4.46±1.97 3.936<0.001
小儿肺炎喘嗽是一种常见的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主要易发生在幼儿阶段,由于患儿年龄较小,肺部和气道等组织器官功能均未发育成熟,对外部侵袭抵抗力较差[4-5]。一旦受到细菌、病毒、湿度、温度等因素的影响刺激,可能出现咳嗽哮喘症状及气促、发热等相关表现,影响患儿身体健康和生长发育[6]。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咳痰、咳嗽、气促、发热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中医特色护理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肺炎喘嗽的过程作用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肺功能及其他指标。穴位贴敷可刺激患儿穴位,通过皮肤组织吸收药力,发挥药物作用[7-8]。与此同时,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措施相配合,使治疗过程更加程序化、标准化,避免护理项目遗漏及护理差错发生,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性。充分运用中医理论,将中医特色护理与中药穴位贴敷相配合,更好的保证了治疗效果与安全性[9-12]。
综上所述,在小儿肺炎喘嗽的治疗中,采取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配合中医特色护理,能有效缓解患儿症状,改善肺功能,促进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