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

2022-11-10 09:22赵云艽赵娜邱国萍
当代医学 2022年18期
关键词:肾衰竭肾功能炎症

赵云艽,赵娜,邱国萍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江西 九江 332000)

因肾脏长期受到病变侵袭而出现的实质受损即为慢性肾衰竭。目前,我国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主要为肾小球肾炎。有研究显示,糖尿病所引发的慢性肾衰竭患者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1-2]。慢性肾衰竭患者症状相对隐匿,部分患者随着病情发展出现水肿、脸色苍白、恶心呕吐、尿液性质变化等症状,进而侵袭范围逐渐扩散到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肌肉系统等多个组织,有致死风险。目前,慢性肾衰竭无彻底有效的根治手段,因此,制订干预方案原则为控制病情恶化、阻止症状发展、防治并发症发生。血液透析是常用于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手段,延长患者生存期效果显著,但血液透析治疗清理机体中、大分子的能力相对较弱,改善肾功能难以达到临床预期效果。同时,长期应用血液透析可引发患者出现微炎症甚至是各种不良反应[3]。血液灌流是近年来医疗设备发展所带来的新型治疗手段,通过借助体外循环系统-灌流器当中的吸附剂清理血液当中的致病物质,从而达到血液净化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1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遵循均等随机原则分为常规组与联合组,每组51例。常规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27~69岁,平均(45.81±7.25)岁;病程1~6年,平均(3.48±1.28)年;原发病:糖尿病19例,肾小球肾炎11例,高血压性肾病12例,梗阻性肾病5例,多囊肾4例。联合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26~70岁,平均(46.02±7.31)岁;病程1~7年,平均(3.51±1.27)年;原发病:糖尿病21例,肾小球肾炎12例,高血压性肾病11例,梗阻性肾病6例,多囊肾1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①症状体征及相关检查均符合慢性肾衰竭相关诊断;②纳入本研究前3个月未应用免疫制剂;③纳入本研究前1个月未合并严感染性疾病;④临床资料完整;⑤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恶性肿瘤疾病;②合并免疫系统疾病;③合并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或者严重疾病;④存在精神疾病或者认知障碍。

1.2 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并确诊后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包括降磷降钙、纠正贫血、控制血糖血压等。

常规组给予血液透析治疗,采用费森尤斯4008 S型血液透析机,聚砜膜透析器及碳酸氢盐透析液,在透析时将血流量设置在每分钟230 ml,同时,透析液流量调整并控制在每分钟500 ml,患者每周接受3次透析治疗,每次透析4 h。

联合组给予血液透析联合血流灌流治疗,先为患者建立透析器与血液通路,然后在透析器安装生理盐水500 ml冲洗灌流器,初始时通过静脉推注方式给予肝素,剂量0.5 mg/kg,以每小时增加剂量5 mg肝素避免出现血液浓缩,从而导致凝血风险。血流量调整为每分钟230 ml,透析液流量设置为每分钟500 ml,在患者接受灌流透析治疗2 h后继续行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每周接受3次血液透析,结合1次血液灌流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持续4 h,两组均需连续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检测提示体征恢复到正常范围,为显效;治疗后,患者慢性肾衰竭相关临床症状、体征等有所改善,通过继续维持治疗可控制病情,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相关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改善,甚至恶化或者死亡,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肾功能: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后抽取空腹状态下的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后取血清,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β2微球蛋(β2-microglobulin,β2-M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指标。③血清炎症因子:分别于两组治疗前后采用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8%,高于常规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 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β2-MG、SCr、BUN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β2-MG、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s)

注:β2-MG,β2微球蛋;SCr,血肌酐;BUN,血尿素氮

组别常规组联合组t值P值例数51 51 β2-MG(mg/L)治疗前6.41±0.69 6.34±0.75 0.235 0.067治疗后3.85±0.55 1.51±0.47 5.658<0.001 SCr(μmol/L)治疗前875.11±23.17 871.23±23.45 0.139 0.072治疗后489.75±15.63 410.33±13.51 6.005<0.001 BUN(mmol/L)治疗前25.41±2.79 25.36±2.87 0.293 0.076治疗后14.65±2.23 7.69±1.32 5.931<0.001

2.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比较治疗前,两组IL-1、IL-6、TNF-α、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IL-1、IL-6、TNF-α、hs-CRP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注:IL-1,白细胞介素-1;IL-6,白细胞介素-6;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hs-CRP,超敏C反应蛋白

组别常规组联合组t值P值例数51 51 IL-1(ng/L)治疗前5.73±0.81 5.67±0.78 0.325 0.153治疗后3.51±0.75 1.79±0.61 7.132<0.001 IL-6(ng/L)治疗前26.71±4.35 26.54±4.11 0.125 0.236治疗后19.51±4.65 12.83±3.11 6.691<0.001 TNF-α(μg/L)治疗前6.48±0.89 6.43±0.87 0.311 0.193治疗后1.63±0.23 1.25±0.11 6.913<0.001 hs-CRP(mg/L)治疗前18.71±2.63 18.79±.61 0.513 0.231治疗后4.23±0.53 1.35±0.21 7.315<0.001

3 讨论

肾衰竭是由于肾脏疾病导致的肾功能部分甚至全部丧失的情况,临床根据患者的发病特点将其划分为急性肾衰竭和慢性肾衰竭,相对于急性肾衰竭,临床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需考虑更多因素。慢性肾衰竭是指由多种肾脏疾病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综合征,患者会有口腔溃疡、贫血、代谢紊乱及水电解质平衡失调等临床症状,是肾脏受到实质性损伤、萎缩的类型疾病,会进一步降低患者肾功能运行,难以及时排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导致体内的酸碱失衡,不利于其他脏器的正常运行。

慢性肾衰竭无论是从健康或生命质量而言都对患者产生严重影响,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慢性肾衰竭发病率约10.8%[5],近年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作为不可逆疾病,患者最终会进入尿毒症阶段,慢性肾衰竭患者1年生存率为40.0%~55.0%,而5年生存率一般<15.0%。随着慢性肾衰竭病理研究的深入,发现该病发展过程中有大量细胞因子发挥重要作用,基本以氧化反应为病变特征,逐渐引发慢性炎症,患者体内循环系统炎症因子浓度升高并诱发各种相关并发症,促进病情进一步恶化[6]。临床中慢性肾衰竭患者的治疗方向是如何有效保护患者的肾脏功能,更好地控制疾病发展进程,是延长患者生存期限,降低病死率的关键因素[6]。

血液透析治疗在临床被广泛应用于肾功能衰竭患者群体,其治疗价值已经得到了临床验证,治疗原则在于在半透膜辅助下通过人工干预将患者体内代谢产物、多余水分以物质交换方式处理从而达到血液净化效果[7]。血液透析能有效清除小分子毒素,有利于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但对于大分子过滤效果相对较差,甚至有患者因长期接受治疗诱发心血管系统病变。血液灌流则是在体外将患者血液经过各种吸附剂(活性炭、氧化淀粉、树脂)将内毒素、蛋白质清除并达到血液净化治疗效果,该治疗手段优势在于针对中、大分子毒素,但局限性则是在于小分子毒素,且干预患者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无较好效果[8]。

近年来,临床已经尝试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优势达到全面净化效果。在相关研究中对收治维持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采用联合血液灌流的手段进行干预[9],结果显示,通过维持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干预后,患者肾功能指标、炎症指标、血清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等贫血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单纯接受维持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表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高对慢性肾衰竭患者透析治疗的彻底性,可调整机体炎症介质水平,改善贫血状态。且有研究显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在清除蛋白质结合毒素、中大分子方具面有更加突出的效果[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β2-MG、SCr、BUN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IL-6、TNF-α、hs-CRP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明确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联合治疗方案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在肾功能、炎症因子方面的控制效果更具优越性,在积极纠正体液及酸碱平衡紊乱的情况下还可一定程度调整因为代谢产物潴留而引发的多系统受损综合征。两种方案的单独治疗均存在明显的优缺点,血液透析难以清除患者体内中大分子从而在长周期治疗下出现不良并发症风险越高,血液灌流可通过吸附原理将血液当中内源性/外源性物质净化,但无法满足肾衰竭患者需求[11],两者联合治疗能更有效的达到全面清理效果,避免体内炎症因子积累,从而逐渐调整机体的微炎症状态,在近远期都可达到更好的预期效果。

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竭患者应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肾功能,调整体内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肾衰竭肾功能炎症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慢性肾衰竭处方规律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结石对肾功能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膳食营养护理与要点分析
肾衰竭血透能活多久
对炎症的几种常见误解
肾功能不全怎样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