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铁岭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辽宁 铁岭 112000)
产后出血(postpartum hemorrhage,PPH)是妇产科常见危急症,发病急促且危害性强,是造成孕妇产后死亡的最主要原因。高龄产妇PPH发生率高于年轻产妇,且危害性更强,其中剖宫产手术是导致PPH的重要原因,出血原因不同可导致出血频率、出血量差异,多数患者PPH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 h内且呈短期内大量出血症状,部分患者PPH则表现为产后24 h内持续性少量出血[1]。PPH患者可因失血过多伴发继发性贫血、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 shock,HS)、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等并发症,严重威胁产妇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PPH以促进子宫收缩控制出血症状为主,缩宫素作为一种临床常用促宫缩药物,对PPH具有一定疗效,但其单独使用时个体疗效差异明显,对控制失血症状有一定局限性[2]。蛇毒血凝酶是临床应用广泛的止血类药物,通过促进患者凝血瀑布的启动抑制持续性失血,其止血效果与安全性受到临床广泛认可[3]。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术后PPH高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蛇毒血凝酶联合缩宫素治疗PPH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120例剖宫产术后高龄PPH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62)与对照组(n=58)。研究组年龄35~41岁,平均(37.26±1.43)岁;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6 kg/m2,平均(21.54±2.25)kg/m2;休克指数(shock index,SI)0.8~1.3,平均(1.05±0.12);初产妇22例,经产妇40例。对照组年龄35~42岁,平均(37.38±1.52)岁;BMI 18~25 kg/m2,平均(21.62±2.38)kg/m2;SI 0.8~1.4,平均(1.02±0.10);初产妇21例,经产妇37例。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均符合《产后出血指南(2016版)》[4]中剖宫产术后PPH诊断标准:剖宫产出血量≥1 000 ml;②年龄≥35岁;③于本院产检及分娩;④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SI≥2.0,存在严重休克;②合并生殖系感染、肿瘤,需接受其他药物或手术治疗;③脏器功能严重损伤;④其他急慢性疾病导致的水电解质严重紊乱;⑤原发性凝血功能障碍;⑥需接受手术治疗的严重失控性出血。
1.2 方法治疗期间监测两组血压、脉搏、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保证呼吸畅通,必要时给予吸氧治疗,保持会阴部清洁,避免感染。治疗期间严密监测失血量,给予输血治疗。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南京新百药业,国药准字H32025282,规格:0.5 ml∶2.5单位)和葡萄糖酸钙(济南利民制药,国药准字H37021227,规格:10 ml∶1 g)治疗,宫体注射缩宫素,每次10单位,每15分钟视出血情况再次给药,给药间隔≥15 min,总剂量≤30单位。6 h内失血量<50 ml停止缩宫素用药,继续监测失血情况。250 ml 10%葡萄糖注射液与1 g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混合后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用药3 d。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蛇毒血凝酶(合肥兆科药业,国药准字H20060895,规格:1 ml∶1单位)治疗,静脉注射0.5单位,肌肉注射1单位紧急止血,用药间隔≥6 h,产妇6 h内失血量<50 ml,停止用药。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指标:两组治疗期间失血量(容积法、称重法)、初步止血时间、红细胞输入量及止血治疗结束时血红蛋白水平。初步止血为出现明显宫缩且出血量较治疗前降低≥70%[5]。②临床疗效:参照《产后出血指南(2016版)》[4]中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后,患者出现明显宫缩且24 h内出血量<100 ml;有效,治疗后,患者出现宫缩现象且24 h内出血量<200 ml;无效,不满足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恶心、口干、继发性贫血、HS、DIC。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研究组治疗期间失血量、红细胞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初步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束治疗时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Table 1 Comparison of clinical indicato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62 58治疗期间失血量(ml)813.53±95.46 987.52±105.69 7.118<0.001初步止血时间(min)16.13±4.26 27.53±4.51 10.677<0.001红细胞输入量(ml)432.46±26.35 543.46±30.15 16.184<0.001结束治疗时血红蛋(g/L)107.53±6.75 101.75±5.53 3.791 0.016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6%,高于对照组的7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χ2值P值例数62 58显效31(50.00)25(43.10)有效28(45.16)20(34.48)无效3(4.84)13(22.41)总有效59(95.16)45(77.59)8.010 0.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29%,低于对照组的2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n(%)]Table 3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剖宫产术后宫缩乏力是产妇发生PPH的最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正常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时子宫肌纤维会对肌束间血管产生压迫力,有效抑制肌束间血管失血现象。但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子宫肌纤维压迫肌束间血管的力量不足,从而引发PPH[6]。随着临床深入研究,现阶段已证实多胎分娩、巨大儿、胎位不正等因素可导致孕产妇宫缩乏力,如胎盘在产妇体内留置时间过长,可造成正常宫缩障碍;如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感染、生产时产力过强、阴道手术助产及遗漏出血点等导致软产道裂伤。医生常根据失血原因直接给予促进宫缩药物帮助止血[7-9]。此外,负性心理情绪也可导致宫缩乏力引起PPH,产妇生产时疼痛刺激、情绪紧张、恐惧等因素作用也可引起宫缩不协调、宫缩乏力等非正常现象,从而引发PPH,需要给予产妇镇静剂帮助缓解情绪,并给予促宫缩药物以改善失血症状[10]。无论何种原因引发的PPH,患者失血量及危险系数均与子宫收缩力相关,故促进患者子宫收缩、改善失血症状是目前临床治疗剖宫产术后PPH的关键[11]。缩宫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可通过缩宫素受体的作用提高子宫平滑肌收缩能力,减少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发生,具有起效快,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但其半衰期短,持续时间短,当缩宫素受体处于饱和状态时,增加剂量并不能提高子宫收缩强度,且由于孕妇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敏感度也会有差异,部分孕妇单纯应用缩宫素效果较差,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蛇毒血凝酶是一种以蛇毒为主要成分的止血药物,在损伤的过程中,可将损伤的血小板聚集起来,释放出血小板因子等,生成凝血酶原类的活性物质,将凝血酶原转化为凝血酶,从而达到良好的止血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刘彬彬等[12]的研究结果相符,表明钙剂联合缩宫素治疗PPH具有较好疗效。分析原因为,缩宫素可选择性作用于子宫平滑肌细胞受体,从而增加平滑肌收缩频率,增大收缩力,加大对子宫肌束间血管的压迫力,达到止血作用,但其半衰期较短,止血效果并不理想;而钙剂可调节机体肌细胞内Ca2+水平,进而刺激子宫肌肉收缩达到抑制肌束间血管出血的效果。本研究结果还显示,研究组治疗期间失血量、红细胞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初步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结束治疗时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蛇毒血凝酶可增强缩宫素与钙剂的止血效果,与刘方等[13]的研究结果相符。分析原因为,蛇毒血凝酶可选择性作用于人体血管损伤部位,释放多种凝血因子并促进失血部位的血小板聚集,有效加快产妇失血症状控制凝血进程,且蛇毒血凝酶对健康血管内血液不具有促凝作用,因此,不会增加患者健康血管的血栓形成风险,将蛇毒血凝酶与钙剂、缩宫素联用可从凝血途径、宫缩两个层面进行双重止血,从而改善高龄产妇失血症状[14-15]。
综上所述,蛇毒血凝酶联合缩宫素可有效促进剖宫产术后PPH高龄产妇子宫收缩,加快失血部位凝血进程,有效改善高龄产妇术后失血症状并降低失血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