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逸杰,薛博文,骆 宏,胡治国
(1.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认知与脑疾病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5;2.浙江省认知障碍评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1121)
学校学习是儿童青少年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儿童青少年习得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的重要途径,对个体的毕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近年来,受到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学生厌学问题越来越严重。调查显示,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对学习持有积极态度的仅占21%。在后疫情时代,这一问题更加凸显,不少学生在复学后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甚至拒绝继续上学。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相关活动的一种消极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其表现涉及多个层面。在认知层面上,厌学可以表现为学业倦怠(academic burnout)和学校倦怠(school burnout);在情绪层面上,可以表现为学校恐怖症(school phobia)和学校焦虑(school anxiety);从行为角度出发,厌学可以表现为不同形式,如学校缺勤(school absenteeism)、逃学(truancy)、拒绝上学行为(school refusal behavior, SRB)、学校出勤问题(school attendance problem, SAP)和问题性学校缺勤(problematic absenteeism)等。
鉴于厌学的进程很长、机制复杂、表现多样,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厌学及其各类表现的完整的流行病学报告。鉴于此,本文将综述国内外有关厌学的各类调查研究,从不同方面总结厌学相关的流行病学现状,为科学认识和有效干预厌学提供参考。
1.1 总体情况 关于厌学的现状,人们最关心的可能是厌学的发生率。从国内已有研究来看,我国学生的厌学比例较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07年的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约有70%的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厌学心理,更有22.5%的中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拒绝上学行为。一项针对贵州当地小学的调查表明,有40%的学生在校学习的愿望较勉强,40%的学生学习兴趣较低或没有兴趣。厌学发生率在不同地区存在差异,如在天津、澳门、内蒙古、北京四地,厌学的检出率为22.1%~42.7%。最近的一项不完全统计显示,在我国中小学生中,有厌学、打架、逃课情况的占学生总数的46%,厌学儿童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
国内大多数研究者关心的都是厌学的认知表现,如学业倦怠、学校倦怠等,对于厌学具体的行为表现,如SRB的研究较少。姜季妍等的一项调查发现,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初中生不去上学比例达到40%以上,在一些乡镇中学甚至高达70%。陈玉霞等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调研了广州市6 369名中小学生,共检出1 430例SRB案例,检出率为22.5%,且SRB检出率随年级的增加而上升,无城乡和性别差异。
1.2 厌学的性别及年龄差异 国内有不少研究者针对不同年级和性别的学生厌学状况开展过调查。如郭志芳等研究发现,小学生的厌学比例为14.88%,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关明杰和徐能义发现,中学生中存在厌学的比例为42.5%,且男生高于女生;朱爱所等发现,初中生存在厌学的比例为47%,初一到初三整体的厌学程度呈上升趋势,男女生有显著差异;陈秋言等发现,初三学生中受厌学情绪困扰的显著多于初一和初二,占比高达47.8%;闫祥林等发现,大学生中存在厌学倾向的占90.3%,且男生的厌学程度高于女生。综合这些研究,可以发现,厌学现象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广泛存在于小学、中学乃至大学等各个年龄段的学生中。从整体上来看,学生厌学的发生率随着年段的上升而增加,且男生要高于女生。这一现象说明了厌学受后天学习经验和学习压力的影响较大,且可能存在时间累积效应,即前一个年段的厌学问题没有解决又留到了后一个年段,导致厌学学生的比例逐渐升高。相较于女生,男生受性格、情绪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更易受到厌学的困扰。
1.3 特殊群体中的厌学现状 一些研究者关注了厌学是否存在城乡差异的问题。如邓红对甘肃省农村初中生的厌学心理展开了调查,发现51.3%的学生有比较明显的厌学情绪,表现为对所有课程都不感兴趣或经常对大部分课程不感兴趣,有67.4%的学生表现出典型厌学行为,对所有课程都感兴趣的仅有5.2%。赖碧燕等以农村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在广东省随机抽样了270名农村高中生,发现有学习困难、学业倦怠、自控力弱等不良问题的学生占比达到21.5%。
还有一些研究者关注厌学现象在农村留守儿童、流动儿童、单亲家庭儿童等特殊群体中是否更加严重。李燕的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学业倦怠水平明显高于同龄的非留守儿童,并且家庭环境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唐羽迪对比了某社区的流动儿童和当地儿童,发现流动儿童的厌学行为和厌学情绪均高于本地儿童,厌学表现也较为明显。寄宿制学校学生逃学、厌学的发生率普遍高于走读学生,且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逃学情况最严重。
2.1 概况 厌学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都有较高的发生率。在巴西的一些贫困地区,学生的辍学率非常高,有20%的学生从未接受任何学校教育,有一半儿童无法完成小学学业。在法国,处于厌学状态的学生占全国中小学生将近1/3,初中的辍学现象更是十分严重,由逃学和辍学所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甚至成为了一个政治性问题。在日本,厌学人数的急剧增加导致的学生校园暴力、校园欺凌和自杀行为频发,引起了日本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2.2 厌学的行为表现现状 相比于国内,国外有大量关于厌学具体行为表现的研究,例如逃学、学校缺勤和SRB等。
SRB是厌学表现中较为严重的一种,但由于不同学校、学区和国家对SRB的定义、追踪和报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没有关于SRB流行率的准确数据。对于学龄儿童,最被广泛接受的SRB患病率为1%~2%,在门诊就诊的青少年样本中,患病率为5%~15%。SRB与性别、收入水平或种族之间没有已知的关系。虽然SRB在任何时候都可能发生,但它更多发生在儿童青少年生活的重大转折期,如进入幼儿园(5~6岁),从小学转入中学(10~11岁),或从初中转入高中(14岁)。Filippello等发现因SRB而导致的晨起困难学生占28%~35%。日本有SRB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14年新增约4 000人,2015年较前一年新增至少2 000人,且多为初中生。而一项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SRB在短期内将对5%~28%的儿童造成不良影响,这些影响通过外化或内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导致严重的急性或慢性疾病。
除了SRB外,逃学和学校缺勤也值得关注。Guare和Cooper调查了美国4所高中和1所初中的230名青少年,发现29.1%的学生有时缺勤,9.1%的学生经常故意或完全缺勤,学校缺勤率在男生和女生中大致相同,但在欧洲裔美国人(48.4%)、非英语家庭(65.0%)和成绩中下(55.0%)的学生群体中较为普遍。Askeland等考察了8 988名年龄16~18岁的挪威学生,发现10.1%的青少年有严重的学校缺勤,且其中40%没有寻求任何帮助。Kearney调查发现,学校缺勤在很大程度上与性别无关,但在一些特定的学生群体中较为常见,如印第安裔、残疾学生、能享受免费或降价午餐的学生。Holtes等对荷兰的3 145名儿童的逃学情况进行了追踪调查,发现5%的儿童在小学后期和中学早期有严重的逃学行为,并且男生显著高于女生;有持续逃学行为的学生,其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显著低于无逃学行为的学生。根据日本政府2017年发布的数据,有SAP的小学生数量约占0.5%,数量和比重都为过去14年来的最高,而初中生有SAP问题的约占3.0%,是政府开始收集数据以来的最高比例。
综合国外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学校缺勤在众多厌学行为中最常见,而SRB与逃学的发生率比学校缺勤更低,这可能是因为学校缺勤的界定同时包括无故缺勤和事出有因的缺勤,较SRB更为常见。不同于SRB,逃学和学校缺勤均表现出性别、社会经济地位或种族差异。
2.3 厌学相关的认知与情绪表现现状 除了行为表现,也有一些学者对学业倦怠、学校恐惧、学校焦虑等与厌学相关的认知和情绪表现进行了调查。
研究发现,亚洲国家学生的学业压力和学业倦怠水平普遍较高。根据韩国国家统计局2007年的数据,有56.5%的韩国学生因为学业问题而感到压力,73%的学生将学习列为生活中的最大压力源,学业倦怠水平也远高于西方国家。Lee等调查了1 530名四至十二年级的韩国学生,以考察学业倦怠水平随年龄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学业倦怠水平随年级的增长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在九到十年级达到最高水平。另外,从六年级到八年级,女生的学业倦怠水平相比男生显著增加,然而到了十一年级,男生的学业倦怠比女生表现出更剧烈的增长。除韩国外,日本、伊朗等亚洲国家或地区的学生也表现出了较高的学业倦怠水平。
学业倦怠与焦虑问题在西方国家学生中也越来越常见。例如Salmela-Aro在2016年的一项研究发现,芬兰女生的学校倦怠水平在过去两年中增加了30%。Ingles等在对西班牙学生完美主义和学校焦虑概况进行的调查中发现,8至11岁具有完美主义的学生中,有70%以上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学校焦虑。Franche等比较了697名年龄16~54岁的加拿大亚裔和欧裔大学生,发现两者的学校满意度和学校恐惧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亚裔学生整体学校满意度低于欧裔学生。
关于学业倦怠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目前学界尚有争议。Marzoughi等在他们的研究中发现,男生和女生的学业倦怠水平没有显著差异。Michaeili等却认为,女生相比于男生具有更强的情绪调节能力和更多的积极情感,学业倦怠水平较低,但男生与女生的消极情感与学业成绩则没有显著差异。同样,Bikar等也发现,女生学业倦怠水平显著低于男生。与学业倦怠不同,学校焦虑和学校恐惧似乎并没有呈现明显的性别差异。
综合国外学者对于厌学认知和情绪表现的研究,可以发现,学业倦怠是最为普遍的厌学表现,无论在西方国家还是东方国家都有较高的流行率,并且学业倦怠受社会文化因素影响较大,在一些对学生学业成就有较高要求的国家(如韩国),情况更为严重。
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厌学现象整体处于较高水平,且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可能与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观以及社会竞争加剧、学业压力增大等内外部因素有关。另外,由于我国目前存在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偏远乡村地区获得的教育资源不如城市,同时乡村地区学生面临着更多负性生活事件,更易受不利因素影响,导致了厌学现象在农村儿童,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中有着较高的发生率。类似的现象也发生在城市流动儿童、寄宿制学生等特殊群体中。同时,因为对厌学概念的界定还不明确,导致关于厌学的相关行为表现(如拒绝上学行为、问题性学校缺勤等)的研究较少,更缺乏大规模的系统性调研数据。
国外对各种与厌学相关的认知、情绪和行为表现都有较多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以学业倦怠为代表的厌学相关认知和情绪问题,整体发生率高于SRB和学校缺勤等行为问题,表明厌学的发生发展是一个从认知到情绪再到外显行为、逐渐严重且渐趋外显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和连续性。若前一个阶段的厌学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和有效干预,很可能会发展进入下一阶段,对学生的危害逐渐增大且干预难度更大。
综合国内外对厌学的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厌学具有发生的普遍性与结构的异质性,不仅厌学现象本身广泛存在于各个国家,且各种不同的厌学表现也呈现多样性。未来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厌学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深入揭示厌学的发生规律,考察厌学各个阶段之间的转化发展规律,以期为早发现、早干预提供依据。此外,对于厌学在认知、情绪和行为方面的表现及其关系和转化的深入研究,也是值得学术界深入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