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勇琪,郑孟秋
(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发展经济和引进人才。2018 年以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明确提出“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各级党委、政府要统筹规划,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机制,鼓励人才建设美丽乡村。2021 年中央一号文件出台后,破除城乡分割壁垒、加快人才引进、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打通城乡间要素等价双向流动、实现共同富裕成为“十四五”时期的重要任务。2021 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大力培养本土人才,引导城市人才下乡,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为加快农业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学者主要聚焦乡村人才引进现状和未来发展对策,对人才引进培养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关注度不高。目前,乡村面临着外地人才不愿来、本地人才不愿回等问题,本土人才流失严重。同时,基层组织干部文化水平低、思维僵化、老龄化严重、后备力量不足。各区域中心城市“真金白银”的“抢人”政策,加剧了县级人才引进的窘境。县、乡、村如何实现人才的“引、留、培、用”,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关键。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有以下3 点:一是关注从乡村走出去的高端人才,以乡音、乡愁为纽带,召唤本乡的学者、企业家等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发展;二是培育本土人才,发挥县域基层干部、青年学子、土专家和乡贤等群体才智,引进人才,促进经济发展;三是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改进工作生活条件,拓宽人才上升空间。
澄迈县位于海南岛北部,距离省会海口市30 km,是海口市1 h 交通圈内农产品供应地。澄迈县土壤富硒含量高,农业资源条件优越,种植业以水稻、瓜果、中药材为主,是海南省重要的热带特色农业示范区。澄迈县是海南省第一个建立有标识可追溯供应港澳台的瓜果基地,该地的无核荔枝、澄迈福橙、福山咖啡、桥头地瓜享誉海内外。长寿、富硒、绿色是澄迈县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的三大金字招牌。
2019 年,中冶建筑研究总院院士工作站落户澄迈老城经济开发区,这是澄迈以需求为导向,进行“订单式”精准引进高端人才的典范。该工作站主要围绕低成本海洋地材关键材料与应用技术、海洋钢结构和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等内容展开研究。目前,3 名院士已进站工作,工作站的研究方向为开发关于高性能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的成套技术,这对于提升海南装配式钢结构建筑的技术水平、推动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产业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1 年10 月,海南中医农业产业研究院在海南自贸区成立。澄迈县委、县政府积极对接中国农科院原副院长、中医农业首倡科学家章力建博士团队赴澄迈考察调研,依托澄迈富硒资源,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实施“中医农业+文旅”综合乡村振兴示范项目,在澄迈县有福山镇建成“中医农业”真农谷6.0 富硒福橙(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生产基地、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海南·澄迈)示范基地,以人才引进、项目推动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专业的蔡於旭,在大学生返乡创业政策的吸引下,放弃北京市高薪职业,返乡创办了以本地“小黄牛”为主打品牌的海南慧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22 年小黄牛产业园已建成投入运营,经营范围涵盖小黄牛养殖、牛肉深加工、餐饮服务、技能培训等,年出栏量达到9 000 头,以“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对基地所在区的4 731 名贫困人口分红,并为贫困户提供30~50 个就业岗位。大学生徐取俊辞去名企的高管职务回到家乡创办共享农庄,通过流转闲置土地、村民土地入股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家乡群众共同富裕,如今才存共享农庄成为周边公司团建、海口市民周末休闲旅游的首选地。大学生返乡创业为乡村注入新活力,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澄迈模式”。
位于桥头镇的沙土村是澄迈县地瓜种植第一村。脱贫攻坚期间,县委、县政府依托“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瞄准桥头镇地瓜打造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建立电子商务服务站。村民杨英保是首批参加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的学员。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他从最初的散户种植发展到成立合作社帮助村民网上销售地瓜。2020 年杨英保自筹资金修建存储量9.5 万kg 的地瓜冻库,2021 年上半年,网店销售地瓜15 万kg,收入超10 万元。在杨英保等职业农民的带动下,全村95%的村民开始种地瓜、建“地瓜楼”,人均年收入达3.2 万元,使沙土村成为海南第一个特色产业亿元村。
近年来,澄迈县统筹各方资源优势组织技能培训,累计完成电子商务人员培训超7 000 人次,培训职业农民2 000 余人次,注册淘宝网店500 多家,微商城开店超过1 600 家,带动当地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增长30%以上,走出了一条电子商务富农的新道路。
2018 年5 月13 日海南省发布《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2018—2025 年)》后,澄迈县以更加积极开放的政策招贤纳才,先后出台了《澄迈县引进高层次人才实施细则》《澄迈县柔性引进人才暂行办法》《关于鼓励和扶持返乡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实施意见》等人才引进文件。为进一步激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营造舒适的生活环境,澄迈县先后引进6 名省外名医专家进驻县医院坐诊,落地建成华东师范大学澄迈实验中学、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澄迈外国语学校、海南力迈中美(国际)学校等一批名校,解决了各类人才就医、子女就近入学等问题。2021 年以来,澄迈县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窗口办理人才住房补贴业务773 人次、人才落户业务377 人、高层次人才认定业务85 人。
澄迈县在做好高端人才引进的同时,不断健全农村人才培养体系,立足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重点在种养殖、管理、经营、金融五大领域培育农业实用人才,补齐农村产业发展人才短板。乡、村两级高度重视科技培训,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发挥农业、科技、人事等部门的作用,通过现场培训、视频授课、农技指导、科技特派员现场指导等方式,提升本土人才技能水平。2021 年初至2022 年1 月永丰村先后组织脱贫户、低保户及部分村民参加各类职业农民培训会、培训班16 场次,培训内容涉及岗前就业技能培训、槟榔种植技能培训及保育技能培训,授课场次多、培训面广。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政策执行者,其执政能力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澄迈县党委在乡村振兴中以党建促发展,整顿软弱涣散两委班子,吸收大学生进入基层党组织,选强配优班子成员,注重年轻干部培养。在支队调研的4 镇5 村中,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45 岁,班子成员中5 人为大学生村官,村两委干部年轻有为,在人才引进、返乡创业上思路清、有见解,在群众中威望高,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县级城市在人才引进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盲目攀比心理,招引人才唯高学历、高知名度论,对本土实用人才关注度低,急功近利现象较为突出。个别政府部门、国营企业费尽周折引进的高端人才由于科研水平、硬件环境匹配度不够,加之高端人才所学专业与本行业、本地经济关联性不大,导致引而无用、弃之可惜,只能束之高阁,造成资源和人才的双重浪费。
澄迈县各村普遍存在人才短缺、产业结构单一的问题。以永丰村为例,村干部学历以专科居多,本科及以上金融型人才、经营管理型人才、技术性人才极少,没有旅游设计规划人才和农业技术人才。目前,该村产业主要集中于种植业、养殖业,群众以种植水稻、香蕉和养殖牛、羊为主,虽然地处南渡江生态旅游区且下辖3 个中国传统村落,但未发展旅游业。永丰村仅有1 家餐厅和两家超市从事第三产业,除了返乡创业大学生黄照标的福牛养殖基地规模较大外,其他支柱产业较为匮乏。此外,村内有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但是村民参与程度不高。
永丰村小学和初中学历村民有1 310 人,占永丰村总人口的76.7%。在受访的58 位村民中,有32 人有学习农业相关知识的意愿,但是目前永丰村培训对象主要集中于脱贫户和低保户,且受训人年龄普遍偏大。调研中有村民提出相关部门组织的农技培训课件老旧,不能适应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科研院所的教授培训时,专业学术名词多,偏重理论授课,操作性差,不够接地气,在培训内容和培训手段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近年来,澄迈县在人才引进、扶持大学生返乡创业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资金审批发放、人才监管、职业农民培训上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涉及党政群多个部门,每个行业人员素质及职能不同,导致部门间的“不合作、不协调”现象时有发生。原来的澄迈县人才局在编制上与其他部门属于平级,在实际开展工作中,更多依靠领导个人威望及人脉资源。建议对人才局进行升格高配,由县级主要领导兼任人才局局长,工作上对县长或县委书记负责,统筹安排城乡规划、人才引进、金融信贷、农民培训等各项事宜,多措并举,精细服务,持续优化人才发展、投资、创业环境,切实解决人才引进、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县级城市在人才引进中,要紧贴城市发展规划、产业布局特点,做好前期分析评估等基础工作,制订具体方案精准引才,不好大喜功,不以引进人才数量、学历、名气作为考核指标。在引进人才管理上,要求真务实,不搞噱头,审慎提拔专业技术人才,打破“学而优则仕”的用人怪圈,避免赶鸭子上架行为,杜绝“彼得原理”现象,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不浪费人才,不造就庸官、太平官。借鉴外省成功经验,综合运用薪酬和荣誉激励、容错纠错等机制,为各类人才投资创业保驾护航,让专家学者类人才有归属感,让青年创业类人才有成就感,让本土人才有责任感,真正实现“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县、乡人才引进方面,可以采用入股、返聘、短租等多种方式柔性引进人才。对于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型人才,建立工作站、实验室,提供配套科研经费与公寓等,让专家学者静下心来搞研发。对于“候鸟族”群体的高端人才,配备专班,拿出专项资金,鼓励其参与项目研发,让“候鸟”人才发挥余热。对于复合型、管理型人才,依托海南省热带特色农业、互联网产业、康养产业等重点产业,吸引其创办企业,把先进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带入各类企业。要紧盯岛内的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等农业科研院校,探索“高校+园区+人才”的发展模式,支持科研院校创建企业和科技示范园,吸引高校毕业生以技术入股分红,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充分发挥土专家、村干部、科技示范户等本土人才主力军作用,充分挖掘其潜能,促进知识更新升级,激发其干事业的热情。优化整合教育资源优势,根据人员结构、产业布局、农事季节合理安排培训时间,科学设置培训课程。在培训过程中,要依据当地特色产业、作物生育周期进行阶段式、交替式培训,采取“云上智农”线上和“田间课堂”线下培训,提高培训的靶向性、实操性。要做好培训后的跟踪服务工作,对于有创业意愿的新型职业农民,应在项目审批、财政补助、金融贷款等方面予以扶持,鼓励他们发展现代循环农业,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乡村要发展,人才是关键。目前,我国正处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期,人才是乡村振兴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本次实践调研以引人才、促经济为突破口,进行了多领域、多层次的探究,深度剖析澄迈县在实现引进人才助力经济发展方面的经验及弱项短板,提出了可操作性的解决思路。影响城乡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有志之士去探索发现,并参与到人才引进、经济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