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沣阳,张 怡
(郑州轻工业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1)
人口老龄化是21 世纪许多国家必须要面对的严峻现实。对发达国家来说,人口老龄化趋势在20 世纪末就已经初现端倪。进入21 世纪,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目前人均GDP 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却在进一步加剧。人口老龄化主要受到一个国家制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近年来,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根本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几十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不间断实施,导致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人口增长速度放缓。其次,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医疗条件不断改进,人均寿命越来越长,死亡率明显下降。再次,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市,使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
河南省的人口总量位居全国第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大省,拥有广阔的农村和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农村地区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地区,势必会对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影响可以分为短期影响与长期影响。从短期影响来看,人口老龄化对于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主要是对于提供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与质量方面的影响以及对于农业生产总值方面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差距越来越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劳动力和壮年劳动力为了赚更多钱或者给子女提供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纷纷选择离开农村地区,到城市等经济发展更好的地方。农村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导致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的数量与质量下降。
一方面,这种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直接导致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数量急剧下降。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迫于无奈投入到农业生产劳动中,劳动力数量较少。留守老人由于年事已高,体质偏弱、体力较差,受教育程度较低,对于新事物的领悟能力较弱,在使用机械参与农业生产的灵活度与熟练度等方面无法与青壮年劳动力相媲美。因此,由老年人充当主力军的农业生产根本无法与青壮年主导的农业生产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农村人口老龄化导致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质量急剧下降。青壮年劳动力大量离开,导致留守老人主导农业生产现象出现。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大多为60 岁以上的留守老人,他们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素质较低,且在思想上趋于保守、墨守成规,对新事物、新科技的接受程度与理解能力较低,加之身体素质方面的缺陷,导致农业生产质量下降,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同时,老年人身体较弱,无法胜任农业基础设施等相关工作的建设与维护,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阻碍了农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河南省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推广,整体上来看,河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渐提高,但是从根本上来看,河南省的农业生产仍然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农业生产效率主要由参加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来主导。从现实来看,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发展速度远没有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加之很多农村地区反应滞后,没有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使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留守老人作为河南省农业生产主力军,虽然生产经验丰富,但是体力较差、反应速度较慢,导致生产效率下降。同时,留守老人文化素质较低、思想保守、科技水平不足,主要凭借传统经验来进行农业生产,使农业生产始终处于粗放式阶段,生产效率很难得到有效提升。此外,这些留守老人年老体衰,患病的概率增加,很容易因病错过最佳的农业生产时间,且医疗需求导致家庭的经济负担加重。
河南省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进一步加剧,直接导致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者质量降低。这些因素最终会影响劳动生产效率的提升,影响农业生产总值。
尽管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农业经济从短期看有消极影响,但是站在长远的角度考虑,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农业经济会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农业经济的长期影响主要体现在促进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相较于传统的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广泛地将现代化科技引入到生产过程中,同时将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引入到这一过程中。在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先进科技的运用与生产要素的使用,真正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与现代化,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管理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由传统的自然状态向现代农业的社会化状态转变。
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就是规模化生产。规模化生产能够提升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规模化生产是农业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实现路径。
农村人口老龄化这一趋势势必会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传统生产模式产生冲击,从而为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实现创造条件。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规模化地外出到非农领域务工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剧,极大地减少了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的补给,使老龄劳动力从事农作的比例提升,但是受制于体力、精力、健康等因素,这些老龄劳动力无法适应较为繁重的劳动,极有可能由此诱发疾病等,最终会增加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
对于外出务工者而言,比较明智的做法就是将自己家的土地承包给留在农村的小部分青壮年劳动力,而自己可以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获取收益或者通过土地入股的方式来获得分红。农村青壮年群体性外出务工现象,相对加大了留置在农村人口的人均耕地面积,为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条件。
农业机械化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机械来代替传统的手工劳动,使机械的运用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导手段。
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农业机械化水平方面的影响从长远来看是积极的。农村人口老龄化会直接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有效劳动力数量减少,由此必然会造成农业生产总值的下降。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基础地位,是国家安定的基础。鉴于此,国家会采取措施来保障农业生产的基础性地位不动摇。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劳动力不足可以借助机械来进行补给,这也从客观上促进了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留守农村的老年人由于自身身体条件无法胜任大型的农业机械操作,因此这类生产活动可以交由专业的人员处理。
要根据老年人的身体条件,结合其心理和生理特点研发与生产适合其操作、易于维修的农业机械。这样做不仅解决了当前农业生产缺乏青壮年劳动力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实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科技的运用是不可或缺的条件。现代化农业需要规模化生产,这就要求将农业机械与现代科技同时运用到生产过程中,通过高新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生产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群体性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摆脱了农业生产的束缚,实现了家庭收入来源多样化,增加了农村家庭的整体收入。
随着收入的增加,留守老人承担风险的能力与意愿也得到提升,他们更加愿意尝试将新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也愿意在农业生产与农村建设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对接受与应用新耕种技术的意愿更强,从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与应用。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与应用扭转了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劳动力的局面,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与生产规模的扩大,促进了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与相关成果的转化,对现代农业的实现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农村人口老龄化是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无法避免的社会现象。受制于我国经济结构二元化特征,人口老龄化这一现状在短期内无法得到改变。人口老龄化既是挑战,也蕴含着机遇。可以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多措并举,切实解决人口老龄化现象可能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化不利为有利,实现河南省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农业经济不利影响的根本出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因素导致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从另外一方面来讲,只有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真正解决河南农村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河南省在农村经济落后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现象不断加剧,其速度超过农业经济发展速度。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经济,不能动摇农业的基础性地位。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农业劳动力投入的数量日益减少,因此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成为促进河南省农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唯一有效路径。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的同时,还要注重通过教育与培训提升劳动者的文化素养,提升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使其能够适应科技化农业生产要求,提升生产要素质量,使生产要素得以合理化配置,提升单位投入的产出,提升社会总产出,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
实践证明,相比第一产业,第二、第三产业能为劳动力带来更多的收入。河南省农村地区第二、第三产业非常少,为追求更高的工资收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群体性地向城镇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导致河南农村人口老龄化趋势进一步加剧。与外出务工相比,如果在家乡有适合年轻人从事的工作,并能给他们带来与外出务工收入相当或相差不多的就业机会,这些青壮年会选择留在自己的家乡。这就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留住青壮年劳动力,防止优秀劳动力外流,借此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快速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农村老龄人口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各项需求也随之增多,这为开创性地发展农村老年服务业创造了条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这种老年服务业被称为老年产业或者银色产业。河南省的老年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甚至于真空阶段。河南省应充分考虑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客观事实,积极倡导、大力发展老年产业,如卫生、健康、养老、娱乐、休闲等行业。为老龄人群提供符合他们实际需求的服务,也为农村经济增长提供新的支撑与增长点,实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传统人口转变理论认为,未成年人的数量、老年人的数量与社会总人口数量的比重会在某一阶段出现低谷。在这一阶段,青壮年人口占据主要比重,社会上劳动力资源会非常充盈,社会经济发展处于高峰期,在经济学上称之为人口红利。
随着人口结构的不断转变,人口红利期会逐渐消失,人口老龄化现象会出现并加剧。近年来,河南省的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加剧,青壮年劳动力所占比重逐渐减小,老龄人口比重持续增大,为河南省农业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为了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引发的问题,应合理开发老年劳动力资源,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价值,尤其是年龄相对较小、生活能自理、具备一定工作与生产能力、有意愿投入到力所能及的工作中去为小家庭及整个社会作出二次贡献的老年人。从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老年人有再就业的意愿甚至意愿较强烈,但是相比青壮年,其身体素质较差,应让其承担相对轻松的工作,让低龄老人服务社会、服务高龄老人,实现双赢。
人口老龄化是每个国家都会遇到的客观现象。对于人口老龄化可能带来的问题,需要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其带来的挑战。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应该在迎接这一挑战的同时充分挖掘挑战中蕴含的机遇,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实现河南省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