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榄淇
(河南经贸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18)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具有代表性的数字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大范围运用到各行各业中,对经济和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数字经济不仅包括多种信息技术的使用,经济和社会活动的变化也是其中一部分,是有可能改变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经济行为的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和战略地位。我国从2017 年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以数字经济为核心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开始,至今已连续6 年将“数字经济”一词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 年12 月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路径作出了规划和指导,可见用数字化创新技术引领经济的发展是提升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核心。
从数字经济一词进入人们的视线开始,对其定义的界定便争议不断,直到现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的定论。在大多数学者看来,数字经济是一种在工业技术革命中诞生的新经济形态,其核心是数字技术和高新信息化手段。何枭吟(2011)认为数字经济是在技术的驱动下,推动全社会各领域进行数字化表达的一种新经济形态,其基础要素是数据信息。石勇(2022)认为数字经济的核心是大数据、智能算法和算力平台,三者缺一不可。
数字经济在2016 年G20 杭州峰会上被定义为以数据和信息等数字化资源作为关键要素,通过现代化网络平台、数字化设施和平台,运用新一代ICT 技术、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促进生产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的内涵既包括数据信息,又包括数字技术、网络平台,其丰富性、技术性和复杂性一直吸引着各界学者持续研究。虽然学者们对数字经济概念的阐述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认为数字经济在当下已然成为驱动经济形态变革、社会结构重组、行业产业赋能的全新动力,能为经济带来巨大的增益,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
在建设数字中国的进程中,数字经济赋能各领域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强,我国传统的经济模式在数字化的浪潮中逐步向现代化数字经济转变。拥有广袤市场的农村地区,无疑也接受着数字经济的熏陶,农村与数字经济的结合必然会促使农村农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
首先,随着我国经济规模的增长和政策的支持,人们越来越重视数字经济在农村农业领域的发展。2018 年以来,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关部门陆续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等一系列规划,将数字经济全面渗透到农村发展,释放数字经济潜力。《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的数据显示,2020 年的数字经济总规模已经是2005 年的15 倍左右,但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只有8.9%,说明我国农业产业与数字经济的融合空间很大,将持续推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近10 年均高于城镇居民,这说明农村地区的发展空间更大,有利于乡村数字经济发展。除此之外,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各行各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伴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居民收入水平同样存在一定的波动。
其次,数字技术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将加快农村数字化进程。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高新技术与农村农业各领域的深度融合,农村数字经济潜力逐渐被挖掘,产业形态创新形式不断。农业生产往往受到资金、生态、人力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其生产效率提升受到阻碍,新技术的出现为解决行业痛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人工智能技术常用于智能化种植和灌溉、虫情监测等领域;云计算技术可以高效完成大容量且复杂的数据处理,更好地完善农业信息服务;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产品追溯等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农产品的全过程管理,助力智慧农业。通过现代化技术构建数字化农业和现代化农业发展体系,大力提升农村农业的存在感。
再次,具有鲜明数字经济特征的农村电商在农村地区反响良好,进一步推动了农村数字经济发展。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农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电商的销量突飞猛进,网络零售额超过了2 万亿元,近几年依然保持持续增长的态势。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线下消费受到限制,特色农产品由于运输储存、保质期等方面的原因滞销,给大量农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数字技术解决了这个难题。通过线上消费渠道连接农村和城市,大量的直播大咖、电商平台为农村带来新活力,比如央视直播助农等,一方面完成了特殊时期对农民的支持,另一方面使更多的年轻人看到自己家乡的美好未来,吸引其返乡创业就业。以拼多多为例,年轻的“新农人”数量在短时间内增长近4 倍,覆盖面趋向高学历和年轻化,为农村地区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助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
高新技术融入农业全过程全产业链,由此诞生了新的业态以及新的农村商业模式,新的就业创业机会也涌现出来,农村创新创业环境得到优化改善。数字经济在农村农业的运用主要包括智慧农业、农村电商、农业科技创新和乡村新业态4 个模式。
智慧农业的主体是农、林、牧、渔生产的信息化,即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要素进行系统、精密的计算,保证农业整体产业链智能化、数字化和系统化,完成集约高效的生产并使经济效益增值。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和有限的保质期加大了生产难度,且面临生态污染问题。智慧农业中的监控系统和食品安全技术可以全方位地保证农产品生产的安全和经营效率,同时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粮智慧农场、皇图生态农业在打造智慧农业时,落实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成为我国智慧农业领域的典型代表。
2020 年全国农业信息化水平为22.5%,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化水平为22.1%,畜禽养殖、设施栽培的水平均高于全国水平,农业生产数字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电商不是简单的农产品进城,而是以销售本地特色商品为核心,通过数字化销售模式,构建电商服务、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完成规模化的产业发展。农村电商是数字经济深入农村领域的极好体现,目前已成为引领农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动能。在数字化技术引入农村电商的背景下,2021 年我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完成了近6 倍增长。农产品加快出圈,农业电商平台异军突起,拼多多的农产品交易额连续5 年持续增长。农村电商由于其数字技术的赋能,信息流动速度快,有效地解决了零散农户与大市场之间的不平衡问题,销售效率和规模大幅提升。
农业科技创新是科技进步带动经济发展的一大体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农业大力引入数字手段,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高达60.7%,先进技术持续推广并形成示范效应,取得了大量标志性成果,科技创新赋能农村农业成果显著。以农村数字金融为例,利用大数据等技术对金融资源进行整合,解决农村地区常见的融资难问题,助推农村数字经济发展。
农村新业态是产业融合的代表,运用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手段解决供给侧不平衡问题,是培育农村经济和新经济的全新动能。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催生了大量类似乡村特色旅游的农村新业态。2021 年乡村旅游业逐渐复苏,我国生态旅游游客量达到了近21 亿人次,联农带农效果明显。同时,新业态增加了返乡入乡创新创业人数,2020 年达到了1 010 万人,同比增长19%。农家乐和特色康养作为农村新业态的典型代表,以当地特色为依托,保留自身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产品增值,从而推动了农村的数字化转型。
首先,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生活环境和思维模式相对固定,喜欢习惯性地拒绝新事物,面对新技术、新平台、新渠道和新商业模式,很难第一时间完成观念上的转变,数字经济意识亟待加强。一部分农村居民长期享受着国家和政府对贫困人口的财政补贴和各种福利,依靠政府补贴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导致他们主动运用数字化手段提高生产效能的意识依然不够强烈。
其次,企业和机构出于成本考虑,不愿意在数据信息和技术层面花费资金,且缺乏将数字经济与农产品相融合的动能,丧失主动性,导致农村地区缺少企业资源支持,不利于农村数字经济发展。
促进数字经济在农村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目前兼备数字技术和数字化素养的技术型、专业型人才的缺口不断扩大。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和常年在外求学的毕业生学历较高,具备一定的数字化素养,但他们很少回农村就业,大量高质量人才外流已是不争的事实。留守在农村的往往是年纪较大的老年人口,其缺乏数字化技术的适应力,自身运用网络平台的能力薄弱,文化程度不高,使农村出现大量的网络信息技术贫困户。
除此之外,在政府部门的鼓励推动下,“新农人”数量逐渐增长,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农村人力资源的短缺,但由于其规模较小,还不能作为主要的人才补充方式。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成熟的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数字化的经济形态对信息处理的速度和质量有着较高的要求,复杂的地形、不均匀的人口分布等因素加大了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难度。除5G、新基站等基本设施的覆盖面不足外,数字经济平台和现代支付结算系统也未进行系统性配置,造成信息传递不畅、交流效率低等现象,阻碍了数字经济向农村的进一步推进。
此外,现有的电子支付系统不够完善,农村金融支付结算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现金服务和银行转账,而移动支付特别是一些基于生物识别技术的新型移动支付方式很少,支付结算工具不够丰富多样,已在城镇普及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POS 机等自助服务设备利用率不高,农村金融支付结算环境仍需进一步改善。基建投入的资金量大,在缺乏统筹安排的情况下,无法保证其使用质量和分布。
针对目前农民积极性不足、利用数字化手段脱贫的意识薄弱等现象,可以通过村广播、口号、诵读等方式进行思想政治宣讲和农村数字经济政策解读,也可以充分发挥村干部、志愿者的作用,使其深入农村一线,到群众中进行宣传和培训。政府应该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从政策上引导,加大农村数字经济在城市的宣传力度,让企业认识到农村的数字化缺口和巨大的发展机遇,以多种方式鼓励企业向农村进行数字资源投入。
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开展技术培训和人才引进,尝试与相关的企业、院校进行合作交流,建立直接稳定的人才输送通道,并赋予一定的支持与援助。
其次,挖掘和保护农村地区的非物质遗产传承人和技艺高超的工匠。他们是农村地区发展和转型的重要财富,应予以福利支持鼓励他们进行技艺传承,并培养一批“乡播”进行宣传。建立职业培养体系,以村为单位组织职业培训,开展数字基础技能普及,包括电商运营、农家村等。大力支持农民创新创业或年轻人返乡创业,开通绿色通道,帮助创新创业政策的落实,对于高水平的数字人才要予以薪资保障。
首先,要想进一步促进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就要大力推动科技力量全面融入农村全产业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通信服务是信息传递的基础,应大力推进通信工程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农村数字化服务平台,让技术覆盖面更加广阔。通过高质量、高覆盖的基础设施和高效平台,完成信息的及时更新和反馈,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其次,完善物流运输体系,扩大物流站点数量和覆盖面,加快配送速度,以物流分拣中心为枢纽,以当地农村服务站为辐射半径,做好“最后一公里”服务,实现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的高效运转。除此之外,推广适合农村地区的非现金支付工具。在服务对象方面,根据不同农户的交易特点,适配不同的支付工具。建立安全方便的支付清算体系,大力推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运用,疏通支付渠道,支持多业务产品、多渠道、多服务对象,为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创造强大的支付结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