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国外老年教育研究综述
——基于内容分析法

2022-11-09 10:04王练练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2年5期

王练练

(四川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6)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7%,该地区即被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在20世纪末,世界就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根据《联合国老龄化议题:世界人口老龄化》的报告显示,预计到205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总数将接近20亿,占总人口的21%。老龄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使老龄化问题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这种老龄化现象也被形象地描述为“银色海啸”。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压力,国际上许多发达国家积极探索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途径,老年教育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并逐步成为战略性的途径和举措。老年教育是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提高其生命质量,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终身教育活动过程[1]。我国在1999年步入老龄化社会,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1月,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7%[2],我国老龄化问题不容乐观,但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还相对落后。因此,本研究通过系统性的文献回顾,采用内容分析的方法,探析近十年来国外老年教育研究的现状、趋势与优秀经验,以期为我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实施路径。

一、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法,以2012—2021年为时间节点,在美国教育科学研究院(Institute of Education Sciences)资助运作的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ducational Resource Information Center,ERIC)平台上检索与老年教育主题相关的文献,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献内容进行比较和分析,梳理近十年国外老年教育的研究现状、热点,探讨未来的研究趋势和方向。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在于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及其变化进行分析,具有系统性、客观性和定量性的特点。本研究根据手动统计以及内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骤,建立编码体系,实施内容分析。

(二)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通过在ERIC数据库中搜索“elderly education”(老年教育)、“old-age education”(老年教育)、“aging education”(老龄教育)、“senior citizen education”(老年公民教育)、“third age education”(第三年龄教育),选择“过去10年”,检索出文献1903篇,在搜集到的文献范围数量和主题范围基础上,进一步缩小限定,以“教育老年学”“成人教育”或“老年人”为限定词,剔除无关文献,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0月1日,得到文献59篇。通过梳理,对样本文献进行了文献来源、研究内容和研究趋势分析。

1.期刊来源分析

期刊来源分析是对期刊载文量的统计和分析,便于了解目前哪些期刊是老年教育相关研究的重要来源,哪些期刊影响和引导老年教育的研究方向。通过对样本文献的统计和分析,发现其中绝大部分文献来源于英国著名老年教育专家Peterson于1976年创办并出版的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SSCI)——Educational Gerontology期刊, 该期刊文献占了所有文献的57.63%,其次是Gerontology & Geriatrics Education(老年学和老年 医学教育)期刊,占比20.34%,以及International Education(国际教育)期刊,占比5.08%。数据表明,这三种期刊对老年教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引领作用。其具体数据分布如表1。

表1 ERIC中老年教育文献来源期刊

2.研究方法分析

通过对59篇文献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表明其中有15篇主要为定性研究,44篇主要为定量研究,具体包括实验研究、非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测验法、观察法、抽样调查等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混合使用的研究。

二、老年教育研究内容分析

为了更加全面地分析老年教育研究内容,运用了内容分析法来进一步揭示相关的研究和规律。通过梳理59篇文献的关键词,发现涉及多个类目和内容,进行归纳编码(如表2所示),通过编码体系,将研究主题归纳如下,并对其观点进行简要述评。

表2 编码体系

(一)老年教育管理研究

由于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为了促进成功和积极老龄化,国外对老年教育管理的研究较为广泛,包括监管审查、质量保证、政策、资金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在监管审查方面,Miya Narushima等人调查了加拿大老年人参加地方公共继续教育的动机和模式,要求彻底审查当地社区的继续教育方案,以此作为促进成功和积极老龄化的可行性手段[3]。在质量保证方面,Politynska等人认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教育项目中的质量保证(QA)是保持标准、加强问责制、提高资格和促进专业流动的关键[4]。在政策方面,Ring从国际视角出发,认为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差异很大,如西班牙政府强调“积极老龄化”,为此专门为老年人提供广泛多样的高等教育,而英国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忽视提升老年人的终身学习[5]。Tam认为,香港特区政府二十年前就制定和实施了老年教育的政策和计划,让老年人参与多种形式的第三年龄大学的学习,并致力于老年人学习的赋权和解放[6]。在资金方面,Pardasani Manoj等人讨论了美国老年中心的公共资金一直停滞不前,并倡导加大资金支持[7]。在师资建设方面,Leson等人调查了俄亥俄州55个县的老龄教育工作者教育需求,旨在提升老年教育工作人员的教育水平[8]。

国外老年教育的发展依托于良好的运行机制,在各国的研究中,不论从宏观的政策、资金支持、评价、监督、质量保证,还是到微观的某个具体领域,管理都相对完善,值得我们借鉴。

(二)老年教育类型研究

国外老年教育研究的类型具有多样性,主要有老年代际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健康教育、职业教育、休闲教育、公民参与、退休教育等。相比之下,在老年代际教育、老年技术教育、老年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较为集中。

1.老年代际教育研究

老年代际教育是国外老年教育研究中一个热门话题,它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2年提倡的重要终身学习方式之一,也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战略之一[9]。国际上,对代际教育的研究包括代际教育的价值、代际心理、代际合作、代际评估和代际反思等。如Gallagher Peg等人发现,通过代际互动可以帮助老年人超越自我,减少年轻人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10]。Cook等人将海外留学生和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老年学学生联系起来,并与香港长者社区中心合作实施了联动服务的合作学习计划,项目评估表明,所有群体都在合作参与中受益[11]。Agmon Maayan 等人试图开展在研究生和老年人之间建立代际互动的学术课程[12]。Castro等人对西班牙卡斯蒂利亚-拉曼查大学代际教育经验进行了评估,从参与者角度对代际学习进行利弊分析,对代际学习计划做出了调整[13]。Karasik Rona J从批判反思的角度出发,讨论了代际学习反思的重要性、价值和挑战[14]。

2.老年信息技术教育研究

老年信息技术教育可以帮助老年人提升生活质量、扩展职业活动、扩大交流范围以及提高对环境和社会的适应能力[15],这在国际上已达成共识。目前,国外老年信息技术教育主要集中在学习内容、学习途径和学习成效等方面的研究。在学习内容上,主要向老年人教授计算机、信息技术等[16],以帮助老年人适应现代社会。在学习途径上,有通过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移动学习系统进行学习[17],也有通过数字电视[18]、平板电脑[19]、数字游戏[20]等进行学习。在学习成效上,除了提升老年人的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外,还可以促进老年人对信息技术态度和行为上的变化,提高老年人的幸福感、自尊,帮助老年人完善自我、融入社会。如Gatti等人发现,老年人通过平板电脑的学习可以促进自我效能和学习感知的提升[21]。Gonzalez等人认为,老年人参与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22]。

3.老年健康教育研究

老年健康教育是国外老年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健康生活方式、医疗、护理、老年病学等方面的研究。而在众多的老年健康教育中,有针对老年人健康教育的研究,也有针对从事老年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医护人员等方面的教育研究,并且主要通过一些实证类的干预研究来促进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如Lee等人研究了运动对老年人抑郁症和身体平衡的影响[23]。对从事老年教育的相关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老年学专业学生等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这些群体与老年人的联系[24]、教育内容[25]、教学方法[26]、老师的工作水平[27]、培训需求[28]、老龄化工作培训的意义[29]、就业和就业满意度[30]等方面。此外,还包括对老年健康专业发展模式[31]、监管[32]等方面的研究。

4.其他老年教育研究

国外对于老年人的休闲教育、公民参与、退休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也较为广泛。如Conde等人调查了西班牙加利西亚农村地区老年人的休闲方式和教育需求[33];Welleford等人基于跨学科视角,将老龄化和公民参与整合到课程之中[34];Tam Maureen采用纵向、定性的方法跟踪和对比不同的退休模式,旨在帮助老年人通过不同的学习体验来适应退休[35]。

综合看来,国外对老年教育类型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尤其是在老年代际教育、老年信息技术教育和老年健康教育等方面。而且从已有的文献来看,跨学科视角研究较多,如老年教育和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同时,国际项目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如上文提到美国学生与香港长者社区的代际合作。此外,国外对从事老年工作的相关人员的研究也较多。

(三)老年教育开展形式研究

1.关于第三年龄大学的研究

从已有的文献来看,国外对第三年龄大学的研究较为广泛,包括模式、价值、评估、批判、改革、探索和比较研究等。如de Maio Nascimento等人对巴西第三年龄大学的模式进行了研究,他们结合巴西国情、时代背景以及老年人的兴趣与需求,开发了巴西第三年龄大学模式(U3A模式),其独特之处在于为老年人提供了广泛多样的体育和休闲活动,并且由联邦、州立或私立大学的体育部负责活动课程的开发,它们将体育活动作为关键要素,不仅促进了知识的转移和交流,而且还促进了老年人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的发展,该模式对巴西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36]。Costa Veloso讨论了葡萄牙第三年龄大学模式(Toulouse模式)在发展过程中的转变,试图寻求变革背后的参与者、变革目标以及组织方式[37]。 Mackowicz Jolanta等人对波兰第三年龄大学的价值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波兰第三年龄大学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路径[38]。Tam Maureen对香港第三年龄大学的学习进行了评估研究,认为迫切需要对香港第三年龄大学中学习政策的有效性、充分性和价值进行评估[39]。Formosa对马耳他的第三年龄大学进行了批判研究[40]。Archanya等人尝试将泰国第三年龄大学作为老年人终身学习网络的焦点[41]。Hori Shigeo等人从老龄化和学习需求的视角出发,对加拿大和日本的第三年龄大学做了比较研究[42]。

2.关于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

社区老年教育是实施老年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许多国家对社区老年教育的研究也较为广泛,包括社区老年教育的任务、影响因素与合作等方面。如Makino从日本基层社区和终身学习的视角出发,旨在将学习活动和新社区联系起来,使“学习”成为政府在居民自治领域的关键任务[43]。Tseng Ming-Hseng等人认为地理位置是影响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他们从基尼系数的视角出发,讨论了地理位置造成老年人获取社区老年学习资源的差异性与不平等性,并指出未来开展社区老年学习活动时,需要对地理位置、有学习需求的老年人口数量和社区学习中心的供应能力加以综合考虑[44]。Cook Alicia Skinner等人对美国和香港长者学院代际合作进行了研究[45]。

除了第三年龄大学和社区老年教育的开展形式外,还有通过老年高等教育、老年疗养院等形式开展老年教育。如Hietanen Heidi等人对北欧国家老年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研究[46];Boscart Veronique M等人对护理教育模式进行了研究[47]。

综合看来,国外老年教育的开展形式具有丰富性和独特性,研究领域纵横交叉,在多样化的开展形式中实施各种类型的老年教育,以满足老年人健康、生活、就业和休闲等需要,实现积极老龄化。

(四)老年教育心理研究

关于老年教育心理的研究,一方面,包括对老年群体的学习心理的研究,如老年人学习需求、动机和兴趣等;另一方面,也包括对从事老年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如相关工作人员对衰老的了解、态度、歧视以及培训需求和就业满意度等。

1.针对老年人教育心理的研究

在老年人的教育心理研究方面,主要有学习心理和需求方面的研究,具体包括老年人的认知心理、学习需求、兴趣态度、回忆以及自我效能感等方面。如Bureš Vladimír等人对老年学习平台进行了测试性研究,这些学习平台侧重于对老年人进行认知、体育和游戏训练,包括不同类型的交互工具、数字电视学习(t-learning)应用程序等,旨在预测老年人在学习平台进行交流时如何感知这些学习平台的可用性[48]。Gonzalez Antonio等人对老年人对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态度进行了研究[49]。Gallagher Peg等人认为,回忆针对老年人的治疗、护理具有重要意义[50]。Gatti等人发现,老年人通过平板电脑的学习可以促进自我效能和学习感知的提升[51]。

2.针对从事老年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研究

针对老年教育相关工作者的研究较多且范围较广,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从事老年教育相关工作的人员对衰老、老年人或老年教育的了解、态度、兴趣或歧视等方面的研究,如Intrieri Robert C等人针对271名非西班牙裔白人和非洲裔美国本科生,评估了他们对衰老的了解、对衰老的态度以及他们对年龄的歧视,探讨了种族文化和背景因素的重要性,旨在促进学生对不同种族与族裔的老年人产生积极的态度[52]。Dussen等人调查了俄亥俄州城乡地区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探讨了该专业人员对老年学继续教育的兴趣差异[53]。另一方面是对于老年教育专业学生、工作人员等的培训与求职需求、职业认同、就业结果和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如Englehardt Jacqueline等人调查评估了老龄化专业人士的培训需求、老年学从业者继续教育证书计划的培训需求[54]。Gendron Tracey L等人探讨了哪些因素可以预测老年学家的职业身份和职业道路,认为体验式学习可以促进老年学学生职业发展并提升其职业认同感[55]。Ruiz-Adame Reina对西班牙老年学硕士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和满意度进行了调查[56]。

国外对老年人接受教育的需求、动机或效能的实证研究已成为老年教育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尤其侧重对从事老年学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研究,这方面的研究能更好地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满足老年群体多方面的需求,对提升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促进积极老龄化有重要意义。

三、发展趋势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总体梳理,老年教育研究发展的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年代际教育的研究在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并可能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

老少两代之间的互动和联系可以实现社会资本、知识技能、文化和价值观等的传输与交换,对缩小数字鸿沟、消除代际隔阂、促进代际和谐、促进积极老龄化有着积极的影响与重要价值,欧美国家也一直积极倡导代际学习。目前,我国老年教育在现实中面临着教育资源匮乏的困境,多地都曾报道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新闻。而代际学习作为一种开放的终身学习形式,在缓解老年教育资源紧张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代际学习可以吸纳青年一代积极参与,从而缓解师资压力;在实施场地上多元开放,可以在家庭、社区以及老年大学等场所中进行,从而缓解场地压力。虽然代际学习具有诸多优势,但我国在理论上研究不足,实践上开展不多,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能需要加强对代际政策支持的研究、代际双方动机与意识等心理研究、国际代际合作项目研究、代际课程的开发研究、代际学习项目开发和推广等方面的研究。

(二)在老年人信息技术类教育方面的研究将会更加广泛、交叉且深入

在信息化社会,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技能。很多老年人受身心特点、教育背景以及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影响,导致世界各国老年人的信息素养普遍较低,与年轻一代形成“数字鸿沟”,我国也不例外。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 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人,但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11.2%[57]。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1月,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58]。根据这两项数据推算,我国有上亿老年人没有搭上信息化的便车,老年人信息技术类教育不但必要而且必须,尤其是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老年人更需要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来适应当下的生活、学习、工作与疫情防控。因此,在未来老年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面对现实困境,老年人信息技术类的研究将会更加广泛且深入。

(三)加强对从事老年教育相关工作人员心理的研究

加强对从事老年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研究,可以促进老年教育规范化、体系化和科学化发展,促进老年教育质量的提升,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相比于发达国家,我国在对从事老年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不多,缺乏对老年教育教师、研究者、老年教育专业的学生、医疗护理人员、管理者等的研究兴趣、动机、需求、对衰老的态度、求职需求、职业认同、就业结果和满意度等方面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教育的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情况研究,并且通过对他们进行一些心理测量的实证类研究,可以更好地反映出老年教育领域的一些问题、动态、走势,以此更好地促进老年教育良性发展。

(四)加强老年教育和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

老年教育与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统计学、信息科学乃至宗教学等的联系不断加强和深入,使老年教育向着纵深发展,这将为老年教育研究开辟更加广阔的视野,也能促进老年教育向着更加精细化、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而我国在目前开展的老年教育研究中,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以社会学、心理学以及哲学等为主。因此,为了促进老年教育纵深发展,需要加强对我国老年教育跨学科、跨领域的交叉研究。

四、研究启示

相比于国外很多发达国家,我国的老年教育起步较晚,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亟须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外优秀老年教育经验进行借鉴,主要有:

(一)强化老年教育的实证研究

国外老年教育十分重视各类实证研究方法的应用。如前文提到,已有的文献中,有44篇主要为定量研究,占据文献总量的74.5%,具体包括实验研究、非结构化访谈、问卷调查、测验法、观察法、抽样调查等,通常是一种或多种研究方法混合使用,尤其是应用在老年教与学、老年人学习心理、从事老年学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以及代际教育等方面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客观性,能够对发展趋势形成整体性的透视和概览。相比于国外,国内的老年教育研究采用质性的理论研究、思辨和经验总结等研究方法居多,并且实证方法使用单一,主要以问卷和调查为主,缺乏量表测验和探索因果关系的实验干预研究,从而导致了国内老年教育研究多以宏观和抽象的研究为主。因此,在信息时代,可以借助一些量化工具,加强老年教育的实证研究,做到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以促进老年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对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

国外对老年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较为深入和广泛。相比于国外,我国虽然积极倡导提升老年群体的信息素养,加大对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研究,但总体研究数量不多,且多集中在对老年人信息素养影响因素、提升策略等方面。而在实践过程中,老年大学、社区等虽开展了一些老年信息素养课程,但其占比不高,且侧重于基本技能的操作,例如智能手机的运用等,忽视了对老年人信息意识、知识以及道德方面的教育。因此,为了促进老年人融入信息社会,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要健全老年人信息技术教育的培养机制,营造信息化的环境和氛围,加强老年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建设,同时加大对老年人信息学习心理、开展形式、学习内容、学习途径以及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力度。

(三)加强老年代际教育的研究

国外对老年代际教育的研究较为广泛和深入,而国内相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代际传递、代际差异和代际关系等方面,对老年代际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且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华中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在代际实践方面,我国已有一些零星的代际实践项目,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衢州职业技术学院通过给学生布置寒假作业,要求学生们在寒假帮助身边的老人了解、学习智能手机日常应用和基本操作。衢州职院的学生们通过电话访谈、上门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汇总了老年人智能手机日常使用需求,并针对老人生活中出现的高频事项和应用场景,用平板电脑绘制了《老年人智能手机实用指南》,这一过程促进了双方理解,参与双方均有收获,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59]。因此,在中国未来的老年教育发展中,应加强对老年代际教育的理论研究,加强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以促进代际学习科学发展,促进世代双方和谐互助。

(四)加强老年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

从已有的文献归纳看来,现有的国外老年教育合作的领域有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管理学、宗教伦理等方面。这些领域之间的交叉研究,为老年教育研究者开辟了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方向,为老年教育综合化和精细化发展做出了贡献。反观国内,对老年教育内涵界定、功能和影响因素、理论基础、模式探索等研究较多,跨学科领域研究有待加强。因此,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加大对老年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尝试从新的学科视角构建老年教育的体系框架。

(五)加强对从事老年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研究

国外对于从事老年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研究较为广泛且深入,包括研究兴趣、动机、需求、对衰老的态度、求职需求、职业认同、就业结果和满意度等方面。而国内对于从事老年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研究,基本上是对老年大学和社区管理者和工作者的访谈、问卷研究,主要涉及老年教育现行的一些政策、资金来源、课程、教学、现状、问题等方面,缺乏从老年教育相关工作者的视角出发开展的研究,如他们是如何理解老年教育,他们对待老年人、老年教育的态度,他们的研究兴趣、动机、需求等心理层面,并且在研究方法上缺乏实证量化研究,如探索因果关系的实验研究。因此,在未来的老年教育研究中,需要加强对老年教育研究工作者、老年教育专业学生、医护工作人员的心理、实证等研究,了解他们的研究兴趣、动机、需求等,以促进老年教育研究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系统性。

综上所述,虽然我国的老年教育受到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与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相比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在未来的老年教育研究中,我国要开拓国际视野,合理吸收国外优秀经验,结合我国老年教育的实际情况,更加全面、系统、多元地研究老年教育,尤其加强对老年代际教育、老年信息技术教育、老年教育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研究以及加强对从事老年教育相关工作人员的心理层面的研究,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