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敏
(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宁夏 银川 750004)
呼吸内科感染在临床十分常见,是最易受感染的系统,发病与自身免疫力较差、呼吸道黏膜屏障受损等有关,外界病原菌经口鼻进入呼吸道,向下侵犯支气管、肺,造成急性下呼吸道感染[1]。本病早期症状不典型,与普通感冒类似,可能仅有咳嗽和/或咳痰症状,但病情进展快速,当出现气喘、发热等症状时已造成下呼吸道明显炎症反应,需要及时给予诊治。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病情进展迅速,甚至发展为重症肺炎、全身炎症反应等,继而危及生命[2]。抗生素抗感染是本病基础治疗方法,选择敏感性高、安全性好的抗生素是关键。头孢唑肟是第三代头孢菌素,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菌及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较强抑制力[3]。左氧氟沙星属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也有广谱抗菌作用,与头孢唑肟合用能增加抗菌范围、协同提高抗菌力,加快病情的缓解速度[4]。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头孢唑肟和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呼吸内科感染的疗效,现汇报如下。
1.1 一般资料 将2021年10月到2022年8月在我院呼吸内科治疗的66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52.14±11.25),病程1-5d,平均(2.90±0.86)d,支气管炎17例,肺炎26例;对照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51.76±10.87),病程1-4d,平均(2.45±0.71)d,支气管炎9例,肺炎14例;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病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类型等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内科学》[5]中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标准;②经血常规、胸部影像学等检查可见支气管、肺组织炎性阴影,查体可闻及细湿啰音;③伴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气喘、发热等症状,体温>37.5℃;④经痰液细菌培养显示为阳性,确定为革兰阴性菌感染;⑤近2周内未使用过抗菌药物;⑥治疗依从性好,自愿加入本研究。排除标准:①重症肺炎;②合并其他部位感染;③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或耐药;⑤治疗依从性差,
1.2 方法:两组均常规给予止咳、化痰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唑肟,2g/次,静脉滴注,8-12h/次,若感染较重,加量至3-4g/次,8h/次。观察组联用头孢唑肟和左氧氟沙星,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6g/次,静脉滴注,1次/d[6]。两组均连用1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胸部影像学恢复正常,炎性因子水平、血常规均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显著减轻,复查胸部影像学炎性阴影缩小>70%,炎性因子水平、血常规明显好转;有效:临床症状有所减轻,复查胸部影像学炎性阴影缩小≥50%,炎性因子水平、血常规逐渐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复查胸部影像学炎性阴影缩小<50%,炎性因子水平、血常规均无改善[7]。
1.4 观察指标:①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清炎性因子,抽取外周静脉血3ml,离心后获得血清,全自动分析仪测定WBC,PCT,CRP;②记录咳嗽、气喘、发热、咳痰、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③统计有无胃肠道不适、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7%(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治疗后PCT、CRP、WBC水平相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
咳嗽、气喘、发热、咳痰、肺部湿啰音等症状消失时间相比,观察组均更短,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胃肠道不适、皮疹、头晕等不良反应相比,两组相当(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呼吸系统感染在临床极为常见,与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有关,但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外界病原菌可乘虚从口鼻而入,直接沿呼吸道向下侵犯,容易在支气管、肺组织内定植,引发炎症反应。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意味着病情已较为严重,需要早期干预治疗,若病情持续进展,可引发炎症级联反应,造成重症肺炎、全身炎症反应、呼吸衰竭等,患者甚至死亡[8]。抗生素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治疗药物,但临床抗生素存在滥用现象,导致抗生素耐药性明显,以往单一应用抗生素即可达到良好抗菌消炎效果,现在多需联合应用抗生素治疗,加之下呼吸道感染的病情较重,因此,二联应用抗生素治疗成为首选治疗方案[9]。
头孢唑肟为第三代头孢菌素,主要成分是头孢唑肟钠,抗菌谱较广,对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致病菌敏感性强,抗革兰阴性菌效力强,而抗革兰阳性菌的效力中度,对敏感菌的亲和力强,对细菌产生的β酰胺酶稳定性高,通过高度亲和细菌内的青霉素结合蛋白1、青霉素结合蛋白3,破坏细菌蛋白质合成,达到抗菌、杀菌的作用[10]。同时,能抑制气道平滑肌的痉挛、收缩,控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达到减轻气道炎症的目的[11]。但单一用药仍存在抗菌不彻底,炎症消退较慢,症状容易反复等问题。
左氧氟沙星是喹诺酮类抗生素,也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如肠杆菌科细菌中的克雷伯菌属、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化脓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阳性菌,以及嗜肺军团菌、流感嗜血杆菌等革兰阴性菌,且对肺炎衣原体、支原体也有抑制作用。其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活性,阻止细菌DNA复制,起到较强的杀菌作用[12]。此外,其渗透性强,可快速在肺组织部位达到较高血药浓度,更快使细菌灭活,加快炎症消退[13]。将头孢唑肟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一方面可进一步拓宽抗菌谱,增加对各种病原菌的覆盖范围,另一方面可从不同作用机制杀灭细菌,避免细菌耐药,从而提高整体的抗菌、消炎作用[14]。
炎性因子是评估呼吸道炎症反应的主要指标。PCT在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中可明显升高,在血清中稳定性高,受影响因素少,与感染严重程度呈正比。CRP、WBC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规炎症指标,CRP的敏感性更高,在感染或炎症反应初期即可急性升高,当病情好转后又会迅速下降,是评价感染性疾病的敏感性指标[15]。而WBC的敏感性不及CRP,但也与感染及炎症反应程度呈正比。本研究中,观察组在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症状消失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相当(P>0.05)。证实头孢唑肟和左氧氟沙星联用对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效果更好,既能增强抗菌、消炎作用,又有良好安全性,整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能促进症状快速缓解。
综上所述,头孢唑肟和左氧氟沙星联用治疗呼吸内科感染的疗效确切,症状缓解速度快,炎症抑制力强,安全性好,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