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文化名片”:论公共艺术对城市文化独特性的激发与塑造

2022-11-08 01:10杨冬江王兆
设计 2022年20期
关键词:城市文化公共艺术视觉效果

杨冬江 王兆

关键词:公共艺术 城市文化 文化独特性 视觉效果 心理感受 观众吸引力

引言

纵观当今世界的城市面貌,城市的独特性逐渐淹没在全球化浪潮中而变得日益同质化。一座城市如何在众多城市之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充满吸引力和活力的场所,是世界各地城市建设者们面临的划时代难题。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使得一座城市与众不同?澳大利亚学者德波拉·史蒂文森在其著作《城市与城市文化》中曾指出:一座城市看起来怎样,感受起来如何,以及它对观光客和当地居民有着什么样的吸引力,是使得这座城市不同于所有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 [1]。可见,视觉效果、心理感受以及观众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一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自诞生以来便与城市建设紧密相关:类型多样的公共艺术在视觉效果上营造出良好的艺术氛围,从而提升了城市的空间文化品质;内涵丰富的公共艺术在心理和认知层面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城市独特文化价值观的形塑,从而增强了城市的文化软实力;闻名遐迩的公共艺术所产生的强大吸引力,长期吸引着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前来驻足观看,从而带动了城市文化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独特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日益成为一张彰显城市独特魅力的“文化名片”。

一、视觉效果:公共艺术提升城市空间文化品质

公共艺术为城市带来了多元化的视觉效果,它们遍布在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在提升城市空间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纵观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进程,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公共艺术美化城市空间建筑、融入城市空间环境和激发城市空间活力。我们看到,公共艺术对城市空间的渗透是不断递进的,经历了从单体建筑到区域环境再到整个城市的范围扩展过程,以及从建筑“点缀物”到空间“融合体”再到城市“有机体”的品质提升過程。

(一)公共艺术美化城市空间建筑。早期的公共艺术以围绕城市建筑而创作的壁画和雕塑为主,重点起到装饰建筑、美化空间的“点缀”作用。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盛极一时的墨西哥壁画运动和美国罗斯福新政艺术政策的影响下,艺术家为很多城市公共建筑绘制了大量的巨幅壁画,这些蔓延在建筑内部和外部空间的作品,已具备现代公共艺术的基本元素,为“公共艺术”概念的形成奠定了前期基础。在“公共艺术”这一概念最先形成的美国,政府在鼓励发展公共艺术的同时,也从国家层面颁布了百分比政策,规定无论是新建或是改造的公共建筑项目,其建设经费的百分之一必须用于公共艺术。在此背景下,公共艺术在美国进入了空前的繁荣发展期,大批公共艺术作品出现在美国各个城市中。与此同时,公共艺术也从以建筑空间为主要载体融入到城市不同的空间环境之中。

(二)公共艺术融入城市空间环境。公共艺术在走向城市空间环境的过程中也经历了从“嵌入式”到“融合体”的过程。因为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创作多以艺术家为中心,艺术作品体现的是艺术家个人创作理念和主观意志,所以我们看到,早期的公共艺术家们还处于传统艺术创作的惯性之中,并未太多地考虑到公共空间环境与公众的诉求。其中一个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1981年抽象艺术家理查德·塞拉为美国联邦广场创作的《倾斜之弧》(如图1),这件长度约36米,高度近4米的巨型作品在联邦广场形成了一条优美的弧线,完美地呈现了艺术家的抽象艺术理念,但却阻挡了人们观看周边建筑和风景的视线,也给穿行广场的人们造成了诸多不便,最终这件作品于1989年被移除。1996年艺术家玛莎·施瓦茨为联邦广场重新设计了公共艺术作品,卷曲的绿色公共座椅形成了多变的休息空间,蜿蜒的曲线和舒适的绿色为高楼耸立所围合的空间环境带来了生机活力,给人们带来沉浸式般的空间环境体验。

(三)公共艺术激发城市空间活力。时至今日,公共艺术的内涵和范畴已发生了诸多变化和外延。2017年,由加拿大安大略艺术设计大学和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撰写的《重新定义多伦多的公共艺术》,认为公共艺术应包括不同类型、时限和媒介的艺术作品,从临时、短暂到半永久、永久性的装置和雕塑、媒体艺术及表演艺术等都包含在内 [2]。两年后,多伦多市又提出了以公共艺术激发城市活力的十年规划《多伦多公共艺术战略(2020-2030)》。这一战略将公共艺术纳入城市建设发展之中,通过“创造力”(Creativity)、“社区”(Community)、“无处不在”(Everywhere)三大战略方向推动公共艺术城市的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无处不在”战略,它“提出了一条改善全市公共艺术地理分布失衡的途径,无论居民身处何地都能接触到城市文化的创造性和多样性,特别是在核心区和主要发展中心以外的地区”[3]。未来,无处不在的公共艺术将越发成为城市“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更大范围内激发城市空间的活力,成为促进城市文化发展强有力的催化剂。

二、心理感受:公共艺术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

20世纪80年代《倾斜之弧》所引发的争论广泛而激烈,其根源在于精英化的高雅艺术与大众化的公众需求之间的深刻矛盾,而这一矛盾在极具“公共性”的公共艺术中尤为凸显。这也促使学界对公共艺术的关注逐渐从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转向对公众的研究。与凸显城市空间的视觉效果不同,这种从公众角度出发的公共艺术,在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建构城市文化认同、提升市民体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潜移默化地塑造了一座城市的文化软实力。

(一)公共艺术塑造城市文化形象。很多公共艺术作品是人们认识一座城市的首要窗口,当提及一件公共艺术作品时,人们往往会联想起这座城市。正如城市文化研究学者本·哈莫所说,“城市不仅存在于城市的物质环境中,还存在于物质想象中”[4]。凯文·林奇在其著名的《城市意象》一书中也指出,“似乎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一个由许多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或者说是一系列的公共意象,其中每一个都反映了相当一些市民的意象”[5],也就是说,一座城市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公众的综合感受而获得,是外部环境映射在人们内心的印象。公共艺术是城市的重要言说方式,可以影响人们对一座城市的感知,从而建构起一个主观层面的城市文化形象。这种基于共同文化记忆而产生的心理共振,使原本游离、分散的个体感受变得凝聚、清晰、稳定、统一,从而塑造成为城市的文化形象。

(二)公共艺术建构城市文化认同。一座城市的文化认同是市民在文化心理上的一种归属感和自豪感,也是影响当地居民幸福指数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公共艺术具有文化纽带的作用,能够促进本地居民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提升。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奥运会,每一届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无疑也带动了举办地公共艺术的大规模创作,一方面让全球各地观众通过艺术作品了解当地的文化;另一方面又让当地城市文化与全球文化碰撞接轨。甚至奥运会自身也成为一个大型的公共艺术项目或事件,成为一座城市的文化符号,创造出属于城市自身的“集体记忆”。

(三)公共艺术提升市民文化体验。理想的公共艺术能使周遭凝聚成一个场所,不仅能够活化周围的空间,还能让人的体验和环境融为一体。当代的公共艺术创作尤为注重与公众的情感联结,公共艺术通过多样的活动形式与公众进行进行深入互动,体现出作品、环境与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共处,它的目的并不在于审美而在于审美的延伸,通过与作品及环境的互动“对话”,消解艺术与观众的距离感,使人们在互动中切身地体验审美的快感,从而达到精神上的沟通和升华。如芝加哥千禧公园的《云门》和《皇冠喷泉》(如图2),《云门》因其外形如同一颗豆子而被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豆荚”,不锈钢材质的“豆荚”将周边的景观和人群凝缩成变幻的镜像,吸引人们前来观看互动;《皇冠喷泉》是数字化影像互动作品,两座15米高的对望喷泉塔中循环放映着生活在芝加哥城市的人脸,并伴随着水柱从人嘴里喷出。这些公共艺术作品使人们聚集在这里休憩、交友、打卡,为快节奏、高强度运转的现代都市生活营造出一块“心灵栖息地”,很好地提升了市民的文化体验。

三、观众吸引力:公共艺术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业发展

公共艺术不仅为城市带来艺术的视觉美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在文化旅游层面构成了对观众的巨大吸引力。尤其是那些具有引领性和标志性的公共艺术作品,如前文提及的《云门》和《皇冠喷泉》,它们甚至成为一座城市的“顶级流量”,使芝加哥成为一个蜚声国际的旅游观光胜地。此外,一些大型公共艺术项目活动的举办也极大地促进了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对城市经济活力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一)公共艺术与城市文旅资源融合。每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在城市建设日渐趋同的当下,挖掘特色文化資源成为各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策略。公共艺术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有多种形式的载体,可以与城市中的不同空间场所、公共设施设计、节庆活动等进行深度联结,多方位地介入到不同领域的文旅资源之中。巴塞罗那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其公共艺术的发展理念是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布局,每件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都以配合景观营造为原则,全方位地融入、渗透在城市空间。整座城市就像一座大型的“开放的博物馆”,浸润在艺术的气息之中。这对于刺激当地文化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都有积极作用。

(二)公共艺术助力打造文化旅游名片。公共艺术在与城市文旅资源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也极大地提升了所在城市的国际知名度和旅游热度。比如德国卡塞尔文献展所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和活动,使这座仅有25万人口的小城的参展人数,从1977年的622人增长到2012年的90.5万人;比如克里斯托夫妇包裹德国国会大厦这一公共艺术项目(如图3),在前后三个星期吸引了500万观众,旅游收入更是达到3亿美元 [6];比如一年一度全球瞩目的悉尼跨年烟花秀,绽放在悉尼海港上空的艺术烟花映衬出悉尼著名的歌剧院,虽然近几年由于疫情原因导致国际游客无法亲临现场,但数字化的云直播使更多的人们得以观看这一盛大场景。烟花秀至今已举办二十余年,每年吸引着超过百万观众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观看。

(三)公共艺术拉动城市文旅消费增长。城市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相关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很多城市结合公共艺术的创新发展形式,开发出类型多样的文旅产品。这些产品多以当地城市文化习俗为基础,结合旅游区域的文化形象,进行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视觉设计,在传递城市文化的同时,又满足了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备受消费者的喜爱。此外,一些公共艺术活动的举办对城市消费也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比如美国的丹佛机场和圣地亚哥机场,通过举办公共艺术活动吸引大批旅客前来观看,不仅增加了机场零售、餐饮等非航空性业务的收入,也带动了以机场为中心的临空经济区的发展。比如德国卡塞尔文献展、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英国利物浦双年展等大型城市艺术展览的举办,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所在城市进行文旅消费。

结语

公共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灵活的介入方式,在城市文化空间、文化价值、文化吸引力三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一座城市增添艺术风采,而且创造出城市的专属文化记忆,甚至能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以经济发展带动的城市文化建设中,可谓是对全球日益同质化之城市面貌问题的“一剂解药”,对塑造城市文化独特性、建构城市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凡意义。如何发挥好公共艺术这张“文化名片”的功效,使城市变得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值得每一位城市的参与者们深思。

猜你喜欢
城市文化公共艺术视觉效果
城市文化口碑对景点品牌价值的交互式嵌入研究
论我国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
中国古建筑色彩研究
新时期博物馆的城市功能拓展
公共艺术与城市设计的协调与同步
大连滨海路公共艺术的美学探究
商业插图中民族文化符号的视觉效果探究
昆腾高性能存储助力动画与视觉效果工作流
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名为FIELD的极简架子
论《云南日报》改版改革后的版面设计及其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