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微创新影响因素与内在机理探究

2022-11-08 04:37张韵君
科技创业月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市场导向机理利用微

陈 军,张韵君

(1.广东培正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2.长江师范学院 管理学院,重庆 408100)

0 引言

自360公司总经理周鸿祎首次提出微创新概念以来,微创新在中国企业界获得了广泛应用和实践。周鸿祎[1]认为,企业的产品可以不完美,但是只要能打动用户的那个点,这种单点突破就叫“微创新”。奇虎360、海底捞、小红书、腾讯(微信)等企业正是由于采用了微创新战略,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效。到目前为止,微创新还没有统一的定义,马晓苗[2]、罗仲伟[3]、赵付春[4]、Saariluoma等[5]分别从方法论、客户需求、创新过程、创新者等视角分别对微创新进行了界定。本文综合上述定义,认为微创新是企业在主动探求顾客需求的基础上,立足自身优势,实行单点突破,带动企业相关方共同参与和互动,从产品、技术、流程、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广泛持续的改进和完善,以求得显著改善客户体验的创新模式,其特征可以概括为:①从小处着眼,以客户需求为导向;②强调应用创新,内容非常广泛;③立足自身优势,实行单点突破;④快速出击,不断试错,持续改进。由此可见,微创新是天然适合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模式,对于中小企业构建独特的竞争优势,推动其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关于微创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关于企业微创新概念、特征与类型的研究[3-12]研究重点在于把握微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将微创新与一般意义上的创新区别开来;②企业微创新模式、实现路径与运行机制的研究[13-19],但是整体研究相对分散,尚未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理论体系;③微创新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学者分别从能力构建、品牌价值、技术提升等方面分析了微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2-3,6],而这方面的研究也多采用理论推理,采用实证研究的尚不多见。此外,虽然现有文献也从用户参与、知识共享、技术范式转变、组织结构调整等方面分析了微创新的动力来源,但是同样未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学者分别从微创新概念、类型、运行模式以及微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等方面对微创新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有关微创新的理论研究依然比较薄弱,现有理论还不足以支撑与解释企业界形态多样的微创新实践,对于影响中小企业微创新的最基本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的“黑箱”还有待打开。因此,为了进一步丰富微创新理论,打开中小企业微创新内部作用机理的“黑箱”,本文分析影响中小企业微创新的最基本因素,并探究其作用机理,以期构建一个能够有效解释中小企业微创新机理的框架模型。

1 中小企业微创新的影响因素

学者普遍认为,微创新是以满足客户需求,改善客户体验为导向,因此,未满足的客户需求为企业实施微创新提供了创新机会,微创新机会成为企业实施微创新的出发点。在创业研究领域,对机会一直存在两种观点,一种是机会发现观,强调了企业家凭借敏锐性而察觉到环境中所蕴藏的客观机会[20];另一种是机会创造观,强调了企业家运用主观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建构的创新机会[21]。无论机会是被客观发现的还是被主观创造的,企业家的能动作用和主观意识都必不可少,如果企业家本身缺乏创新意识,则既不会积极主动搜寻信息而发现客观环境中所存在的机会,更不会运用主观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创造机会,因此,微创新意识成为企业家发现和利用微创新机会的前因变量。微创新强调以客户需求和应用创新为导向,这就需要企业保持市场的敏锐性,建立与顾客沟通的渠道,从与顾客沟通信息中分析顾客需求,进而寻找微创新机会,这种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来建立企业的业务经营活动,从而为顾客创造价值的倾向称为市场导向。

在企业微创新过程中,机会的发现和利用并不是轻而易举的,在面临同样的市场环境下,只有那些具备了一定微创新能力的企业才成功发现并利用了微创新机会,微创新能力是企业成功进行微创新的必要条件。此外,学者研究发现,采取不同的微创新模式对不同领域的微创新以及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微创新绩效具有重要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影响中小企业微创新最基本的因素是市场导向、微创新意识、微创新机会、微创新能力和微创新模式。

1.1 微创新机会

Shane等[22]从创新角度将机会定义为一种通过新手段、新目的或新手段—目的关系的形成而引入新商品、新服务、新市场或新组织方式的情形。李先军[17]指出,在企业全生命周期中,创新是创业机会完善和固化阶段企业内部创业的一种主要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说,微创新机会也属于创业机会的范畴。有关创业机会来源一直存在机会发现观和机会创造观2种争议,然而,移动互联微创新现象对上述2种经典机会观提出了挑战,即在“客观存在的机会”被广泛识别的情况下,有的企业家还能不断推出创新产品。Dencker等[23]通过“商业构思”概念的引入对两派观点进行整合,Dimov[16]进一步提出了机会发展的概念,对机会捕获进行了另一种诠释:机会是一个渐进、动态地将萌生的想法进行综合的创造性过程。吴隽等[15]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创业机会进化模型”,并分析了企业微创新实现路径,即微创新机会识别 - 机会诠释框定-识别机会迭代和调整 -微创新实现。因此,从动态角度看,微创新就是企业不断识别和利用微创新机会的过程,微创新机会识别和利用的效率与效果将影响微创新绩效。

1.2 微创新能力

有关微创新能力目前并没有明确的概念。以Amabile & Sternberg[24]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的能力。Teece等[25]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认为创新能力属于动态能力的一种,也是动态变化的。叶文洁[26]基于动态能力理论,分别探究了模仿式微创新和自主式微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的影响及内在机理,并验证了市场导向的调节作用。由于微创新机会是企业实施微创新的出发点,因此,本文从微创新机会角度来探索微创新能力的内涵,认为该能力是发现和利用微创新机会并通过各种资源投入实现价值创造的能力。微创新过程包含2个重要阶段:微创新机会识别和微创新机会利用,于是,从过程的角度将微创新能力区分为两个维度:微创新机会识别能力和微创新机会利用能力。微创新机会识别能力是指搜寻承载微创新机会的信息并通过创造性思维的解读而识别信息中所蕴含的能够创造顾客价值的能力;微创新机会利用能力是指对识别的微创新机会进行资源整合与配置从而实现顾客价值创造的能力。

1.3 市场导向

市场导向是指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等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市场为中心、围绕市场需求来开展的意识和倾向。它由客户导向、竞争者导向和跨部门协调3个维度构成。客户导向是指积极探索并充分把握客户需求,进而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行为倾向;竞争者导向是指全面把握现有及潜在竞争者的现状,以差异化或错位竞争的形成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跨部门协调是指在为客户创造价值过程中协调和配置企业一切有用资源的行为[27]。叶文洁[26]认为,市场导向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以客户为中心的微创新模式。

1.4 微创新意识

传统创新理论认为创新意识是人们根据需求,在追求新事物认知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勇于开拓、不断探索的思想观念和精神[28],并认为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显著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企业家的创新意识越高,越愿意进行研发投入,而研发投入越大,越可能开发更多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则越能提高企业内部的创新绩效。微创新强调基于顾客需求,从微处着手进行广泛创新,因此,它既有微的属性,又具有创新的属性,这种微的属性为中小企业持续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条件,也是中小企业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因此,本文认为微创新意识也具有不同意传统创新意识的一些特征,是企业经营管理者在追求满足顾客需求或潜在需求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探索、微处着手、不断改进的思想和精神,具体包括顾客需求意识、小处着眼意识、快速行动意识和持续改进意识。微创新意识是企业家积极主动寻找和利用微创新机会进而开展微创新活动的前提,也是取得微创新绩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1.5 微创新模式

微创新模式是指企业使用各种资源和手段进行微创新的一种制度性安排。周青等[8]将微创新分为模仿式、延续式和自主式3种模式。其中,模仿式微创新是在模仿领先企业或其他企业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产品技术、商业模式、生产流程等进行的创造性改编。延续式微创新是对现有的工艺(流程)、产品技术或服务等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其更能符合顾客的需求。自主式微创新是企业在已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依靠自身能力所开展的具有较大创造性的创新活动,创新结果一般会对市场造成颠覆性影响,引起市场的重新组合。Zhou等[29]研究发现,微创新模式只有与企业特定情景相匹配才能积极影响企业的创新绩效,因此,在实践中企业要想最大化创新绩效,就应该根据自身的所处的情景来选择不同的微创新模式。

2 中小企业微创新的内在机理

2.1 中小企业微创新机理模型构建

具有一定微创新能力的创业者在微创新意识和市场导向的驱使下,不断探寻顾客需求以发现微创新机会,并借助一定的微创新模式以充分利用微创新机会,进而最终获得微创新成功。因此,本文尝试将微创新意识、市场导向、微创新能力、微创新机会、微创新模式5个要素整合到一个研究框架下,并探究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中小企业微创新机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中小企业微创新机理模型

2.2 中小企业微创新机理模型的研究命题

为了更加清晰地表达中小企业微创新机理模型的思想,本文尝试对微创新意识、市场导向、微创新能力、微创新机会、微创新模式和微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探讨,如图2所示。

图2 中小企业微创新机理模型的研究假设

2.2.1 市场导向、微创新意识和微创新能力与微创新机会识别和利用的关系

微创新意识、市场导向和微创新能力是中小企业微创新机会识别和利用的前提条件,两者缺一不可。仅有微创新意识和市场导向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可能无法识别或利用环境中出现的微创新机会,而仅有微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又不会主动去搜索、识别和利用微创新机会。在微创新领域,具有市场导向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倾向于通过参观考察、与同行交流和与顾客互动等方式,积极主动地搜索有别于现有产品、经营模式、业务流程、顾客服务等方面的信息或顾客需求变化的信息,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市场导向越强,则获取信息越及时,微创新机会识别的效率越高。在获得信息之后,具有微创新意识的中小企业经营者倾向于创造性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而识别出这些信息背后蕴藏的微创新机会。随后,具有创新意识的中小企业经营者会迅速、灵活地整合特定资源并开展微创新行动,旨在获得先发优势和特色优势。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市场导向和微创新意识越强,微创新机会识别和利用的效率和效果越好。

在微创新机会识别和利用的过程中,微创新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早期的创意只有通过一系列的后续行为才能够转化为可实施的创新行动。吴隽等[15]研究发现,机会是企业家将自身手段与机遇、环境进行不断交互、想法萌生并反复试验、共同进化过程中的若干次有新价值产生的新的手段-目的关系的出现。具体而言,客观环境的变动为企业家提供了创新的大机会,企业家在大机会中捕获灵感,寻找可乘之机,并基于自身背景、经验和能力框定出具体的小机会。从商业构思到商业模式的动态改进,则是创业者反复利用效果推理原则下的迭代调整、与各方利益相关者进行社会交互并产生连续性创新的过程。因此,中小企业经营者微创新机会发现能力越强,在大机会中越能够快速捕获灵感,发现可乘之机从而框定出具体的小机会,即微创新机会识别的效率和效果越好;微创新机会利用能力越强,则整合特点资源从商业构思到商业模式的动态改进进而满足顾客需求的效率和效果也越好。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2:中小企业经营者的微创新能力越强,微创新机会识别和利用的效率和效果越好。

2.2.2 微创新机会的识别和利用与微创新绩效的关系

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机会的时效性与潜在竞争对手的存在,迫使中小企业经营者通过不断试错与快速迭代利用微创新机会。事实上,企业从搜索信息到发现和识别机会到最后配置相关资源的时间相隔越长,微创新行为受到不确定性的影响就越大,其失败的风险也越大。中小企业的资金实力和人才都很有限,要是经营者所获得和利用机会对顾客的价值性越高,越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就越能提高微创新绩效。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3:中小企业微创新机会识别和利用的效率和效果与微创新绩效呈正相关。

2.2.3 企业发展阶段、微创新模式与微创新绩效的关系

与成熟企业相比,初创期中小企业具有市场开拓潜力大、业务规模较小、市场竞争较弱等特点,所以,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应避免与领先企业直接竞争,而应通过创新和改善市场中的一些缺陷来提高创新绩效。模仿式微创新是通过部分模仿领先企业的基础上,对产品、服务、工艺(流程)、商业模式等方面进行改善,以此来满足客户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借助模仿,可以充分利用领先企业的外溢效应,减少企业自我探索的时间成本、信息成本和营销成本,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创新效率;另外,该创新模式还可以帮助模仿企业降低因市场、技术、信息等不确定性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并且有助于发掘初创阶段潜在的市场消费需求,而这些对于资源和能力都较为缺乏,急需通过低投入的模式获得较大产出的初创阶段中小企业具有重要意义。Zhou等[29]认为,短期来看,模仿式微创新有助于提高创新绩效。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4: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选择模仿式微创新更有利于提高微创新绩效。

当企业渡过了初创期步入成长阶段后,产品销量迅速增加,客户数量也迅速增多,同时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从创新角度来看,由于模仿式微创新没有挖掘用户的新需求,也没有开拓新市场,在用户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后,模仿式微创新无法开发新的用户群,也无法扩大市场份额,因此,从长期来看,它不会促进创新绩效,甚至会阻碍创新绩效。所以当企业从初创阶段进入高成长阶段时,不适合再采用模仿式微创新。这个阶段尽管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比初创阶段有了较大提高,但还是难以开展自主式微创新。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维持现有市场的快速发展,可行的做法就是针对现有的产品、技术进行不断改进,通过改进制造工艺、提高产品性能,推动企业逐步开发新产品,进而提高企业绩效,这种微创新模式属于延续性微创新。同时,延续性微创新有利于企业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信息[30]。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5: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小企业选择延续式微创新更有助于提高微创新绩效。

成熟阶段,企业的产品性能和制造工艺较为成熟,市场需求基本满足,而通过前期的发展和积累,企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内部研发能力、网络关系能力和资源组合能力,为了进一步拓展市场,获得竞争优势,应该通过内部研发创新等自主式微创新来获取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并通过产业联盟和用户-供应商关系直接/间接提高新产品开发的成功率。此外,自主式微创新有利于扩大企业间的合作关系网络,从而获得更多的外部技术和市场信息。

自主式微创新是企业建立在已有知识和技能基础之上,依靠自身能力所开展的具有较大创造性的创新活动,不管在产品技术、工艺流程、商业模式还是在服务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都具有原创性和领先性,因而具有较高的附加价值和客户价值,能够为企业带来较高的利润。根据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6:在成熟阶段,中小企业选择自主式微创新更有助于提高微创新绩效。

3 结语

通过理论分析,本文识别了影响中小企业微创新的最基本因素,即微创新意识、市场导向、微创新能力、微创新机会和微创新模式,揭示了中小企业微创新的内在机理。首先,对微创新意识、微创新机会进行了界定,并从微创新机会的角度探讨了微创新能力的内涵,弥补了微创新理论研究中对这些重要概念界定的缺失,有利于学者在微创新研究中借鉴与参考;其次,打开了中小企业微创新影响因素的“黑箱”,揭示了中小企业微创新的内在机理;第三,论述了企业发展阶段对微创新模式与微创新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揭示微创新模式与微创新绩效之间的复杂关系。

微创新是适合中小企业的创新方式,对于中小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赢得市场竞争具有重要作用。首先,中小企业经营者要善于寻找和利用微创新机会,而要想快速识别和利用微创新机会,中小企业经营者就要提高微创新意识和市场导向,搭建与顾客沟通的桥梁或平台,从顾客的需求中去把握微创新机会,并不断提升包括营销能力、技术能力、吸收能力、网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进而快速利用微创新机会。其次,微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保持连续性。中小企业要加强对竞争对手、顾客需求、政府政策等各种有用信息的收集与管理,保持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在变化中不断识别与利用微创新机会,从而保持微创新的持续性。第三,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微创新模式,处于初创阶段的中小企业应该在借鉴、模仿行业领先企业或其他优秀企业的基础上进行部分创新;当步入成长阶段后,采取进一步巩固现有产品、市场的基础上微创新;到进入成熟阶段后,具有较强微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就可以在前期积累的基础上自主创造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产品、技术、业务流程或营销模式,进而提升创新绩效。

猜你喜欢
市场导向机理利用微
利用微课实现课前与课上、自主与点拨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市场导向下的科研监管困境
隔热纤维材料的隔热机理及其应用
周礼与儒学的机理
利用微课丰富学生习作内容
利用微课打造高效识字课堂
浅谈同学们如何利用微课来进行学习
市场导向和创新绩效的关系
——一项元分析的检验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
金属切削中切屑的形成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