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琪蓉 孙远轶(凯里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从审美视角出发,音乐与艺术的审美特征无疑是丰富多彩的。在审美价值体现上,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从音乐形象、演奏技巧、创作背景体现出民族历史、人文特点、民俗风情,是满足人们生活、娱乐的重要途径。因此,随着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艺术的发展,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在“意象”与“意境”的研究上有了新的方向,所以以提升中国民族音乐艺术层次和审美品位,彰显中国民族化音乐艺术风采为目标,对“意象”与“意境”进行研究尤为重要。
音乐与文学在“意象”表现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均为人的物质和文化实践。所以,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的“意象”是指主体情感和周围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所以其特点可从文学性、描摹性、抒情性三方面进行分析。
钢琴于18 世纪传入我国,以钢琴为演奏乐器的音乐艺术与以文字为表现形式的文字艺术相比而言,钢琴音乐发展起步较晚。但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钢琴音乐艺术发展进入高潮期,并逐渐形成系统的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与中国语言文字艺术有着一脉传承的特点,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需要建立在中国民族化语言基础之上,继而向民族化文化、民族化意识等方向集中发展。而从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意象”所表现的文学性而言,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无论是从曲目创作抑或是从民族化钢琴音乐表演而言,旋律的发展、行腔的体现、节拍的快慢、韵律的起伏高低都能够体现出民族风格艺术特征,并且典型的音乐意象必然以民族化语言特征为根基。例如《皮黄》(张朝)即是使用了大量的京剧腔调,将古色古香的京腔京韵体现得淋漓尽致,生动形象地展示出在京剧当中生、旦、净、末、丑等角色;而《太阳出来喜洋洋》(储望华)则以雄厚的巴蜀风味为创作演奏基底,吸取了传统巴蜀风味音乐音调片段,在民歌结构与音调不变的基础之上将钢琴的演奏融入其中,形成独具一格的巴蜀风味音乐作品。
钢琴作为西方传入的代表性乐器之一,将钢琴与中国民族艺术进行融合能够从审美视角体现出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艺术的描摹性。所谓中国民族化钢琴艺术的描摹性是指能够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音乐中的音乐形象,即通过一定的演奏表现技巧再现音乐表现对象特征。从此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对我国民族性声乐艺术的描摹性条件主要有二,一是指民族化标题特征。标题在我国民族传统钢琴音乐之中无疑是点睛之笔,因为它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乐曲在现代钢琴音乐演奏当中的继承和表现。纵观现阶段国内的民族化钢琴音乐作品,不论是改编作品或是原创作品都可以在标题当中反映出民族化的描摹性特征。例如组曲《八幅水彩画的回忆》从标题就能够得出该组曲的意象包含水彩画,而《嘉陵江幻想曲》(黄虎威)则能够从标题处明确该音乐曲目围绕嘉陵江展开。标题的描摹性则能够帮助演奏者清晰化和明朗化曲目意象,并做好演奏铺垫。二是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的线性特征。钢琴音乐在织体上有着多声结构的特点,中国传统民族化音乐的表现主要是传统的线性旋律陈述方式,用线条化的方式表现音乐语言,从而突出表现音乐形象。
抒情性是一切文学意识作品的“意象”表现通性。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作为音乐艺术体系当中的重要分支,其意象本身包含着创作背景、创作人内心中的情感因素。从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意象中的抒情性而言,通俗而言即借物抒情或借景抒情,作品当中借助某“物”或某“景”,并将其作为意象载体进行抒情。以《太阳出来喜洋洋》(储望华)为例,该曲表达了儿童们热爱劳动、热爱山区生活的情感和乐观向上的情绪,形象生动地再现了放牛砍柴的情景和歌者悠然自得的心情,对热爱劳动的劳动人民形象进行刻画,听者油然而生出一种对劳动的敬佩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另外,从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演奏过程来看,通过演奏也可以表达出演奏者情感的投入,在实际演奏过程中,经过分析音乐场景、旋律曲调、音乐织体等,在演绎过程中把音乐理解和演奏融合在一起,进而产生了默契的情感共振效果,所以演奏出的音乐意象也抒发出演奏者的情感。
审美视角下的“意象”与“意境”完全不同,“意象”更加强调音乐形象的表现性,“意境”更强调形神统一。在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的创作及演奏过程当中,意境需要体现民族化特色和钢琴音乐的本质属性,而万物不离其宗,文化背景便是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的创作根基。从此角度进行分析,文化背景和时代特色均是民族化钢琴音乐创作的根据,不同的民族化钢琴音乐体现出不同时代、不同环境的音乐特点以及不同创作人的生活经历与感情经历。例如,经由民间音乐或民族音乐所改编的民族化钢琴音乐具有扎实的民族底蕴,所以能够从钢琴的演奏旋律、音乐织体表现出不同民族风情的意境。
音乐形象是作品的外在表现,即演奏者或听众在首次感知乐曲时,首先的切入点便是音乐形象。因此,钢琴演奏家在分析作品时首先需要对音乐曲目做详细的背景调查,通过分析音乐形象,了解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快慢等重要元素。以将云南民歌作为创作素材的《流水》为例,该音乐曲目所塑造的音乐形象是山涧缓缓流淌的溪流,所以在演奏过程中需要强调音乐形象的动静结合,高声部以级进式的旋律方式表达溪流“缓缓流淌”之感,并以此作为和声背景,体现出云南民歌特色。再以《巴蜀之画》(黄虎威)为例,该组曲通过贴切的音响效果为听者展现出生动美丽的巴蜀形象。该组曲的《空谷回声》利用左踏板控制钢琴声音力度,传递给听众一种忧忧空谷的回声,貌似一位妙龄少女在山间歌唱,大山也在幽幽中给予回应,所以该篇章a 部分采用片段式级进至下行,b 部分用小波浪片段代替大线条旋律,以此体现出音乐形象。
《前奏曲六首》是一组极具民族化音乐艺术的钢琴组曲,该组曲创作人储望华先生于1961 年创作出前三篇章《筝箫吟》《隔江相望》《摇篮曲》。基于审美视角,全文分别从“意象”“意境”两个角度对此三个篇章的创作手法和演奏技巧进行分析。
1.曲中会“意”
“会意”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曲目表征引导听众达到一定的精神领域,注重的是达到作品所抒发的本意,并不局限所视的外在形象。审美视角下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的“意象”并不单单是文字的题目表意,而是通过艺术的形态,引导使得听众的脑海中能够呈现出一幅抽象的音乐意象画。《筝箫吟》旋律取自于储望华先生1961 年所创作的一首练习曲,受到《渔舟唱晚》等古曲的启发,整首曲目将筝、萧拟人化,给人一种山水之间“筝”“萧”高山流水觅知音之感,生动形象地呈现出富有意象的山水画卷;《隔江相望》呈现出一对恋人隔江相望,可望而不可即的状态,表达出爱情中的恬静美好;《摇篮曲》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借鉴西方音乐艺术特征,呈现的意象与《隔江相望》相似,以情为表达体裁,表现出静谧、安宁的意境。
2.乐里谐“象”
《前奏曲六首》组曲前三篇章中均使用谐声的表现手法,所谓谐声是指通过以声仿声,例如用低音区富有力量的声音模仿强健的力量,或用轻柔活泼的音乐模仿愉悦的心情等。据《筝萧吟》谱例(如谱例1 所示)发现《筝萧吟》模仿复调的创作手法,演奏过程中右手采用先行旋律,模仿筝的演奏技巧,左手的中音区则区分出萧的演奏片段,营造出筝、萧和鸣之感;据《隔江相望》谱例发现《隔江相望》的主题旋律及伴奏一直处于中音区部分,前半部分高低音区中高音区采用切分节奏形式,中低声部分则使用绵延的和弦,给人一种恋人遥遥相望的相思之感;据《摇篮曲》谱例发现《摇篮曲》全曲演奏时左手始终使用轻柔的琶音,以此作为流动的伴奏,营造出母亲轻声呵护婴儿入睡的画面,右手的旋律则是轻柔的歌唱性主题,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美好。
1.中国风旋律贯穿其中
《前奏曲六首》中前三篇章大量使用五声民族调式,部分加入偏音,把传统中华优秀民族乐派风格和西方音乐技巧融合,把五声民族调式融合在纵向和声与横向线条运用之中,发挥东西方音乐艺术特色。并且储望华先生在作曲过程中参考了我国古曲等艺术风格鲜明的作品,使得整个乐曲体现出中国民族化音乐特色。例如《筝萧吟》是受到《渔舟唱晚》的启发,全区在清乐B 角调式上开展,并结合西方复调表现手法,呈现出两种器乐的特色。并且《筝萧吟》作为《前奏曲六首》的第一篇章,意在于模仿古筝风格,右手运用下行琵琶吟的装饰音模仿古筝的弹奏技巧,而在14~17 小节右手运用倚音模仿萧的演奏技法,无论是从演奏技巧,抑或是从演奏效果而言表现出筝萧和鸣的即时感。《隔江相望》则是左手G 羽调与右手D羽调相结合的多调性结合方式,其中第二部分意境更加深奥。第二部分右手前倚音的运用增加了演奏的灵活性,将“水光潋滟晴方好”独有的意境进行完美呈现。《摇篮曲》则全曲在E 宫调式上完成,虽然体裁较为简单,却给人一种简约而不简单的听感。并且该篇章中巧妙使用前倚音、后倚音增加了旋律的色彩感和穿透性,听者在聆听过程中好似身在云端,空灵而缥缈。
2.民族和声配合巧妙
《前奏曲六首》前三篇章均巧妙运用民族和声,所以从审美视角出发能够体现民族化创作特征,表达中国民族化音乐艺术特点。从曲式和声的分析能够发现,《前奏曲六首》前三篇章在民族和声的运用上主要以突出民族化和声音响效果为目标着重使用和弦,例如四五度叠置和弦、附加音和弦、九和弦等。从四五度叠置和弦而言,《筝萧吟》第13 小节,在降B 羽调式主音上使用四五度叠置和弦,突出纯净的音响效果,更好地表现空灵之感;从附加音和弦而言,在《摇篮曲》第15 小节当中,储望华先生使用附加音和弦淡化三度叠置和弦色彩,突出了中国民族五声性;从九和弦而言,在《隔江相望》中曲首小节高声部与低声部使用九和弦,以此突出恋人之间的相望与相思。
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作品作为中国音乐艺术中的重要分支,为了突出表现作品的“意象”与“意境”,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演奏者和创作者应当积极从剖析音乐创作背景、把握音乐表现对象、演奏投入真情实感三方面进行优化表现。
所谓创作背景指的是作品创作当下的缘由,而创作背景可从作曲家个人经历及生活背景、时代及社会背景两方面进行分析。换言之,音乐创作背景是音乐的内在表现、人文特征及价值所在。因此,从审美视角下对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的“意象”与“意境”进行分析,应当首先从音乐篇章曲目的本质出发,了解作曲家的个人生活经历,并以此明确乐章曲目的创作思路和创作理想。现阶段,我国民族化钢琴音乐在创作和传承上有明显的特征,即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为前提,在此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所以从旋律、织体、节奏等角度出发均能够体现出民族化色彩,具有代表性的是储望华的钢琴组曲《前奏曲六首》、陈其钢的《京剧瞬间》、贺绿汀的《牧童短笛》、邹向平的《侗乡鼓楼》等。并且,我国大多数民族化钢琴音乐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均以民间音乐或古典音乐作为素材,并通过西方钢琴音乐的处理手法对民族化钢琴音乐进行改编或二度创作,以此表示对民族化音乐的尊重。
音乐表现对象即音乐的艺术形象,是彰显音乐意境,体现音乐意向的主要构成元素。深度把握音乐表现对象是基于审美视角,从音乐的本质出发,对篇章曲目的旋律、节拍、节奏、和声、曲式进行把握,对照音乐形象分析,了解形成材料,从而深层次地把握音乐的“意象”与“意境”。以《前奏曲六首》中的第一篇章《筝箫吟》为例,《筝箫吟》第一部分是降B 角调式,第二部分是降E 羽调式,曲式是中国传统钢琴音乐的多乐段结构,并且《筝箫吟》是钢琴对筝、萧两种乐器的模仿,将乐器拟人化,赋予其生命,给听众一幅山水之间、明月之夜、松间林下、吹箫抚琴的悠然之感。基于此,在演奏过程中,《筝箫吟》前12 小节右手运用前倚音的方式模仿古筝弹奏时的流畅效果,烘托出主旋律的悠然静雅,同时运用传统的五声下行音阶作为整篇乐曲的装饰音,以此展现筝箫和鸣之乐感。
从审美视角出发,为了有效突出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的“意象”与“意境”,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需要深入感受和领悟作品风格,代入自身真情实感,具体而言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切入:首先,再现作品情境。演奏者在面对一篇陌生的曲目时,首先需要对民族化钢琴音乐中的音乐形象进行把握,对其中的民族属性、民族特征、民族背景等进行背景调查。第二,融入独特的理解能力。在尊重民族化本质与属性的基础之上,演奏者应当在演奏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理解,以《放牛娃儿盼红军》为例,该篇音乐曲目是但昭义先生在1973 年依据四川省达县民歌主题所改编的民族化钢琴音乐作品,作品采用变奏曲式,整篇曲目由主曲和七段变奏以及尾声所组成,为听众展现出放牛娃的生活片段,描绘出放牛娃从痛苦人生中获得解脱的快乐心境和追随红军迈向未来的坚定信念。因此,在这首曲目的演唱过程中必须用积极、丰富的歌曲情感推动每一个音符,要求每一个声音都能富含激情昂扬的情绪。
“意象”与“意境”本是一个抽象的话题,但是对于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艺术而言,“意象”与“意境”是表现中国民族音乐风采的主要构成要素。因此,以促进中国民族音乐发展为目标,从审美视角出发,全面解析中国民族化钢琴音乐的“意象”与“意境”能够加深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全文对储望华先生《前奏曲六首》前三首的“意象”与“意境”进行分析,并从审美视角认为演奏者以突出表现民族化钢琴艺术效果为目标,应当积极从剖析音乐创作背景、把握音乐表现对象、演奏投入真情实感三方面进行优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