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的作用

2022-11-08 18:04:53褚峰枣庄市水文中心
珠江水运 2022年10期
关键词:洪灾抗旱防汛

褚峰 枣庄市水文中心

孙衍国 山东博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近些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防汛抗旱工作的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防汛抗旱决策依赖于准确的信息支持,因此需要重视水文情报预报的作用,从而整合现有的信息资源,提高防汛抗旱决策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避免水旱灾害对我国社会稳定造成较大的影响。

1.水文情报预报的重要性

水旱灾害的发生对于社会生产生活都有较大的影响,例如在2016年发生的洪灾,导致全国各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房屋损坏430万户,受灾群众数量超过1亿,相比于往年造成的损害来说,升高了10~20%。仅在2016年,我国就有437条河出现洪水警戒线,并且太湖流域发生了自1998年之后最大的洪灾,超过2万公里的路堤达到了警戒线,超过2400座水库发生损坏。近些年来我国防汛抗旱形势严峻,国家水利部门提出了各种方针政策,尽可能减少水旱灾害带来的影响。防汛抗旱工作关系着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于社会的平稳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水文情报预报中的水情、雨情、旱情、天气等信息,对于防汛抗旱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依赖于精确的信息数据支持,因此需要突破信息孤岛,整合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因此需要充分认识水文情报预报的作用,提出有效的应用策略,并合理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水文情报预报信息进行整合,从而提供有效的防汛抗旱信息,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从“十三五”规划来看,我国防汛抗旱工作需要重视水文情报预报的合理利用,构建完善的信息传输体系,从而提高我国防汛抗旱决策以及指挥能力,减少各种水旱灾害的影响。

2.防汛抗旱概述

我国水旱灾害的特征在于:①灾情级别高:从近几年我国各地发生的水旱灾害来看,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北方干旱灾害频发,尤其是内蒙古地区,农业、畜牧业以及群众生活用水受到较大的影响,加上高温天气频发,使得旱灾愈加严重,影响当地经济收入;而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发,威胁湖泊河流以及水库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气候有着明显的差异,季风区容易受到台风的影响,尤其是近些年来超级台风频发发生的情况下,沿岸地区频繁发生汛情;②影响范围广: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水旱灾害发生之后对于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根据水利部公布的《2020中国水旱灾害预防公报》中指出,2020年全国水旱灾害影响范围广,灾害损失呈现局部重、总体轻的局势,全国共28各省及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其中安徽、四川、江西、湖北等地区洪涝灾害严重,直接经济损失占据全国比重的61%以上;其中共有25个省及自治区、直辖市发生不同程度的干旱灾害,尤其是内蒙古、辽宁、吉林、云南等地区,受灾面积占据全国比重的55%以上。

在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的背景下,我国水旱灾害形势严峻且影响范围广,灾害级别高,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防汛抗旱工作难度大,在洪灾发生后,需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从而保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做好相应的控制措施,尽可能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在旱灾发生之后,需要根据具体的旱情,做好水资源的调度,从而尽可能减少其影响范围。由此可见,做好防汛抗旱工作,是维护我国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十三五”期间,政府提出了防汛抗旱工作需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防汛抗旱逐步向备汛防旱发展,完善抢险救灾体系,提高我国防汛抗旱决策和处理能力。要想推动社会的平稳发展,就需要不断完善防汛抗旱工作,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水文情报预报的作用分析

在我国社会发展的历程中,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特征,我国各地经常出现水旱灾害,这对当地社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由此可见防汛抗旱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水文情报预报是防汛抗旱工作中的重要依据,在1990年之后,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文情报预报也获得了飞跃式的发展,建立了水文情报汛站网络、水文模型、水文信息采集与输送系统,这些工具对于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提高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效率,因此需要充分认识水文情报预报的作用。

水文情报预报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主要是基于大数据技术对水文及相关要素变化进行预测,例如水位、流量、雨量、水文、墒情、水质等情况,为防汛抗旱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在新时代下,各种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往年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近些年来的表现不佳,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做好相应的防控措施,减少水旱灾害的影响。水文情报预报的具体作用主要表现为:①防汛作用:若某一地区发生洪灾,在防汛工作中,就需要充分利用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做好决策与处理工作。水文情报预报提供的有效信息,可以确保指挥部门做好各级防汛工作的统筹指导,例如水文情报预报出级别高的洪灾时,指挥部门首先需要通知当地群众及时进行撤离并转移财产,从而尽可能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害。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水文情报预报的信息不准确,不但会造成社会恐慌,甚至会造成群众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水文情报预报还可以预测抗洪的有效时期、洪峰的预估时机、水库的承受能力,为防洪工程建设、河堤修建、蓄洪或泄洪提供有效的指导。通过水文情报预报信息,可以了解洪灾的影响,从而指导防汛抗洪工作的开展,尽可能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由此可见水文情报预报在防汛抗洪中具有重要的作用。②抗旱作用:从上文中可知,我国多个地区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旱灾,不但会影响人民群众的生活用水,甚至导致经济发展受到较大的影响。水文情报预报可以分析水情状况,从而指导水资源调度,制定有效的抗旱方案,从而避免旱灾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4.如何做好水文情报预报工作

从上文可知水文情报预报对于防汛抗旱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实际来看,水文情报预报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因此需要不断完善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具体措施为:

(1)推动水文情报预报发展。为了推动我国防汛抗旱工作发展,需要重视水文情报预报工作。水文情报预报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开发的重要依据,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水文情报预报为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例如在长江洪灾发生时期,水文情报预报信息给抗洪救灾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从而减少洪灾造成的损失。但是要注意的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的防汛抗旱工作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中,需要不断完善各项制度,拓展水文情报预报的应用范围,从而减小水旱灾害的影响。虽然目前很多城市已经建立了雨情遥测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防汛视频会议系统等系统,可以满足防汛抗旱的基本要求,但是还远未达到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缺乏更进一步的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并且在实际应用中仅适用于防汛抗旱部门,功能单一,不同系统之间数据很难互通,协调能力弱。因此各个地区需要根据当地水旱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制定相应的标准与制度,对水文情报预报信息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利用关键信息,从而提高防汛抗旱决策的科学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文情报预报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推动自身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需要建立自动化、智能化的水文情报预报系统,从而提高预报结果的准确性,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更加便捷的信息服务。因此需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此外,为了避免错误预报信息造成的影响,还需要不断提高水文情报预报的时效性和质量,拓宽服务范围,从而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指导,维护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提高预报人员的专业素养。水文情报预报是一份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对于预报人员也有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重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引入复合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环境的快速发展,需要从现在着手,培养高素质的预测人才。人才作为发展的重要动力,人才队伍的建设成为各大水文监测站的重要工作。各地需要重视人才引进,培养优秀人才,从而提高整体队伍的素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水文情报预报团队,为水文监测站培养一批既有专业能力,又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为了推动人才团队的快速成长,需要建立健全员工绩效考核系统,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从而调整其工作状态。人才作为水文情报预报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加强人才团队建设,培养复合型的优秀人才是我国水文情报预报发展的必经之路。人才作为水文情报预报知识的重要载体,是充分发挥技术优势的重要渠道,只有构建高效的人才团队,才能够提高水文情报预报的准确性,更好的服务于防汛抗旱工作。

(3)加强水文情报预报基础设施建设。虽然目前水文情报预报建设已经初见成效,尤其是各种信息设备建设比较完善。目前我国有超过15万个水情信息采集站,在汛期到来之前,可以进行水文情报预报,从而指导备汛工作的开展,减少洪灾造成的影响。但是从工情、险情方面的预测来看,仍旧比较落后,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的水库,缺乏视频监控设备,信息采集方面也没有融合物联网技术。因此还需要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更好的采集相关信息,充分利用各种信息,为防汛抗旱做好准备。同时防汛抗旱部门还需要根据自身的需求,不断完善业务应用系统,从而为防汛抗旱决策提供有效支持,尤其是在水旱灾害评估与预测方面,需要对防汛抗旱系统进行统一规划,避免重复建设的情况发生。业务系统的建立健全需要根据防汛抗旱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加强各业务之间的连贯性,实现信息共享。

随着水文情报预报信息的不断增多,所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多,数据如果只是简单的储藏起来,没有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是无法推动水文情报预报工作的发展。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的大数据技术,分析数据的内在联系与规律,为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从而提高水文情报预报信息的利用率,例如针对强降雨地区需要进行墒情分析,包括强降雨前后的土壤含水量变化,预测后续灾情的发展。数据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充分分析水文情报预报信息,根据分析结果对当下灾情进行决策,从而预测未来发展情况,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有效性。

5.结束语

防汛抗旱工作的开展,对于保护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近些年来自然灾害频发,防汛抗旱工作难度也不断提升,需要提高其决策能力,因此需要整合水文情报预报信息,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从而提高防汛抗旱响应能力,快速控制灾情,提高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提高防汛抗旱的工作效率与质量,减少水旱灾害的影响。

猜你喜欢
洪灾抗旱防汛
美国联邦政府拨款8 400万美元用于西部地区抗旱
夏季防洪防汛
大众科学(2022年8期)2022-08-26 08:58:54
浅论执法中队如何在洪灾中发挥能效
How to survive a flood 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种子穿新“外衣”锁水抗旱长得好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1-25 23:57:29
How to survive a flood如何从洪灾中活下来
防汛当前莫添乱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果园抗旱“24字方针”
今日农业(2020年13期)2020-12-15 09:08:51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人大建设(2018年9期)2018-11-13 01:10:02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治淮(2017年5期)2017-06-01 11: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