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巢不空心: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的转型

2022-11-08 16:31周贝贝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22期
关键词:邻里关系养老老年人

周贝贝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 201600)

引言

2021 年2 月25 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我国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养老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老年人将获得更多的经济赡养和生活照料,然而对其的精神慰藉却不如物质帮扶受到重视。精神慰藉并不仅仅依靠单方主体,而是需要多元主体参与,如家庭、社会和邻里等。我国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一直存在着供给不足等问题,对于老年人来说,精神慰藉的缺乏要比生理上的疾病更严重。所以,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急需从物质帮扶转向精神慰藉服务。

目前,学界围绕精神慰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精神慰藉的概念。例如,穆光宗对精神赡养问题进行了讨论,其认为从广义上讲,“精神赡养”大致包括了对老年人的情感支持和心理慰藉,可以理解成孝心的具体表达;全方位的精神赡养必须同时满足老年人的自尊需求、期待需求和亲情需求。尤吾兵认为,精神慰藉主要是指从精神方面供给老年人所缺少的需求,使其精神需求缺口得以填补;老年人口精神需求的种类可以说就是精神慰藉的内容。二是重视农村老年人精神关爱问题。王昭茜、翟绍果指出,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尤为突出,因此要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提高老年人精神健康水平,完善老年人的精神保障体系。三是强调完善老年人的精神关爱体系。游岸提出弥补老年人的精神关爱服务应当注重制度建设、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搭建服务平台等措施。通过文献梳理可以发现,目前学界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城市老年人口的精神慰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但是学界对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问题的研究较少,而且更多地关注精神慰藉需求的体系构建。本文从社会支持需要转型的角度分析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问题,从思想上强调要重视农村老年群体的精神慰藉问题,不能让老年“空巢”又“空心”。

一、社会支持转型的原因解析

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意味着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前进了一大步。物质需求满足以后,精神需求的重要性就会更加突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所追逐的中国梦,其本质内涵就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在全民创造幸福、追逐幸福的道路上,农村老年人也不能掉队。幸福和尊严是密不可分的,老年人在晚年阶段,同样需要尊严和精神上的满足感。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需求分为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需要(友谊)、尊重和自我实现,除基本物质需求以外,其他几种都是有关精神需求方面的内容。所以,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支持从物质到精神方面的转型蕴含着时代价值和理论价值。

(一)后小康社会基本物质生活得以满足,农村养老保障体系逐渐完善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迈向后小康社会以后,农村养老服务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经济帮扶、生活照料等居家养老服务普遍开展,农村的养老保险体系逐渐健全,养老金替代率较高,部分农村社区的为老服务,如日常生活照料、医疗服务等得到改善,养老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老年人享受到更多的养老服务,幸福感不断提升。在农村脱贫攻坚的路上,脱贫老年人精神风貌也焕然一新,但是农村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需求和供给还存在很多矛盾,对其提供精神慰藉服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流动的现代化”使老人独居成为常态

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空巢老人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尽管已经到了颐养天年的年龄,却仍然会帮子女带孙辈,在农忙季节还要把精力放在耕种、收割农物上面,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进行精神娱乐活动。子女们外出打工,一年或者几年回来一次都是常态,只能通过电话或者视频对老人进行精神关怀,这些因素都降低了老年人晚年的精神生活质量。研究表明,子女在外务工的留守老人的情感慰藉更为薄弱,孤独感显著增强。

(三)农村邻里关系逐渐疏远

在中国有“远亲不如近邻”之说,可见邻里关系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曾把中国的农村社会描述为“熟人社会”,可见邻里关系对中国农村的重要性。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乡二元制的逐渐解体,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大变化:以前村民们吃饭时或休息时都会互相串门和交谈,现在人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自己待一天,不需要任何交流,因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淡漠。由于交流的减少,邻里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逐渐增多。受此影响,老年人之间的“伙伴关系”也没有以往那么亲密,缺乏沟通,因此其精神生活更加匮乏。

(四)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低,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弱

城市社区公共文化设施相对完善,有多种文化娱乐场所,可以较好地满足退休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城市老年人文化程度普遍较高,可以参加老年合唱团、时装走秀、老年演出等丰富的文娱活动,精神生活比较丰富,可以很好地调节自我心理,排解日常精神生活方面的苦闷。相比之下,农村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对电子产品不熟悉,缺乏兴趣爱好,其日常生活可能只是看看电视、听听广播,并且在大部分农村地区,有关精神服务的设施非常少,这些都不利于满足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

二、社会支持转型中的困境

(一)孝文化淡化,家庭给予老人的精神慰藉逐渐弱化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弟子规》中就说道:“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一般都是几世同堂,父母和孩子一起居住,这样使老人在享受天伦之乐的同时,也能满足一些精神慰藉需求。然而,随着以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和城镇化的发展,家庭结构逐渐核心化,农村子女都流入城市外出打工,由于学历等各方面的限制,经济收入较少,对父母的赡养一般都集中在经济帮扶,很少会关注父母的精神慰藉需求,同时传统的孝文化观念正在淡化。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也没有城市完善,这使得农村老年人获得的外界精神慰藉供给也同样不足。

(二)受生命周期影响,农村老年人面对精神慰藉心态消极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渐弱化,被疾病缠身时,心里也会更加容易产生消极厌世的想法,且受到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的限制,老年人可以接触到的精神慰藉服务本身就很少。子女外出工作对老人的精神关怀也在减少,老人遇到生活上的难题时无人倾诉,平时活动范围也比较狭窄。而且农村老人会产生一种“老人无用论”的思想,认为老了就一无是处,无法发挥生命的剩余价值,所以在面对本就不是很丰富的精神慰藉服务时,往往表现出消极的态度。

(三)农村老年人依赖“他养”实现精神慰藉

受知识文化体系以及认知观念的影响,农村老年人对其在精神需求领域的关注不够。城市老年人退休之后,可以参加和享受多种精神娱乐活动,而农村老年人大部分没有退休金,再加上子女外出工作,他们要承担抚养孙辈和干农活的重任,无暇顾及自身的精神需求状况。即便是有村委策划的相关精神娱乐活动,农村老年人也可能因忙农活或者带孙辈而忽视自身精神需求。而且,受“养儿防老”观念的影响,老人多认为子女对自己提供精神慰藉是理所当然的,从而忽视了自己的心理调适作用和社会价值的再实现,一旦子女因为外出工作不能做到经常慰藉,老人就会因此感觉精神慰藉的缺失,这是一种消极被动的养老观念。

三、社会支持转型的路径分析

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是指个体从拥有的社会关系中获得的精神方面或物质方面的支持,包含来自家庭成员、朋友、邻居和其他社会成员提供的情感、认知及其他重要的支持。社会支持有多个主体,本文主要关注社会、家庭和邻里三个主体,并针对相应的主体以及结合转型过程中遇到的瓶颈,提出不同的解决路径。

(一)呼唤以家庭为基础依托的敬老传统回归

“十四五”规划强调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尊老敬老的思想一直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思想,进入小康社会后,我们也不能抛弃这个优秀传统思想。在农村,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智慧养老等模式不如城市完善,依赖家庭养老还是农村老人的主要养老方式。农村虽然没有如城市一样多的养老服务活动,很少有社会志愿者或者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精神慰藉活动,但是农村村委可以通过喇叭宣传或者宣传车下乡进行爱老敬老思想的宣传,集中一些农村中年妇女或者低龄的老年人为高龄老年人进行志愿服务;也可以通过小学生、初中生进行爱老的志愿活动,这样既可以培养青少年儿童的爱国爱家思想,也能有效地对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村委还可以同一些社会非营利组织合作,定期对老年人开展为老活动,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家庭永远是人们最温暖的港湾,是进行精神关爱和慰藉的重要载体。

(二)树立积极心态,学会精神自养

“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只有当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自觉地把握自身的命运时,才能真正实现由自己独有的文化所创建起来的个体生存方式,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老年人在面对生活困难时,要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抛却“老年无用论”,走出自己狭隘的圈子,多接触新鲜的事物,参加村委组织的精神娱乐活动和一些兴趣组织,要实现老有所乐。同时,即使家庭中的子女、孙辈是主要的精神慰藉主体,老年人也要意识到自己在精神慰藉中的主体作用,不能只依赖“他养”。老年人要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此阶段的人生价值,认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自己要主动地参与到精神慰藉活动中,在人生的最后阶段,也可以大有作为,实现老有所为。

(三)加强邻里关系建设,推广邻里精神慰藉互助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关系在农村是非常重要的。农村年轻人外出打工,家里遇到困难时,很多老人都会想要邻居帮忙,所以,有必要加强农村邻里关系的建设,从而拓宽精神慰藉的途径。第一,可以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吸引外出打工人员返乡,增加村民们之间的接触交往机会。第二,加强农村基层管理队伍的建设。通过基层村委领导班子成员宣传邻里互助的思想,可以借用媒体、宣传横幅等媒介,吸引村民们的积极参与。第三,邻里关系和谐非常重要,应借助农村“血缘”“地缘”“情缘”的优势,把邻里作为对老年人进行精神慰藉的重要渠道。

总之,农村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家庭、邻里和社会等多方主体的参与。看似是家庭应承担全部责任的老人精神慰藉问题,其实其已然升级为社会公共事务,也应引起政府的足够重视和帮扶。

总之,“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而精神慰藉的缺乏也是“精神贫困”的一种,不能重物质、轻精神。精神慰藉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让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思想一脉相承,蕴含着丰富的时代价值,也契合了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需要自尊和自我实现。我国的精神慰藉研究处于刚起步阶段,有很多难题需要克服,需要多方主体的共同参与,以提升其社会化程度。

猜你喜欢
邻里关系养老老年人
养老生活
老年人的世界越来越“小”——怎么帮他们走出出门“第一公里”
当“我”老了——“90后”养老护理员的“自述”
如何防止老年人受骗
养老更无忧了
2016年温州中考作文题 | “邻里关系”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一招好棋
中国失能老年人4年后达4200万
温州卷
保持你周围健康氛围的9条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