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艳
(武昌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2021 年11 月12 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宪法学教学重点指南〉的通知》,这为宪法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宪法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与教学实践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弘扬宪法精神对落实新时代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高校法治建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具有积极作用。
新时代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学生是未来法治中国建设的主力军,是全面推进依宪治国战略实施的后备力量,其宪法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依宪治国战略的实施、关乎法治中国建设、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因此,宪法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合乎立德树人教育之本、顺应时代人才培养需求的内在必然性。
高等教育领域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强法治工作,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宪法精神教育作为法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对于实现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动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和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是推进高校法治工作的应有之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在包含了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和法治观教育等内容。法治教育包含了法律制度和法律服从两层含义,强调以服从法律的方式实现国家治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由传统的法制观拓展为法治观,其内容得到丰富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对法律制度的理解,更要深化其对法律制度运行的认识,促进大学生产生对法律的自觉性。
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普遍具有宪法意识,但仍存在宪法教育相关理论掌握不足、宪法情感较为淡泊以及宪法信仰不够坚定等问题。究其根源,主要是由于宪法教育相关课程开设不足、相关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相关授课教师不具备法学知识背景以及相关教学实践活动方式单一等原因。
当前,我国高校针对法学专业的学生开设了包括宪法学在内的相关课程;针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门课程中均体现了宪法的有关精神。大多数高校针对非法学专业学生开设的法律类公共选修课程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新时代的要求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造成学生对宪法的求知欲难以满足、对宪法理论掌握不足的现象。
目前,我国高校针对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开设的法治教育课程主要依托“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三门课程。“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宪法相关知识以及宪法精神集中在第六章“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第三节“维护宪法权威”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宪法相关内容和要求体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体现了《宪法》序言的有关精神。受限于教学总课时,教师只能进行有限的宪法理论阐释,理论深度不足,宪法精神融入大学生生活实际不够,有距离感,很难引起大学生对宪法的认可、信任与信仰,造成大学生对宪法情感较为淡薄、宪法信仰不够坚定等问题。
当前,高等学校宪法相关课程的开课单位一般是各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授课教师以思政课教师为主,辅之学工、团委、宣传部等有关行政人员。由于专业领域不同、知识背景不一,教师队伍普遍缺乏培育宪法意识的专业素质、缺乏司法实践,导致宪法意识培育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目前,宪法教育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引导式”“讨论式”“互动式”“实践式”的教育方法的运用。此外,目前大学生宪法意识培育目标侧重于培育遵守宪法的良好公民,强调宪法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约束与管控,忽视了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造成大学生只关注宪法规定的义务,却忽视宪法赋予的权利,忽视大学生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与个人成长的需要。
我国宪法确认了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辉煌成果,规定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性质和根本制度,明确了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根本任务和总目标,是党的指导思想、中心工作、基本原则、重大方针、重要政策在国家法制上的最高体现。因此,深刻认识和理解宪法精神的科学内涵,是贯彻和落实好新时代宪法精神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切实加强和开展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的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国家各种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强化党的领导地位的宪法权威,彰显党的领导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宪法精神的精神内核,是历史逻辑、政治逻辑和法理逻辑的统一。
我国宪法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其理论和实践的本质体现的是人民性。人民的主体地位,是我国宪法区别于其他类型宪法,特别是区别于资本主义国家宪法最重要的标志。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践行宪法的人民性这一根本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特别是依法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特别是人类法律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原则要求。在新的时代方位中,践行宪法的根本属性即人民性,既要充分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又要完整保护人民的主体权益。
“人民权益”在宪法中体现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依法保障”在宪法中则体现为国家义务之履行,二者是宪法精神的核心内容。宪法是每个公民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的根本保证。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只有保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才能深入人心,走入人民群众,宪法实施才能真正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依法治国的基本在于依宪治国,依法执政的基本在于依宪执政。依法治国,就是把党的意志经过法定程序转化为全国人民共同遵守的法律。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要求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改变“权大于法”的现象,摒弃“人治”思维,“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因此,宪法保障法治实施,法治树立宪法权威,依法治国是宪法精神的具体表现。
宪法实施离不开有效监督。宪法监督制度是国家机关依据特定程序,审查和裁决法律、法规和行政命令等宪法行为是否符合宪法,以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和保障公民宪法权利的制度。宪法监督制度是宪法有效实施的关键,也直接关乎法治国家的建立。宪法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监督国家机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律性文件的合宪性,以及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各政党、武装力量、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全体公民的行为的合宪性。宪法监督机关既是保障宪法尊严的要求,也是保证宪法实施的重要条件。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宪法精神的培育更有赖于实施。因此,宪法精神是一个实践范畴。新时代,高校必须积极探索宪法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契合点,有效提高高校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宪法精神要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在课堂教育上下功夫。高校既要做好顶层设计,将宪法精神寓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更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全面融入宪法精神。具体来讲,即要进一步加强对以宪法教育为核心的高校法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加快健全课程体系,将宪法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课堂、教材和教学中,让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宪法有关内容的基本范畴和规范,打牢宪法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要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高校思政课教师必须要引入法学专业教师,将法学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相结合,提升思政课教师宪法理论水平,使宪法精神的阐释更具理论依据,更具育人功能,引导大学生加深对宪法精神的价值认同。
课堂“主渠道”教育侧重提升大学生的理论素养和理论认识问题,日常“主阵地”教育侧重解决大学生所面对的现实问题。大学生日常管理作为思政教育工作的“主阵地”,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新时代宪法精神的丰富内涵要求进行宪法宣传教育形式上的多样与创新。因此,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宪法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具体来讲,即要通过参与式、实践式教育活动提升大学生的宪法意识。比如:开展大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社会实践活动;以“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为关键时间节点深入开展宣传教育;以“今天,我们向宪法宣誓”仪式为载体增强大学生对宪法的庄严与崇高的体认;以“宪法知识竞赛”“宪法观点辩论赛”“宪法征文比赛”“宪法手抄报”等形式增加大学生学习宪法的兴趣。通过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升“主阵地”的感染力,让宪法精神走近大学生,增强大学生对宪法的认同、忠诚与信仰。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个体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环境作为影响人的重要因素与社会其他子系统一起构建了人们实践活动的基础。大学生宪法精神的培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同样受到客观环境的制约与影响。因此,新时代高校更应以良好的法治校园环境、健康的网络法治生态等构建优良的育人环境。具体来讲,一是要积极构建依宪治校的校园氛围。依宪治校是高校全面推进依宪治国的基本举措,也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宪法精神培育的重要保障。高校应以宪法的基本规定为依据制定和完善高校的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使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开展都有法可依,逐步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依宪行政、教师依宪执教、学生依宪治学的良好校园法治环境。要以宪法为依据,将高校与学生、高校与教师、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权利与责任义务落实到具体文件中;要以宪法为依据,将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等相关规章制度落实到相关文件之中,并以此为遵循进行学校建设。二是构建健康的网络法治生态。当代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网络空间越清朗,学习、宣传宪法的氛围越浓厚,就越有利于形成大学生正确的宪法精神。要以宪法为依据完善网络治理法律体系,用法律规范去约束每一个“原住民”的行为,引导网络宪法舆论的正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