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方案 新教育 地方感

2022-11-08 03:50
文教资料 2022年16期
关键词:劳动家庭社区

汪 政

(江苏省作家协会,江苏 南京 210019)

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有许多新的理念,劳动、综合实践、跨学科学习等等课程的设置或强化都会带来新的学习面貌。除了这些显在的课程设置之外,许多概念也都相当重要,并且意味深长,它们对教育的改革、对人的成长的促进会慢慢显现出来并会逐步课程化,特别是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的未来理想化的教育构架中得到良好的实践,比如“环境意识”“地方”“地区”“经验”“生活”“实践”“文化”“社会”等等。

这些概念更多地出现在新的课程方案中,无疑意味着一些新教育价值的显现,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解读。当强调学习与生活的联系,强调体验的重要,规避“学科本位”时,它们的意义何在?本文暂且选择一个角度稍作讨论,比如“地方感”(sense of place)。要不要让一个人获得地方感,地方感对一个人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人的自我意识内涵非常丰富,个体的地方定位也是自我意识重要的一部分。它意味着一个人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我在哪里?只有知晓了“我在哪里”,个体的生命感才是具体的,自己的存在才会得到确认。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如果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无法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就会产生疑惑、茫然甚至恐惧。只有知道了自己的位置,熟悉了周围的环境,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安全感,也才会采取行动,建立起自己与环境的关系。

青少年地方感的培育更需要我们的教育进行干预。新课程方案提出的一些核心概念以及它们所蕴含的价值观为我们的地方感养成教育提供了抓手,而新课程方案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也为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首先,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要将青少年地方感的养成作为明确的教育目标,认识到地方感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地方感是一个公民必备的文化素养。地方感是一个人对地方自然风貌、历史传承、风土人情、生活方式、社会现实、生产劳动的认识与理解;是一个人对一个地方生活的身心体验、真挚情感和价值认同;是一个对自己从家庭到家乡社区再到地方,然后是国家,最后是世界的不断扩大的范围中的自我定位,并形成相关与差异相交错同时也是可选择的责任与义务意识,包含了一个人对地方的认知、情感、理想、道德担当与行为自觉。也就是说,不管是小到家庭,还是大到国家世界,有地方感的人对自己所属的地方都应该是有感的、有情的、有义的、有为的。他因为知道自己属于哪里,所以他才几乎是出于本能地要为自己的所属而工作,也会为自己的工作而感到幸福。地方感的最高境界就是一个人与他的地方融为一体,不分彼此。而这些都应该是“立德树人”的题中之义。

其次,我们要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让学生与地方在一起。这句话看起来好像是多余的,哪个学生不生活在家庭、学校和社会当中?其实还真不能这么说,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现行的教育状态中,学生被限制得眼中只有学校,甚至学校也不过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准确地说,家庭、学校与社会在学生那里只不过是个说法,他们真的了解它们吗?了解家情、校情和社情吗?家庭、学校与社会都是施行教育的地方,也是学生学习的地方,但是,这三者的教育功能并不一样,学生从这三个地方学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但是,很长时间以来,这三者都同质化了,都成了窄化的学校,在学校,上课写作业;回家,也上课写作业;到社会上,还是进培训机构上课写作业。学科教育,特别是教科书上的内容不是学生需要学习的唯一内容,现在,我们要仔细地将学校、家庭、社会这三者区别开来,让它们各自发挥不同的育人功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将它们都回归为不同的“地方”,它们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而教育,就是要建立起学生与社会的联系。将儿童逐步带入社会,获得社会经验的过程就是他的地方感形成的过程。

再次,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通过生活化教育,让学生在经验、体验与情感中形成并不断强化地方感。地方感包含知识,但不等于知识,甚至主要的不是知识。作为一种感觉、一种态度和心理指向,它更多的是情感、经验与体验,是一种生理与心理融通对其所处环境的价值关系。因此,不论是从地方感的形成,还是从地方感的化育来说,恰当的方式与途径是个体与地方的紧密结合,是个体对地方的参与。只有在地方的实践中,在与地方的交互作用中,个体才能获得对地方的感性经验,也可以建立起他与地方的情感和对地方的信任与依赖。所以,应该提倡儿童参与家庭活动,在儿童对环境形成认知后,在他确立了自己初步的自我意识后,就应该让他知道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他与家庭各成员的关系,他的养育来源,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贡献,他们的劳动方式,他们与社会的关系等。他就是家庭的一分子,除了被养育,他也有责任与义务。他还应该走出家庭,熟悉他的生活环境,他的邻居、社区,他的自然与文人环境。应该多参加社区的活动,明白自己也是社区的一分子,在享受着社区提供服务的同时,自然也应该为社区尽自己力所能及的义务。要让他了解学校。学校不仅是他集中学习的场所,学校也是一个地方,学校有它的历史,有它的特色,它是一个小社会。孩子们应该尽可能地认识更多的教师与同学,应该多参加学校的活动,而不仅仅是教科书上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成为学校的小主人。我们更应该给孩子们提供走进社会的途径和机会。随着跨学科学习、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等课程性质的进一步明晰和标准的确立,我们有了更多的方式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只要学生的身心许可,我们应该让他们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处于共时性的状态,不仅让他们了解当下社会的进程,更应该让他们参与热点问题的讨论,走进不同行业的劳动现场,感受社会的变化、劳动创造的价值,并在直接劳动、实验劳动、仿真劳动与游戏劳动中获得体验、增加经验,培养劳动的信心和贡献社会的理想与责任。

而这一切的总体概念就是生活。要让学生获得地方感,根本的途径就是让他走进生活。既然是生活,那它就应该是活动的、真实的、当下的,而不是书本的、虚构的和过时的,同时,进入生活也应该是主体的、主动的和真诚的,而不应该是替代的、被动的和虚假的,只有这样,儿童才能进入真实的地方,也才能够在生活中形成稳定而真诚的地方感。

地方感是地方对人的接纳,也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义。它不但关乎个体的归属,更关乎他心灵的寄托,是他人生的意义和工作的对象。地方感的养成几乎是起于生命的开端并终其一生,无疑,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在这一过程中至关重要。作为一个新的教育课题,需要我们教育人认真思考,并在社会生活的发展中进行创新性实践。

猜你喜欢
劳动家庭社区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庭“煮”夫
热爱劳动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