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春
(河海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4)
科技创新推动社会发展,也推动着教育的变革。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知识创造与传播的方式,渗透着整个教育生态,更推动了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时代的翻转课堂作为一种突破传统课堂的新模式,借助网络连接技术,拓宽了课堂的疆域,改变了传统教学流程,重新定义了课堂概念,把传统的封闭式标准化课堂教学转变为开放、融合、个性化的新时空教学系统。
2022 年4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人民大学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做出了重要要求,他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否在立德树人中发挥应有作用,关键看重视不重视、适应不适应、做得好不好。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老师要用心教,学生要用心悟。”应用翻转课堂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智慧教学,顺应了高校思政课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要求,创新了思政课教学的方式方法,契合了“00 后”网络原住民学子的心理需求与学习习惯,有助于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有助于师生用心教学相长。目前,国内高校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尚处在探索阶段,笔者结合自身七年来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提出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融合、大班教学与小组学习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融合的四维智慧教学策略,以促进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效,打造更多思政“金课”。
互联网时代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两个基本环节构成,只有这两个环节相辅相成、相互融合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与其他专业课不同的是,高校思政课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和培养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政课最大的特点是突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而不是单纯地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因此,从育人的角度而言,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线上学习活动不能够取代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因此,思政课在实施翻转教学的过程中,尤其应处理好线上线下的关系,注重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的融合。
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把“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理论、技术和方法灵活运用于课程教学,可借助课程在线平台、慕课、QQ、微信、微博等构建起覆盖思政课程教学的新媒体网络,让思政课堂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融为一体、互联共通,全面进入网络化、移动化、数据化时代,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频度、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厘清思想迷雾,不被错误言论误导,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具体来说,翻转课堂的线上学习包括课前自主学习、课后知识巩固,线下教学包括课堂讲授、互动、交流、研讨、答疑等环节。思政课教师在翻转教学的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可将包含课程基础知识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学习资料等教学资源上传网络,由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预习环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减少知识点讲授的时间,用更多的时间进行答疑解惑、主题讨论、学生展示、辩论答辩等。通过这些方式,课堂由教师“一言堂”的讲台转变成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观点交锋的论坛、学生展示风采的舞台。课后知识巩固阶段,教师可发布线上作业,让学生完成课程练习以巩固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引导学生开展线上讨论,使由于时间关系或个人原因未能在课堂上充分发表见解的同学有机会畅所欲言,也使学生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心得。这样,教师能十分便捷地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为下一次或下一轮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思政课重在理论、思想等精神层面的综合理解、学习与运用,其教学重心是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吸收和内化,而不仅仅是观看教学视频掌握知识点。因此,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并不意味着以线上学习取代线下教学。相反,由于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的重要地位,以及课程本身的理论性、抽象性,自主学习难度较大,同时也考虑到学生学习的惰性以及知识水平、理解水平等因素,我们认为,在思政课的翻转教学实践中,线下课堂教学始终是重点环节,以线上学习辅助线下教学的混合式教学策略是适宜、有效、可行的。在这一点,不应照搬西方翻转课堂模式和其他专业课翻转课堂模式,即使是高校思政课四门课程之间也应有所区别,应实行个性化翻转策略。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理论性最强、课程挑战度最大,教师在课堂上要相对地加大理论讲授、答疑解惑的力度,并督促学生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学生而言,自学难度不大,但学生需要联系自身实际、社会现象勤思考多实践,教师就应精心策划、布置有一定挑战度的课外学习课题,鼓励学生自我探索,课堂上增加互动、研讨、展示的时间。
同时,还应看到,“亲其师,信其教”。课堂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与教师近距离接触、真切感受教师人格魅力、与教师进行情感交流的机会。课堂为学生提供了集体学习的场所,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师生互动的氛围之中更容易获得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学生的头脑所内化。因此,思政课的翻转课堂教学尤其要重视线下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
在我国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对象普遍存在人数多、群体大的情况。在目前师资紧缺、教育资源有限的背景下,这一现象将长期存在。而翻转课堂主张个性化教学,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思政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难以进行,不具有普遍推广的价值呢?其实,只要处理好大班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关系,使二者融合,就可以把思政课翻转课堂建设好,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喜地发现,小组学习法不仅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法,也是思政课教师顺利开展翻转教学的辅助方法。通过小组介入课堂管理、组织课后实践、参与课程考核,可以减轻教师教学压力,使教学管理更细致,学习评价更公正,翻转课堂教学更有质量。
小组学习是指小组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亲身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目标、分工协作的互助性学习。小组学习避免了大班教学中多数学生因得不到充分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而不得不处于被动“旁听”的状况。同时,小组学习能使学生在小组中较为充分地表现自己,使其愉悦、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组内互助、研讨分享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能,其评价机制也可以引起组间激励,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从而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课堂教学伊始,根据学生自愿原则,将学生分为6 到8 人的学习小组,小组人数要合理,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互助。课堂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集中就座,位置相对固定,这样既便于讨论、交流又便于组长进行管理,教师观察小组的整体学习情况。采用组长负责制,组长对组员的出勤情况、听课表现、参与课堂互动情况等做好统计工作。组长的学习表现则由课代表统计,课代表的表现由教师观察,这种小组管理模式减轻了教师在上课过程中的课堂管理负担,能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教学中来。
学习小组也是课外学习团队,可在课外进行共同讨论学习难点、分享课外读书心得、策划实施实践活动、期末集体复习等的活动。其中,小组在课外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同时,教师应做好小组专题实践的辅导工作,通过班级QQ 群、电子邮件等方式对小组的汇报材料进行审核并提出修改意见 ,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切实提高小组专题学习成果展示的质量。
教师在翻转课堂教学中贯穿了学生为主体、学生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学生间互学互促的理念,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线上学习等方面,学习小组都参与了课程考核,是教师教学的好帮手。
除了课堂管理中由组长填写“组员表现表”、课代表填写“组长表现表”记录学生们在线上、线下学习的表现和相关数据供教师参考考核外,在实践成果展示环节,每位组员都要为其他组的实践展示评分,从而每组会得到一个实践分数,这样的组间互评机制可激励各组互相促进、不断提高实践活动的水平。在每组撰写的实践小结表中,组长还要记录每位组员的工作量、参与度并做出客观评价,为教师对学生实践成绩的考评提供重要参考。这样一种分层管理机制极大提高了翻转课堂教学的效果。
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大学生可以亲身践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方法论,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实践教学为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载体,为学生应用所学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依托。因此,在翻转课堂的教学中,不应以线上教学取代实践教学,要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课时不足、师资力量紧缺以及学生课外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可将翻转课堂与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在现有条件下,使思政课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在多人大群体的教学模式下,无论校内实践还是校外实践,都存在教师一对百、一对几百的尴尬。校外实践更是存在组织难、经费难、持续难、实效难的局面,能实现由教师带队走出校园进行集体性社会实践的也往往只是一部分学生群体。因此,将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法相结合,侧重于课内实践、校内实践才是符合实际的有效做法,有利于走出当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现实困境。
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思政课如何实施实践教学?翻转课堂的学习要求学生在理论教学之外完成预习知识点、打卡线上任务点、参与网上论坛讨论、准备课堂专题研讨活动,这需要花费比传统教学更多的时间、精力。而实践活动也需要学生在课外用心思、花气力准备实施。就一门课程而言,花费这么多的课外时间,对于相当多的同学来说,会存在时间成本问题。因此部分学生会投入翻转课堂的精力不足而造成“假翻转”,部分学生会马马虎虎去完成实践任务,还有的会怨声载道而需要教师做思想工作。所以,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环境下、小组合作学习的条件下,基于师资、学情,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翻转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合理把握学生的课外学习量,使得学生能乐意、乐为地开展思政课的课外自主学习与实践活动。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组织小组实践活动,教师一般让小组自主选择实践主题,只要与课程内容相关,得到教师批准就可以去实施了。最后小组的实践成果不一定向全班进行汇报,如果采取汇报的形式,教师有可能择优选取一些小组来汇报,且往往集中于某一时间段,比如课程即将结束之际。
在改革后的翻转教学模式下,教师可将实践专题与翻转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实践的内容不再由小组自行确定,而是由教师按照章节内容和课程进度,确定十个左右翻转课堂专题,专题的数量与学习小组的数量相对应。实践成果的展示不是集中于某一时间段统一进行,而是按课程进度随堂进行,一个小组展示结束后还要接受其他小组的质疑,展开答辩、研讨活动,并接受其他小组组员在App(小程序)上的即时评分。这些环节都体现出翻转课堂中学生为学习主体、自主学习的特点。
学习实践小组选定实践专题后,在课后开展头脑风暴、共同策划、分工协作、活动实施、成果总结、成果展示、质疑答辩、生生互评等一系列小组活动。同时,教师应做好小组专题实践的指导工作,切实关心、督促各小组的活动进展,及时提出意见、建议,尤其在小组实践成果展示前,要对小组的汇报材料进行审核。教学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小组实践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组织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运用能力。
翻转课堂模式的实践专题设计可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选题应符合最近发展区学习理论,不可太难也不可很容易,使之更具亲和力,以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为例,这门课非常抽象,各种概念较难把握,学生的自主学习容易受挫。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学生易于驾驭的专题,比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等。
第二,选题可与时政热点相结合。要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关注社会,比如,2019 年是五四运动百年、新中国成立70 周年,2021 年是建党百年,2022 年是建团百年、召开党的二十大,教师可设计“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专题,让学生以此重大历史节点为契机,学习红色党史,探讨当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体现当代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情怀。
第三,选题可与学生的关注点相结合。要围绕教学目标、教学要求,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当代大学生对学习、成才、交友、就业等问题比较关注,这些都可以成为学生实践专题的选材对象,也有利于在翻转课堂上师生、生生、组间展开充分的交流互动。
翻转课堂源于西方,有其自身独特的生长背景和发展文化,在应用中不能机械照搬。在中国高校中实施翻转课堂,必然受到中国现有教育文化和教育体制的制约和挑战。包括传统教育体制下,多数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自主学习能力不足;中国人含蓄、谨慎、尊重权威等个性特点,制约了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大班教学影响了翻转课堂的互动教学等。对于思政课的翻转课堂而言,还存在学科适应性的问题。因此,要注重处理好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关系,扬长避短,取长补短。
传统思政课堂的优势在于能系统、完整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防止教学碎片化。演说能力出色、理论功底扎实的教师可以凭借其富有魅力的讲解、透彻的说理使课堂富有感染力,也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课堂在教学内容、进度上能按部就班,教师在课后的工作量较小,教学负担轻。不足在于,如果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生往往被动学习,其消化吸收水平不一,难以很好地接受内化,在理论掌握的深度和运用方面比较欠缺,教师难以得到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对学情的掌握不精准。
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契合了网络信息时代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特点,注重在线资源的选择与及时更新,使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令思政课教学更富有亲和力,让思政课堂“亲”起来。翻转课堂贯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基本被动、消极的状态,充分调动学生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高互动课堂,使思政课堂“动”起来;翻转课堂借助App 教学法、实践展示法,通过教学App 开展签到、抢答、投票、讨论、评分等互动活动,运用任务驱动式、研讨式、竞争式、答辩式等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让思政课堂“活”起来;翻转课堂使课程的挑战度增加,提高了思政课程的含金量,使学生更有获得感,有助于发展学生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自主创新等综合能力,使思政课堂“金”起来。
翻转课堂的缺陷在于要求教师和学生投入比传统教学更多的时间与精力。从教师角度看,教学资料的准备、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学生主观报告的批阅、网络信息技术的提升、在线资源的更新等让教师要付出比传统教学多倍的辛劳,如果没有持续的教学改革热情和有效的激励政策恐难以坚持;从学生角度看,由于受到长期被动学习和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存在学习惰性,不习惯自主学习,部分学生还认为在思政课学习中付出太多没有太大意义,存在不满、抵触心理。在学生接受度不高的情况下,教师还需额外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加强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度,同时借助多元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表达欲、参与性,使其逐步适应翻转课堂。
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扬弃,二者之间是一种辩证否定的关系,而非全盘否定。无论是何种教学模式,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都是一致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高校思政课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归根到底要为达到这一教学目的服务。因此,无论应用何种教学模式,教学内容都要注意突出重点,以教材为基础,实现好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这也是辩证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基础。
客观上,思政课的教学不宜全部翻转。如果课程内容均由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课堂都用于研讨、互动的话,势必大大加重师生的课外负担,不具有文科基础的学生自学起来难度会更大,即便花费了许多时间学习效果也不一定好。同时,思政课的教学内容碎片化现象也会加剧,容易出现课程体系支离破碎的现象。
所以,应对课程内容进行有选择的翻转,精选基础性的、重要的、与实际联系紧密的内容。如前文提到的,可以结合实践活动教师选择十个左右的专题,让各组分别进行深入学习、实践,课堂实践活动成果展示的环节也就是翻转教学的环节。对于小组而言,除了本组选择的专题需要重点翻转外,其他由别的小组准备的九个专题也是要关注、思考的,因为在小组答辩环节需要向汇报组提问、质疑,这就促进了学生对课程的所有重点内容都能开展翻转学习。
实践表明,翻转课堂模式下的思政课堂里,在有的课时,教师即便采取传统讲授法讲解理论知识,学生的抬头率、专注度都较以往在传统教学下有大幅度提高,究其原因:其一,学生是带着问题来上课的,他们要保证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实践专题的翻转活动就必须认真上课,弄懂相关理论;其二,学生课后要在线上论坛上发表见解,接受老师和同学们的评价,只有仔细聆听,才会有发帖的灵感与思路;其三,课堂教学中会使用教学App,App 有选人、抢答、投票、主题讨论、测试等互动功能,其互动成绩会记录到在线成绩中。这些起到了督促学生课堂学习的作用,促使其专注于思政课堂。
在思政课的翻转教学实现本土化的过程中,教师应牢牢把握学科特点、课程特点,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吸取传统课堂的长处,与传统教学相融合但又高于传统教学、促进传统教学,努力把思政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