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望闻问切”在悲情素材采访中的实践运用

2022-11-07 21:39彭瑜张志杰
新闻研究导刊 2022年18期
关键词:望闻问切新闻采访实践运用

彭瑜 张志杰

摘要:悲情素材,主要指在疾病、灾害、事故等发生过程中,出现人员伤亡而带给亲属极大悲伤情绪的新闻素材。面对悲情,记者如何做到既挖掘出真实、生动的新闻素材,又避免给伤亡者亲属造成二次伤害?文章结合笔者的采访经历,探讨“望闻问切”在悲情素材采访中的实践运用。

关键词:悲情素材;新闻采访;“望闻问切”;实践运用;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8-0155-03

在重大灾情、重大事故的新闻采访中,不难见到一些悲情素材。面对悲情素材,有些记者不顾伤者伤情伤痛,追问事故情况,忽视伤者的痛苦,甚至贻误其最佳救治时间;有些记者缺乏采访技巧和人文关怀,片面追求新闻报道的深度,不顾伤亡者亲属的悲痛情绪,刨根问底,挖掘细节,给悲情素材当事人及相关人造成二次伤害[1]。近年来,笔者采访了杨骅、梁勇、王红旭等10余位牺牲在脱贫攻坚、抢险救灾等岗位的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的先进事迹。这些感人的英雄事迹之所以能顺利采访并成功报道,主要得益于笔者始终坚持新闻职业道德,在悲情素材采访中充分体现媒体人的人文关怀[2]。实践证明,在新闻采访过程中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既有利于实现宣传报道效果,又尽力照顾到采访对象的悲伤情绪,最大程度確保其不受二次伤害。

一、“望”:用眼睛看

回顾近年来笔者采写的典型人物报道,可将悲情素材大致分为两类:一种是长期患病却坚持工作,最终牺牲在工作岗位的党员干部,另一种是因突发疾病、突发事故而在工作时牺牲的党员干部和群众。

对于这两类悲情素材的采访,越靠近逝者去世时间,越应避免因采访给逝者亲属造成二次伤害。尤其是事件刚刚发生,除非逝者亲属有接受采访的意愿,或是有专门的安排,方可进行采访。并且,很多时候所谓的第一时间采访,看似积极,但信息源不全面、不可靠,甚至有添乱之嫌。

2017年6月29日上午,重庆市城口县复兴街道四名扶贫干部在入户走访工作途中发生单车交通事故,3人遇难,1人受伤。事故发生后,县里、街道、村社,以及出事干部家属都处于惊愕、痛苦之中,忙于伤者的抢救、逝者的后事以及事故情况调查。在此情况下,笔者采取了“望”的方式进行采访。

在事发现场,笔者目睹了事故车辆的残骸、沿着道路流淌的扶贫干部的鲜血,以及他们留下的鞋子、挎包等。此情此景,让笔者对他们心生敬意。除了看事发现场,在得到允许的情况下,笔者还翻看了四名扶贫干部的工作日记、QQ日志、微信聊天记录等,从而发掘出能够体现主题思想的往事、故事等素材。

扶贫干部何国权、李奎、彭中琼分别追记个人一等功,王英记个人二等功,通过宣传报道,他们的事迹激励更多扶贫干部奋发有为。

2018年8月21日,重庆市忠县安监局办公室副主任,金鸡镇傅坝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骅突发疾病,牺牲在工作岗位上。事隔一周,笔者前往忠县采访。面对杨骅年过七旬的父母、伤痛欲绝的妻子,笔者实在不忍以问答的方式采访他们,于是默默地观察着杨骅生前获得的奖状、阅读的书籍,在得到他家人的同意后,浏览了他的微信聊天记录。

“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一定能够完成组织上交给的精准脱贫任务的”, “好好干吧,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热情、周到、廉洁是干部的基本素质”……看着杨骅与父亲的聊天记录,笔者还未进行问话采访就已眼眶湿润,被父子俩的家国情怀深深感动。后来,笔者采写了《父子微信聊天记录背后的故事》《扶贫路上,他用生命践行承诺》等10余篇稿件。杨骅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敬业奉献好人”“感动中国2018年度人物”候选人等荣誉。

实践证明,对悲情素材最适宜、最首要的采访方式是“望”,用眼睛看,只看不说,能最大限度确保不触及采访对象的伤痛,用眼睛“采访”第一手素材,尽可能降低对采访对象的二次伤害。

二、“闻”:用耳朵听

在悲情素材采访中,“望”和“闻”是可以一并进行的。所谓“闻”,就是听,在不打扰、不打断采访对象的情况下,认真倾听其说了什么,从而收集相关素材。

“闻”,是一种真切的采访方式。客观地说,记者在不表明身份的情况下,知情者的讲述往往更真实、更生动、更质朴。信息和情感的真实表达,不仅确保了新闻的真实性,而且提高了新闻素材的鲜活度。

2014年9月8日,重庆市奉节县大树镇副调研员林国宁在抗洪救灾现场突发疾病,因抢救无效次日去世。笔者赶赴奉节采访时,正值林国宁的追悼会举行。

追悼会现场人头攒动,笔者一时无法展开常规采访。通过认真聆听林国宁的悼词,基本掌握了他的工作经历、抢险救灾事迹。追悼会结束后,在场的干部群众谈及林国宁的往事。笔者侧耳倾听,收集到很多关键素材。

人物通讯《人走了,他那部热线电话仍让人牵挂》,报道了重庆市城口县扶贫干部王华病倒在扶贫一线的事迹。文中王华认伯娘、电话成扶贫热线、摔下悬崖找到水源等故事,都是笔者从王华的帮扶对象、同事、单位领导与其他人的自然交流中听来的,这些素材极大地丰富了稿件内容。

需特别指出的是,即便逝者亲属愿意接受采访,记者也不能毫无顾忌地刨根问底,同样应照顾对方的身体状况、思想波动、悲伤情绪,应认真聆听,做好记录,不走动、不插话、不接打电话,不破坏现场气氛、不分散倾诉者的注意力。并且,要用眼神、肢体语言等与对方形成互动,让对方感受到你在听,一起同理共情。

林国宁的追悼会结束后,他的儿女表示愿意接受采访。笔者随即依据已经掌握的素材整理出采访提纲,待他们心情平复后,对他们进行了“听”式采访。“你们看一下采访提纲,能讲的就讲,不想讲的不勉强。”整个采访过程中,笔者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全程都在倾听林国宁儿女的讲述。这些听来的素材,对后来完成《退居二线 冲在一线》起到了关键作用,使人物故事更加生动、鲜活,事迹更加真实、感人。事实上,“听”的方式能够很好地照顾逝者亲属的情绪。一旦他们感受到尊重后,便会对记者予以认可、产生信任,会更积极、主动配合记者采访。

三、“问”:用嘴巴问

新闻采访最关键的环节是“问”。做好了“望”和“闻”,掌握了大量素材后,“问”就有了针对性,就更易避开容易导致采访对象伤心的“坑”,采访也就更具人情味、效率更高。采访中的“问”,首先要明确问谁,包括先问谁、后问谁,主要问谁、次要问谁。一般而言,先从新闻涉及的外围人物问起。相比核心采访对象,外围人物的悲傷程度较低,接受采访的时间、精力更充沛。从外围人物口中问到的素材越多,对核心采访对象就会问得越少,甚至不问,如此就能避免或降低对采访对象的伤害。

而同是核心采访对象,记者最好先采访成年人,身体健康、意志坚强、思维理性的人,尽量避免先采访老人、小孩、体弱多病者。

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镇向前村综治专干王世斌牺牲在扶贫岗位时,妻子体弱多病、悲伤过度。两个儿子,一个大学毕业,一个正在念高中。笔者采访时,将两个儿子尤其是大学毕业的大儿子作为主要采访对象。这是因为相比之下,成年的儿子比母亲的承受能力更强,并且作为大儿子,对父亲了解得更多。

笔者采写的《“莽哥”倒在了扶贫岗位上——记武隆区火炉镇向前村综合专干王世斌》中,很多素材都来源于王世斌大儿子的回忆。或许,全面采访王世斌妻子和小儿子,能让素材更丰富、事迹更生动,但主要采访大儿子,却能最大程度展现新闻的人文关怀,避免或降低对采访对象的伤害。

对于记者而言,悲情素材采访中最难的,当属第一次与逝者亲属接触,第一次谈及逝者去世的情况。在采访初始阶段,逝者亲属往往没有做好接受采访的心理准备,甚至很反感媒体的宣传报道。此时,记者要做的是“望”和“闻”,以及在外围人员的“问”上下功夫。随着采访的深入,特别是记者与逝者亲属建立起信任关系,逝者亲属感受到尊重和善意后,是愿意讲述逝者的故事的,是乐意回答记者的提问的,甚至有时还会沉浸在回忆中,露出笑颜。仍以前文提到的杨骅的采访实践为例。采访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杨骅扶贫事迹的采访报道,二是杨骅成长经历及一家三代对党忠诚的采访报道。

第一阶段,杨骅的家人都还深处悲伤之中,记者采访需时刻小心谨慎,避免勾起他们的悲伤情绪,特别是要照顾到杨骅年过九旬的奶奶和已经七十多岁的父母的情绪。这一阶段的报道,让杨骅的先进事迹得到广泛宣传,相关荣誉得到落实,杨骅的家人也感受到杨骅的扶贫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社会各界的高度肯定,从而更愿意接受采访。

随着对杨骅事迹宣传的深入,第二阶段的报道主要着眼于杨骅的成长经历,多是对往事的回忆。这一阶段的采访,杨骅的家人配合度很高,他的父亲甚至还带着记者深入老家以及自己此前工作的地方去采访。

值得一提的是,杨骅的父亲把笔者请到家中,拿出几十年的家书日记给笔者看。这本日记记叙了杨家三代对党忠诚的往事,记录了杨骅的成长历程。小小的餐桌旁,笔者陪杨骅的父亲小酌,老人念着日记,时而笑容满面,时而泪眼花花。此情此景,不但笔者问什么老人答什么,他更是把笔者带入了一场沉浸式的采访。这样的采访,不生动、不鲜活都难。

在实践中,对于身体健康、意志坚强、思维理性,且有宣传报道意愿的采访对象,记者可更直接、快速地进行采访。这种情况,主要基于记者对采访对象意愿和心理承受能力的判断。

2019年3月8日,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宗云在办公室突发心绞痛,抢救无效去世。在采访宗云的事迹时,基于他的妻子也是领导干部,相比一般家属更理性,笔者以直接提问的方式采访了她,并且迅速以《他生命的最后一个上午在忙碌中度过》为题,还原报道了宗云生命最后四小时的轨迹。

四、“切”:把准内心

中医里“望闻问切”的“切”,即“切诊”,指用手触摸病人,包括按脉、触摸肌肤的寒热、润燥以及肿胀,切手足、胸腹、穴位等。

在悲情素材采访中,由于核心采访对象是当事人最亲近的人、最为之伤心的人,笔者便采取了“切诊”的方式进行采访。

通过“望”“闻”“问”的采访,记者已经对悲情素材有了较为全面的掌握,对当事人及核心采访对象的故事、关系,以及他们的担心、遗憾、欣慰等情绪有了由表及里的了解,对他们的采访既能做到有的放矢,又能避免带来伤害,实则就已经做到了悲情素材采访中的“切”。

2014年,重庆市城口县公路局护路工梁勇牺牲在抗洪救灾的路上。笔者通过前期外围的“望”“闻”“问”了解到,梁勇月收入仅3000多元,妻子和女儿都没有工作,儿子年仅5岁,父母年迈,一家人一直住在出租屋里。梁勇的突然离世,对他妻子来说,既有痛失爱人的悲伤,更有家中顶梁柱倒塌的绝望。

面对梁勇的妻子,笔者没有急切地追问、挖掘梁勇生前工作、生活、情感中那些能够体现人物形象的素材,而是问询他的妻子眼下家里存在的困难,以及她最希望单位、政府、社会能够帮助他们解决的具体问题。虽然这些问题笔者无法一一帮忙解决,但这样的采访既能疏解采访对象郁积在心里的诉求,也能向相关部门传达其面临的困难。

实践证明,只有关心核心采访对象关心的事,才更容易与核心采访对象建立起信任关系。随着核心采访对象的情绪逐渐稳定,他们会自然而然地在采访中谈及当事人生前的经历、回忆其诸多往事,流露出真情实感。这样的采访,不仅有助于消解他们心中的郁结和不良情绪,还有助于他们尽快走出悲伤。

不过,需注意的是,悲情素材采访中的“切”,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注意针对不同对象的“切”的方法。只有因人而异、区别对待,找到适合事宜的切入点,才能确保核心采访对象不受伤害,才能推进采访工作顺利开展。

2021年6月1日,重庆市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教师王红旭因救两名不慎落入江水的儿童,不幸被江水冲走,年仅35岁。事发一个月后,笔者接到系列采访任务,王红旭的妻子仍处于悲伤之中,但她又是绕不开的采访对象。

与王红旭的妻子见面时,笔者没有提王红旭,而是和她聊他们的孩子、谈双方父母的身体状况,以孩子成长、父母健康为切入点,引导她坚强起来。显然,聊孩子、谈父母,自然会讲到王红旭的往事。采访过程中,他的妻子时而沉浸在过往的美好回忆中,时而满含眼泪,咬紧嘴唇。

后来,笔者采写了“愿做旭日暖人心”系列报道,连续刊发《像似一道闪电劈浪救人》《宛如一团热火温暖人心》《恰似一束光焰照亮前路》,报道王红旭的先进事迹。

从外围着手,从“望”“闻”“问”展开采访,到与核心采访对象深入交流,不仅有利于悲情素材的挖掘,还有利于对核心采访对象进行心理疏导。换言之,采用“望闻问切”的方式挖掘悲情素材,不仅不会给采访对象带来二次伤害,从某种角度来说,还有利于采访对象的情绪倾斜、心理疏导。

新闻采访应秉持人文关怀,这是对记者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在点点滴滴的采访中践行人文关怀,不但能避免对采访对象造成二次伤害,还能很大程度抚慰采访对象心中的伤痛,拉近彼此的距离,赢得相互的信任与尊重,进而使新闻报道更加深入、生动。

五、结语

悲情素材采访中的“望闻问切”,不应只是采访技巧,更应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怀,融入记者的新闻思想和理念之中。记者只有在每次采访时用好、用活、用足“望闻问切”,才能产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情怀的新闻作品。

参考文献:

[1] 浦玲丽.灾难性报道中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比较分析:基于“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报道的新闻伦理考察[C]//决策论坛——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决策研讨会论文集(下). 2015:94.

[2] 赵爽.新闻突发事件中出镜记者现场报道的策略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1,12(4):169-170.

作者简介 彭瑜,本科,记者,研究方向:三农与区域经济采写。张志杰,硕士,编辑,研究方向:新媒体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实践。

猜你喜欢
望闻问切新闻采访实践运用
新媒体时代如何做好新闻采访工作
新闻采访中的采访技巧运用分析
记者如何做好电视新闻采访
谈小学英语乐学课堂模式的组织与实践
试论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
高中英语个性化教学策略研究
“望闻问切”有效开展内地西藏班高中汉文的教学
“望闻问切”在数学解题中的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