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纪录片中所揭示的现实问题越来越能引发社会关注。生态、粮食、就业、社交媒体……这些话题在纪录片中被反复提及,导演们正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唤起大众的同理心。杰夫·奥洛威斯基就是一位关注社会问题、独具风格的导演,他执导的纪录片与社会问题密切相关,能够激发观众共鸣。文章从《逐冰之旅》《追逐珊瑚》《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出发,分析杰夫·奥洛威斯基的纪录片的魅力、重要作用及创作启发,阐述纪录片导演对于揭露现实问题的重要性,探索导演期望借助影像向观众传递的深层次信息。
关键词:杰夫·奥洛威斯基;纪录片;现实问题;自然生态;社交困境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2)18-0242-03
“纪录片的最终结果是和社会发生关联”。美国导演杰夫·奥洛威斯基曾先后执导纪录片《逐冰之旅》《追逐珊瑚》《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后文简称“《智能陷阱》”)。从自然到社会,从冰川、珊瑚礁到社交媒体,他在揭露现实问题时,选择借他人之眼邀大众共观世界,以此激发大众共鸣与思考。
本文分析杰夫·奥洛威斯基的三部纪录片的魅力、重要作用及创作启发,阐述纪录片导演对于揭露现实问题的重要性,探索导演期望借助影像向观众传递的深层次信息。
有学者认为,纪录片创作者对创作对象的表现,从根本上看是一种阐释行为。主观介入、客观记录、真实再现,是纪录片的基本叙事策略[1]。纪录这一形式,很大程度决定了影片对观众产生影响的深度,尤其是现实题材的纪录片。导演的策划与思考,则直接影响影片能否真正发挥作用、表达思想。
(一)借他人之眼观世界
《逐冰之旅》记录的是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詹姆斯·巴洛格长达数年的南极冰川考察经历;《追逐珊瑚》跟随的是水底摄影师查利·维尔斯的珊瑚追逐影像;《智能陷阱》借硅谷的工作者之口,揭露社交媒体为大众设下的层层陷阱。
杰夫·奥洛威斯基在揭露现实问题时,选择借他人之眼邀大众共观世界,即跟随拍摄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通过人物的讲述,直接揭露问题。这种方式既让观众作为观察者,观察影片中的活动,又让观众转变为参与者,在镜头语言的带领下,与影片中的考察者、受访者直接对话。
尤其是在《逐冰之旅》和《追逐珊瑚》这两部自然类纪录片中,观众的生活离冰川、海底世界较远,倘若只是单纯通过风光纪实来揭露暖化问题,观众或许并不能体会到解决暖化问题的迫切性。这两部纪录片中的人物在探索过程中都运用了延时摄影技术。冰川、珊瑚礁每时每刻都在变化,纪录片只有跟上变化,才能真正实现纪实。运用延时摄影技术,可以带给观众很强的代入感,观众跟随镜头走进冰川、深入海底,会畏惧冰川消融的速度,会发出对于海底世界的惊叹,会痛惜于大面积消失的珊瑚。
对比杰夫·奥洛威斯基的纪录片与我国同类纪录片《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可以发现,《自然的力量·大地生灵》最大的特点是采用记录加现场之外解说的形式,而《逐冰之旅》和《追逐珊瑚》的形式更加直观、更具说服力,均是直接通过探索者的画面来呈现。
为了呈现最好的视觉效果,《追逐珊瑚》摄制跋山涉水,前往世界各地勘景,用谷歌绘制街道图的方式记录珊瑚礁的变化,每三秒钟就拍一张360度全景照片,再借助4K技术、雨刷系统、磁性手臂等手段,使画面几乎达到了裸眼3D的视觉效果。观众可以很直观地了解珊瑚白化的状况,鸟瞰一片片白色、粉色、紫色的珊瑚正在宣告死亡临近。不仅如此,影片尾声展现的对世界珊瑚礁大会的记录以及來自全球各地珊瑚礁的状况报告,更是深刻揭示了珊瑚礁在全球范围内面临因海水升温造成的白化威胁。
(二)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
纪录片与历史世界之间的联系既深且广,纪录片通过表现世界来介入世界,给人们提供关于这个世界的影像或描述[2]。这要求纪录片应兼具艺术性和科学性。
杰夫·奥洛威斯基正是一位擅长将艺术与科学相融合的导演,他的纪录片通过艺术的影像资料,展现科学、客观的探索研究,以及相关领域人士的探索过程。
《逐冰之旅》主演詹姆斯·巴洛格提到,在正式拍摄前,他也怀疑气候是否真的在变化,质疑全球变暖是否存在。但通过对比同一处冰川不同时间的照片,詹姆斯·巴洛格证实了冰川的确在消融。而观众也在观看中推翻了全球变暖不存在的错误认知。观众想要真正深入探究这些问题,需要与了解问题的人对话,而杰夫·奥洛威斯基的纪录片所选择的人物,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影片的带入感不仅取决于画面,声音也很重要。纪录片的声音可以发出宣言、提出观点、唤起情感,是影片在表现观察世界的方式时所采用的特殊途径,同样的话题和视角可以由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2]。杰夫·奥洛威斯基的纪录片还在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大自然的声音,合理协调了为揭露问题服务的声音。这些声音是导演、探索者情绪的代表。画面、声音等相互配合,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导演期望借助影像传递的深层次信息。
(三)新元素加持
相比《逐冰之旅》和《追逐珊瑚》,《智能陷阱》更具现代性和技术性。从时间上看,该片于2020年上映,后期技术相对更加先进,影片中加入了一些新元素,如动画、三维动态效果。技术的突破,使影片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思想得以更好地呈现。
此外,在《智能陷阱》中,杰夫·奥洛威斯基还加入了角色扮演,将纪实与扮演相结合。角色扮演,是指利用演员去表演、再现过去的事件,同时也为纪录片创作增加一种新的表现方法和叙事语汇[1]。杰夫·奥洛威斯基对于影片中角色扮演的定位是,“随着非虚构叙事的深入而展开相应情节的虚构叙事”。也就是说,角色扮演是为了配合叙事而产生的。在话题无法进行现实人物取材的情况下,纪实与扮演结合的方式能够将观众更好地带入“被监视”的情境中。角色扮演并未破坏纪录片的真实性,而是一种颇具价值的叙事方式。
作品存在的意义,是拉近观众与话题的距离。杰夫·奥洛威斯基的纪录片与观众之间产生的链接感之所以很强,主要原因在于他对于问题探索过程的还原度很高,重过程而非结果。探险者如何在冰川和海底世界进行延时摄影,网络如何渗入大众生活……观众都能从影片中得知,甚至通过影片颠覆过往的认知,产生改变现状的意识。
从这一层面看,纪录片导演在现实问题的发现和揭露上作用巨大,且这种作用是深远的、持续的。《逐冰之旅》《追逐珊瑚》《智能陷阱》分别揭露了一些现实问题,展现了世界的多面性。
(一)冰川在眼,思虑在心
《逐冰之旅》将全球变暖问题真实地带入观众的世界。杰夫·奥洛威斯基曾提到,影片播出后,他收到了观众的回应,这部影片逆转了观众此前对全球变暖的认知。
2007年至2012年,杰夫·奥洛威斯基跟随詹姆斯团队完成了逐冰之旅。詹姆斯团队在格陵兰岛、冰岛、阿拉斯加、蒙大拿分别安装了十二台、五台、五台、两台摄像机,这些设备分别记录不同的冰川故事。透过影像,在凿冰声、攀登声、风声中,观众亲眼见证冰川的消失,为冰川的消融速度之快感到震惊。
(二)珊瑚不止于美,行动当始于当下
《追逐珊瑚》将珊瑚白化的事实带入观众视野,再次引起观众对全球暖化的重视。
2017年,《追逐珊瑚》上映。该片是继《逐冰之旅》之后,杰夫·奥洛威斯基执导的第二部针对全球变暖问题创作的纪录片。该片通过展现查利·维尔斯的珊瑚追逐经历,让海底事物的消失变得具体。查利·维尔斯拍摄夏威夷、巴哈马和百慕大等地的珊瑚礁是如何随时间变化的,导演则用镜头将查利·维尔斯拍摄的珊瑚白化的景象呈现给观众,呼吁观众重视全球变暖问题,重视海洋生态系统的保护。
如今,全球变暖对于大众而言已不再陌生,并且对于暖化的认知,已从陆地延伸至了海洋。即便从未探索过海底世界,人们也能通过新闻报道获取海洋变暖的信息。在杰夫·奥洛威斯基的镜头里,查利·维尔斯说,“当时我才明白,其中海洋最大的一个问题是,大家完全‘眼不见为净,本质上这就是一个宣传议题”。事实上,他和杰夫·奥洛威斯基的做法,直接否决了“眼不见为净”的想法。探索者选择开启旅程,代表着直面问题。导演则通过影像的方式,唤起大众对于环境保护的重视,呼吁人类共同努力,把地球建设成更美好的家园。
(三)网络控制下,从“智能陷阱”中层层突围
《智能陷阱》揭露了网络虚拟世界的“阴谋”,让大众认识到传播媒体在潜移默化中把自己当作了商品。这一揭示对于大众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控制自己对网络虚拟世界的依赖感具有重要意义。
在《智能陷阱》中,导演将目光投向了社会问题。大数据时代,在技术的加持下,社交媒体掌握着用户的大量信息,甚至会根据这些信息向大众推送相关内容。大众在使用社交媒体时,能够一定程度感受到其带来的影响和侵蚀,但无法获取证据和真相。
类似题材的纪录片,如果不能获取内部信息,拍摄起来相当困难。杰夫·奥洛威斯基采访了脸书前业务拓展总监、图钉网前总裁、谷歌前设计伦理学家等,记录他们的观点与看法。通过专家揭露现实问题,唤醒大众走出“智能陷阱”的意识。该片告诉大众,“‘智能陷阱是媒体对人的注意力、时间和精力的抢夺,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诱惑人類进入碎片世界,使个体迷失在疯狂而又浅层的快乐中,把本应用来创造生活价值的注意力、时间和精力用在各种平台上,看似消费平台,实则被平台消费”。
(四)《智能陷阱》的创新之处
在展现形式上,《智能陷阱》与《逐冰之旅》、《追逐珊瑚》有所不同。《逐冰之旅》和《追逐珊瑚》更多的是跟随人物,透过人的视线传递信息。《智能陷阱》并不聚焦于某个人物的行为,而是收集了各社交媒体前工作者的信息,并且将采访、访谈作为主要的表现方式。导演的关注点和切入点具有前瞻性,他敢于直面问题,看到了大众对于社交媒体的成瘾性。
同时,《智能陷阱》也很大胆。诸如“算法”之类的话题,本就具有敏感性。导演对问题的处理方式并不是直接尖锐地批判,而是将事实演绎出来,其余的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这也印证了导演工作的核心,即将自己的思想、观点或者倾向性,通过电视语言的运用,或隐或显地表达并传播出去。在这项工作中,不能过于个人化、风格化,必须考虑传播效果、社会责任、受众、资金、市场等因素。在创作层面,导演是自由的,但也受到很多约束,可以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戴着镣铐的舞者”[3]。
(一)社会问题的关怀心
杰夫·奥洛威斯基一直在寻找问题、揭露问题。CNEX公众号有篇文章评价说,“他认为不论关注的是什么题材,想谈论的核心都是当下大的社会环境背景之下产生的后果,这也是找一些议题的切入口,而他想做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影片来揭露我们肉眼看不见,或者并不那么浮于水面之上的世界,从而让影片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其实,每个人在面对社会新闻时,都有自己的态度,都会对社会问题有所关注。支撑纪录片导演去探索的力量,一定是其发自内心的对于社会问题的关切。从专业角度讲,纪录片导演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素养。新闻素养本包含了从事新闻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的养成,如新闻的敏感、新闻价值的判断、新闻报道的知识与经验、新闻报道的激情等[4]。研究杰夫·奥洛威斯基的纪录片可以发现,杰夫·奥洛威斯基是一位具有敏锐洞察力和价值判断力的导演。他所关注的内容实则早在新闻报道中就有所体现,但相关新闻报道能否引起大众关注,并调动其做出改变与努力,完全取决于大众的内心。
对纪录片导演来说,摄像机是武器,导演通过镜头语言、影像画面,建立起观众与他方世界的链接,一旦产生链接,观众就能产生对于问题的思考与共鸣。每位纪录片导演都在为此而努力。
(二)永不停止的探索心
如果说入局影像拍摄需要的是基本功,那在该领域的终身探索中,需要的必然是一颗永远保持学习的心。只有不断积累,作品的创造性才能得到更好施展。
刘勰的《文心雕龙》中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为做任何事情,如果没有一定的经验积累,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有很高的造诣并不是最终目的,但缺少持续积累的经验往往会陷入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为了更加形象、立体地展现智能化的社交媒体,杰夫·奥洛威斯基在《智能陷阱》中加入了动画、三维技术等元素。实践证明,有了不断精进的技术和能力,才能更好地创作,纪录片导演要永远走在求知、积累经验的路上。
无论是自然生态还是社交困境,从杰夫·奥洛威斯基执导的纪录片中,都能挖掘出多种内涵,带给观众诸多思考。当人们在生活中发现某个问题时,有没有对问题产生探索欲?愿不愿意去拍?敢不敢去拍?实则取决于人们内心是否真正愿意面对、解决问题。从某种层面看,这也正是纪录片创作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靳斌.真实如何呈现:阐释学视野下的纪录片叙事策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8,309.
[2] 比尔·尼科尔斯.纪录片导论[M]. 3版.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20:221,281.
[3] 颜纯钧.电视编导概论[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9:6.
[4] 魏珑.电视编导[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4.
作者简介 刘清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编导。